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 44 水土流失考点热度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地形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削减降雨径流能力降低。土壤由粉砂质土状沉积物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侵蚀能力低。(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原因)破坏植被 历史上的人类活动,如营造宫殿、过度樵采、毁林开荒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开挖地表土、破坏植被,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产业结构不合理,人地矛盾尖锐,经济水平低,环境意识差。2黄土高原水土
2、流失的危害(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2)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3)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1)压缩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建设基本农田。(2)扩大林、草种植面积。(3)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4)矿区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4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考向 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方法1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自然因素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
3、严重地形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被与植被覆盖率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雨和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 与土质的疏密程度有关,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严重2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应重点分析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质疏松的人类活动。 (1)生活能源短缺,大量砍伐薪柴。(2)山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毁林开荒、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 (3)开矿、开采石料、修路、建房屋、修水利等开发建设不当。3从人类活动的技术角度分析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1)工程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
4、来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2)生物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3)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年降水量与林木覆盖率、草地覆盖率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根据年降水量与林木覆盖率、草地覆盖率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林草界线。下面两图分别为年降水量与草木覆盖率的关系图及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1)简述图 B 所示区域天然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成因。(2)分析甲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3)简述甲
5、区域防治水土流失的生物措施。【答案】 (1)年降水量小于 400 mm 的西北部为荒漠草原地区,水分条件不适宜林木的生长,地带性植被为草原,故草地覆盖率较大。年降水量大于 530 mm 的东南部半湿润地区,适宜木本植被生长,故林木覆盖率较高。年降水量为 400530 mm 的地区是林草过渡区。(2)甲区域年降水量为 400530mm,降水量较大且季节变化大,多暴雨;开垦历史悠久(垦殖率大) ,植被破坏严重;黄土裸露,坡陡,流水侵蚀作用较强,水土流失严重。(3)栽培耐旱植被;小流域垂直空间注重林、灌、草的合理配置;进行退耕还林(草)的生物工程建设等。【解析】 (1)图 B 所示区域年降水量东南多
6、,西北少。结合图 A 可推断植被类型从西北部的荒漠草原向东南部的森林递变。(2)由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分析其水土流失的原因,应考虑降水、地形、植被等因素。(3)从甲区域的位置特征看,降水量为 400530 mm,适宜栽培耐旱的草本植物及灌丛;位于河流支流的发源地,沟谷发育,注意立体开发和治理等。元阳县地处云南省南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脉南段,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称,光、热、水、矿产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严重。下表为元阳县水土流失强度变化情况统计。读表,回答 13 题。120052010 年元阳县水土流失增长速度最快的侵蚀强度等级是A轻度侵蚀 B中度侵蚀 C强度侵蚀 D极强度侵
7、蚀2元阳县水土流失极强度侵蚀与剧烈侵蚀多呈点状,其成因最可能是A修筑公路 B居民点建设 C矿产开采 D过度放牧3在农业生产中,该县防治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是调整农业结构 修建梯田 发展“处方”农业 采用滴灌技术A B C D(2018 年广东省揭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无定河,黄河一级支流,大致以地貌区为界,上游流经风沙区,下游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无定河上游地区流量季节分配较均匀,变化小,下游地区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南部支流上兴建了许多小型水库。据此回答 46 题。4无定河流经风沙区的河段,与丘陵沟壑区河段相比A含沙量大,水量大 B含沙量大,水量小C含沙量小,水量大 D含沙量小,水量小5无定河上游
8、地区的水源补给主要是A大气降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6 针 对 黄 土 丘 陵 沟 壑 区 的 主 要 生 态 环 境 问 题 , 无 定 河 很 多 支 流 修 建 了 一 些 小 型 水 库 , 这 些 水 库 的 突 出 作 用是A防洪 B拦蓄泥沙 C灌溉 D发电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保护性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下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读图完成 78 题。7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渍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8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
9、树的为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2018 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总复习质量调查(三)一科研团队为解决某地区饮水问题设计了坝窖联蓄工程(如下图) ,利用淤地坝拦蓄沟洪水,再用蓄水池、水窖加以存储。读图文资料,完成 910 题。9图中进水口的独特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A过滤水中污染物 B方便引水管自流 C减少引水杂质 D防止泥沙淤积10最适合该工程推广的地区是A东南丘陵 B河套平原 C藏北高原 D黄土高原2018 届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三(重点班)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地表坡面分散的地表径流称为坡面径流,坡面径流侵蚀力的大小与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因素密切相关。地形(坡长、坡度和坡形)控制坡面流水冲刷
10、速度和冲刷量。研究坡面径流侵蚀能为有效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提供重要决策性的依据。图 a 表示坡面受雨面积和坡度的关系,图 b 表示侵蚀强度和坡度的关系。据此完成 1113 题。11地形与坡面侵蚀强度的关系表现为A同等降雨强度,坡度越大,坡面侵蚀越强 B同等降雨强度,坡长越长,坡面侵蚀越强C凹形坡比凸形坡的坡面侵蚀强度要大 D坡度大于 65时,侵蚀随坡度增加而递减12植被、土壤在坡面侵蚀的过程中主要作用表现为A植被降低坡面径流速度,减弱坡面冲刷 B植被增加坡面径流量,增强坡面冲刷C浅薄土层能增强下渗,减弱坡面冲刷 D疏松土质吸水性强,坡面侵蚀较弱13根据坡面侵蚀的原理,下列措施在控制土壤侵蚀、保持水
11、土中最有效的是A改良土壤结构 B修建坡面引水工程 C增加植被覆盖率 D打坝淤地(2018 届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在覆盖层较厚、坡度较大的坡地,沿等高线修筑水平沟,可以拦截坡地上游降雨径流,防治水土流失。水平沟的设计和修筑需依据坡面坡度、土层厚度、土质和雨量而定。下图为某地水平沟景观。据此完成 1416 题。14最适宜大规模修筑水平沟的地形区是A东南丘陵 B云贵高原 C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15在陡坡、雨量大的坡地修筑水平沟时,应使A沟距大、沟深而窄 B沟距小、沟深而窄C沟距大、沟宽而浅 D沟距小、沟宽而浅16在每一条水平沟内,每隔 510 米,会留一道高度为沟深 1
12、/21/3 的土挡,其主要目的是A减少沟内水的流动 B增加沟埂的稳定性C减少修筑的工程量 D方便沟谷上下通行(2018 届广西桂林、贺州、崇左三市高三第二次联合调研考试)边坡绿化客土法是将草种、肥料、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物质充分混合后,通过喷射机按设计厚度均匀喷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上,以达到近似于自然景观的一种绿化方法。下图为进行了绿化的边坡。据此回答 1719 题。17与传统混凝土工程护坡法相比较,边坡绿化客土法最显著的优势是A防治滑坡 B恢复植被 C美化环境 D成本低廉18适合边坡绿化客土法的植物特征有植株高大 根系发达 性喜温凉 生长迅速A B C D19南方地区边坡喷播草种后,
13、需在上方覆盖无纺布,主要目的是A加大昼夜温差 B减少土壤板结 C防止雨水冲刷 D增加水分下渗20 (2018 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易经有言:“天玄而地黄”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距今 1 万年前中华先民就在黄土高原上耕耘,种植粟黍,发展农业,历经万年而不绝。黄土土质疏松,吸水能力犹如海绵,能使蕴藏在深层土壤中的无机物质上升到顶层,具有“自行肥效”的能力。下图示意黄土高原范国及黄土沉积物特征与厚度分布。(1)描述图中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变化特征。分别分析位置、山地、降水多少对黄土厚度的影响。(2)若六盘山和秦岭不存在,分析推断图中最厚处
14、黄土会发生的变化。(3)说明坡耕地改为水平梯田对黄土厚度、水、肥的正面意义。21 (2018 届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崩岗是指发育在红土丘陵地区的一种特有侵蚀地貌,主要是由于冲沟沟头受到水力、重力的作用发生崩塌和陷蚀而形成的一种严重水土流失地貌。崩岗在我国南方地区,特别是风化壳深厚的低山红壤区分布十分普遍。下图为广东省某地崩岗景观和该地山地丘陵区不同坡向和坡度崩岗面积统计。(1)描述该地不同坡度崩岗面积的分布特点。(2)分析在不同坡向中,南向坡面崩岗面积最大的原因。(3)分析崩岗对流域下游地区的危害。(4)提出治理崩岗应采取的工程措施。2
15、2 2018 届 山 西 省 孝 义 市 第 四 中 学 高 三 下 学 期 名 校 高 考 模 拟 示 范 卷 ( 三 ) 阅 读 图 文 材 料 , 完 成 下 列 要求 。北洛河为渭河的一级支流、黄河的二级支流,是一条经常发生高含沙洪水的河流。流域内人类活动区域差异大,水土流失严重。下图示意北洛河流域及不同时期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速度。(1)黄土丘陵沟壑区是北洛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请说明其原因。(2)简析北洛河流域林地在 19982010 年快速增长的原因。(3)简述图示时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北洛河水文的影响。(4)据监测,北洛河上游的输沙量呈下降态势,除人工植被变化外,推测
16、其他人为措施的影响。(2018 年海南卷)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据此完成 12 题。1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固定表土 减少径流 沉积泥沙 降低风速A B C D2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 B枯水期持续放水 C洪水期集中放水 D枯水期集中放水(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
17、13 年 7 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表 1 为当月 6 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 5 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 6 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 35 题。降水序号 降水历时(天) 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1 2 530 无明显洪峰2 4 803 无明显洪峰3 5 1001 无明显洪峰4 2 732 无明显洪峰5 2 907 洪峰流量 346m3/s6 2 544 洪峰流量 1750m3/s3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4第 5 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历时长 强度大 下渗少
18、植被截流少A B C D5第 6 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2013 年重庆卷)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 68 题。6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A气温分布图 B降水量分布图 C工业分布图 D旅游景点分布图7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8下
19、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A B C D(2013 年江苏卷)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左图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右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 910 题。9右图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10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11 (2015 年上海卷)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
20、形态。材料二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1) 分 别 写 出 甲 、 乙 、 丙 图 所 示 黄 土 地 貌 的 名 称 。 从 自 然 地 理 的 角 度 阐 述 黄 土 高 原 基 本 地 貌 形 态 的 演 变 过程 。(2)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考点冲关【答案】1B 2C 3A【答案】4D 5C 6B【解析】4从图中看无定河流经风沙区河段,
21、为河流的上游,支流少,水量小;含沙量小,无定河流经丘陵沟壑区河段,即黄土高原区河段,支流多,水量大,含沙量大。故选 D。5从图中看无定河发源于内蒙古高原,降水少,没有高大的山脉和湖泊,因此不可能是大气降水、冰川融水和湖泊水,上游地区的水源补给主要是地下水。故选 C。6黄土丘陵沟壑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建小型水库的作用是拦蓄泥沙。故选 B。【答案】7A 8B【解析】7沟头防护工程的主要作用:制止坡面暴雨径流由坡面进入沟道或有控制的进入沟道,制止沟头前进,防止了沟头的溯源侵蚀,也就减少了水土流失,A 正确。土地荒漠化主要是和风力作用相关,沟头工程对防止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土壤盐渍化,生物多样性
22、减少作用不大,B、C、D 错。故选 A。8防护埂是用来拦蓄水流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减少水土流失,调蓄水流速度,减少对沟头坡地的侵蚀。在 B 处可以减少防护埂上下来的水流对 B 坡的侵蚀,减少溯源侵蚀的力量,起到防护作用,B 正确。在A、C、D 处种树,不能减少对沟头 B 坡的侵蚀,故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距生活常识较远,因此由一定难度。解题时一定注意对材料的分析“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 。【答案】9C 10D【解析】9图示引水卧管在清水层设计有开启进水口,而在浑水层是封闭的,这样有利于减少引水杂质;与过滤水中污染物、方便引水自流及防止泥沙淤积无关。故选 C。10该工程是为解
23、决某地区饮水问题,利用淤地坝拦蓄沟洪水,再用蓄水池、水窖加以存储;是在缺水严重且地形起伏比较大的山区,拦蓄洪水再利用,有防洪水灾害工程,判断应是黄土高原。东南丘陵水资源丰富;河套平原不是山区;藏北高原水资源少但气候寒冷,不利于该工程建设。故选 D。【答案】11D 12A 13C【答案】14D 15B 16A【解析】14由所给材料修筑水平沟的地区应在“覆盖层较厚、坡度较大的坡地” ,东北平原地势平坦,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地区土层较薄,而黄土高原地区土层较厚,坡度较大,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故选 D。15由材料可知修建水平沟的作用是削减地表径流,通过多个水平沟分散地表径流,从而降低流速和流量,
24、增加下渗,进而减少流水侵蚀作用,保护水土。坡度越陡的地区降水后流速越快,从而需要修建更多的水平沟用以削减地表径流,即缩小沟距;水平沟越深蓄水能力越强,坡度越陡,水平沟应修建的越深,水平沟越宽越不利于降低流速,削减径流。故选 B。16由材料可知水平沟的作用是减弱地表径流,从而减少流水侵蚀作用,水平沟内修建土挡(沟深1/21/3)进一步减弱了水流的速度,增加水的下渗,从而减少流水侵蚀作用,A 正确。土挡是沟内且低于沟深对于沟埂的稳定性影响不大,可以通过在埂上植树种草提高稳定性,B 错;修建土挡增加了工程量,C 错误;沟谷为沿等高线修建,主要减少水流的上下通行,D 错误。故选 A。【答案】17B 1
25、8D 19C【解析】17边坡绿化客土法是将草种、肥料、保水剂、土壤、有机物、稳定剂等物质充分混合后,通过喷射机按设计厚度均匀喷到需防护的工程坡面上,以达到近似于自然景观的一种绿化方法。与传统混凝土工程护坡法相比较,边坡绿化客土法最显著的优势是恢复植被,B 对。防治滑坡的功能都有,不是优势,A 错;美化环境不是主要目的,C 错;成本高,D 错。故选 B。18适合边坡绿化客土法的植物目的是保持水土,特征有根系发达,对;混合的是草种,植株小,错;可能在阳坡,没有喜温凉特点,错;生长迅速,利于护坡,对。故选 D。19南方地区降水量大,边坡喷播草种后,需在上方覆盖无纺布,主要目的是防止雨水冲刷,C 对。
26、无纺布不能加大昼夜温差、减少土壤板结,A、B 错;具有防潮、透气特点,不能增加水分下渗,D 错。故选C。【点睛】两种方式都有防治滑坡的功能,边坡绿化客土法最显著的优势是恢复植被。边坡绿化客土法的植物目的是保持水土主,特征有根系发达,植株矮小,生长迅速。南方边坡覆盖无纺布,主要目的是防止雨水冲刷草种。20 【答案】 (1)颗粒大小的变化特征:自西北向东南沉积物颗粒越来越小。影响:位置距沙源地的远近决定了西北风能搬运和沉积黄土的最适距离。山地首先是山地阻挡减弱了西北风,拦截并沉积黄土;同时也减弱了对已沉积黄土的风蚀和搬运作用。图中有两处厚度最大,一处是六盘山西边附近,因位于贺兰山和乌鞘岭的山口地带
27、,又处于西北季风通道内,受狭管效应风力较大,携带沙尘量大,后受六盘山的阻碍作用,沉积最厚。 (另一处,则是贺兰山的海拔对风沙的拦截和减弱作用较弱,使细小的黄土吹往并沉积于更远的该地。降水降水多少与集中程度影响流水侵蚀搬运的强弱,从而影响黄土厚度。(2)缺少了山地的减弱风力和拦截沙土作用,黄土会向更远处沉积,降水比现在增多,流水侵蚀搬运能力加强,黄土厚度进一步减少。(3)水平梯田比坡耕地减慢坡面流速,同时利于地表水下渗,一方面减少坡面径流,减少流水侵蚀和水土流失,保土;另一方面利于黄土保墒保肥。21 【答案】 (1)特点:不同坡度崩岗面积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 2160,60以上分布较少。(2)南
28、向坡面岩石风化严重,风化壳较厚;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流水侵蚀强烈。(3) (严重的水土流失, )淤积下游河床、湖泊和水库,影响航运、灌溉和发电,降低泄洪和蓄洪标准,加剧旱涝灾害。(4)在沟谷打坝建库(布设谷坊工程) ;平整土地;修筑梯田;修筑排水沟等。(3)由于崩岗是严重的水土流失,即是水土流失对河流下游的危害,故对流域下游地区来说,会淤积下游河湖泊和水库,影响航运、灌溉和发电,降低泄洪和蓄洪标准,加剧旱涝灾害。(4)该题属于措施类题目,审题过程中注意是治理崩岗应采取的“工程措施” ,由于崩岗是严重的水土流失,即回答治理水土流失应采取的“工程措施” ,可以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等内容
29、,根据当地实际,提出合理化工程措施,如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筑梯田、修筑排水沟等。22 【答案】 (1)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多垂直节理,表土质地松软易崩塌;河流上游,地势落差大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降水相对较少,植被覆盖率低;地处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区,降水变率大。(2)人们对水土流失的危害性认识提高,造林积极性高;国家政策支持;经济林木比重高,既环保又增收。(3)土壤侵蚀减弱,河流含沙量减少;植被覆盖率增大,流量季节变化减小。(4)水库调水等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自然状态下的水沙分布;修筑水平梯田、平整土地等措施改变了水沙形成条件。【解析】 (1)主要从地形、土质、植被、水文、降水等方面进行分析
30、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2)从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可以看出耕地减少,林地增加,说明人们对水土流失的危害性认识提高,退耕还林,造林积极性高;国家政策支持;经济林木比重高,既环保又增收。(3)从图中看林地增加,森林有保持水土的作用,土壤侵蚀减弱,河流含沙量减少;植被覆盖率增大,森林有涵养水源的作用,阻挡地表径流,流量季节变化减小。(4)结合所学的知识可知还有工程措施(水库调水等水利工程) 、农业技术措施(修筑水平梯田、平整土地等) 。直通高考【答案】1A 2D【解析】1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故选 A。2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
31、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排除 A、C;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因此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D 正确、B 错误。故选D。【答案】3B 4B 5D5河流形成洪峰冲刷河床和沟谷的泥沙,能够提高河流含沙量。第 5 次降水形成洪峰,但含沙量小,说明河床和沟谷的含沙量较小,A、B 项错误。裸露坡面植被覆盖率低,每次降水都会出现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前 5 次降水河流含沙量都比较小,说明该流
32、域裸露坡面少,C 项错误;经过连续的多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将植被覆盖坡面植株之间的堆积物冲走,导致土壤裸露,第 6 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冲刷这些土壤,引起水土流失,增加河流的含沙量,故 D 选项正确。故选 D。【答案】6B 7D 8A【解析】6由上面的总结可知,地形和降水量是影响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故正确答案选 B 项。7需要获取和正确解读题干中的重要信息流域产沙量。流域产沙量是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这句话分别从时空两个角度提出了测量流域产沙量的两个限定因素:一是时间规定“一定时间内” ,二是空间规定“流域内” 。本题中涉及的是年产沙量,因此时间限定是“一年” 。 “一年”为期限的
33、水土流失状况绝不是“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所能反映的,而应是全年降水的土壤流失量状况,因此排除A、B 两项。最能反映“流域内”水土流失状况的是流域出口而不是流域源头,因为河流往往是“泥沙俱下”,因此判断 D 项是正确的。8坡度小的地方,地表汇水速度较慢,流速慢,侵蚀程度较小,水土流失较弱,所以单位面积产沙量小;坡度大的地方,地表汇水速度较快,流速快,侵蚀程度较大,水土流失较强,所以单位面积产沙量大。故选 A。【 答 案 】 9 C 10 A【 解 析 】 9 根 据 等 高 线 可 知 , 甲 区 的 地 形 是 陡 坡 与 平 地 相 间 分 布 , 这 样 的 地 形 应 修 筑 隔 坡
34、梯 田 , 即 在 等 高线 稀 疏 、 坡 度 平 缓 的 地 方 发 展 种 植 业 , 而 在 等 高 线 稠 密 、 坡 度 较 大 的 地 方 发 展 林 业 。 这 样 修 筑 梯 田 , 既 有利 于 水 土 保 持 , 又 便 于 发 展 种 植 业 。 故 选 C。10 由 图 可 知 , 反 坡 梯 田 是 梯 田 边 缘 较 高 、 梯 田 面 向 海 拔 高 处 倾 斜 的 梯 田 , 这 样 的 梯 田 使 水 土 顺 坡 而 下 的速 度 减 慢 , 从 而 更 有 利 于 提 高 保 水 保 土 的 效 果 。 故 选 A。11 【答案】 (1)名称:甲为黄土塬、
35、乙为黄土梁、丙为黄土峁。演变过程: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主要集中在 7、8、9 月,多暴雨,易于形成冲沟,原始地表被破坏,形成黄土塬;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原有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小,变为长条形的黄土梁;黄土梁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割,逐渐破碎,演变为黄土峁。(2)不利影响:黄土地貌塬、梁、峁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减;耕种条件越来越差;土壤逐渐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 (后三点任答一点即可)(3)有利作用:平整土地可以使黄土高原地表不易形成径流,或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从而减少冲沟和沟壑的形成,有利于减少和阻止地表形态破碎。有利于耕地面积扩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有利农田灌溉。(任答一点即可)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的耕作层。 (任答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