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DB37T - 柽柳林抚育技术规程-规范性审查稿.doc

上传人:oceanpvg 文档编号:3794140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T - 柽柳林抚育技术规程-规范性审查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37T - 柽柳林抚育技术规程-规范性审查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37T - 柽柳林抚育技术规程-规范性审查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37T - 柽柳林抚育技术规程-规范性审查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37T - 柽柳林抚育技术规程-规范性审查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40B 64DB 37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DB 37/T XXXXXXXXX柽柳林抚育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hrubs of Tamarix tending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山 东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37/ XXXXXXXXX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厅提出。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滨州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本标准起草人:夏江宝、许景伟、李传荣、胡丁猛、囤兴建、陈印平

2、、朱文成。DB37/ XXXXXXXXX1柽柳林抚育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柽柳幼龄林和中龄林抚育的条件、措施、方法和技术指标等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柽柳林的经营。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5781 森林抚育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抚育 tending operations从柽柳幼林郁闭成林到林分成熟前根据培育目标所采取的各种营林措施的总称,包括抚育采伐、补植、浇水、除草、封育、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作业活动。3.2 定株 singling在幼

3、龄林中,同一穴中种植或萌生了多株幼树时,按照合理密度伐除质量差、长势弱的林木,保留质量好、长势强的林木,为柽柳生长保留适宜生长空间的抚育方式。3.3 补植 enrichment planting在郁闭度低的林分,或林隙、林中空地等处栽植的柽柳林,以提高林分密度、提高林地生产力和生态功能为主的抚育措施。3.4 除草 weeding清除妨碍柽柳幼苗、幼树生长杂草的抚育方式。3.5 带(块)状改造 strip reconstructionDB37/ XXXXXXXXX2划出保留带(块)与改造带(块),伐除改造带(块),于改造带(块)内整地造林的改造抚育方法。保留带(块)与改造带(块)的宽度根据柽柳林

4、分状况和立地条件而定。3.6 人工促进更新 artificial promoted natural regeneration通过松土、除草、补植或补播、除孽、间苗等措施促进柽柳幼苗幼树生长发育的抚育措施。4 总则4.1 抚育目标以提高柽柳林地生产力和林木生长量,平衡土壤养分与水分循环,改善柽柳林生长的生态条件,促进林木生长发育,丰富生物多样性,维护柽柳林健康生长,充分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柽柳林分。4.2 抚育方式的确定原则根据柽柳林发育阶段、培育目标和柽柳林生长发育与演替规律,应按照以下原则确定抚育方式:幼龄林阶段天然柽柳林适用于进行疏伐抚育,必要时进行补植或除

5、草;人工栽植的柽柳幼树,依据生长状况和存活情况进行补植、除草或浇水等抚育措施。中龄林阶段由于个体优劣关系已经明确,依据生长状况,可进行抚育疏伐、补植、带状改造或人工促进更新等抚育措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浇水、除草等其他抚育措施。只对遭受自然灾害显著影响的柽柳林进行卫生伐。对宜林地、疏林地以及低质、低效灌木林地实施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等抚育措施。对一般保护地区的生态公益林可进行必要的森林抚育活动,而对重点保护区的生态公益林抚育须进行有限制的进行。确定柽柳林抚育方式要有相应的设计方案,使每一个作业措施都能按照培育目标产生正面效应,避免无效工作或负面效应。在具体柽柳林抚育时要严格按照管理

6、程序操作,切实保证作业质量,严谨借抚育为名破坏柽柳林资源。同一林分需要采用两种及以上抚育方式时,要同时实施,避免分头作业。4.3 龄组和起源的划分原则4.3.1 龄组划分柽柳林龄组可划分为幼龄林和中龄林,其中天然幼龄林林龄为10年,中龄林林龄为1015年;人工幼龄林林龄为5年,中龄林林龄为610年。龄级期限均为5年。4.3.2 起源划分起源划分为人工林、天然林。5 抚育技术5.1 疏伐5.1.1 疏伐对象DB37/ XXXXXXXXX3主要为过密林。幼苗、幼树层的植被总覆盖度70 %以上,更新频度超过60%(2.0米2.0米样方25株以上)的林分。5.1.2 疏伐后达到的指标采取疏伐后的柽柳林

7、分应达到林木分布均匀,林分郁闭度控制在0.6以上,不造成林中空地、林窗等。疏伐后林木株树不少于该立地条件下,柽柳生长发育阶段的最低保留株树。5.1.3 疏伐技术方法主要采用小型机械装置或工具,尽量避免大规模土壤的扰动。间密留匀、去劣留优。沿海柽柳防浪林带、容易遭受风害的地段或第一次疏伐时,伐后郁闭度降低不超过0.2;其他林分伐除总株树的15 %40 %,伐后郁闭度为0.60.7。疏伐时注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特别是有动物巢穴等的林木,以及具有观赏和食用药用价值的植物。5.1.4 疏伐的开始期和间隔期林分郁闭度超过0.8,或枯立木与濒死木数量超过林木总数的30%时进行疏伐。疏伐间隔期为715年

8、。5.1.5 疏伐剩余物处理按照GB/T 15781的标准中7.5条款中的规定执行。5.2 卫生伐5.2.1 卫生伐对象主要为遭受自然灾害的林分,尤其是病虫危害林,从中伐出已被危害、丧失培育前途的林木。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林分,可采用卫生伐:发生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遭受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风折雪压等自然灾害危害,受害株树占林木总株树 15 %以上。5.2.2 卫生伐后达到的指标采取卫生伐抚育后的柽柳林分应达到以下要求:a) 没有受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及林业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危害的林木;b) 蛀干类有虫株率在 20 %(含)以下;c) 感病指数在 50(含)以下;d) 除非严重受灾,采伐后郁闭度

9、应保持在 0.5 以上。采伐后郁闭度在 0.5 以下,或出现林窗、林中空地的,应进行补植。5.2.3 卫生伐技术方法主要采用小型机械装置或工具。对病虫危害林需彻底清除受害木、病源木。受害木数量较多时,要适当保留受害较轻的林木,使林分郁闭度保持在0.5以上;对火灾发生后的23年内分数次逐步伐除火烧木,首次伐除的火烧木不宜超过林木总数的30 %。5.2.4 卫生伐的开始期和间隔期DB37/ XXXXXXXXX4在遭受灾害后可开始进行。依据受灾害程度确定卫生伐间隔期,最少应在3年以上。5.2.5 采伐剩余物处理按照GB/T 15781的标准中7.5条款中的规定执行。5.3 补植5.3.1 补植对象主

10、要为林分密度偏低的林分、疏残林或低效劣质林等。5.3.1.1 采用补植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采用补植:郁闭成林后的第二个龄级及以后各龄级,郁闭度小于 0.4;卫生伐后,郁闭度小于 0.4 的;含有大于 20 平方米林中空地的。5.3.1.2 结合卫生伐补植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应结合卫生伐进行补植:幼龄林郁闭度在 0.4 以下,中龄林郁闭度在 0.5 以下的疏残林;中龄林郁闭度在 0.5 以下的低效劣质林。5.3.2 补植后达到的指标采取补植抚育后的林分,成活率应达到85 %以上,三年保存率应达到80 %以上。5.3.3 补植技术方法5.3.3.1 补植方法尽量不破坏原有的林下植被,不损害林分中

11、原有的柽柳幼苗幼树,尽可能减少对土壤的扰动;补植点应配置在林窗、林中空地、林隙等处。疏残林或低效劣质林,可结合卫生伐进行。人工林可按照原栽植密度进行,天然林依据自然生境条件下林分生长适宜的密度进行,一般为1.0米2.0米;在柽柳林呈群团状分布、林中空地较多时,主要以块状补植补播、局部造林为主;在植被覆盖度较低的地方,尽可能均匀补植成行,定位种植。5.3.3.2 补植密度以生态公益林为主导经营方向,以发挥生态功能为主要目的,在结合现有株数和柽柳林分所处年龄阶段的合理密度而定,补植后密度应达到柽柳林分合理密度的85 %以上。若不考虑10年间的间伐利用,滨海盐碱区域柽柳人工造林合理的初植密度建议为3

12、500 株/hm 2。5.3.3.3 补植季节实生苗和扦插苗在春、秋季补植,播种在春季进行。5.4 除草5.4.1 除草对象DB37/ XXXXXXXXX5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采用除草:疏残林或低效劣质林中,受杂草干扰严重的;林分郁闭前,柽柳幼苗幼树生长受杂草全面影响或上方、侧方严重遮阴影响的林分;林分郁闭后,柽柳幼树高度低于周边杂草,生长发育受到显著影响的;林分郁闭前或者郁闭后,当杂草等总覆盖度达 70 %以上,对柽柳生长产生严重影响的。5.4.2 除草后达到的指标采取除草抚育后的柽柳幼树幼苗不再受杂草竞争威胁,能够较好生长。避免全面割除杂草,植被覆盖率保持在60 %以上。5.4.3 除草

13、技术方法5.4.3.1 采用人工或机械除草装置,去除与幼树幼苗竞争厉害的杂草,只需割除柽柳幼树幼苗周边 1.0米左右范围的杂草和防火隔离带、人为活动频繁或景观路边 50100 米范围的杂草,避免全面割除杂草,同时可进行培埂、扩穴,以促进幼苗幼树的正常生长。5.4.3.2 在具体操作时,综合考虑尽量减少对原生态植被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原则,应注重保护珍稀濒危树木、林窗外的幼树幼苗,以及林下有生长潜力的幼树幼苗。5.5 浇水5.5.1 浇水对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采用浇水。盐碱生境下,柽柳幼苗幼树栽植初期的人工林;350 mm 降水量以下地区的人工林;350 mm 降水量以上地

14、区的人工林遭遇旱灾时。5.5.2 浇水后达到的指标采取浇水抚育后的林分,生长发育良好,不再受干旱或盐分胁迫。并且浇水后不会引起土壤侵蚀和次生盐碱化。5.5.3 浇水技术方法5.5.3.1 浇水方式浇水采用穴浇、喷灌、滴灌,尽可能避免大水漫灌。5.5.3.2 浇水时间降水量在350毫米以下或350毫米降水量以上地区的人工林遭受旱灾时;对人工栽植的幼树幼苗,在春季的盐碱地上,每半月浇水1次。5.6 带(块)状改造抚育5.6.1 带(块)状改造抚育对象5.6.1.1 带(块)状抚育改造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采用带(块)状抚育改造。林木生长不良、连续缺带长度达到 10 米以上的疏残林;DB37/ XX

15、XXXXXXX6柽柳林死亡株树占总株数的 30 %以上;5.6.1.2 卫生伐带(块)状改造符合幼龄林郁闭度在0.4以下,中龄林郁闭度在0.5以下的疏残林,应采用卫生伐带(块)状改造。5.6.2 带(块)状改造抚育后达到的指标采取带(块)状抚育后的林分应达到以下要求:a) 改造后,三年林分郁闭度不低于 0.6;b) 林木成活率应达到 85 %以上,三年保存率应达到 80 %以上。5.6.3 带(块)状改造抚育技术方法在具体改造时不损害林分中原有的柽柳幼苗幼树,注意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动物廊道。禁止一次性皆伐重造,需逐批保留生长相对较好的林分,结合柽柳的树龄、特性和高度确定适宜的改造带和保留带

16、宽度,改造强度控制在蓄积的30 %以内,采用带状、块状逐步伐完并及时更新。可将改造小班所有林木采取带状或块状先皆伐50 %,更新改造完成后,再皆伐剩余林分。带状皆伐改造时,每采伐30米宽的采伐带要保留10米宽的保留带,可采取隔行、隔带采伐更替。采伐强度可根据林分(带)状况、采伐方式等确定,但相邻的同向带不得在同一年实施更新采伐;块状皆伐时,要在滨海地带、河流沿岸等重点脆弱地带预留不少与30米的保护林带,待其他地段更新造林成功后再进行采伐作业,在伐后当年或翌年及时进行人工更新。5.7 封育5.7.1 封育对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采用封育抚育改造。有分布较均匀的萌蘖能力强的柽柳灌丛每公顷 750

17、(沙区 200)株以上;沿海泥质滩涂等经封育有望成灌木林或增加植被覆盖度的地方;郁闭度低于 0.5 的低质、低效柽柳林;当期柽柳天然更新等级为中等以下、幼苗幼树株树占林分幼苗幼树总株树的 40 %以下,且依靠其自然生长发育难以达到成林标准的,可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5.7.2 封育后的指标采取封育后的林分应达到以下要求:a) 柽柳林覆盖度大于 30 %;或灌草综合覆盖度大于 50 %以上,其中柽柳灌木覆盖度达到 20 %以上;b) 封育后的柽柳灌木型:每公顷达到 1050 株以上或年均浇水量 400 mm 以下达到 900 株以上,且分布均匀;或柽柳灌草型:每公顷达到 900 株以上或年均浇水

18、量 400 mm 以下达到 750 株以上,且分布均匀;c) 林分郁闭度达到 0.6 以上,林木分布均匀。d) 人工促进后的柽柳林分可达到天然更新中等以上的等级;或柽柳幼苗幼树株树达到幼苗幼树总株树的 60 %以上。5.7.3 封育技术方法DB37/ XXXXXXXXX75.7.3.1 封育方式的确定对天然更新条件及现状较好的柽柳林分采取封禁育林。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风沙危害特别严重地区,以及恢复植被较困难的封育区,宜实行全封;林木生长良好、林草植被覆盖度较大的封育区,可采用半封;非生态脆弱区、林草植被覆盖度较高可采用轮封。5.7.3.2 封育年限依据封育区所在地域的封育条件和封育目的确定具体的

19、封育年限,一般无林地和疏林地封育中的灌木型为56年,灌草型为46年;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封育为47年。5.7.3.3 自然封禁自然封禁应符合以下要求:a) 主要通过设置警示牌,封育面积 100 公顷以上的应至少设立 1 块固定标牌;b) 根据封禁范围大小和人、畜危害程度,设置管护机构和专职或兼职护林员,一般每个护林员负责 100300 公顷;c) 在牲畜活动频繁地区,可设置机械围栏、围壕(沟),或栽植竞争能力强的乔、灌木设置生物围栏进行封围;d) 封育区无明显边界或无区分标志物时,可设置界桩以示界线。5.7.3.4 人工促进更新5.7.3.4.1 因自然更新有障碍的林地、草本植被覆盖度较大而影响柽柳种子出土的地块,可进行带状或块状除草、破土整地,以承接柽柳种子入土、除杂扶苗以促进现有幼树幼苗生长,并禁止其他人为活动干扰。5.7.3.4.2 对封育区内自然繁育能力不足或幼苗、幼树分布不均匀的间隙地块,可按封育成效进行人工补植或补播。6 保护措施按照GB/T 15781标准中条款8的规定执行。7 作业设计按照GB/T 15781标准中条款9的规定执行。8 作业施工与检查验收按照GB/T 15781标准中条款10的规定执行。9 档案管理按照GB/T 15781标准中条款11的规定执行。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