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名称:办公部分危险因素 作业条件风险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1电脑、饮水机、空调、插座等电器(气)设备漏电作业人员 日常维护2 插、拔电源 作业人员 注意3 电线老化、载流量低 作业及临近人员 限时更换4 私拉电线 作业及临近人员 禁止5电器(气)应用触电、火灾过载 作业及临近人员1 6 3 18过载保护6 烫伤 用纸(玻璃)杯喝水 作业人员 3 6 1 18 用纸杯托(杯套)及注意7 炸裂后烫、划伤 冬天用玻璃杯喝水 作业人员 3 6 1 18 注意8 其他伤害(摔伤)
2、地面有水(地面光)滑倒 作业人员及来访者 3 3 1 9 注意9 摔伤 走路或登台阶摔倒 作业人员 1 2 3 6 注意10生活咽炎 空气干燥(湿度不够) 周围人员 3 3 1 9 屋内水盆装水自然蒸发11 肺病 涂改液等有害物的使用 作业人员 3 2 1 6 注意12 划伤 刀、剪等的使用 作业人员 1 2 3 6 注意13 伤眼、伤身 电脑电磁辐射 作业人员 6 6 1 36 时间控制及注意14 其他伤害 电脑、空调噪音 作业及周围人员 3 3 1 9 时间控制15办公用具使用电池充爆 手提电脑、数码相机、手机充电 周围人员 1 6 1 6 注意16 物体打击 灯管、墙皮掉下及高处取物 作
3、业及来访者 1 0.5 3 1.5 注意17 纸屑 作业人员 注意18办公呼吸不畅 灰尘 作业及来访者 3 1 1 3 保持室内干净及湿润- 2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名称:办公部分危险因素 作业条件风险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19 其他伤害 雷击计算机等电器 作业及周围人员 1 1 1 1 大雷雨天禁止用或注意20 划伤 窗、柜玻璃、玻璃板等损坏 作业人员 1 2 3 6 注意21 视力下降 屋内光线暗 作业人员及来访者 3 2 1 6 暗时开灯,亮时关灯22 砸伤 桌、凳摔倒 作业人员周围人员 2
4、2 1 4 注意23 摔伤 夜晚加班楼道灯不亮 作业人员 1 3 3 9 及时维护24 其他伤害 复印机等的使用 作业人员 3 6 1 18 加强室内通分25 影响身体健康 办公设备噪声 作业人员 3 6 1 18 注意26办公人员、设备伤害 办公空间不足 作业人员 1 3 1 3 注意27 车辆制动、方向、灯光机件不灵 司机、乘车人、骑车人、行人 出车前检查,车辆机件不灵严禁出车28 疲劳驾驶 司机、乘车人、骑车人、行人 集中精力,注意监控,加强培训教育29 违章驾驶 司机、乘车人、骑车人、行人 集中精力,注意监控,加强培训教育30 驾驶人员判断错误、处理失当 司机、乘车人、骑车人、行人 集
5、中精力,注意监控,31出差(自带车辆)交通事故山区等道路陡坡、危桥、窄路司机、乘车人、骑车人、行人6 6 7 252集中精力,注意监控重大- 3 -32 突遇大风、落石、倒树、暴雨洪水等突发事件 司机、乘车人、骑车人、行人 加强监控、及时停车或避让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名称:办公部分作业条件风险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33 财产损失 偶遇盗窃、抢劫 作业人员 注意34出差(乘车)交通事故 交通 作业人员 1 3 3 9 注意35 中暑 高温 作业人员 6 6 1 36 加强防暑工作36 皮肤伤害
6、 日晒 作业人员 6 6 1 36 注意37 冻伤 低温 作业人员 6 6 1 36 加强防冻工作38 其他伤害 自然灾害 作业人员 6 6 1 3639 火灾 作业人员 6 6 1 36 注意40 财产丢失 住宿 作业人员 6 6 1 36 注意41出差中毒 食物不洁 作业人员 6 6 1 36 注意42 上下班 伤害 行人、非机动车违章或遇交通事故 作业人员 3 1 3 9 注意- 4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单位(项目)名称:公共部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1 未使用安全带等
7、防坠落防护用品设施 高处作业人员 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2 不正确使用防坠落防护用品设施 高处作业人员 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3 防坠落防护用品设施有缺陷 高处作业人员 定期试验,用前检查4 防坠落防护用品移为他用 高处作业人员 禁止5 登高作业人员不按要求着装,穿软底鞋 高处作业人员 必须按要求着装,穿软底鞋6 遇有雨、雪、冰、霜时较滑 高处作业人员 采取防滑措施,高度警觉7 高处作业人员身体原因 高处作业人员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体检8高处坠落爬塔时失误 高处作业人员3 6 7 126精力集中,超高塔使用攀登自锁器重大9 随意乱抛物 下面作业及检查人员 禁止,下方不得站人。10 操作失误,工具或材
8、料落下 下面作业及检查人员 精力集中,下方不得站人。11高处作业物体打击双层作业 下面作业及检查人员3 3 7 63尽量避免,注意相互配合, - 5 -12高处作业区存在未固定牢固的工具、设施、材料下面作业及检查人员严禁搁置,塔材及时连接13 吊物就位或断线时 高处作业人员 注意,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单位(项目)名称:公共部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14 起重机斜拽物料 装卸人员、供应人员 严禁15 起吊物控制不好 装卸人员、供应人员、 注意并佩戴安全帽16 物料堆放不符合要求
9、装卸人员、供应人员、 按规定堆放17 吊毕抽绳套回弹 装卸人员、供应人员、 注意18 强行抽取中间物料 装卸人员、供应人员、 不得抽取顺序取19 野蛮装卸 装卸人员、供应人员、 严禁20物体打击多人装卸配合不好 装卸人员、供应人员、1 3 7 21注意21 起重伤害 起重机支腿未支垫 装卸人员、司机 1 3 15 45 必须支好22装卸储存触电 起重机装卸时,附近有电力线 装卸人员、司机 1 3 15 45 专人监护,保持安全距离- 6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单位(项目)名称:公共部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相关方 L E C
10、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23 车辆制动、方向、灯光机件不灵 司机、乘车人、骑车人行人 出车前检查,车辆机件不灵严禁出车 重大24 客货混装、危险品混装 同上 禁止25 超载 同上 禁止26 货物系固不牢、支撑不当 同上 加强检查27 物件超高、超长 同上 加强押运,办理特运证28 软水包运水 同上 加强监控29 违章驾驶 同上 禁止,加强教育30 驾驶人员判断错误、处理失当 同上 集中精神,注意监控,加强培训教育31 山区等道路陡坡、危桥、窄路 同上 集中精神,注意监控32 自修道路路况差 同上 加强道路整改33 突遇大风、落石、倒树、暴雨、洪水等突发事件 同上 加强监控,及时停车或避让
11、34交通事故行人、非机动车违章或遇交通事故 同上3 6 7 126加强监控35车辆运输物体打击 人站在车厢中 乘车人 6 3 3 72 禁止36 其他伤害(扭伤) 负载过重 运输人员 6 6 1 36 增加休息次数37人力运输及山区施工 物体打击滚山 多人搬抬 运输人员 1 6 7 42精力集中,危险地段加防护绳- 7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单位(项目)名称:公共部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38 道路情况差,有陡坡、崎曲路等 运输人员、检查人员 1 6 15 90 配合不好39
12、夜晚上下山,照明不良 施工人员、检查人员 充足照明应尽量避免40 不按指定路线行走 施工人员、检查人员 按指定路线行走41滚山遇暴雨、雷雨、振风 施工人员、检查人员3 3 7 63尽量避免42 淹溺、跌倒 冰上行走 施工人员、检查人员 1 3 15 45 检查冰面43人力运输及山区施工急性中毒 遇毒虫、野兽、毒蛇等生物危害 施工人员、检查人员 6 1 15 90 救生知识44 电气设备缺陷,漏电 作业人员 加强维护,接地保护45触电 无保护接地(零) 作业人员 3 2 3 18 做好保护接地(零)46 熔丝选择错误或用其他代替 作业人员 立即更换正确选择47 过载 作业人员 过载保护48电气设
13、备使用 火灾电气设备无闸 作业人员3 2 3 18及时装配49电气设备无漏电保护、过载装置或上述装置实效作业人员 及时装配50 电气接线不规范 作业人员 规范接线51触电、火灾电线老化、载流量低 作业人员1 3 7 21限时更换- 8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单位(项目)名称:公共部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52 触电、火灾、机械伤害 电气设备无闸 作业人员 1 6 7 42 及时装配53乱拉电线,邻近堆放易燃物、架设高度过低、地面敷设未保护作业人员 及时整改54配电箱无防雨功能、
14、无接地或配电板使用绝缘性能差的材料作业人员 雨季来临前及时装配55 配电箱无人管理,不上锁 作业人员 必须派专人管理56电气设备使用 触电停电检修拉闸不设置警告标志 作业人员3 3 7 63设置57 排气管过高温度 作业人员 注意58灼烫 水箱过高温度 作业人员 6 3 1 18 注意59 操作人员不按操作规程操作 作业人员 加强教育遵守操作规程60机械设备使贡献 机械伤害不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作业人员3 2 7 42 加强教育正确使用防护用品61 检修时拧螺丝 作业人员 主意62 检修时人处于危险位置 作业人员 严禁63物体打击 绞磨位置不佳,或牵引速度过快 作业人员3 2 4 42正确选择位
15、置正确操作- 9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单位(项目)名称:公共部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64 机械设备本身防护装置不齐或实效 作业人员 及时设置65 操作失误 作业人员 注意66机械设备使用 机械伤害检修时开动机械 作业人员1 6 7 42禁止67 未接到停电令进行线路作业 作业人员、供电系统 禁止68 不验电、挂接地进行线路作业或顺序错误 作业人员、供电系统 禁止69 上错线路 作 业 人 员 、 供 电 系统 禁止70 交令后继续上杆塔 作 业 人 员 、 供 电系 统 禁
16、止71触电线路上有人作业或有遗留物交令作业人员、供电系统1 2 40 80禁止72停电作业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 夜间作业,照明不足 作业人员 3 2 7 42 照明73 触 电 电源 施 工 人 员 、 监 理 人员 1 2 7 14 加强管理74 火 灾 急 性 中 毒 取暖 施 工 人 员 、 监 理 人员 1 2 40 80 落实防火及防煤气中毒措施含现场夜间看守人员75生活临建食物中毒 食堂 施工人员、监理人员 1 2 15 30 注意食堂卫生- 10 -76 山区施工 火灾 明火 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及外界 2 2 7 28 杜绝明火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单位(
17、项目)名称:公共部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77 山区施工 火灾 明火 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及外界 2 2 7 28 杜绝明火78 危险品存放 火灾 易燃物(汽油、柴油、油漆) 施工人员、 1 10 7 70 加强管理79 中暑 高温 施工人员、监理人员 6 6 1 36 加强防暑工作80 冻伤 低温 施工人员、监理人员 6 6 1 36 加强防冻工作81露天作业皮肤伤害 日晒 施工人员、监理人员 6 6 1 36 注意- 11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单位(项目)名称:基础施工工程
18、作业条件风险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边坡不够 坑下人员 留足坡度1 人工挖坑 坍塌坑边积土过多 坑下人员 3 3 7 63 坑边土石及时清理2 无上下梯子 下坑人员 应设置梯子3 扭伤 上下梯子有缺陷 下坑人员 3 6 1 18 事先检查梯子4 高处坠落 精神不集中 作业及检查人员 1 6 3 18 设监护人5 土方、石块回落 坑下人员 坑边土石及时清理6 坑下多人作业 坑下人员 相互配合7人工挖坑物体打击直接向坑上扔石土 坑下人员3 3 3 27坑深时设承台8 流沙坑不使用挡土板 坑下人员 流沙坑必须使用9 挡土板及撑
19、木有缺陷 坑下人员 检查挡土板,腐烂的禁止使用10 挡土板及撑木设置不合理 坑下人员 按规定使用11 坑下积水过多 坑下人员 及时排水12 土质松软 坑下人员 基础改大块 掏挖式13坍塌扩孔范围内积土或放置机械或多人 坑下人员3 3 7 63尽量清理,设置监护 掏挖式14人工挖坑物体打击 传递绳索或装土容器强度较低 坑下人员 3 3 3 27 检查及时更换 掏挖式- 12 -15 挖土石坑错误操作 作业人员 注意、培训16 人工挖坑 工具使用不当 作业人员 注意 掏挖式- 13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单位(项目)名称:基础施工工程作业条件风险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
20、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17 拉直、切断机械设备缺陷 作业人员 机械保持完好18 拉直、切断操作不当 作业人员 按规程操作19钢筋加工 机械伤害弯曲操作失误 作业人员3 2 3 18注意力集中20 组装操作失误 作业人员 注意力集中21 模板组装 物体打击 码放过高 作业及检查人员 1 3 3 9 按规定码放22 双层作业 下层作业人员 相互配合,加强监护23 物体打击 找正架有缺陷 作业人员 1 3 3 9 注意检查24立模板及找正 物体打击高处坠落 工作台缺陷 作业及检查人员 3 2 1 6 事先检查工作台25 人手进入运行搅拌机滚筒内 作
21、业人员 严禁26机械伤害人站在搅拌机料斗处 作业人员3 1 7 21严禁27混凝土浇制物体打击 上料人员与搅拌机操作人员配合不好 作业人员 1 6 3 18 加强联系小车被上升料斗掀起- 14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单位(项目)名称:基础施工工程作业条件风险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28 职业耳聋 搅拌机与振捣噪声 作 业 及 检 查 人 员 0.1 6 7 4.229 高处坠落 炒盘搭设不当 作业人员 3 3 3 27 加强检查30 物 理 性 职 业病 振捣器振动 振捣人员 1 3 1 3
22、袋手套31 尘肺 水泥倾倒粉尘 作业人员 0.1 6 3 1.8 可戴口罩32 皮肤过敏 水泥及混凝土湿料对皮肤的刺激 作业人员 3 2 1 6 手套和雨鞋33 高处坠落 浇制平台及跳板不牢 作业及检查人员 3 3 3 27 加强检查34 物体打击 坑下作业 作业及检查人员 1 3 3 9 密切配合,加强监护和检查35混凝土浇制其他伤害(戳脚) 混凝土插钎操作不当 作业人员 3 3 1 9 注意力集中,密切配合36 其他伤害(跌倒) 现场沟坎处无跳板或跳板不稳固 作业及检查人员 3 3 1 9 设置并加强检查37基础浇制物体打击 上料小车有缺陷或推车不当 作业及检查人员 3 3 1 9 加强检
23、查38 中毒和窒息 有害气体 CO 棚内人员 3 0.5 7 10.5 加强通风39 大棚养生 火灾 火源 棚内人员 3 3 7 63 火源隔离,设置消防设施40 锤子和橇棍操作失误 作业人员 注意力集中41 拆模物体打击物体打击 模板传递配合不当 内部 1 3 3 9 注意力集中,密切配合42 接地敷设 物体打击 接地网钢筋回弹 作业人员 3 3 3 27 注意力集中- 15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单位(项目)名称:杆塔施工作业条件风险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3 反向拉线 作 业 及 检 查
24、 人 员 选派经验人员控制4 私拆拉线 作 业 及 检 查 人 员 永久拉线未好前禁拆5立杆 倒杆、物体打击过早拆除假插梁 作业及检查人员3 0.5 40 60 永久拉线未打好前禁止拆除6 塔料搬运配合不当 作业人员 注意力集中,相互配合7 组装扳手滑落 作业人员 注意8物体打击双层作业 作业人员3 3 3 27注意力集中,相互配合9铁塔地面组装其他伤害 手指伸入螺眼找正 作业人员 3 3 3 27 严禁10 抱杆材质、尺寸不符合要求 作业及检查人员 事先检查,禁用不合格抱杆11 吊重时,抱杆拉线不到位 作业及检查人员 按规定使用拉线12 吊重时,抱杆倾角超过范围 作业及检查人员 按规定不超值
25、13 吊点绑扎不牢 作业及检查人员 必须绑牢14钢管杆分解组塔 物体打击吊物超重 作业及检查人员3 3 15 135严格限制起吊重量重要- 16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单位(项目)名称:杆塔施工作业条件风险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15 磨绳缺陷 作业及检查人员 施工前检查,严禁带病使用16 滑车缺陷 作业及检查人员 施工前检查,严禁带病使用17 拉线设置、地锚埋设不符合要求 作业及检查人员 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设置18 起吊信号异常 作业及检查人员 由有经验的技工指挥19 吊物控制不当 作业及检查
26、人员 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设置20 吊物强行就位 作业及检查人员 不得强行就位21 绞磨失灵 作业及检查人员 严格检查22 起吊横担时,两套牵引系统不同步 作业及检查人员 严格控制23 提升及下落抱杆时,配合不当 作业人员 密切配合24 抱杆与铁塔绑扎不牢,无腰环 作业及检查人员 必须绑扎牢固25钢抱杆分解组塔 物体打击局部振风 作业及检查人员3 3 15 135注意重要- 17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单位(项目)名称:杆塔施工作业条件风险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26 拉线位置不合理或控制不好 作
27、业及检查人员 按作业指导书合理设置27 各种地锚埋设不符合规定 作业及检查人员 按作业指导书正确设置28 起重工器具、机械缺陷 作业及检查人员 施工前检查,严禁带病使用29 人字抱杆初始角不合适 作业及检查人员 按作业指导书合理设置30 拉线失去控制 作业及检查人员 控制好拉线31 抱杆根部制动失去控制 作业及检查人员 控制好根部制动32 地软或滑而未采取措施 作业及检查人员 防滑措施及支垫33 指挥信号不灵敏 作业及检查人员 由有经验的技工指挥34 吊点位置不对或绑扎不牢 作业及检查人员 绑扎牢固35 抱杆材质、截面、高度及连接缺陷 作业及检查人员 施工前检查,严禁带病使用36内(外)拉线悬
28、浮抱杆分解组立铁塔抱杆倾倒物体打击抱杆拉线控制错误,抱杆倾斜过度作业及检查人员3 3 15 135随时控制拉线重大- 18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单位(项目)名称:杆塔施工作业条件风险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37 两面吊装时两套牵引系统不同步 作业及检查人员 同步控制38 抱杆内拉线固系错误 作业及检查人员 按作业指导书正确设置39抱杆折断物体打击 拉线、磨绳、绳套、星形索具缺陷或选择错误 作业及检查人员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施工前检查,严禁带病使用同上40 抱杆承托系统缺陷(包括强度、平衡等
29、) 作业及检查人员 施工前检查,严禁带病使用41 牵引系统失控 作业及检查人员 施工前检查,严禁带病使用42 吊点绑扎有问题 作业及检查人员 绑扎牢固、合理43 吊件控制不当 作业人员 专人控制44 吊件带铁未固系 作业人员 绑扎牢固45 指挥信号不灵 作业及检查人员 由有经验的技工指挥46 升降抱杆拉线控制不当或腰环失去控制 作业人员 按作业指导书正确设置及控制47 拆除抱杆时两端侧面失去控制 作业人员3 2 15 90按作业指导书正确设置及控制内(外)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立铁塔物体打击拆除抱杆时两端垂直方向失去控制 作业人员 3 1 15 45按作业指导书正确设置及控制- 19 -职业健康安
30、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单位(项目)名称:杆塔施工作业条件风险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4849内(外)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立铁塔触电 临近带电线路未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到位 作业及检查人员 1 3 15 45 采取可靠措施设专人监护,加强检查50 各种地锚设置数量、位置不符合要求 作业及检查人员 按作业指导书合理配置51 地锚规格及埋深不符合要求 作业及检查人员 按作业指导书正确埋设52 地处水坑、流沙及易遇水浸情况的地锚 作业及检查人员 加强检查,进行加固53 抱杆连接不紧固或本体弯曲度超标 作业及检查人员 紧
31、固及处理54 抱杆材质不符合要求,截面尺寸不够 作业及检查人员 施工前检查,不合格者禁用55 抱杆根部链裆绳未设置或不起作用 作业及检查人员 按作业指导书合理配置56 抱杆根部绊脚绳未设置或不起作用 作业及检查人员 按作业指导书合理配置57整体起立杆塔倒杆塔抱杆物体打击抱杆座于易下陷地段而未 作业及检查人员3 1 40 120采取防陷措施重大- 20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单位(项目)名称:杆塔施工作业条件风险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58 抱杆初始角过大或过小 作业及检查人员 按作业指导书合理
32、配置59 吊点位置不合适 作业及检查人员 按作业指导书合理配置60 铁塔无补强或补强不够或严重缺料 作业及检查人员 起立前补齐塔料做好补强61 吊点绑扎不牢固 作业及检查人员 吊点绑扎牢固62 两侧吊绳不等长、多点吊吊绳不平衡 作业及检查人员 按作业指导书合理配置63 绞磨、各种滑车缺陷或选用错误 作业及检查人员 施工前检查,严禁带病使用64 各种绳索缺陷、绳套插接不合要求 作业及检查人员 施工前检查,严禁带病使用65 拉线控制失灵 作业及检查人员 派有经验的技工控制拉线66 制动控制失灵 作业及检查人员 派有经验的技工控制67 信号不畅或指挥失误 作业及检查人员 派有经验的技工指挥68倒杆塔
33、抱杆物体打击牵引、制动、抱杆顶、杆塔中心四点不同垂直面作业及检查人员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按作业指导书合理配置同上69 物体打击 防捻重物未配置或配置不合适 作业人员 3 1 9 27 按作业指导书合理配置70 撬棍使用失误 作业人员 注意71整体起立杆塔做拉线回头操作失误 作业人员 注意- 21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单位(项目)名称:架线施工作业条件风险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1 跨越施工跨越架倒塌停电、公路铁路中断、触电、火灾、物体打击重要、重大跨越无施工方案或方案存在重大问题作业及检查
34、人员、供电系统、铁路系统、公路交通等3 0.5 40 60 编制跨越方案,严格审核、交底,并严格执行2架体结构不符合方案规定、绑扎不牢、架体倾斜按作业指导书及有关规定施工3 架体无拉线或拉线系统(含锚桩)缺陷 按作业指导书及有关规定施工4 架体立杆埋深不够或未设扫地杆 按作业指导书及有关规定施工5 无人看护 专人看护6跨越架倒塌停电、公路铁路中断、触电、火灾、物体打击封顶高度不够或封顶网绳严重下沉作业及检查人员、供电系统、铁路系统、公路交通等3 2 40 240按作业指导书及有关规定施工7 车辆伤害、物体打击 公路架无人看管、未设警告标志 交通系统人员 3 1 15 45 公路架专人看管、并设
35、警告标志8 触电 人体、拉线或架杆距离电力线过近 作业人员 1 3 15 45 专人监护9竹木跨越架搭设拆除车辆伤害人工搬运架杆跨越公路、铁路或架杆探至公路、铁路。作业人员、骑车人、行人 3 2 15 90 专人监护注视来往车辆- 22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单位(项目)名称:架线施工作业条件风险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10 上下传递架杆 作业人员 配合好或用绳索传递11竹木跨越架搭设拆除 物体打击 拆除跨越架成片推倒 作业人员 1 3 15 45 拆除跨越架不得成片推倒12 跨越架本身缺陷
36、作业人员 用前检查13 吊点位置不合适 作业人员。供电系统 作业指导书14 吊点绑扎不牢固 作业人员。供电系统 绑扎牢固15触电线路停电吊臂、拉线、架体距离电力线过近作业人员。供电系统1 1 40 40采取有效措施并设专人监护16不停电跨越架物体打击 起吊工具选用错误或有缺陷 作业及检查人员 3 1 7 21 正确选用并在施工前检查17 封顶中操作失误、配合不当 作业人员。供电系统、行人 作业指导书专人监护、18 封顶绳、网、杆受潮或绝缘性能差 作业人员。供电系统 用前烘干,晴天作业、现场防潮措施19封顶过程 触电线路停电封顶绳、网强度不够 作业人员。供电系统3 1 15 45施工前检查20
37、起重绳索缺陷 作业人员 施工前检查21挂绝缘子、滑车 物体打击 挂中相时控制失控,绝缘子碰塔 作业人员 1 3 15 45 注意控制22 导引绳展放 触电、物体打击 导引绳过跨越架,未用传递绳 作业人员、供电系统、交通系统 3 0.5 15 22.5 必须用传递绳- 23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单位(项目)名称:架线施工作业条件风险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23 导引绳刮架未处理 作业人员、供电系统、交通系统 看护人必须到岗、信号畅通24导引绳展放 触电、物体打击 过跨越架传递绳强度不够作业人员
38、、供电系统、交通系统3 1 15 45检查传递绳28埋入地下的或绑扎的或冰冻的导引绳事先未处理作业人员、行人、车辆 事先必须处理29 跨越处无人看护 作业人员、行人、车辆 派人看护,加强信号联系30导引绳升空 物体打击信号不畅通 内外部3 2 7 42保持信号畅通,信号不通时立即停止31 导引绳刮架未处理 作业人员、供电系统、交通系统 专人监护及时处理32 树枝挂线或沟谷处无压线措施 作业人员 压线物体打击树枝挂线出现角度,有人处于角度内侧 作业人员、行人6 1 7 42事先处理或控制33 钻穿电力线处无压线措施 作业人员、供电系统 检查工器具,采取压线措施34导引绳升空触电导引绳刮架未处理
39、作业人员、供电系统、交通系统6 1 15 90- 24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单位(项目)名称:架线施工作业条件风险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35 导引绳升空 物体打击 乡间路未搭跨越架并无人员看守 行人、车辆 3 1 7 21 派人看守、保持通讯畅通36 牵张场地锚规格、埋深等不符合要求 作业人员、供电系统、交通系统 严格按作业指导书37处于泥地、流沙或可能遇水浸地段的地锚未采取加固措施作业人员、供电系统、交通系统严格按作业指导书,加强日常检查38 牵张机械缺陷,失去控制 作业人员 加强机械保
40、养、维护39 牵张机手操作失误 作业人员 持证上岗40 跨越处、每基铁塔处看护人员不到位 作业人员 看护到位41导引绳、牵引绳、连接器、网套、绳套本身缺陷或使用不规范作业人员、供电系统、交通系统施工前检查规范使用42 通讯故障 作业人员、供电系统、交通系统保持通讯畅通,通讯故障时停机43 导线压接质量不佳 作业人员、供电系统、交通系统 加强质量管理44放线 跑线卡线器、锚线架缺陷 作业人员、供电系统、交通系统3 6 15 270施工前检查规范使用重大- 25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单位(项目)名称:架线施工作业条件风险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
41、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45 更换线轴起重机位置不合理 作业人员 注意46 撬棍使用不当 作业人员 正确使用47 换轴杠时配合不当 作业人员 相互配合好48物体打击跳槽处理工具使用不当 作业人员1 3 15 45注意49感应电较大,跨越电力线路的,而牵张设备及导地线、牵引、导引绳无良好接地,线上处理人员未良好接地或接地装拆顺序措施作业人员 使用接地线并注意装拆顺序50放线触电钻穿电力线处无压线措施作业人员、供电系统3 6 7 126检查工器具并采取压线措施重大51 人员处于绳索受力内侧或线圈内 作业人员 严禁52物体打击 吊点位置不合适或起重滑车位置不当 作业人员1
42、3 7 21注意53手搬葫芦、倒链、滑车、卡线器有缺陷或选用错误作业人员、供电系统、交通系统 选用正确、使用前检查54紧线跑线磨绳选用不对、磨绳本身缺陷作业人员、供电系统、交通系统3 3 15 90选用正确、使用前检查- 26 -55 机动绞磨缺陷或操作错误 作业人员、供电系统、交通系统 使用前检查- 27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调查(汇总)表 单位(项目)名称:架线施工作业条件风险评价序号 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事故 危险因素 涉及相关方 L E C D 现有控制措施适用情况 备注56 高处坠落 高处作业平台缺陷或连接错误 作业人员 3 2 15 90 使用前检查57 感应电 作业人
43、员 使用接地线并注意装拆顺序58紧线触电钻穿电力线处 内外部3 6 7 126 检查工器具并采取压线措施重大59 坠线 手搬葫芦、倒链、滑车有缺陷或选用错误 作业人员、供电系统、交通系统 3 2 15 90 施工前检查,禁止使用带病工器具60 提滑车传递绳缺陷 作业及检查人员 施工前检查,禁止使用带病工器具61物体打击放滑车失控 作业及检查人员1 3 7 21注意62 安装间隔棒线下有电力线 作业人员电力系统不得使用测绳,核算并保持人与带电体安全距离63触电感应电 作业人员3 6 7 126使用接地线并注意装拆顺序重大64附件安装高处坠落 软梯有缺陷 作业人员 1 3 7 21 检查软梯,禁止带病使用65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人员分散,监护人不到位 内部 1 2 7 14 注意66 触电 感应电 作业人员 3 3 7 63 使用接地线并注意装拆顺序 重大67检修验收电网事故 验收竣工后,线上遗留接地线等 外部 3 0.5 40 60 半永久接地线必须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