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时提升作业 二十六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建议用时:20 分钟)读宁夏农业区划图,完成 1、2 题。1.图中、四个区域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降水量 B.气温 C.植被 D.地形2.关于图示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合理的是 ( )A.I 区靠近黄河,适宜发展灌溉农业B.区水源缺乏,不适宜发展畜牧业C.区降水丰沛,适宜大力发展种植业D.区水热组合好,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解析】1 选 D,2 选 A。第 1 题,由图例可知,、四个区域的最大区别在于地形差异,因此四个区域是依据地形分布划分的。第 2 题,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虽气候干旱少雨,但靠近黄河,可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区水源
2、较为缺乏,但可发展畜牧业;区降水较多,可发展种植业,但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该地水土流失加剧;贺兰山纬度较高,地势高,气候相对温凉,降水较少,不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2016 年 3 月 25 日中央审议通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23.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 ( )A.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B.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C.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D.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4.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 )土地广阔,价格较低 矿
3、产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A. B.C. D.【解析】3 选 B,4 选 B。第 3 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大力开发上游地区的水能会造成生态的破坏,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第 4 题,长江上游经济圈矿产、水能资源丰富,土地广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土地价格较低;长江下游经济圈的水陆空交通更为便利。读我国“新三大地带”划分方案图,回答 5、6 题。5.关于 A 地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B.位于我国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3C.地广人稀,可垦耕地多,是我国
4、重要的棉花、瓜果和蔬菜生产基地D.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目前和将来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6.关于 B 地及所属地带的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 地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是我国最发达的工业区,要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B.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吸收中西部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C.发挥该地资源和人口优势,重点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D.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能源生产基地【解析】5 选 C,6 选 B。第 5 题,A 地区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有我国最大内流河塔里木河,油气资源丰富,虽然地广人稀,但由于沙漠广
5、布,可垦耕地不多。第 6 题,B 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缺乏;我国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优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要建成我国的能源生产基地。7.对比埃及与德国地理简图,回答问题。(1)图中字母 A、C 分别表示两国著名的运河,试分别描述这两条运河的地理意义。(2)试分析图中 B 河下游谷地和三角洲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3)比较图中两国城市分布的异同点。【解析】第(1)题,运河的地理意义侧重于交通意义。第(2)题,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区位从地形、水源、土壤、水文等方面分析。第(3)题,城市分布的比较从位置、疏密等方面进行。答案:(1)A 运河(苏伊士运河):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沟通地中海和红海,是印度洋沿岸、太平洋西岸国家和大西洋东岸国家通航的捷径。C 运河(基尔运河):波罗的海各国通往北海和4大西洋的捷径。(2)地形平坦,水源较充足。尼罗河历史上定期泛滥,为两岸提供灌溉水源和肥沃土壤淤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等。(3)相同点:两国城市大都分布在河流沿岸。不同点:埃及城市分布集中,主要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德国城市分布较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