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毫米认识导学案.doc

上传人:春华秋实 文档编号:3717491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毫米认识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毫米认识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毫米认识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毫米的认识导学案班级 姓名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 1 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2、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学习重难点:一、自主学习我能填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和( )2、我知道 1 米=( )厘米3、我能填:2 米=( )厘米 300 厘米=( )米 5 米=( )厘米认识毫米:1、我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 )厘米,宽大约是( )厘米,厚大约是( )厘米。2、我用直尺实际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厚是( )厘米。3、读教材第 21 页,理解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应该用( )作什么单位。探究 1 毫米的长度

2、1、数一数直尺上 1 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1 小格就是 1( ),1 厘米里面有( )个 1 毫米,得出 1 厘米=( )毫米。2、体验 1 毫米的长度(1)拿出 1 张 IC 卡,估一估,厚度大约为 。(2)量一量,IC 卡的厚度是 (3)比一比,先用食指和拇指捏住 IC 卡,然后抽出。(食指和拇指间的宽度就是 1 毫米)。3、闭上眼睛想一想 1 毫米有多长?4、我知道生活中( )( )( )( )等这些物品的长度是 1 毫米。二、小组合作小组合作要求:1、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每个题有中心发言人,其他人补充。发言要有顺序,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划

3、下来。2、班内展示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确定每一题的中心发言人,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和方法,展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适时点拨。.3、质疑探究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4.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掌握不太好的是:5、达标测试1).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 1 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 1 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2)、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3)、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4)、练习五第 1-3 小题。5)、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

4、来表示;1 厘米 毫米;1 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 毫米。 6)、在横线上填厘米或毫米蜡笔长 60( ) 跳绳长 200( )课桌高 70( )粉笔长 75( )7)书的厚度用( )作单位课后反思.毫米的认识教案学习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 1 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学习重难点建立较为准确的 1 毫米的概念和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

5、率。学法指导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教学时应重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简单的推理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前准备1 分硬币、电话卡、医疗保险卡、学生尺及文具;例 1 的情景图、制作的量课本长、宽、厚的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创设让学生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和厚的情境,在测量中发现它们的长度都不是整厘米。从中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呢?2、提出学习目标:1)1 毫米有多长?1 厘米等于几毫米?(教科书第 2-3 页的内容)2)说一说

6、,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3)毫米与厘米有什么关系?二、小组合作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采用小组(建议 4 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2)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二班级展示。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长:不到 2

7、1 厘米、差 2 个小格。宽:不到 15 厘米、差 2 个小格。厚:不到 1 厘米、只有 6 个小格。生:当测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是 1 毫米。三、质疑探究毫米与厘米的关系生 1:从学生尺中,你能发现毫米与厘米的关系要,1 厘米=10 毫米。生 2、把 1 厘米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就是 1 个小格,长是 1 毫米。1 厘米10 毫米。 四、自悟自得举例说明 1 毫米的长度 手比划一下 1 毫米的长度,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 “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 毫米。”五、达标测试1.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 1 毫米),再用尺子验

8、证一下是不是 1 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 1 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2、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3、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4、练习五第 1-3 小题。5、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 来表示;1 厘米 毫米;1 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 毫米。 6、在横线上填厘米或毫米蜡笔长 60( ) 跳绳长 200( )课桌高 70( )粉笔长 75( ).7. 数学书的厚度用( )作单位八.板书设计测量毫米的认识1 厘米=10 毫米1 毫米的长度九.课后反思分米的认识导学案班级 姓名 教师评价 一.

9、学习目标:1、认识分米,建立 1 分米的长度概念。2、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二.学习重难点: 1.认识分米,建立 1 分米的长度概念。2.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学案自学:一、自主学习1、我用直尺测量课桌面的长是( )厘米。2、我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3、我观察直尺,直尺上 0 刻度到刻度 10 之间的长度就是 1( )。( )厘米就是 1 分米。4、我用手比划一下 1 分米多长。5、我闭上眼晴想一想 1 分米有多长。6、以分米、厘米为单位,再次测量课桌面的长是 ( )分米 ( )厘米,课桌面的高是( )分米( )厘米。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

10、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我会填:1 分米=( )厘米 1 米-2 分米=( )分米14 厘米+26 厘米=( )分米2、填上合适的单位(1)茶杯的高约 1( ) (2)跳绳的长约 2( )(3)直尺的厚约( )毫米 (4)我的身高是( )厘米3、在一块长 2 分米的塑料板条上,标出长度为 1 毫米的线段,可以标出多少段?.三、达标测试(一).填空(1)、想一想,填一填。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大树高约 10( ) 一块橡皮长约 4( ) 一只曲别针长约 5( )(2)、在里填上、或=6 厘米60 毫米 2 米19 分米 3 米3000 分米 6 分米7 毫米(3)、填上适当的

11、数。8 米 5 分米( )分米 8848 毫米( )厘米 59 厘米( )分米( )毫米 100 分米80 厘米( )分米 二、排排队(1)从大到小的顺序排起来: 400 厘米 30 米 20 分米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000 毫米 200 厘米 1 米 5000 米,三、选一选,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1、一课桌高约( )。 A、70 毫米 B、70 厘米 C、70 分米2、 水杯 的高约 1( )。 A、毫米 B、厘米 C、分米3、数学课本的宽约是 145( )。 A 、毫米 B、 厘米 C、 分米4、一枝钢笔长大约 14( )。 A 、分米 B、 厘米 C、 毫米

12、5、厚度最接近 1 厘米的物体是( )。 A 、文具盒 B 、电视机 C、 数学书6、自行车每分钟行 300( )。 A 、分米 B 、米 C、 千米四、列式计算1、 比 18 厘米少 5 毫米是多少? 五、画一画1、画一条比 5 厘米少 5 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 1 分米多 2 厘米的线段。六、用数学1、一层楼高约( )米,五层楼高大约是多少米?.2、一支铅笔原来长 8 厘米 7 毫米,用去了 9 毫米。现在这支铅笔有多少长?3、一根 4 分米的木条,锯成每段是 5 厘米的小木条,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多少次?七、课后总结反思分米的认识教案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

13、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2,认识分米,建立 1 分米的长度概念.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1.认识分米,建立 1 分米的长度概念2.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学前准备:直尺,米尺,回形针一、小组合作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一小组为单位来个“夺奖比赛“活动,比赛的规则是:只要你能正确地回答题目,你就能获得相应的奖品,最后再根据每组得奖的多少,评出三个优胜组.各组同学有没有信心夺奖师:幻灯逐一出示“记忆园“中的问题:(1)我们已经学过( ),( )和( )三种长度单位(2)1 米=( )厘米 (板书)(3)1 厘米=()毫米(板书)(4)13 厘米-7 厘米=( )厘米(5)10

14、厘米3 毫米=()毫米(6)用手势表示出 1 米,1 厘米,1 毫米大约有多长二、班级展示.师(小结):前面,我们学过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和米,知道量较小物体的长度或较短距离应该用厘米作长度单位,也知道要量更小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更精确,应该用毫米来作长度单位.质疑探究师:看着黑板上的板书,想一想:看到它,有什么想法 有什么感受 生 1:我想知道 1 米是多少毫米.生 2:我觉得厘米和毫米之间离得很近,米和厘米之间离得有些远.生 3:米和厘米之间跨度太大了!师:对,人们也认为米和厘米之间跨度太大,所以就在这儿添上了一个长度单位.(这时一个学生举起了手)你知道生:分米!师:你怎么知道的大家知道为

15、什么叫分米吗生:分米就是把米分开.(你解释得真形象啊!)师:知道把 1 分米分成了多少份吗 拿出直尺,找出 10 厘米,这一段长度就是 1 分米.1 分米有多长 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贴出 1 分米长的纸条)师: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生:1 分米等于 10 厘米.(板书)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有 1 分米 (略)师:用手势表示出 2 分米,5 分米,10 分米的长度.师:米和分米之间有关系吗生:1 米等于 10 分米.(板书)三、自悟自得在这节课中了我们认识的米,分米,厘米,毫米这 4 个长度单位。四、达标测试1.练习一的第三题.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6、 “(1)一条裤子长 9 分米. ( )(2)一张床长 5 分米. ( )(3)小明高 14 分米. ( )(4)一支毛笔长 2 分米也就是 20 厘米. ( )3.填空:.5 分米=( )厘米=( )毫米 30 毫米=( )分米40 毫米=( )厘米=( )分米 2 米=( )厘米4.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六第 4 题教和第五题.5.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六第六题和第七题.八.板书设计测量分米的认识1 米=10 分米1 分米的长度九.课后反思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并能正确计算。2、提高计算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重点: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17、学习难点:理解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 18 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学习过程: 一、课前学案自学1、笔算下列各题:85+47= 29+36=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 。2、自学课本 18 页上的内容:观察第 18 页例 2 的统计表,并填一填:爬行类有( )种,两栖类有( )种,你们先估一估,爬行类和两栖类大约有多少种?376( ) 284 ( ) 376+284 ( )3、进行计算:376+284=.376+2844、填一填:计算 376+284 时,

18、先算个位( )+( )=( )得数满十向( )位进一再算十位 ( )+( )=( )得数满十向( )位进一再算十位( )+( )=( )笔算时要( )对齐,从( )位算起5、完成课本第 18 页做一做。二、课中小组合作1、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先 ,再 的进行计算,最后 。2、完成课本练习五的第 1 题和第 2 题。3、注意哪一位上的数相加 ,就要向前一位 。合作要求:1 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交流每个组员的自学成果。2 小组长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3 对于本组出现的问题,请用笔画出来。班级展示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确定每一题的中心发言人,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方法

19、,展示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请同学们认真倾听,哪个组有不同的看法,请积极发言。质疑探究学案自学中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如有,小组合作解决。或者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1 本节课我学会了:2 掌握不太好的是:达标测评1、 做一做: 165 509+398 +876 2、 下面各题计算有错误吗?说说错在哪里?135 427 162+69 +543 +959 825 960 10113、 笔算 986+114 你是怎样算的?计算这类题你应注意些什么?4、 笔算638+93 697+235 475+7265、 比较大小(1)234+168 188+19

20、9(2)588+623 765+486.三、课后课后反思:今天这节课,我的表现及改进的措施: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教案课标细化: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法运算的意义。2、能熟练地口算 20 以内的加法,会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3、会解决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理解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学法指导: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 18 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学习过程: 一、 学案自学学生自主学习学案,初步学习本节

21、课的内容。二、 小组合作四人一组,有小组长带领组员完成以下任务。1、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先 ,再 的进行计算,最后 。2、完成课本练习五的第 1 题和第 2 题。3、注意哪一位上的数相加 ,就要向前一位 。合作要求:1 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交流每个组员的自学成果。2 小组长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3 对于本组出现的问题,请用笔画出来。三、班级展示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确定每一题的中心发言人,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方法,展示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请同学们认真倾听,哪个组有不同的看法,请积极发言。四、质疑探究学案自学中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如有,小组合作解决。或者你还有

22、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五、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1 本节课我学会了:2 掌握不太好的是:六、达标测评:6、 做一做: 165 509+398 +876 7、 下面各题计算有错误吗?说说错在哪里?135 427 162.+69 +543 +959 825 960 10118、 笔算 986+114 你是怎样算的?计算这类题你应注意些什么?9、 笔算638+93 697+235 475+72610、 比较大小(1)234+168 188+199(2)588+623 765+486七、课后反思:今天这节课,我的表现及改进的措施:八、板书设计:376+284=660376+2

23、8466周长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上册第 41 页上的例 1。课标细化课标教材着重理解“封闭图形的长度”是它的周长,使学生知道封闭图形都有周长,就是各边之和。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摸一摸、画一画,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能够具体指出一些图形的周长部分。2、通过实践操作,探究周长测量策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概括能力。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得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难点使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周长的测量策略。学法指导在学习使用本册教材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学习了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在二年级下册的教材中,通过观察、操作、测量初步感知了长方

24、形、正方形等一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的一些特征等一些简单的问题。另一方面,除了这些必要的知识基础以外,与一、二年级相比,三年级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能够比较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同时,在低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小组合作的经验,合作学习活动中不再带有较大的盲目性,合作意识已经初步形成。学前准备表盘、各种形状的纸和树叶、绳子、软尺、卷尺.本课的教案和导学案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过程小组合作(5 分钟)合作要求:1、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交流每个组员的自学成果。2、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小组内共同探究解决问题。3、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整理记录下来,等

25、待班内解决。讨论的问题:出示以各种实物:表盘、各种树叶 你能指出这个钟面的周长在哪吗?小组内互相指一指。那么数学书、国旗、叶子的周长又在哪呢?小组内互相指一指、描一描。班级展示(10 分钟)1、全班汇报、互相指正。2、出示3、你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或实物的周长吗?你选的是哪个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还有什么办法吗?指出它们的周长在哪。并说出周长的概念质疑探究在学案自学时,你还有什么问题?或者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吗?请提出来,我们共同探究。如: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为什么要加上封闭两个字呢?自悟自得(5 分钟)周长在生活中应用和广泛,你能举出一个周长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吗?这节课你有什么

26、收获?还有问题吗? 达标测试:(10 分钟)1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2小冬沿着跑道跑一圈,他跑的总长度是不是运动场的周长?3.在长方形镜框的四周围上铁皮,铁皮的长度是不是这个长方形镜框的周长?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导学案1、 学习目标:通过动手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2、 学习重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3、 学法指导:结合问题导学自学课本内容,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合作探究,并总结出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法则。针对预习自学及合作探究找出的疑惑

27、点,小组内讨论交流,答疑解惑。课前:(学案自学)学生观看教材 49 页主题图.(1) 我会独立观察教材 P49 上的情境图。 思考问题:1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2我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活动内容? (按顺序) (2)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观察到了什么内容。我想到了什么?自学例 1()阅读教材 50 页,我理解图意。从布置会场场面图中看到有 盆花,每组摆 盆 (4) 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 15 5 = (组)(自学书页)通过自学我会在下面的竖式中注明各部各称。 ( ). 5 ( )15 ( )0课中:1. 小组合作:要求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每个题有发言人,其他人补充。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用红笔下

28、来。2. 班内展示:小组合作交流后,组织整理,有发言人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和方法,展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适时进行点拨。3. 质疑探究:还有什么新的困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4. 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本节课我学了 掌握不太好的是 5.达标测试: 课后: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教案学习目标:通过动手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学习重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进行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学法指导:结合问题导学自学课本内容,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合作探究,并总结出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法则。针对预

29、习自学及合作探究找出的疑惑点,小组内讨论交流,答疑解惑。教学过程学案自学学生观看教材 49 页主题图(1) 我会独立观察教材 P49 上的情境图。 思考问题:1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2我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活动内容? .(按顺序) (2)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观察到了什么内容。我想到了什么?自学例 1()阅读教材 50 页,我理解图意。从布置会场场面图中看到有 盆花,每组摆 盆 (4) 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 15 5 = (组)(自学书页)通过自学我会在下面的竖式中注明各部各称。 ( ). 5 ( )15 ( )0课内探究5. 小组合作:要求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每个题有发言人,其他人补充。小

30、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用红笔下来。6. 班内展示:小组合作交流后,组织整理,有发言人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和方法,展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适时进行点拨。7. 质疑探究:还有什么新的困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8. 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本节课我学了 掌握不太好的是 达标测试: 5、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除数 ). 5 ( 被除数 )15 .( 3 和 5 的积 )0秒的认识导学案学习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 5961 页。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时间单位秒的含义。2、知道秒与分之间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新课,使学生能在学习的

31、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的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时间单位的同时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学习重点:秒产生的意义和秒与分的关系。学习难点:1、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时间长度。.2、秒与分的进率。课 前【学案自学】自学课本 5961 页内容一、复习: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和( ),1 时=( )分。2、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走一大格是( )分。3、分针从 3 走到 6 是( )分。二、自主学习:1、有些钟面上有( )根针,又细又长的是( )针。2、秒针走 1 小格是( )秒,走 1 大格是( )秒,走 1 圈是( )秒,也就是( )分。所以 1

32、 分=( )秒。3、1 秒钟能做些什么:( );( )等。课 中【小组合作】小组合作要求:1、小组长带领小组员交流每个人组员的自学成果2、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班内展示】1、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由代表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2、请同学们认真倾听,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进行补充【质疑探究】学案自学中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如有,小组合作解决。如果没有,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1、本节可我学会了:2、掌握不太好的是:【达标测试】一、轻松填空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小的单位( )。2、秒针走 1 小格是( )秒,走一圈是(

33、 )秒,也就是( )分。3、5 分=( )秒 120 秒=( )分二、填合适的时间单位1、一节课 40( ) 2、做一次深呼吸要 3( )3、每天大约睡 9( ) 4、烧一壶开水大约需要 20( )5、小明 50 米跑成绩是 10( )三、绕操场跑一圈,王刚用 59 秒,小明用 1 分零 2 秒,谁快些?课 后课后反思:今天这节课上,我的表现及改进的措施:回.复 秒的认识学案设计课标解读:新课标倡导学习数学生活化,因为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周围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挖掘学生

34、身边的事例,把这些事例与体会时间的多少结合起来,作为课程资源供学生去发现、去理解,通过独立思考,实践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 5961 页。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时间单位秒的含义。2、知道秒与分之间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新课,使学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新的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时间单位的同时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学习重点:秒产生的意义和秒与分的关系。学习难点:1、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时间长度。2、秒与分的进率。学习时间:40 分学具准备:相关课件学习过程

35、:一、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师:请读一下下面的这几个时刻。生认读。师:以前我们计量时间一般用分或时做单位,那如果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要用到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秒”。师:关于秒,你都知道了什么?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秒,什么时候用到过秒?生: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运动会上给运动员计时,红绿灯(学生边说,老师边点击课件出示场面。)师:看来,生活中用秒计时的地方还真不少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近秒,体验秒。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要求:1、小组长带领小组员交流每个人组员的自学成果2、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2、班内展示3、质疑探究.学案自学中你还有什么

36、不懂的问题吗?如有,小组合作解决。如果没有,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4、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1、本节可我学会了:2、掌握不太好的是:三、达标测试一、轻松填空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小的单位( )。2、秒针走 1 小格是( )秒,走一圈是( )秒,也就是( )分。3、5 分=( )秒 120 秒=( )分二、填合适的时间单位1、一节课 40( ) 2、做一次深呼吸要 3( )3、每天大约睡 9( ) 4、烧一壶开水大约需要 20( )5、小明 50 米跑成绩是 10( )三、绕操场跑一圈,王刚用 59 秒,小明用 1 分零 2 秒,谁快些?回复 举报 课后反思

37、“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认为本节课的难点是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感受 1 分、 1 秒的时间观念。 我的设计理念是: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秒的实际意义,建立秒的时间观念,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和意识。时间单位又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可以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时间单位比较抽象。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60,学生会感到不习惯。这就给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学习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几点: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数学学习活动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教学中借助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

38、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分、秒的实际意义,丰富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感性认识,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2、重视直观教学,注重实际体验。在教学中借助实物、直观教具、学具和多媒体课件,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观察、动手实践、自主交流中获得对时间观念的体验,积累丰富的表象,从而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掌握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3、以“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培养“主角”意识,重视体验。新理念下倡导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1 秒看不见,摸不着,1秒到底有多长,只有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活动,才能形成自己的体验。在教学中,

39、我让学生看着钟面秒针的走动点头、拍手、数数,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都能同时参与活动,全方位地感受 1 秒,充分体验了 1 秒的长短。同时,教师在学生清晰地建立对 1 秒的认识后,还引导学生通过做课件感受 5 秒、10.秒、15 秒的时间,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体验到估计较短时间的常用方法,加深了对 1 秒的体验。4、将数学教学融入生活应用中,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水平。练习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做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几秒钟,由此,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是由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应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这堂课中,我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1、在学习“1 分=60 秒”的这个环节

40、中,应适时地“放”一下学生,让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提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对后进生关注不够。时间的计算导学案设计学习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 6263 页。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小时与分的关系为 1 小时=60 分。2、正确使用时、分、秒来表示时间。二、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以活跃课堂气氛,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在学习时间单位的同时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2、使学生在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中逐步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学习重点:1、 时分秒三者的关系及换算。2、 时间的计算方法。3、 正确计算时间的长度。学习难点:时

41、间单位之间的计算和换算。课 前【学案自学】自学课本 6263 页内容二、自主学习:1、学习例 1看主题 2 时等于 分,你的想法是:因为 1 时是 分,所以 2 时是 ,也就是 分,所以 2 时= 分。2、学习例 2观察主题图钟表上所表示的时间,小明 离家, 到校。小明从家到校用了 ,你是怎样计算的? 。课 中【小组合作】小组合作要求:1、小组长带领小组员交流每个人组员的自学成果2、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班内展示】1、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由代表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2、请同学们认真倾听,有不同的看法,可以进行补充.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

42、补充、评价)1、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可以这样算,分针从 走到 走了 大格,每大格是 分,所以一共是 分;也可以这样想: 减 也就是 分。2、用拨钟表的方法来验证你的想法对不对。3、新闻联播 开始, 结束,一共播放的时是 。【质疑探究】学案自学中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如有,小组合作解决。如果没有,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1、本节可我学会了:2、掌握不太好的是:【达标测试】一、轻松填空1、2 时=( )分 4 时=( )分 4 分=( )秒8 分=( )秒 180 分=( )时 240 秒=( )分二、比大小4 分40 秒 3 时10

43、0 分 210 秒5 分 4 时240 分三、王叔叔从北京来郑州办事,本来火车是下午 3:40 到站,现在火车晚点 18分钟,请问王叔叔什么时候到达郑州?四、爸爸每天早晨 7:40 上班,中午 11:40 下班,下午 2:00 上班,5:00 下班,爸爸一天工作多长时间?课 后课后反思:今天这节课上,我的表现及改进的措施:时间的计算学案设计学习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 6263 页。学习目标:1、知道小时与分的关系为 1 小时=60 分。2、正确使用时、分、秒来表示时间。学习重点:4、 时分秒三者的关系及换算。5、 时间的计算方法。6、 正确计算时间的长度。学习难点:时间单位

44、之间的计算和换算。学习时间:40 分学具准备:相关课件学习过程:一、猜谜游戏引入.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时钟)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钟面模型,提问:谜语中:矮子指的是什么?(时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分针)回顾: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1 分)“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分”? (60 分)“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1 时)“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 (12 时)教师: 1 时等于多少分?(60 分)“1 分等于多少秒”?(60 秒)板书: 1 时=60 分 1 分=60 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

45、:5 时,3 时 20 分,6 时,9 时 50 分等。4、引出课题:教师: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要求:1、小组长带领小组员交流每个人组员的自学成果2、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2、班内展示自主学习:1、学习例 1看主题 2 时等于 分,你的想法是:因为 1 时是 分,所以 2 时是 ,也就是 分,所以 2 时= 分。2、学习例 2观察主题图钟表上所表示的时间,小明 离家, 到校。小明从家到校用了 ,你是怎样计算的? 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1、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可以这样算,分针从 走到 走了 大格,每大格是 分,所以一共是 分;也可以这样想: 减 也就是 分。2、用拨钟表的方法来验证你的想法对不对。3、新闻联播 开始, 结束,一共播放的时间是 。3、质疑探究学案自学中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如有,小组合作解决。如果没有,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4、自悟自得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1、本节可我学会了:2、掌握不太好的是:三、达标测试一、轻松填空1、2 时=( )分 4 时=( )分 4 分=( )秒8 分=( )秒 180 分=( )时 240 秒=( )分.二、比大小4 分40 秒 3 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