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人教历史 2019 高考一轮基础自练题(17)李仕才一、选择题1、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这一思想( )A.不利于中医向现代化发展B.否定了人对自然的作用C.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D.是汉代儒学发展的产物答案 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中医强调人顺应自然的重要性,这一思想有利于中医向现代化发展,故 A 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中医强调人顺应自然的重要性,并不等于否定了人对自然的作用,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汉代儒学,故 D 项错误。2、汉代的监察机关人员少而且官阶低,御史台的主管御史中丞官阶尚不及九卿,实行“位卑权重”的原则。这种做
2、法( )A.有利于皇帝对官员的控制B.阻碍了监察职能的发挥C.有效杜绝官僚机构的腐败D.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答案 A解析 据材料汉代的监察机关人员“位卑权重”的原则,这样做有利于皇帝对官员的控制,故 A 项正确;材料只是说监察官员地位低但权力很大,并不妨碍他们行使监察职能,故 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汉代的监察制度的效果,故 C 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汉代的监察制度,监察制度并不能起到防止地方割据势力膨胀的作用,故 D 项错误。3、(2018湖北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考)元朝行省的权力很大,基本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与宋代以来地方权力逐渐削弱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这主要是由于元朝( )A.
3、行省逐渐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B.巩固地方统治比加强中央集权更加迫切C.最高统治者不了解藩镇割据的危害性D.中书省总领国家权力制约着行省答案 B解析 元朝行省为统治地方的常设行政机构,并不是地方统治核心,故 A 项错误;元朝疆域空前扩大,相对于加强中央集权而言,地方的稳定更具有迫切性,故 B 项正确;最高统治者不了解藩镇割据的危害性不适合史实,故 C 项错误;中书省总领国家权力制约行省与材料无关,故 D 项错误。4、(2017潍坊二模,29)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规律。这种学说曾经风靡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因为它( )2A.与近代中
4、国的时代精神较为契合B.科学地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C.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指明了道路D.准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答案 A解析 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规律,这种学说与近代中国的救亡图存的时代精神较为契合,故 A 项正确;科学地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并为中国社会问题指明道路的是马克思主义,故 B、C 项错误;准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也是马克思主义,故 D 项错误。5、1942 年初,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军队在长沙会战中取得长沙大捷,打死打伤日军约六万多人。英国泰晤士报称“1941 年 12 月 7 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
5、长沙大捷。 ”下列有关长沙大捷的表述正确的是( )A.推动了中国战场国共合作抗战B.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C.说明了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D.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的转折点答案 C解析 本题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国共合作的信息,故 A 项错误;抗战进入反攻阶段是在 1945年,长沙会战发生在抗战相持阶段,故 B 项错误;英国泰晤士报把长沙大捷称为“同盟军之胜利” ,表明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故 C 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长沙大捷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故 D 项错误。6、1949 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到现在为止,中国人民已经取得
6、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 ”这一思想( )A.有利于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B.后来发展成“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C.后来发展成“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成为“求同存异”主张的理论基础答案 C解析 所谓“一边倒” ,是指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斗争中,将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一政策和题干“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的含义基本一致,后来发展成“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故 C 项正确。7、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一书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
7、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 ”这说明( )A.苏格拉底的思想得不到社会认可B.雅典民主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3C.雅典城邦的公共意志开始遭践踏D.苏格拉底以死捍卫了民主政治答案 B解析 苏格拉底的思想在当时得到部分人的认可,故 A 项错误;苏格拉底之死体现了雅典直接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故 B 项正确;苏格拉底之死是经过公民大会投票决定的,体现了公共意志受到尊重,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苏格拉底之死与捍卫民主政治的关系,故 D项错误。8、德意志帝国议会每五年举行一次,议员通过公开的直接普选产生,25 岁以上的德国男子都拥有选举权。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 )A.具备近代民主特征
8、B.帝国议会有行政权C.推行了普遍选举制 D.废除了君主立宪制答案 A解析 根据材料中德意志的帝国议会的议员公开普选,说明德意志帝国具有近代民主特征,故 A 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帝国议会的选举,并未涉及其权力,且德意志帝国的行政大权掌握在首相手中,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帝国议会的选举仅仅是“25 岁以上的德国男子都拥有选举权” ,并未推行普遍选举制,故 C 项错误;德意志帝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故 D 项错误。9、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信件来往就达 25 件,另外还有其他秘密渠道交流,两国最终就古巴导弹问题达成谅解。这说明了美苏两国( )A.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B.通过对峙展示各自实
9、力C.各自的势力范围不同D.对峙中蕴含对话的趋势答案 D解析 古巴导弹危机体现美苏两国对峙,但最终两者通过信件来往达成谅解说明在对峙中蕴含对话的趋势,故 D 项正确。10、(2017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二模,35)据资料记载截止到 1990 年,国与国之间的优惠贸易协定只有 46 个,1990 年后迅速增加,到 2008 年底增加到 213 个。这种变化是因为( )A.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B.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C.市场经济体制的普及D.国际贸易额的不断增长答案 C解析 1990 年以来,随着东欧剧变,先前执行计划经济的东欧诸国无一例外的都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这有利于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体制的普
10、及,故 C 项正确。4二、非选择题(2018绵 阳 模 拟 , 节 选 )中 国 古 代 农 耕 文 明 取 得 巨 大 成 就 。 阅 读 材 料 ,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回 答 问题 。材料 时间 生产工具 经营方式 农业技术西周耒、耜、 、銍等,绝大部分用木石、兽骨和蚌壳制成公社农民聚族而居,集体劳动, “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入于邑”在耕作、灌溉、施肥、选种、除虫等方面具有相当高的技术知识战国耒、耜、犁、锄、铫等铁制农具,牛耕推广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瓦解,小农经济盛行深耕技术普遍推行,施肥、选种等技术进一步发展,修建都江堰等水利工程据白寿彝中国通史整理依据材料,概括西周至战国时期农业发展的趋势,简要分析其影响。答 案 趋 势 : 生 产 工 具 由 原 始 农 具 发 展 为 铁 犁 牛 耕 , 生 产 力 水 平 显 著 提 高 ; 经 营 方 式 由 井 田制 下 的 集 体 劳 动 到 战 国 小 农 户 个 体 经 营 , 封 建 生 产 关 系 形 成 并 发 展 ; 农 业 技 术 进 步 , 精 耕 细作 。影响: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推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