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 动人的北平 学案.doc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737621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 动人的北平 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 动人的北平 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 动人的北平 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 动人的北平 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 第一单元 动人的北平 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 1 -单元导读 这几篇散文都是描写地域风光的作品,把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象集于篇中,把珍贵的历史和现实情景展现在读者面前。文章有着丰富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不仅教人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还教人学会思考,学会心灵体验,学会提升思想境界。一切现实终将变为历史,历史也将烟消云散,唯有文学作品可将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种种新奇情景记录下来,像一串凝聚着宝贵记忆的珍珠一样,供人欣赏、凝视,写人记事抒情的散文作品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动人的北平写的是作者眼中的北平,既描写了当时北平种种自然的、文化的和生活的景象,又写出了北平的独特“性格”和它的“动人”之处,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深厚感情。汉家寨是一

2、篇游记,记述了作者在新疆吐鲁番盆地戈壁荒漠一次难忘的旅行,着重写在汉家寨的所见所感。特利尔的幽灵描写作者造访马克思故居时的所见所感,回顾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历史,评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表达了作者心中的神圣、崇高的情感。动人的北平常识积累1作者简介林语堂(18951976),文学家。原名和乐,改名玉堂、语堂,福建龙溪人。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早年留学美国、德国。1932 年起编论语 人间世 宇宙风- 2 -等刊物,推动了小品文的创作,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6 年旅居美国。1947 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4 年任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1966

3、 年定居台北。著有剪拂集 开明英文读本 开明英文文法 大荒集 我的话 生活的艺术 吾国与吾民 无所不谈 京华烟云 风声鹤唳和语堂文存等。2背景探寻1923 年,林语堂结束了他在欧美的留学生活,在北大任教。那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封建复古势力和从新文化运动中分化出的资产阶级右翼势力在思想、文化方面开始合流。当时的北京正处于军阀统治之下,本文所描绘的古老的北平五方杂处、兼容并蓄,在人们传统的生活状态之下,潜伏着深刻的危机,变革的思想暗流涌动。作者为当时语丝派的急先锋,指斥过所谓“中华民国”实为“中华官国” 。但在本文中,他只表达了对自己生活过的这座城市的怀念与留恋。3相关知识论语派1

4、932 年 9 月论语在上海创刊,林语堂、郁达夫等先后任主编。1937 年 8 月因抗战爆发而停刊,1946 年 12 月复刊,至 1949 年 5 月停刊。提倡“幽默”及“语录体”文学,发表抒写“性灵”的小品文、掌故丛谈等。现代文学史上,一般把在该刊及人间世 宇宙风等同类刊物上发表小品文的主要作家称为“论语派” 。名言警句林语堂经典语录1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人生不过如此2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吾国吾民3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我的愿望4延缓年老展长青春的第一条规矩,是避免一切情绪上的烦扰。苏东

5、坡传5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一夕话动人的北平的诗化语言林语堂是现代散文大家,在动人的北平中作者运用极其娴熟的语言技巧,将自由、有情味、有神韵的情感体验,通过其诗化的语言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眼前闪现出故都北平城市和市民生活的一幕幕诗化景象。1形象化的语言,创造了一种浓厚的诗意。 “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 ”开篇第一句,以人物写地方,以品格写城市特点,是非常文学化的表述,充满- 3 -诗意。并且用“宽怀大量、豪爽达观”写北平城,开篇就将读者领进了一个独具魅力的城市。再如“北平又像是一株

6、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藉之得畅茂” ,形象性强,画面感很强,语言节奏感也很强,如果分行排列就近似于诗了。还有“并且北平有蓝天洁月,雨夏凉秋,与高爽的冬日气候” ,虽是散文语句,但内在情感丰富,词句很工稳,像诗的语句一样有韵味。2诗化的语言,饱含浓浓的深情。 “清晨在花园中拔白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这样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的一句,却表达了一种优雅的审美情怀,令人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而“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每家都有一个院落,每院都有一个金鱼缸和一株梧桐或石榴树;那里的果蔬新鲜;桃就是桃,柿就是柿”这段话,不仅写出了居民院落的细节,从院落写到院内的

7、陈设和院内栽培的树木,又由树木写到院里种植的果木蔬菜;不仅写出了居民院落的清静明亮,而且表现了它的丰富闲适,突出北平宜居的种种好处,总之,处处流露出作者对北平的喜爱与欣赏。3形式多样的语句,变幻多姿。如开篇是几个短句,接下来是一些一气呵成的长句,还有一些对称句(开篇几句即是 )。像“在高耸的北京饭店后面,一条小路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的生活,谁去理那回事?离协和医院一箭之地,有些旧式的古玩铺,古玩商人抽着水烟袋,仍然沿用旧法去营业,谁去理那回事?穿衣尽可随便,吃饭任择餐馆,随意乐其所好,畅情欣赏美善谁来理你?”一段,用排比连在一起增强了表达的气势;用问句加重表达的语气,引起读者的注意。总之,林

8、语堂形象化的语言,创造出一种浓厚的诗意。他以抒情的语句,表达出优雅的情怀;他以细致入微的描写,自然地流露出情感;他以多变的句式,使文章摇曳生姿。秋天的况味林语堂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不转眼缭烟变成缕缕的细丝,慢慢不见了,而那霎时,心上的情绪也跟着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讲那时的情绪,而只讲那时的情绪的况味。待要再划一根洋火,再点起那已点过三四次的雪茄,却因白灰已积得太多,点不着,乃轻轻的一弹,烟灰静悄悄的落在铜炉上,其静寂如同我此时用毛笔写在中纸上一样,一点声息也没有。于是想到烟,想到这

9、烟一般温煦的热气,想到室中缭绕暗淡的烟霞,想到秋天的意味。这时才想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萧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 4 -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妖艳,夏日之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

10、未陷入凛冽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在人生上最享乐的就是这一类的事。大概凡是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样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锅在烘炉上用慢火炖猪肉时所发出的锅中徐吟的声调,是使我感到同观人烧大烟一样的兴趣。或如一本用过二十年而尚未破烂的字典,或是一张用了半世的书桌,或如看见街上一块熏黑了老气横秋的招牌,或是看见书法大家苍劲雄深的笔迹,都令人有相同的快乐,人生世上如岁月之有四时,必须要经过这纯熟时期,如女人

11、发育健全遭遇安顺的,亦必有一时徐娘半老的风韵,为二八佳人所绝不可及者。使我最佩服的是邓肯的佳句:“世人只会吟咏春天与恋爱,真无道理。须知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都丽。我真可怜那些妇女识见偏狭,使她们错过爱之秋天的宏大的赠赐。 ”若邓肯者,可谓识趣之人。一九四一年一月(略有删改)赏析 秋天既有丰硕成熟之美又有萧瑟肃杀之悲。林语堂笔下的秋却又独具一番宁静深远的况味。他写秋没有过多着墨于成熟与收获的金黄色,或者木叶摇落秋风瑟瑟的凄清和肃杀。而是以一种宁静淡然的心态漫语自己关于秋的体味。由淡淡的烟雾想到秋,又由秋想到古老、纯熟、熏黄、熟练的事物,而这些事物都是作者钟

12、爱有加的。自然有四季,人生同样如此,经过春的勃发夏的旺盛,到了秋就成了成熟和厚重。成熟和厚重的人生在作者这里自然也就更多了对世事的旷达和豁然,以及淡看生命起落悲欢的悠然和睿智。点击素材林语堂结婚时,当着众宾客的面,拿出婚书,对新婚的妻子说:“婚书只有在离婚的时候才有用,我们一定用不到。我把它烧了!”举座哗然。运用示例人生似舟,承诺是推动舟向前的波澜。人生如瓶,承诺是装点瓶美丽的花朵。在生活中,只有有了承诺,才会使我们不断实现目标;在实现中,只有有了承诺,我们才能找到生的意义和伟大。所以- 5 -生活需要承诺,人生更需要坚守承诺。坚守承诺,是一种责任。作家林语堂结婚时,当着众宾客的面,拿出婚书,

13、对新婚的妻子说:“婚书只有在离婚的时候才有用,我们一定用不到。我把它烧了!”举座哗然。林语堂用一生的承诺,宣示了爱情的责任,并用终生去厮守。 坚守承诺1读准字音(1)单音字木屐( ) 老妪( ) 媲美( )嗜好( ) 珐琅( ) 褴褛( )街衢( ) 颐和园( ) 画舫( )裸体( ) 墙垣( )(2)多音字露Error! 藉Error!杉Error! 笼Error!蒙Error! 佣Error!轴Error! 刹Error!2辨清字形(1)Error! (2)Error!(3)Error! (4)Error!(5)Error! (6)Error!3辨析词语(1)偶尔偶然二者都是副词,但“偶尔

14、”是说行为发生的次数少,不经常;而“偶然”是说某种情况的产生不是必然的,表示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意思,二者不能互换。“偶尔”侧重在它的副词性,与“经常”相对;“偶然”侧重在它的形容词性,与“必然”相对。例句:“美国一家研究中心的报告称,吃一只烤鸡腿就等同于吸 60 支烟。 ”烧烤的毒性真的有那么大吗?如果实在抵不住诱惑吃了烧烤食物,如何才能把对健康的影响降低至最小呢?专家表示_吃并无妨。丰城矿区一资深工程师认为建新矿去年瓦斯事故处理不彻底,为矿难埋下隐患, “死人不是_,而是必然” 。- 6 -(2)截止截至“截止”和“截至”是两个意义相近且有所区别的词,也是比较容易用错

15、的词。 “截止”中的“止”是“停止”的意思, “截至”中的“至”是“到”的意思。因此, “截止”强调的是行动的停止,不再发展;“截至”强调的是到某个时间,事件仍可能会发展。例句:11 月下旬第五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举行。裕荣香牌福鼎白茶代表中国白茶入选第五届海峡两岸茶博会礼品茶。福安新味食品设立的“坦洋工夫”茶食品再次受欢迎。_今年十一月宁德茶叶出口 795.5 万美元。又值年末,许多爱美女士开始忙着为自己换个新发型,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来临。然而,徐女士却因为在美团网团购了一个美爵士染烫套餐而感到十分郁闷。原因是团购_日期提前。4积累成语(1)作奸犯科:_(2)欣欣向荣:_(3)兴味盎然:

16、_(4)兼容并包:_(5)莫名其妙:_1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答:_2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答:_1作者眼中的北平“动人”之处何在?请结合相关语句说明。答:_2文章描写“动人的北平”选取了什么角度?答:_3在作者的眼前,北平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答:_- 7 -答案精析基础积累1(1)j y p sh f ln ln lq y fn lu yun(2)lu/l ji/ j shn/sh ln /lnMn/mn/ mn yn/yn zhu/zhuch/sh- 8 -2(1)诙谐 恢复 (2) 狼藉 国籍 (3) 和蔼 暮霭(4)嬉戏 嘻嘻哈哈 (5) 裸体 脚

17、踝 (6) 画舫 妨碍防护3(1)偶尔 偶然 (2) 截至 截止4(1)奸,坏事;科,法令。为非作歹,触犯法令。(2)欣欣,形容草木生长旺盛;荣,茂盛。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褒义词。(3)盎然,充满、洋溢的样子。形容兴致高,兴趣浓厚。(4)把各个方面或各种事物都容纳进去。 (5)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句段剖析1以人物写地方,以品格写城市特点,是非常文学化的表述,充满诗意。既是叙述,又是抒情,形象而又饱含感情。2作者将北平比喻成“一株古木老树” ,它“根脉深入地中” ,树干枝叶“藉之得畅茂” ;把生活在此地的人比喻为“在它的树荫下与枝躯

18、上寄生的” “数百万的昆虫” ,昆虫对于枝繁叶茂的大树实在是难以看得全,认得清。同样,一个生活在古老而深厚的北平的居民,是很难将北平形容得全面而恰当的。这样说是为了突出北平历史古老、内涵丰富的特点。文本研习1.总体上 具体而言 例句其一 自然风光动人面前就是西山,景色迷人,可以数月忘返。其二 城市景象动人北平是一个“珠玉之城” ,一个人眼从未见过的珠玉之城。其三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风光动人每家都有一个院落,每院都有一个金鱼缸其四平民百姓形象和他们的生活景象动人北平有多样性多样的人在作者看来,古老而时新的北平无处不动人。其五 整个北平的文化气息动人北平有五颜六色旧的与新的色彩。2.作者意在写尽故都

19、北平的全貌,各种景色、各色人等尽收眼底,可见文章采取一种全景式的描写角度。不过文章又避免了粗线条的抽象勾勒,而是采取类似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即把一个个具体而微的小景小物尽情地描绘出来。从一个个局部看,是微观的,但合在一起就是整体描绘。所以全文的描写所取角度是总与分的结合、大与小的结合、粗与精的结合。- 9 -3作者认为北平具有“老”与“多”两大特点。 “老”即古老、历史悠久:“北平好像是一个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种老成的品格。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根脉深入地中”“多”即多样性、兼容并包:“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与着木屐的东北老妪并肩而行” , “新式汽车与洋车、驴车媲美” ,具有先进设备的协和医院后面就是抽着水烟袋的古玩商人经营的古玩铺作者把握了这两个特点,也就等于把握住了北平这个故都跃动的脉搏,那许多新旧杂陈、互相矛盾的现象纷纷从作者笔下涌出,也就不奇怪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