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自主探究 享受阅读苏教版第八册雾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通过理解重点词语,进而体会到雾凇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1)在教学的过程中,以读代讲,通过读来理解和感悟,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2)用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灵感,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通过课件展示雾凇的千姿百态,使学生感受到雾凇的美丽动人,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2、三、教学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四、教学过程:课前播放视频雾凇情http:/ “凇”字是松树的松加上两点水。)你能猜到它是什么意思吗?(凇:严寒季节,水汽在树枝上结成的冰花 。)2.你对雾凇有哪些了解呢?(预设:雾凇俗称树挂,树挂,也就是挂在树上的霜花,是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在中国和世界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它美丽的身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吉林雾凇与云南石林、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3.欣赏雾凇图片想欣赏一下这美丽的雾凇吗?看:它们有的像盎然怒放的银花,晶莹闪烁;有的像高
3、山上的雪莲,一尘不染;有的像梨花攀枝,洁白高雅,壮丽多娇;有的像气势磅礴的落雪,把江城点缀得繁花似锦【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整体感受雾凇美景,激发学习兴趣。南方学生对雾凇还比较陌生,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对雾凇获得了感性的认识,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形。而教师富有感情的描述,渲染了课堂气氛,能把学生带到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起到很好的情感铺垫。 】4. 看了这么多雾凇的美丽画面,你想说些什么?能用一个词、一句诗,或者一段话来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说)25同学们说得可真好,这些词语也可以用来形容雾凇,读一读,看看每一行的词语是什么意思?分别赞美雾凇的什么
4、?(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洁白晶莹、银光闪烁、洁白无瑕、亭亭玉立、千姿百态、婀娜多姿、银松雪柳、琼枝玉树 、粉妆玉砌 【设计意图:注重对学生进行词句积累训练,读写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内化、运用。 】6.过渡:词语读美了,课文一定会读得更美。谁来说说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雾凇的样子?二、感受雾凇奇在“景色”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出示),想一想,说说你认为哪些词句用得好,它写出了雾凇什么特点?(2)出示句式,说话:我认为“ ”用得好,它写出了 “ ”。预设: “洁白晶莹、银光闪烁” 用得好,它写出了雾凇的色泽美。“十里长堤上、缀满枝头。”这句很好,它写出了雾凇的多、壮观。“十里长堤
5、”,大约米,很多同学从家到学校也不过十来里路,想象一下,这一路上看到的都是雾凇,是多么壮观啊,怪不得称它为奇观呢!(3)指导朗读:你能把吉林雾凇壮丽、神奇的景象读出来吗?谁能把最后一句读得让全国的人都听见?指名读。预设评价:让我们一起自豪地读一读这一句话。齐读我相信,等到明天,会有更多的人去看吉林的雾凇。(4)练习背诵:这一段一共三句话,第一句写了季节,第二句写了雾凇的样子,第三句点明这就是“奇观”,能把它记住吗?女生背、男生背3交流第三自然段(1)师:老师还听过一句有关吉林雾凇的谚语: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意思是说:在雾凇形成的前夜观看江上出现的雾景;早晨起来看树挂;到上午十时左右
6、,就看树挂脱落时的情景。所以,欣赏雾凇的最佳时间是早晨。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早晨的吉林雾凇美景吧。来,谁来读最后一段。(2)交流:你又从哪个词句,感受到了雾凇的什么特点?出示:我从“ ”感受到 “ ”(3)师: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站在松花江畔,观赏着这美丽的雾凇奇观,你最想说的是什么?(学生谈感想) (4)这么美的雾凇,人们看到它,会情不自禁地怎么赞叹它呢?师:这是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句子(展示其中几句)。从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描写雪的。现在用来描写雾凇,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5)师小结:是啊,通过“梨花”二字,我们可以看出雾凇和雪都是白色的,并且都是在一夜
7、之间形成的,“忽如”更是写出了雾凇突然出现,给人惊喜的感觉。所以用这句来形容雾凇是很合适的。(6)哪位同学再来美美地读一读这句诗?指名读、齐读。【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品味语言美。通过让学生去赏析作者用词的准确、比喻的精妙,让学生在感受雾凇美的同时,学习如何去遣词造句,并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充分品味了语言的美。配上精美的课件可以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促使学生触景生情,产生了真切的情感体验。】4.出示一、三自然段,小结:课文一、三自然段都写了雾凇的奇特壮美,第一自然段是直接描写了雾凇的色泽美、数量多,展示了雾凇的壮丽;第三段是从人们观赏过后的感受来表现雾凇的千姿百3态、生机勃勃的美。这种首尾呼应的写作
8、方法值得我们学习。)三、感受雾凇奇在“形成”过渡:雾凇在很多地方都会出现,为什么只有吉林雾凇被誉为中国四大奇观之一呢?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1.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有一句话概括地写了雾凇的形成?是哪一句?2 (交流,出示)这句话告诉我们,雾凇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谁来读好这句话,记住雾凇形成的条件?指名读(评价:你的朗读突出了饱和的水汽) (严寒季节,冷)一起读3再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吉林具备形成雾凇的条件呢?过于饱和的水汽从哪里看出来?遇到多冷?如何凝结?自由读,自己去品味词句,把相关的词句标出来,写上批注,然后同桌互相交流交流。【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对照
9、疑问自主从文中找答案,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让学生在充分朗读得基础学会归纳、概括问题,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4.谁来交流?(1)过于饱和的水汽,从哪里看出的?(江面上弥漫着阵阵雾气)谈谈你的理解?(弥漫,到处都是。雾气是由饱和的水汽凝结而成的,雾气大就说明水汽大)这雾气从哪里来?(2)指“冷”:有多冷?(介绍、出示图:吉林地处我国的东北,因松花江穿城而过,所以有“北国江城”之称。这里的冬天尤其寒冷,寒冬腊月,大地冰封,万物萧条,常会出现零下 30底左右的气温)(3)这几天很冷,我们这里的最低温度才零下 2度,而常有以下的天数长达六七十天零下 30,该是冰天雪地,天寒地冻,为什么不结冰
10、?(看图补充介绍):看,松花江的上游有一个有一个水库,叫丰满水库,水库上建了一个发电站,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 4摄氏度,它带有巨大的热能,奔腾不息,顺流而下,江面上腾起了阵阵雾气。所以这雾气非但不结冰,而且还四处飘荡。 )4.这雾气就是由过于饱和的水汽凝成的,雾气越大,也就说明水汽过于饱和。你从哪里感受到雾气大?相机点击课件:弥漫-涌-笼罩-淹没-模糊(1)弥漫是什么意思?(充满、布满)师:试着读出雾气之多!(2)渗透学法:呀,你真会学习,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理解!谁也能像他这样抓住关键词语,来感受雾气之浓?是哪个词?指名说。(1)你再读读这句话!你仿佛看见松花江两岸变成了什么
11、样?师引导读:这团团的雾从江心升起,一层层、一团团-涌向两岸我们一起站到松花江畔,加上动作,感受这浓浓的雾气。(齐读)【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课件出示重点句,抓住关键词“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最初”“逐渐”“最后”去体会雾凇形成的缓慢、神奇,让感受到雾凇的形成也是非常神奇的,这也是吉林雾凇被称为奇观的原因。】6.这浓浓的雾气又是如何凝结成雾凇的?出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齐读。4(1) 这白银是什么?(雾凇)雾气凝结成了雾凇,为什么说成“镀”上白银呢?说说自己的见解吗?(白银写出了雾凇的美丽、珍贵。补充介绍:形成不易、存在更是不
12、易。其他地方也会有雾凇,但是不像吉林雾凇这么壮观)这“镀”能换一个词?(镶、蒙、盖)为什么用“镀”好在哪里?(2) 引读:镀上白银的枝条最初像银线,逐渐)看图(3) 小结、指导朗读:一夜之间松针柳枝有了变化,棵棵杨柳宛如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这种渐变的过程也是一个美的过程。一起美美地读一读(配乐)7练习复述:谁能当一次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自由练习。指名介绍【设计意图:通过导游这一特殊身份,使学生身处其中,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复述能力
13、,也是一种以讲促读的手段。】四、师总结、写话:1.吉林雾凇是闻名全国的奇观,不仅奇在它的景色壮观罕见,还奇在它的形成需要特殊的条件。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见。江泽民爷爷在 1991年去吉林视察期间恰逢雾凇奇景,欣然写下了这样的赞颂之词:2今天,我们也欣赏了吉林的雾凇奇观,你能说一句广告语赞美一下它吗?3.交流。五、课后迁移,升华认识在我们祖国的辽阔国土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自然奇观,吉林雾凇同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我国四大自然景观;(出示) 大自然不仅仅只能我们雾凇,还给我们带来了雾、霜、雪如果有兴趣,课后去看一看希望你能去探索这些自然奇观的形成原因,也写出像雾凇这么美的文章来。六、作业:用上课后的词语,写一段话,介绍雾景或雪景。板书设计:雾凇(树挂) 遇冷凝结(30)雾气 (过于饱和的水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