1、ICS 65.020.20B 05DB 37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DB37/T XXXXXXXXX生姜早春设施栽培技术规程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山 东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37/T XXXXXXXXXI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产地环境 14 栽培设施与模式 14.1 栽培设施 14.2 栽培模式 15 栽培技术 15.1 姜田整理 25.2 姜种的选择和处理 25.3 播种 25.4 田间管理 36 病虫害防治 46.1 防治原则 46.2 农业防治 46.3 生物防治 46.4 物理防治 46.5 化学防
2、治 47 采收 57.1 采收时间 57.2 采收方法 68 生产档案 6DB37/T XXXXXXXXXI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莱芜市农技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坤、曹逼力、高中强、米庆华、韩宾、高燕。DB37/T XXXXXXXXX1生姜早春设施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姜早春设施栽培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等。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早春设施生姜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
3、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 产地环境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中性或微酸性的肥沃壤土,且近23年内未发生过姜腐烂病、前茬作物非茄科植物的地块,偏碱土壤和粘重的涝洼地不宜作为姜田。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 5010的规定。4 栽培设施与模式4.1 栽培设施生姜早春栽培设施可根据播期早晚选用大棚、中棚和小棚,其跨度约分
4、别为:8 m12 m、3 m6 m、1 m2 m,脊高分别为:2 m3 m、1 m2 m、0.5 m0.8 m。或选用上述2种以上设施进行组装配套用于生姜早春设施栽培,如大棚+小棚+地膜,或另外加盖草苫或保温幕。棚膜以选用绿色的生姜专用膜为好。4.2 栽培模式生姜早春设施栽培有多种栽培模式:早春大棚促成栽培,一般播种期2月中下旬、收获期6月上旬8月中旬;早春大棚高产栽培,一般播种期2月下旬3月中旬、收获期8月下旬11月上旬;早春中小棚高产栽培,一般播种期3月下旬4月上旬、收获期10月中下旬。5 栽培技术5.1 姜田整理DB37/T XXXXXXXXX25.1.1 清洁田园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
5、除田园植株残体,带出田外集中处理。5.1.2 整地施肥整地前每667 m2撒施腐熟有机肥 5 m3左右,深翻25 cm以上,整平耙细,之后按照设施延长方向开沟,沟深30 cm左右,沟距70 cm左右。每667 m2顺沟撒施饼肥75 kg、氮磷钾三元复合肥(N,15 %,P 2O5,15 %,K 2O,15 %) 50 kg、锌肥2 kg、硼肥1 kg,划锄混匀。符合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要求。5.2 姜种的选择和处理5.2.1 姜种选择应根据栽培目的和市场要求,选择适宜的生姜品种。选用姜球肥大、芽眼饱满、皮色光亮、质地硬实、无腐烂霉变、无病虫危害、无机械损伤的姜块做种。5.2.2
6、 姜种处理5.2.2.1 清洗晒姜播种前30 d左右,选晴暖天气取出姜种,以洁净清水洗净表皮泥土,平摊在背风向阳或密闭温暖环境的平地或草席上,晾晒1 d2 d,每天傍晚收进室内或进行遮盖,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0 以上。清洗晾晒过程中,进行严格选种,剔除病残虫口、质软褐变、瘦弱干瘪、芽眼损伤姜块。5.2.2.2 保温催芽早春设施栽培生姜的催芽时间应在相应栽培模式适期播种前25 d左右进行,宜采用室内火炕、温室、阳畦等保温措施保持环境温度。催芽环境应密闭无光,适宜温度为22 28 、相对湿度80 %85 %。催芽20 d左右、约70 %萌发幼芽长度达1 cm左右时即可用于播种。5.2.2.3 掰姜选
7、芽将催芽的姜种用手掰(或用刀切)成50 g75 g重的姜块,每块姜种保留1个壮芽。5.3 播种5.3.1 播种期无论采取何种栽培设施和栽培模式,早春生姜的播种期均应掌握在5 cm地温稳定在10 以上时进行。5.3.2 播种方法5.3.2.1 干播法先在种植沟内平放姜种,保持幼芽方向一致,覆土3 cm4 cm,播种完成后浇水、喷施除草剂、覆盖地膜或小拱棚。5.3.2.2 湿播法DB37/T XXXXXXXXX3先在种植沟内浇足底水,水渗下后,将姜种平放沟内,并保持幼芽指示方向一致,覆土2 cm3 cm,之后喷施除草剂、覆盖地膜或小拱棚。5.3.3 播种密度早春大棚促成栽培行距70 cm、株距12
8、 cm16 cm,每667 m2种植6000株8000株;早春大棚高产栽培行距70 cm、株距20 cm22 cm,每667 m2种植4500 株左右;早春中小棚高产栽培行距65 cm70 cm、株距20 cm22 cm,每667 m 2种植5000株左右。5.4 田间管理5.4.1 温度管理播后苗前设施内白天适宜气温为25 35 、5 cm地温为 15 20 ;生姜出苗后,应根据外界温度变化,合理调节通风量,使设施内昼/夜温度保持22 30 /15 20 ,午间短时间最高气温可达35 左右;7月中旬前后,植株长至5个分枝左右时撤膜;10月上旬温度较低时,可再次加盖棚膜进行延迟栽培,此期棚内昼
9、/夜气温可保持在20 28 /15 18 ;至11月上中旬棚内夜温降至8 10 时,应及时收获生姜。5.4.2 光照调节当生姜出苗率达50 %左右时,若光照较强,采用遮光率30 %左右的遮阳网覆盖;随环境温度升高,光照日趋增强,应逐步加大设施通风量;进入夏季,待设施内温度过高时,应撤膜留网;待生姜植株长至5个分枝左右或进入“立秋”节气时,应拆除遮阳网。5.4.3 水肥管理5.4.3.1 幼苗期生姜出苗80 %左右时浇一小水,勿需追肥。第一片叶展开后,小水勤浇,使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 %左右。姜苗长至30 cm左右、具12个幼小分枝时,可结合浇水,每667 m2冲施氮素总量约5 k
10、g10 kg的速溶性肥料。5.4.3.2 发棵期视墒情每5 d7 d浇一次水,始终保持田间湿润,但不能有积水。“三股杈”前后,应结合浅培土每667 m2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N,15 %,P 2O5,15 %,K 2O,15 %)25 kg、尿素10 kg,或相当养分含量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有机肥等,此外,每浇两水应随水浇施适量冲施肥。5.4.3.3 根茎膨大期植株达5个分枝时,结合高培土每667 m 2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N,15 %,P 2O5,15 %,K 2O,15 %)100 kg、饼肥50 kg,或相当养分含量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有机肥等,约30 d后每667 m2再随水冲施
11、硫酸钾25 kg。根茎膨大期应始终保持田间湿润,并加强排水防涝,浇水时应根据植株长势随水冲施适量速效肥料。5.4.4 中耕与除草生姜播种后覆盖地膜前,每667 m2喷洒33 %二甲戊灵乳油150 mL。生姜植株长至3个5个分枝,撤膜裸露地表后,进行中耕除草和浅培土。DB37/T XXXXXXXXX45.4.5 培土植株进入发棵期后,应结合追肥、浇水进行浅培土,之后随植株生长再培土2次3次,其中根茎膨大期高培土时将原来的种植沟培成高垄,之后还应补培,以防姜块露出地面。6 病虫害防治6.1 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化学农药使
12、用应符合GB 4285和GB/T 8321的规定。6.2 农业防治实行3年以上轮作;避免连作或前茬为茄科植物;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壤质土;精选无病害姜种,并采用100倍等量波尔多液(硫酸铜1 kg,生石灰1 kg,水100 kg)浸种;平衡施肥;采收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并集中烧毁,保证田间清洁。6.3 生物防治6.3.1 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应用化学防治时,尽量使用对害虫选择性强的药剂,避免或减轻对天敌的杀伤作用。6.3.2 释放天敌在姜螟产卵始期和盛期释放赤眼蜂,或卵羽化盛期前后喷洒B.t制剂(孢子含量10 11/mL)2次3次,每次间隔5 d7 d。6.3.3 选用生物源药剂可用1.8 %
13、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3000倍液喷雾,或灌根防治姜蛆。利用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素或卡那霉素500 mg/L浸种防治姜瘟病。6.4 物理防治采用频振式杀虫灯(6000 m210000 m2设1盏)、糖醋液(红糖 1份,醋1份,白酒0.2份,90 %敌百虫晶体0.1份,水10份)等方法诱杀害虫成虫。使用防虫网;人工捕杀害虫。6.5 化学防治6.5.1 病害防治6.5.1.1 姜腐烂病采用棉隆、氯化苦、石灰氮等进行土壤消毒。种姜播种前用100倍等量波尔多液、或500 mg/L的硫酸链霉素、或30 %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液浸种。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在病株周围用5 %硫酸铜或72 %农用链霉素可溶性
14、粉剂3000倍4000倍液灌根,每穴灌 0.5 L1 L。发病初期,叶面喷施20 %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300倍液,或30 %氧氯化铜悬浮剂800倍液,或100倍等量波尔多液,或50 %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667 m2喷75 L100 L,7 d 10 d一次,连喷2次3次;或用3 %克菌康可DB37/T XXXXXXXXX5湿性粉剂600倍800倍液、20 %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77 %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400倍600倍液喷雾或灌根,7 d一次,连用2次3次。6.5.1.2 生姜茎基腐病土壤消毒;选留健康姜种、进行种姜消毒;实行轮作和改进栽培技术。发现病株,可用50 %瑞毒霉
15、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液或64 %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 %瑞毒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 %克露可湿粉剂l000倍液、60 %瑞毒铝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7 %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400倍600倍液浇灌,每株灌药液250 mL500 mL,隔2 d3 d后再灌一次。6.5.1.3 生姜根结线虫病采用棉隆、石灰氮等进行土壤消毒;选留健康姜种、进行种姜消毒;实行轮作和改进栽培技术。发现病株,可用1.8 %阿维菌素2000倍液灌根,每穴灌药液量125 g150 g,灌后可浇1次水。6.5.1.4 姜斑点病发病初期喷施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4 %噁霜锰锌
16、可湿性粉剂600倍800倍液,7 d10 d喷一次,连续喷2次3次。6.5.1.5 姜炭疽病炭疽病多发期到来前,用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叶面喷施;发病初期用64 %噁霜 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 %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0 %氧氯化铜悬浮剂300倍液;或7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5 d7 d喷1次,连续喷2次3次。6.5.2 虫害防治6.5.2.1 姜螟叶面喷施20 %氯虫苯甲酰胺3000倍液、20 %虫酰肼悬浮剂1500倍液、2.5 %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3000倍液;或2.5 %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3000倍液;或50 %辛硫磷乳油100
17、0倍液;或50 %杀螟丹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液;或80 %敌敌畏乳油800倍1000倍液。7 d10 d喷一次,共喷2次。6.5.2.2 小地老虎在13龄幼虫期,用2.5 %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90 %晶体敌百虫800倍液,或50 %辛硫磷乳油800倍1000倍液叶面喷杀;或50 %辛硫磷乳油500倍600倍液灌根,兼治姜蛆、蝼蛄等地下害虫。6.5.2.3 异形眼蕈蚊生姜入窖前彻底清扫姜窖,然后用80 %敌敌畏乳油1000倍喷窖;或鲜姜放入窖内后,将盛有敌敌畏原液的小瓶数个,开口放入窖内。或将80 %敌敌畏乳油撒在锯末上点燃(或用敌敌畏制成的烟雾剂)熏蒸姜窖。用80 %敌敌畏乳
18、油1000倍液,或1.8 %阿维菌素5000倍液,浸泡姜种5 min10 min。7 采收7.1 采收时间DB37/T XXXXXXXXX6采收时间根据栽培模式、栽培目的、市场价格等决定。早春促成栽培嫩姜上市采收时间6月8月;用于腌渍加工的嫩姜采收时间8月9月;用于采后贮藏的鲜姜采收时间10中下旬;采用秋延迟栽培的鲜姜采收时间11上中旬。7.2 采收方法收获前,先浇小水使土壤充分湿润,将姜株拔出或刨出,轻轻抖掉泥土,然后从地上茎基部以上2 cm削去茎杆,摘除根须后,即可入窖(勿需晾晒)或上市出售。8 生产档案建立生姜早春设施栽培生产档案,详细记录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生产资料使用、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并保存3年以上。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