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7科7份).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7科7份.zip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7科7份.zip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201811010369.doc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201811010371.doc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201811010367.doc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201811010375.doc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201811010377.doc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201811010373.doc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201811010380.doc
  • 全部
    •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201811010369.doc--点击预览
    •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201811010371.doc--点击预览
    •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201811010367.doc--点击预览
    •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201811010375.doc--点击预览
    •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201811010377.doc--点击预览
    •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201811010373.doc--点击预览
    •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201811010380.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 1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l-35.5 S-32 O-16 C-12 K-39 Na-23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 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大雾天气,可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2. 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胶体和溶液均能通过滤纸 B.胶体加入某些盐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C.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则不能3.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 )A.把浑浊的液体倒入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C.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D.蒸发皿中发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4. 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Na 2CO3是碱 B.Na 2CO3是盐 C.Na 2CO3是钠盐 D.Na 2CO3是碳酸盐5. 经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6.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硫酸铜 B.氮气 C.酒精 D.蔗糖7.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 体积的 A2气体和 3 体积的 B2气体化合成 2 体积的 C 气体,则 C的化学式为( )A.AB 3 B.AB C.A 3B D.A 2B38.实验室需用 2mol·L-1 氯化钠溶液 450 mL,配置时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氯化钠的质量分别是( )A.450 mL,52.7 g B.500 mL,58.5 g C.1000 mL,117 g D.任意规格,111.2 g9. 配制 250 mL 0.10 mol/L 的 NaOH 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 2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B.在容量瓶中进行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转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补充几滴水至刻度10.在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 A.Cu 2+、SO 42—、OH —、K + B.Fe 3+、NO 3—、Cl —、H +C.K +、CO 32—、Cl —、H + D.H +、Na +、Cl —、SO 42—1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 +===2Fe3++3H 2↑B.碳酸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CO 3+2H +=Ca2++H 2O+CO 2↑C.盐酸跟氢氧化镁溶液反应:H ++OH -==H2OD.氢氧化钡跟硫酸铜反应:Ba 2++SO 42-===BaSO4↓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化氢的摩尔质量是 36.5 g/ mol B.5 molCO 2中所含的 CO2分子数为 3.01×1024C.将 0.1molNaOH 加入 1L 水中溶解,即配制得到 0.1mol/L 的 NaOH 溶液D.49g H 2SO4的物质的量是 0.5 mol13.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粒子的大小无直接关系的是( )14. 现有三组:① CCl4和氯化钠溶液 ②硝酸钾溶液中含少量氯化钠 ③氯化钠溶液和碘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过滤、蒸馏 B.过滤、结晶、分液C.蒸馏、分液、萃取 D.分液、结晶、萃取15. 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装氯化氢气体,另一个盛装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 B.密度 C.质量 D.相对分子质量16.下列溶液 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与 50 mL 1 mol·L-1 氯化铝溶液中 Cl- 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 是( )A.150 mL 1 mol·L -1 氯化钠溶液- 3 -B.75 mL 1.5 mol·L -1 氯化钙溶液C.150 mL 1 mol·L -1 氯化钾溶液D.50 mL 3 mol·L -1 氯化镁溶 液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甲烷(CH 4)和氧气的密度之比为 2∶1B.1 g 甲烷和 1 g 氧气的原子数之比为 5∶1C.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氧气的质量之比为 2∶1D.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 1∶218.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 0.1 mol BaCl2的溶液中 Cl- 数为 0.1NAB.22 g CO 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0.5NAC.11 .2 L 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0.5NAD.常温下 NA个 Cl2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为 22.4 L19.有甲、乙、丙三种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则甲、乙、丙三种溶液可能是( )A.BaC l2、H 2SO4、MgCl 2 B.CaCl 2、HNO 3、BaCl 2C.CaCl 2、HNO 3、NaCl D.BaCl 2、HCl、Na 2SO420.等体积的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若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比为 1∶2∶3,则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2∶3 B.1∶6∶9C.1∶3∶3 D.1∶3∶6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21.(每 题第一空 1 分,第二空 2 分,共 9 分)写出除去下列物质中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盐酸(硫酸),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OH(Na2CO3),试剂________,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NaCl(CuCl2),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 (每空 2 分,共 14 分)实验室需要 0.1 mol·L-1 NaOH 溶液 450 mL 和 0.5 mol·L-1 硫酸溶液 500mL。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 4 -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不具备的功能有________(填序号)。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B.贮存溶液C.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液体D.准确稀释某一浓度的溶液E.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F.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3)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 NaOH 的质量为________g。在实验中其他操作均正确,若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则所得溶液浓度_____0. 1 mol·L-1 (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下同)。(4)由计算知 ,所需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1.84 g·cm-3 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 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23.(每空 2 分,12 分)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想知道是稀硫酸的哪种粒子(H 2O、H + 、SO )能使氧化铜溶解.请你和他一起通过如图所示Ⅰ、Ⅱ和Ⅲ三个实验2-4完成这次探究活动.(1)某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实验Ⅰ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验Ⅱ和Ⅲ,在Ⅱ中加入稀硫酸后氧化铜溶解,则进一步确认的实验操作是:在Ⅲ中先加入________,再加入___________.(4)探究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5 分)由 FeCl3、KCl 组成的 1 L 混合液中,已知 Fe3+的质量为 28 g,Cl -的质量为 71 g 。- 5 -⑴原溶液中 K+的质量为多少克?⑵若量取该混合液 250 ml , 将其加水稀释至 1 L,则稀释后所得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高一年级化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D B D A D A A B C D B C C D A B B B D B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21. (每题第一空 1 分,第二空 2 分,共 9 分)(1)适量 BaCl2溶液 Ba 2+ +SO ===BaSO4↓2-4(2)适量 Ba(OH)2溶液 Ba 2+ +CO ===BaCO3↓2-3(3)适量 NaOH 溶液 Cu 2+ +2OH - ===Cu(OH)2↓22. (每空 2 分,共 14 分)(1)AC;烧杯和玻璃棒;(2)BCF;(3)2.0;小于;(4)13.6;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23. (每空 2 分,12 分)(1)H2O、H + 、SO 中的某一种粒子能够使 CuO 溶解2-4(2)水不能使氧化铜溶解,而是另外的 H+ 、SO 两种粒子的一种粒子使 CuO 溶解2-4(3)Na2SO4(或 K2SO4等);稀硫酸(4)氧化铜固体溶于稀 H2SO4是稀硫酸中的 H+ 在起作用,而 H2O、SO 两种粒子都不能2-4使 CuO 溶解(5)CuO+2H + ===Cu2+ +H 2O24. (5 分) (1)19.5g; (2)0.5 mol·l -1 - 1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三字经》中说:“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这反映了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出现这一现象的政治原因主要是( )A.周朝吸取商亡教训 B.周朝实行宗法分封制C.周王善于管理国家 D.西周人民安居乐业2.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 各子详细信息妻(正室) 老三(20 岁,天性顽劣) 、老二(22 岁,老成持重)妾一(侧室) 老大(25 岁,天慧聪颖)妾二(侧室) 老四(18 岁,智勇双全)A.老三 B.老四 C.老大 D.老二3.《中国社会通史·先秦卷》:“天是西周文献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字,是周人的绝对权威。周王的权力得之于天,天命是周人一种不可动摇的信仰。 ”这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浓厚的部族色彩 B.浓厚的宗族色彩 C.浓厚的神权色彩 D.浓厚的等级色彩4.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主要说明了( )A.中央集权 B.规范法度 C.君权神授 D.皇权至上5.秦朝政府的一位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 2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6.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 ”这里的“转折”是指汉武帝( )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C.让身边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7.唐太宗时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8.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削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9.元朝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扩大统治区域 B.加强专制皇权C.发展地方经济 D.防止地方割据10. “(封函传递迟速)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即此一事,已为前代未有者。 ”按这样的方式和速度传达皇帝“谕旨”的是( )A.唐朝的尚书省 B.明朝的内阁C.清朝的军机处 D.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11.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 ”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3 -12.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 ,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 《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13.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收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 1839—1842 年同英国的战争 ,第二次是 1856—1858 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 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 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作者试图说明( )A.现代化世界大潮中,封 闭的国策、落后的经济和僵化的制度必然带来民族的灾难B.战争的屡屡失败,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并被迫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C.落后招致民族的屈辱和反思,中国在阵痛中渐渐走出传统并被迫开始现代化探索 D.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发动的战争实际上是现代化文明国家改造世界的唯一正确途径14. “它……徒有其冲动的反抗热情,而没有看到历史的进化趋势,不了解科学的革命方法,所以失败。 ”“它”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15.在太原会战中中央军、晋军正面防御,八路军攻击敌军两翼。115 师切断了忻口与张家口、北口的敌军交通线;120 师切断了忻口与大同的交通线;129 师陈锡联偷袭了阳明堡机场,削弱了日军对山西战场的空中威胁……这说明( )A.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B.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战的典型C.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是抗 战主力 D.太原会战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16.抗日战争与中日甲午战争比较,中国方面的最大变化是( )A.抗日的领导者已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抗战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D.国家综合国力已经大大增加17.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 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 ”“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 “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 “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4 -18.1912 年 3 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的观念是( )A.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B. “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C.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D.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19.辛亥革命 10 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20.有人认为“五四”提出来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科学和自由,乃至现代、西方、传统中国这样的认识问题的方式,在晚清时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都已经提出了。下列观点与该说法一致的是( )A. “五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 “五四”彰显了彻底的反传统精神C. “五四”仅是探索史的一部分D. “五四”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21. 《剑桥中华民国史》中说:“如果它(指中国共产党)在 1922 年和 1923 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1922 年中共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22.黎仁凯在《洪仁玕的历史定位》中指出:对于作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领导人的洪仁玕,论者已不囿于太平天国的圈子,而是从社会发展和近代化等多角度进行透视……。这说明史学家对洪仁玕的定位较高,主要是看重了他( )A.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核心领导了防御战 B.利用西方学说宣传民主革命思想C.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 D.最早进行“器物”及政治改革的实践- 5 -23.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 1917 年至 1931 年的日记,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蒋介石在日记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 )A.参加北伐战争 B.拒绝张杨兵谏.导致西安事变C.组织徐州会战 D.组织对红军第五次围剿24.电影《建国大业》讲述了从 1945 年抗日战争结束到 1949 年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属于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是( )A.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中共一大成立D.中共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25.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 世纪 30 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 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二、材料题(26 题 16 分 ,27 题 20 分,28 题 14 分,共 50 分。 )26. (16 分)在对“中国古代的皇帝制度”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某班同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方法一 史料研习材料一 ……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帝怒曰:“此中人泄吾语” 。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 “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欧阳修《新唐书·百官志》材料三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皆以满臣充之,凡军国重务不由阁臣票发者,皆交议政大臣会议。每朝期,坐中左门外会议,如坐朝仪。雍正中设立军机处,议政之权遂微,- 6 -然犹存其名以为满大臣兼衔。乾隆壬子,纯皇帝(乾隆帝)特旨裁之 。——昭梿《啸亭杂录·议政大臣》(1)材料一中秦始皇的态度和做法反映了什么问题?(2 分)(2)材料二反映了隋唐时期丞相制度有怎样的变化?材料三说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是如何演变的。(6 分)方法二 规律认识(3)汉、唐、明、清是中国历史上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过程为:中朝——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据此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4 分)方法三 观点探讨材料四 皇权至高无上而无所不统的属性,使得全体臣民都是皇权统治和奴役的对象,没有平等可言。在皇帝制度创立后的历史中,皇权意识不断的膨胀却缺乏对其应有的制约与限制。正因为如此,在历史上才会出现不少皇帝滥用权力的现象,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赵斌《浅析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利与弊》(4)结合材料四的观点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皇帝制度的认识。(4 分)27.(20 分)近代历史就是中国人民抗争探索,反侵略求民主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材料二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 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 ,随后, “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 。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 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图 1、图 2、图 3 分别在 1858 年 4 月、1860 年 12 月、1900 年 7 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 Punch。根据下列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7 -图 1 “没有开化得中国佬” 图 2 “我们应该在中国做什么” 图 3 “中国就要崩溃了”材料四 从 l840 年到 l949 年,中国的现代化(近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避免或减轻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或者反抗外敌入侵,是改革国家政治,使国家民主化…… ——张海 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鸦片战争的共同认识是什么?(1 分)用材料二中的哪一结论可以说明材料一中“鸦片战争……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1 分)(2)根据材 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 (6 分)(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屡遭挫折” ,难以获得发展机遇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分)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现代化(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8 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什么? (2 分) 28.(14 分)史料的搜集、甄别、阐释、运用是新课程下 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形成正确的史料观。对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描述,有下列几则不同的材料:材料一 “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 ”“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日]《东史郎日记》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的虚构》出版后,日本右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渡部升一在初版本的护封广告词中写道:“读了此书,如果今后有人仍然再提南京大屠杀,那就只能说他是煽动反日。 ”- 8 -材料三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日军在南京的暴行。搞杀人比赛的野田毅和向井敏明 枪杀中国军俘虏 活埋中国平民 材料四 青岛的余美红老师在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时,引用了她父亲讲给她的一个事例:“当我 7 岁时,你叔叔 4 岁,鬼子打南京时,人们四处逃难。你叔叔尚小,就和保姆留在家里看房子。日军砸开咱家大门,保姆被杀,你叔叔右腿被打了一枪,昏死过去,侥幸捡了一条命。 ”请回答:(1)史料证据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证据、文献证据和口传证据三类。请依此对上述材料进行分类。(3 分)(2)在《南京大屠杀的虚构》一书中,田中正明说:“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 ”对此你做何评价?(4 分)(3)材料一、二同样出自 日本人,但对南京大屠杀一事为何有不同的论调?这说明了什么?(4 分)(4)若想证实余美红老师父亲的说法,上述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哪则?并说明理由。除此还可通过哪些途径获取证据?(3 分)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5 BACDB 6-10 CBADC 11-15 BCCCB 16-20 BDAAC 21-25 BCADB 2、材料题:3 小题,共 50 分26.答案 (1)反映了皇帝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和皇权与相权的矛盾。(2 分)(2)变化:宰相一职增多;集体共议国政;借其他官名行宰相职责,分散宰相权力。 (3 分)演变: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很大,对军国大事有决定权,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以后,议- 9 -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明显被削弱;乾隆帝时期,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取消,权力全部转移到皇帝手中。 (3 分)(3)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组成决策机构;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权,使其相互牵制。(4 分)(4)皇帝制度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统一、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该制度下,皇权独尊,极易形成皇帝集权专制,并且滋生腐败,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4 分)27.答案(1)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或“界碑”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 分) “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 (1 分)(2)看法:丑化中国,认为中国愚昧落后,可任其宰割。 (2 分)成因: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剧对外侵略扩张,晚清政府腐败没落。 (2 分)外部原因: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 分)(3)是因为中国近代史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分)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思想上: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的主人。经济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推动了经济工业化进程。社会生活:推动了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8 分)(4)救亡图存(或反侵略求民主,探索救国救民等) (2 分)28.答案 (1)实物证据:材料三;文献证据:材料一、二;口传证据:材料四。(3 分)(2)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尽管其真实性不如实物证据高,但绝不可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田中正明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否认日本侵略的历史,为南京大屠杀翻案;这种不能正确对待历史的举动将伤害两国人民的感情。(4 分)(3)东史郎先生勇于面对侵略历史,敢于承担历史责任,如实描述历史,有着强烈的正义感;而渡部升一是日本右翼分子,极力为日本的侵略行径辩护,歪曲历史的真相。这说明了不同政治态度的人有不同的历史观。 (4 分)(4)材料一或者材料三并自圆其说即可。实地考察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考古发掘、查阅当事人所做的记录等。(只要符合题意即可,但至少写出两种途径)(3 分) - 1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试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家园”。“第二家园”的“自转轴”与其绕日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 66°01′,自转周期及方向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强,有大气层。回答下列 1--2 问题。1.判断“第二家园”是 A.月球 B.金星 C.火星 D.天王星2.与地球相比,“第二家园” A.热带范围较大 B.昼夜交替的时间明显缩短C.温带范围较大 D.可见到太阳西升东落现象下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太阳由里及外的三层大气层,④为出现在太阳①层上的暗黑色斑点。据此回答 下列问题。3.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2 -A.①、②、③依次是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B.①层的温度约 为 6000 开C.②层上有些区域会突然爆发,出现增亮的斑块D.④现象大约每隔 11 年就会出现一段明显增多、增大的时期4.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据此回答下列 5--6 题。5.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6.图中 a、b 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b 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 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 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a 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3 -下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7--8 题。7.图中四点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8.当地球公转到哪个位置时,北半球一间开窗朝南的房屋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达一年中最大:A.① B.② C.③ D.④读中心点地球北极示意图,完成下列 9--10 题。9.若阴影表示黑夜,甲地时间为( ) A.8 时 B.9 时 C.15 时 D.16 时10.如果阴影部分为 7 月 6 日,非阴影部分为 7 月 7 日,甲地时间为( ) A.15 时 B.9 时 C.3 时 D.12 时某纬度 φ 的正午太阳高度 H=90° -|φ-Δ|,其中 Δ 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 18 时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下列 11--12 题。11.该地的经度为( ) - 4 -A.30°E B.30°W C.60°E D.60°W12.该地的纬度可能为( ) A.10°N B.10°S C.50°N D.50°S下图为某日四地昼夜状况图,。读图完成下列 13--14 题。13.四地中地方时 6:00 日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14.关于图中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日出早于乙地 B.丁地位于北极圈C.甲地纬度高于乙地 D.甲乙丁位于南北半球中同一半球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 15--16 题。15.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测到右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6.从 a 到 b 的箭头方向是 A.向东 B.向西C.先西南后西北 D.先东南后东北读“地貌景观图”,完成第 17~18 题。- 10 -17.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C.丙和丁 D.甲和丙18.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下图中,左图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相互关系,右图为我国内陆某地自然景观。读图,回答下列 19--20 题。19.左图中若 a 处形成化石,b 处形成右图所示地理景观,则 A.甲表示大气圈,乙表示生物圈 B.乙表示生物圈,丙表示大气圈C.甲表示大气圈,乙表示岩石圈 D.乙表示岩石圈,丙表示生物圈- 11 -20.右图景观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有①气候大陆性强,干旱、降水少 ②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③风力侵蚀显著,流水侵蚀微弱 ④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材料:12 月 26 日 5 时 26 分,图中甲地发生 6.3 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我国某报记者从首都机场乘飞机前往灾区做现场报道。完成下列 21--22 题。21.甲地地震产生的原因是 A.位于板块边缘碰撞带 B.位于板块张裂带C.位于板块内部的断裂带 D.位于大洋海沟处22.乙、丙两地未来的变化趋势是 A.距离越来越近 B.距离越来越远C.距离不会有变化 D.形成高大山脉23 读下图,乙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地质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理岩属于甲类岩石 B.乙、丙类岩石中常含有化石- 11 -C.①表示板块的碰撞挤压 D.②③④均属于内力作用读下图,回答下列 24--25 题。24.从大气垂直分层看,图示大气层是 ( ) A.低纬度的对流层 B.中纬度的平流层C.高纬度的对流层 D.低纬度的平流层25.该层大气 ( ) A.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小 B.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长波辐射C.以平流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高空飞行 D.强烈的太阳辐射使大气呈电离状态下图为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 26--27 小题。26.与成都相比,拉萨( ) A.白天大气辐射强 B.夜晚大气逆辐射强C.白天太阳辐射强 D.夜晚地面辐射强27.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 ) A.纬度差异较大 B.地面状况不同- 11 -C.经度差异较大 D.人类活动的差异28.依据下方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分析大气中(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增加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减少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下图中①、②、③、④为沉积岩,⑤、⑥为岩浆岩,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29.图中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最可能为A.①②③④⑤⑥ B.⑤⑥④③②①C.④③②①⑤⑥ D.④③②①⑥⑤30.若①为石灰岩,则①与⑤接触地带易形成A.花岗岩 B.大理岩 C.页岩 D 砾岩二.综合题(40 分)31.下面左图为“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轨迹图”,右图为“某日全球光照示意图”,图中弧线 BAC 表示晨昏线,①②③④⑤为世界著名卫星发射基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1 -(1)左图中太阳直射 a 位置时,北半球节气为_____。当太阳直射点从 a 移动到 c 位置,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2 分)(2)当太阳直射点从 d 移动到 e 期间,右图中各卫星发射基地中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增大的是____地(填序号),昼长一直变短的是_______ 地(填序号)。(2 分)(3)右图中若 AB 为晨线,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左图中______(b 或 d)位置;此时地球上进入新一天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2 分)(4)右图中若 AC 为晨线,M 地日出地方时是__点,该日昼长为__小时。(2 分)(5)与③④⑤三地相比,①②两地作为卫星发射基地的优势条件___。(2 分)32.(10 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地质构造中 A 为 斜,B 为 斜。(2 分)(2)甲、乙两处的山地都在 作用下形成的。(1 分)(3)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和 ;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③处还是④处? (3 分)。(4)A、B 两处中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 处。(1 分)(5)丙、丁两处修建隧道应选在何处?分析原因?(3 分)33.读下表、图回答问题(20 分)- 11 -海平面太阳辐射日总量(卡/厘米 2·日)900 N 600N 400N 200N 00 200S 400S 600S 900S春分 0 453 696 855 910 856 689 457 0夏至 1093 994 1001 950 802 576 304 48 0秋分 0 445 685 842 897 844 690 451 0冬至 0 51 325 615 856 1014 1074 1061 1166(1)据表分析,春分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2 分)(2)夏至日的北极较冬至日的南极获得的太阳辐射曰总量少 卡/crn 2·日,请从日地距离与下垫面二个方面简析其原因。(10 分)(3)我 国 30°N 的西部地区与浙江北部为代表的东部地区相比,为什么它太阳辐射总量大?为什么它的夜晚气温却低,请简要分析其原因。(8 分)高一年级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2 3 4 5 6 7 8 9 10C A A C B D D D B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C C D D C D C B C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1 -A B D B C C B C C B二、综合题(40 分)31.(10 分)(1)秋分(1 分); 先变快后变慢(1 分) (2) ① (1 分); ②③④⑤(1 分)(3) b (1 分); 90°E 向东至 180°(1 分)(4) 4 (1 分); 16 (1 分)(5)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地砖偏向力小,节省燃料。(2 分)32.(10 分)(1)背斜(1 分); 向斜(1 分)(2)流水侵蚀(1 分)(3)① 和 ②(2 分); ③(1 分)(4) A 处(1 分)(5) 丙处(1 分); 岩层向上隆起,符合力学原理,不宜塌陷;对岩层破坏较小,施工相对容易;有利于地下水排放,不易积存地下水。(2 分)33.(20 分)(1)从赤道向两极递 减(2 分)(2)73(2 分);①日地距离:北半球夏至日时,地球处于远日点附近,获得的太阳能少(2 分); 冬至日时,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获得的太阳能多(2 分);②下垫面:北极附近是北冰洋,北极上空水汽多,云量大(2 分);南极附近是大陆,云量小(2 分)。(3)30°N 海拔高,空气稀薄(2 分);晴天多,日照强(2 分);东部地区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多(2 分);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差(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