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10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755189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10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物理10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 2019 届高三物理 10 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6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7-10 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1 一个成年人以正常的速度骑自行车,受到的阻力为其总重力的 0.02,则成年人骑自行车行驶时的功率最接近于( )A1 W B10 W C100 W D1000 W2如图所示,某钢制工件上开有一个楔形凹槽,凹槽的截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ABC, CAB30, ABC

2、90, ACB60。在凹槽中放有一个光滑的金属球,当金属球静止时,金属球对凹槽的 AB 边的压力为 F1,对 BC 边的压力为 F2,则 的值1为( )A. B C D2134323如图甲,一维坐标系中有一质量为 m2 kg 的物块静置于 x 轴上的某位置(图中未画出),t0 时刻,物块在外力作用下沿 x 轴开始运动,如图乙为其位置坐标和速率平方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4 s 时物块的速率为 2 m/sB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为 1 m/s2C t4 s 时物块位于 x4 m 处D在 04 s 时间内物块运动的位移为 6 m4在建筑工地,民工兄弟用两手对称水平使力将两长

3、方体水泥制品夹紧并以加速度 a 竖直向上匀加速搬起,其中 A 的质量为 m, B 的质量为 3m,水平作用力为 F,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 ,在此过程中, A、 B 间的摩擦力为( )A F B2 FC. m(g a) D m(g a)325帆船船头指向正东以速度 v(静水中速度)航行,海面正刮着南风,风速为 v,以海岸为3参考系,不计阻力关于帆船的实际航行方向和速度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帆船沿北偏东 30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 2v B帆船沿东偏北 60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 v2C帆船沿东偏北 30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 2v D帆船沿东偏南 60方向航行,速- 2 -度大小

4、为 v26一堵南北方向的墙,有一小球在墙的东边,离墙的距离为 S,小球以 的初速度水平向西0v抛出,恰落于墙角,在距离小球抛出点很近处有一点光源,那么小球在墙上的影子作( )A自由落体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匀加速直线运动 D匀减速直线运动7如图,用水平力 F 使小球静止在倾角为 的光滑固定斜面上,现保持小 球静止而使 F 的方向不断靠近竖直向上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F 先变小,后变大 B F 先变大,后变小C转过 2 角度 F 的大小与开始相等 D转过 角度 F 的有最小值8据报道,目前我国正在研制“萤火二号”火星探测器探测器升空后,先在近地轨道上以线速度 v 环绕地球飞行,再调

5、整速度进入地火转移轨道,最后再一次调整速度以线速度v在火星表面附近环绕飞行若认为地球和火星都是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火星与地球的半径之比为 12,密度之比为 57,设火星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分别为 g 和 g,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g g41 B g g514 C v v D v v5285149在离水平地面 h 高处将一质量为 m 的小球水平抛出,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 f,落地时小球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 x,速率为 v那么,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 )A重力做功为 mgh B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 为 f h2 x2C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mgv D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都逐渐

6、减少10如图所示,倾角为 37的光滑斜面上粘贴有一厚度不计、宽度为 d0.2 m 的橡胶带,橡胶带的上表面与斜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其上、下边缘与斜面的上、下边缘平行,橡胶带的上边缘到斜面的顶端距离为 L0.4 m,现将质量为 m1 kg、宽度为 d 的薄矩形板上边缘与斜面顶端平齐且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已知矩形板与橡胶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重力加速度取 g10 m/s2,不计空气阻力,矩形板由斜面顶端静止释放到下滑到完全离开橡胶带的过程中(此过程矩形板始终在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矩形板受到的摩擦力为 Ff4 N B矩形板的重力做功为 WG3.6 JC产生的热量为 Q0.8 J-

7、 3 -D矩形板的上边缘穿过橡胶带下边缘时的速度大小为 m/s532二、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每空 2 分,共 14 分)11(6 分)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完成探究功和动能关系的实验,不可伸长的细绳绕过定滑轮把小车和砝码盘连在一起,通过测量经过光电门 A、 B 的速度和 A、 B 之间的距离来完成探究过程。实验主要步骤如下:(1)实验中小车总质量应该远大于砝码质量,这样做的目的是_;(2)如图乙,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宽度 d_mm,再用刻度尺量得 A、 B 之间的距离为L;(3)将小车停在 C 点,在砝码盘中放上砝码,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此时小车(含挡光片)及小车中砝码的质量之和为

8、 M,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 m,小车通 过 A、 B 时的遮光时间分别为 t1、 t2,则可以探究 A 至 B 过程中合外力做功与动能的变化的关系,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探究结果的表达式是_ (用相应的字母m、 M、 t1、 t2、 L、 d 表示,忽略一切摩擦);(4)在小车中增减砝码或在砝码盘中增减砝码,重复的操作。12(8 分)如图,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光电门传感器和碰撞传感器可测得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和飞行时间,底板上的标尺可以测得水平位移,保持水平槽口距底板高度 h=0.420m 不变改变小球在斜槽导轨上下滑的起始位置,测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v0、

9、飞行时间 t 和水平位移 d,记录在表中- 4 -(1)由表中数据可知,在 h 一定时,小球水平位移 d 与其初速度 v0成 关系,与 无关;(2)一位同学计算出小球飞行时间的理论值 ,smstsv /41.0/1.02)356.4(2发现理论值与测量值之差约为 3ms经检查,实验及测量无误,其原因是 (3)另一位同学分析并纠正了上述偏差后,另做了这个实验,竟发现测量值 t 依然大于自己得到的理论值 ,但二者之差在 3-7ms 之间,且初速度越大差值越小对实验装置的安,理t装进行检查,确认斜槽槽口与底座均水平,则导致偏差的原因是 ;三、计算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48 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计算

10、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3(8 分)一辆汽车从关闭油门开始作匀 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若已知前半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 20m/s, 那么后半段位 移的平均速度为多大?14(11 分)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 37的粗糙斜面底端,一质量 m1 kg 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压缩一轻弹簧并锁定,滑块与弹簧不相连, t0 时解除锁定,计算机通过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 Oab 段为曲线, bc 段为直线,在 t0.1 s 时滑块已上滑 s0.2 m 的距离, g10 m/s 2,求:(1)滑块离开弹簧后在图中 bc 段对应的加速度 a 的大小以及动摩擦因数

11、;(2)t20.3 s 和 t30.4 s 时滑块的速度 v1、 v2的大小15(13 分)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球(视为质点) ,用轻软绳系在固定的边长为 a 的正方形截面木柱的顶角 A 处,软绳长为 4a,软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T=7mg,软绳开始时拉直并处于水平状态,问此时应以多大的初速度竖直下抛小球,才能使绳绕在木柱上且个小段均做圆周运动最后击中 A 点?- 5 -16(14 分)如图所示,倾角 =30的光滑斜面底端固定一块垂直于斜面的挡板。将长木板A 静置于斜面上, A 上放置一小物块 B,初始时 A 下端与挡板相距 L=4 m,现同时无初速度释放 A 和 B。已知在 A 停止

12、运动之前 B 始终没有脱离 A 且不会与挡板碰撞, A 和 B 的质量均为m=1 kg,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 A 或 B 与挡板每次碰撞损失的动能均为 E =10 3J,忽略碰撞时间, 重力加速度大小 g 取 10 m/s2。求:(1)A 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 v。(结果可以用根式表示)(2)A 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到第二次与挡板碰撞的时间 t。(结果可以用根式表示)(3)B 相对于 A 滑动的可能最短时间 t。(结果可以用根式表示)- 6 -答案11.(1)把砝码盘的总重力作为绳的拉力;(2)8.25;(3) )1()(212tdmMgL12.(1)正比;时间 t ;(2)重

13、力加速度数值取了 (3)光电门传感器位于水平槽210sm口的内侧,传感器的中心距离水平槽口(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位置)还有一段很小的距离。13.如图所示依题有: vcA2ACsvs由 得 2由 得 ACv1 式代入式消去 ,得AvvvCCC)12(4因此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sm/8 14.解析:(1)在 bc 段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m/s210 m/s 2 v t 2 10.2 0.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 37 mg cos 37 ma, 0.5 a gsin 37gcos 37 10 100.6100.8(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 t20.3 s 时的速度大小题号

14、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A D A B ACD BC AD BCD- 7 -v1 v0 at(1100.1) m/s0 在 t2之后开始下滑,下滑时的加速度为mgsin 37 mg cos 37 ma a gsin 37 gcos 37(100.60.5100.8) m/s 22 m/s 2 从 t2到 t3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t3时刻的速度为v2 a t20.1 m/s0.2 m/s. 答案:(1)10 m/s 2 0.5 (2)0 0.2 m/s15.解:(1)要使小球最终能击中 A 点,必须要维持各段运动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在以 C 为圆心运动到最高

15、点 时,向心加速度至少为 ,即1Dg。点 下 抛 小 球 的 最 小 速 度这 就 是 由解 得 点 , 由 机 械 能 守 恒 得 :点 到从有 102212AgavmAgavD(2)为了确定小球竖直下抛的最大速度,先要考虑小球在 等处哪里细绳最容易1,DCB断,先考虑 B 点,要使细绳不断,在最低点 B1有 avmgT32从 A1到 B1点,由机械能守恒得 gavmB1042解 得同理在 C1点细绳不断, v0不能大于 ,要使小球在 A 点细绳不断, v0不能大于 ga7综上可知,使绳绕在木柱上各小段均做圆周运动最后击中 A 点小球竖直下抛的速度满足:gav72016.解析:(1)B 和

16、A 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由动能定理得: 21sin2mvgL解得: smv/1(2)第一次碰后,对 B 有: mgsin =mg cos故 B 匀速下滑 - 8 -对 A 有: mgsin +mg cos =ma1解得: a1=10 m/s2,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 设 A 第 1 次反弹的速度大小为 v1,由功能关系得: Emv2121avt由式得: st52(3)设 A 第 2 次反弹的速度大小为 v2,由功能关系得: Emv212解得: v2=0 即 A 与挡板第 2 次碰后停在底端,B 继续匀速下滑,与档板碰后 B 反弹的速度为 v,,加速度大小为 a,,由功能关系可得: cossin21 magmEv得 B 沿 A 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savt52当 B 速度为 0 时,因 mgsin =mg cos F fm,B 将静止在 A 上,当 A 停止运动时,B 恰好匀速滑至挡板处,B 相对 A 运动的时间 t 最短,故: stt5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