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48.ppt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我爱这土地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47.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乡愁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46.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__一句爱的赞颂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45.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5我看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44.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岳阳楼记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59.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醉翁亭记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58.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湖心亭看雪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57.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诗词三首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56.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敬业与乐业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67.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66.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论教养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65.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9精神的三间小屋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64.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52.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8怀疑与学问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51.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谈创造性思维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50.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创造宣言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49.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智取生辰纲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63.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范进中举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62.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三顾茅庐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61.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4刘姥姥进大观园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60.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故乡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55.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5我的叔叔于勒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54.ppt--点击预览
-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6孤独之旅习题课件新人教版20181017353.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2.我爱这土地1. 阅读下面文字 , 按要求回答问题。艾青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称赞艾青是 “最伟大的歌手 ”。艾青把个人命运 róng( )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和抗争中, ________了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汛和人民昂扬奋进的心声。 “诗 , 永远是生活的牧歌。 ”《 盼望 》 表现出海员们与大海拼搏的渴望和________胜利彼岸的期待; 《 鱼化石 》 隐藏的是诗人由历史动荡生发出来的对人生际遇的感 kǎi( )和抗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诗篇是诗人艾青 ________我们的重要的精神遗产。(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 汉 字。融慨《 我爱这土地 》 表达出作者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爱国情怀。(2)依次填入文中短横 线 上的 词语 最恰当的一 项 是 ( )A. 传 达 留 给 到达B. 传 达 到达 留 给C. 到达 留 给 传 达D. 留 给 到达 传 达B(3)联 系 诗 歌 《 我 爱这 土地 》 , 根据上下文 语 境在 长 横 线 上 续 写一个句子。2. 根据提示填空。(1)艾青 , 原名 ________, 号海澄 , 浙江金 华 人 , 现 代著名________, 代表作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 我 爱这 土地 》 寄予了 诗 人深沉而真 挚 的 爱 国之情。 这 首 诗 的感情基 调 是 ____________, 最能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蒋正涵诗人 大堰河 —— 我的保姆光的赞歌 向太阳忧郁、悲愤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 对 《 我 爱这 土地 》 的 赏 析 , 不恰当的一 项 是 ( )A. 诗 人未用 “珠 圆 玉 润 ”之 类 的 词语 而用 “嘶 哑 ”来形容 鸟 儿 鸣 唱的歌喉 , 使人体味到歌者 经历 的坎坷、悲酸和 执 着的 爱 。B. 关于 “土地 ”“河流 ”“风 ”“黎明 ”的一 组诗 句 , 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 难 , 人民的悲 愤 和激怒以及 对 光明的向往和希冀。C. “—— 然后我死了 , /连 羽毛也腐 烂 在土地里面 ”这 两句 诗 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 诗 人 对 土地的眷恋 , 而且 隐 含献身之意。D. “为 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 为 我 对这 土地 爱 得深沉 ……”这 两句 诗 中的 “我 ”, 指 喻 体 “鸟 ”而不是 诗 人自己。D 4. 仿照例句句式 , 再写两句 话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 , 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清 风 , 我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吹散所有的阴霾如果我是春雨 我将滋润干涸的土地中国的土地刘湛秋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注】 这首诗写于 20世纪 80年代 , 当时中国人民正从十年动荡的噩梦中醒来 , 挣脱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枷锁 ,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 , 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5. 请 从 诗 中各找一 处 运用了下列修辞手法的 诗 句。(1)比 喻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拟 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黄金般的相思 ”的含 义 是什么? “挂霜的葡萄 ”象征着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黄金般的相思 ”的含义是所有的炎黄子孙永远思恋祖国母亲;用 “黄金 ”修饰 “相思 ”,形象地表现了华夏子孙对祖国深沉凝重的眷念之情。 “挂霜的葡萄 ”象征中国人民的思想成熟,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7. 诗 歌的第二小 节 主要写了什么? 诗 人主要抓住哪些具体内容从而使 诗 歌 层 次井然有序、逐 层 推 进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这 是一首抒情 诗 , 抒 发 了 诗 人怎 样 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中国人民的 “美丽 ”。先写外貌之美,次写性格之美,再写思想之美,层次井然有序,思想逐步加深。抒发了诗人歌唱祖国,礼赞人民,颂扬中华民族,热烈欢呼充满希望的未来的思想感情。9. 比 较 本 诗 与 《 我 爱这 土地 》 在内容上的异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点: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都借助具体意象,抒发对土地 (祖国 )的真挚情感。 不同点:《我爱这土地》感情比较深沉,当国土被践踏时,诗人号召同胞们奋起反抗,并自愿为祖国奉献一切;本诗感情较愉悦,除表达对祖国土地的热爱外,还歌颂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充满希望的未来的热烈欢呼。10. 2018年是人民 诗 人艾青 诞 辰 108周年 , 为缅怀诗 人 , 纪 念 诗人的杰出成就 , 歌唱艾青 伟 大的 诗 魂 , 激 发 我 们爱 祖国、 爱 家 乡 的真切情感 , 让 我 们 一同走 进 主 题为 “艾青 , 我 为 你 骄 傲 ”的 综 合性学习 活 动 。(1)活 动 一:我推荐。 赵 春 华 在 《 忆诗 人艾青 》 中写道: “那个 讴歌土地 /讴 歌太阳的 诗 人 /走了走了 /那个大堰河的儿子 /那个土地的儿子 /走了走了 /他的 诗 没有走 /还 留在我 们 的心 头 /赶也赶不走。 ”是啊 ,他的 诗 永 远 留在我 们 心中。 为 了 举办 好 这 次活 动 , 主 办 者 设计 了 “推荐 诗 歌 ”这 一形式 , 请 你 为 《 我 爱这 土地 》 写几句推荐 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为何他的眼里常含泪水?为何他喉咙嘶哑,仍要尽情歌唱?为何他执着地爱恋着这片土地? 《 我爱这土地 》 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什么是至死不渝,什么是赤子之心。(2)活 动 二:我致辞。 1984年 , 诗坛 泰斗 —— 艾青被提名 为诺贝 尔文学 奖 的候 选 人 , 当 时 西班牙的戈麦斯、巴西的 亚马 多等一些有 识之士一致呼吁:艾青是世界性人物 , 他使最古老的文化能与全世界 亲切地 汇 合 , 诺贝 尔 文学 奖应 当 发给 艾青!但 结 果未能如愿。假如艾青荣 获 了 诺贝 尔 文学 奖 , 请为 他 拟 写一 则颁奖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 20世纪中国诗坛泰斗艾青,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祖国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他对世界的深爱与思考,他用生命、用爱诅咒黑暗,讴歌光明,礼赞人生,他是中华儿女永远的骄傲。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3.乡 愁1. 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 是 ( )A. “邮 票 ”指代信件。 诗 的第一 节 写游子少 时 离家 , 凭 书 信寄托 乡 愁。B. “船票 ”指代船只。 诗 的第二 节 写游子和新娘天各一方 , 以船 为桥 。C. “坟 墓 ”指代封 闭 的家园。 诗 的第三 节 写游子 飘 零在外 , 不能与 亲人 团 聚。D. 以 “浅浅 ”修 饰 “海峡 ”, 说 明海峡不能成 为 两岸的阻碍 , 表达了 诗 人渴望祖国 统 一的心愿。C 解析:因为 “坟墓 ”里有母亲长眠于此,这里由坟墓引出母亲去世后了留给诗人的乡愁,而不是指 “封闭的家园 ”。 2. 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 项 不同的是 ( )A. 乡 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B. 为 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 为 我 对这 土地 爱 得深沉 ……C. 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D. 皎 洁 的明月高挂在淡 蓝 色的天空中 , 月光像流水一 样倾 泻下来。B 解析: B项运用了设问,其他三项都是比喻。3.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 , 使上下文 语 意 连贯 。 (只填序号 )月亮与故乡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 , 人一旦离开故乡 , 便会感觉到一种深沉的孤独和感伤 , 诗人往往借望月来寄托对故乡的思念 , 以缓解远离故乡的孤苦无依感。 ____________李白通过它将自己的关切与同情带到遥远的夜郎西 , 交给不幸的友人王昌龄。 ① 更将其 阐发 到 对亲 人、友人、家国的思念上。 ② 李白的高明之 处 在于他不 仅仅 以月寄思 乡 之情。 ③ 诗 中 “明月 ”是多情的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 ④ 李白在 《 静夜思 》 中 说 : “举头 望明月 , 低 头 思故 乡 ”。 ⑤ 他又在 《 闻 王昌 龄 左迁 龙标 遥有此寄 》 中 说 :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④②①⑤③4. 请 从 备选 事物中任 选 一个 , 参照示例 , 仿写一句 话 , 句式不限。示例:阳光 —— 午后的阳光穿枝拂叶而来 , 温柔地 亲 吻着我的 脸庞 。备选 事物:月亮 枯叶 小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 1:月亮 —— 我抬头望天,月亮温柔地注视着我;我举步行走,月亮慢慢地陪伴着我。 示例 2:枯叶 —— 枯叶轻叹一声,从枝头飘落,投进大地的怀抱。 示例 3:小溪 —— 小溪一路欢歌,蹦蹦跳跳地奔向远方。乡愁四韵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信一样的雪花家信的等待 ,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给我一朵蜡梅香啊蜡梅香 ,母亲一样的蜡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蜡梅香啊蜡梅香。5. 说说诗 中运用了哪些意象 , 它 们 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试 分析 “一瓢 ”“一 张 ”“一片 ”“一 朵 ”等 词语 的准确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象有 “长江水 ”“海棠红 ”“雪花白 ”“蜡梅香 ”。这些意象都是故乡的象征,是思念故乡的载体。 这些词语均言量之小,从而突出思乡之情深,因为只要有一点点就能解思乡之渴。 (意思对即可 )7. 阅读诗 的第一 节 , 我 们 可以 联 想到李白 《 宣州 谢 朓楼 饯别 校书 叔云 》 中的 诗 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 , 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诗 的第三 节 , 我 们 可以 联 想到杜甫 《 春望 》 中的 诗 句: “烽火 连 三月 , ________________。 ”8. 诗 的第三 节 中主要用了 ________和 ________的修辞手法 , 把抽象的 乡 愁具体化了。 请选择 其中一种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杯消愁愁更愁 家书抵万金 比喻 拟人思念是一根线,牵连着海峡两岸。9. 余光中曾用 对联 的形式 给 一家 报纸题词 , 下面分 别 是上 联 ,请 你 对 出下 联 。上 联 :海峡无阻下 联 : ____________上 联 :一湾浅浅海峡下 联 : __________________ 乡情可渡 两岸深深乡心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一句爱的赞颂B 解析: A.泥 — 呢; C.娉 — pīng; D.嫩 — nèn。 2. (盐城中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央 视 《 朗 读 者 》 受到 观 众的广泛好 评 , 是因 为 其 节 目形式新颖 、文化内涵丰富的 缘 故。B. 据 统计 , 2017年一季度 , 国内汽 车 行 业销 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 , 增加大 约 12.7%左右。C. 为 了推 动 儿童文学的 发 展和繁荣 , 首届 “曹文 轩 儿童文学 奖 ”征稿活 动 目前全面启 动 。D. 市 卫 生 监 督部 门 加大了 对 市 场 上牛肉的抽 样检测 , 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 现 百姓餐桌。C 解析: A.句式杂糅,应删去 “的缘故 ”; B.重复啰唆,应删去 “大约 ”或 “左右 ”; D.成分残缺,应在 “检测 ”后加上 “力度 ”。 3. (宁波中考 )请 你运用 对联 知 识 , 为 “两浙光 风 三月柳 ”选 出下 联( )A. 齐 家立 业 即文章B. 千秋功 业 一楼 书C. 四面湖山依几席D. 争与友人 戏 落 红B 解析:解答这道题,我们要熟知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抓住这个特点,我们分析与上联对应呈现这个特点的是 B。 美丽的夜雨美丽的夜雨像轻声到来的客人打开啤酒瓶吧 , 欢迎于是 , 泡沫 , 水珠在脚下和车轮下飞迸美丽的夜雨辛勤地擦洗大地处处都是闪光的镜子城市一下亮了起来地下也联起灯的长虹美丽的夜雨把情人牵到一把伞下雨声掩住了低低的私语从月夜下散出温暖的热气把雨丝蒸酿成了蜜美丽的夜雨像拉着小提琴滑过每一家的玻璃窗把明天更甜的生活飘进孩子的梦4. 这 首 诗 主要用了比 喻 修辞 , 诗 人从各种角度反复 设喻 , 用多种喻 体去 说 明夜雨 这 一本体。 请 具体 说说这 首 诗 用了哪些 喻 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这 首 诗 通 过 奇峭的比 喻 和 连 珠似的妙想 , 主要表 现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声到来的客人、辛勤洗擦大地的清洁工人、把情人拉到伞下的红娘、拉着小提琴的歌手。生活分外美好 6. 这 首 诗诗 句清新洒脱 , 生 动 形象 , 立足表 现 感 觉 和情 绪 , 写人和自然的微妙关系 , 既面 对 生活 , 又超越 时 空。 试说说 第二 节诗的妙 处 (重点从 词语 和修辞方面去品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节诗用了拟人 (辛勤地擦洗大地 )、比喻 (闪光的镜子 )、夸张 (城市一下亮了起来 )的修辞手法,描写夜雨十分生动形象。7. (辽阳中考 )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支月英老师 , 十九 岁时 , 不 顾 家人反 对 , 远 离家 乡 , 只身来到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 , 成了一名山村女教 师 。 36年来 , 她 坚 守在偏 远 的山村 讲 台 , 从 “支姐姐 ”到 “支 妈妈 ”教育了大山深 处 的两代人。同学 们了解了支老 师 的感人事迹后 , 纷纷 在朋友圈中 发 消息表达敬意 , 请你也把自己的感言 发 到朋友圈。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5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您是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山里孩子寂寞的心灵;您是黑夜里的烛光,照亮了山里孩子前行的道路。您是我梦想的方向。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5 我 看C 解析:润 — rùn。 忧伤烦恼。 漂浮,飘散。 转动目光看。 3.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1)我看一 阵 向晚的春 风 , 悄悄揉 过 丰 润 的青草。 ( )(2)我看它 们 低首又低首 , 也 许远 水 荡 起了一片 绿 潮。 ( )(3)我看流云慢慢地 红晕 , 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 )拟人 拟人、比喻 拟人 一片槐树叶纪弦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 ,最珍奇 , 最可宝贵的一片 ,而又是最使人伤心 , 最使人流泪的一片 ,薄薄的 , 干的 , 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忘了是在江南 , 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 , 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 ,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 , 竟没有些微的损坏。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 ,细看时 , 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故国哟 , 啊啊 , 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1954年4. 从全 诗 看 , 诗 人 为 什么 说这 片槐 树 叶是 “最美的 ”“最珍奇 , 最可宝 贵 的 ”? 为 什么又 说 它是 “最使人 伤 心 , 最使人流泪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这片槐树叶来自 “故国 ”,沾着故国的 “泥土 ”,所以它是 “最可宝贵 ”的一片;又因为离开了哺育它的 “泥土 ”,离开了生长它的枝干,所以它又是 “最使人伤心 ”的一片。5. 对诗 的第一 节赏 析不当的一 项 是 ( )A. 开 头 两行落笔 见 情: 赞 美之情 , 欣喜之情 , 溢于言表 , 并以三个 “最 ”字叠用 , 层层 推 进 , 增加了感情的 强 度和 浓 度。B. 第三行由 “而 ”字急 转 , 情感的流程由 赞叹变为伤 感 , 由欣喜 变为 悲泣。 为 了表 现这 种 乐 中之苦、喜极之悲 , 诗 人以两个 “最 ”字重叠加以 强 化 , 构成了全 诗 情感的基 调 。C. 第四行 “薄薄的 , 干的 , 浅灰黄色的槐 树 叶 ”, 初步展示全 诗 的中心意象 , 点明 诗 人感情的触 发 物 , 并由此引出下一 节 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D. 这 四句采用白描手法 , 从外形和意 蕴 两方面 对 “一片槐 树 叶 ”作了集中的描 绘 , 突出了全 诗 的中心意象 , 加 强 了感情渲染。D 解析:只有第四行是白描手法。6. “忘了是在江南 , 江北 /在哪一个城市 , 哪一个园子里 捡 来的了 ”两句 , 既是 实 写又是虚写 , 这样 写有什么好 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虚实相生,大大拓展了思乡的幅度 —— 大陆的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村、每一寸土地,都是值得怀念的。 7. 对 第三 节诗 的 赏 析 , 不恰当的一 项 是 ( )A. 第一句再次点明 “槐 树 叶 ”, 它 “蝉翼般 轻轻 滑落 ”, 既表 现 槐 树 叶 轻 而且薄 , 也抒写了主人公小心翼翼、倍加 爱护 的心 态 。B. “沾着些故国泥的土 ”的槐 树 叶 , 使 诗 人感情激 荡 , 禁不住用了 “故国哟 ”的呼告 语 , 再以 “啊啊 ”的 叹词 强 调 , 从而把全 诗 的感情推向了高潮。C. 结 尾一句和首句呼 应 , 从 视觉 再一次写槐叶 , 加 强 了 诗 的感染力 , 完成了全 诗 中心意象的整体构造 , 意味深 长 , 给读 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D. 这 一 节 , 一个 长 句分四行来写 , 既是 为 了 诗 的外在形式的需要 , 也是为 了表达主人公思 乡 之情的悠 远 深 长 。C 解析:诗的第一节写的是视觉意象,而结尾 “淡淡的槐花香 ”则是清香逸远的嗅觉意象,视嗅交感,加强了诗的感染力。现 在 过 去 将 来伤 感 回 忆 企 望9.(广州中考 )学校 为 弘 扬传统 文化 举办 了一次 书 画展 , 其中有一幅丰子 恺 的画 (如右 图 )特 别 引人注目。 请 欣 赏这 幅画 , 并按要求作答。(广州中考 )学校 为 弘 扬传统 文化 举办 了一次 书 画展 , 其中有一幅丰子 恺 的画 (如右 图 )特 别 引人注目。 请 欣 赏这 幅画 , 并按要求作答。(1)请 描述画面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天空中挂着一弯残月,在田岸旁两棵杨柳树静静伫立,柳条随风飘荡,两个农人,戴着草帽,在田间劳作。在图画的右上角,是“杨柳岸晓风残月 ”的题名和作者丰子恺的署名。(2)请说说 你 对这 幅画主 题 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以 “杨柳岸晓风残月 ”为题,但作者不画古装而画现代装,通过描绘残月夜,杨柳岸农民的田间劳作, 体现了农民的辛劳,表现了丰子恺对普通民众的关心。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10岳阳楼记贬官同 “嘱 ”,嘱咐水流大而急的样子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说坏话一起A B 4. 用 课 文原句填空。(1)文中表达作者 旷 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 时 空两个角度描写洞庭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前人之述 备 矣 ”与上文 “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照 应 。(4)从正反两方面 阐 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游岳阳楼记袁中道游之日 , 风日清和 , 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 , 如绳头细字 , 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 , 意致闲淡 , 亭午风渐劲 , 湖水汩汩有声 , 千帆结阵而来 , 亦甚雄快。日暮 , 炮车云生 , 猛风大起 , 湖浪奔腾 , 雪山汹涌 , 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 , 投箸而起 , 愀然以悲 , 泫然不能自已也。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 , 郁郁不得志 , 增城楼为岳阳楼。既成 ,宾僚请大合乐落之 , 子京曰: “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 ”范公 “先忧后乐 ”之语 , 盖亦有为而发。夫定州之役 , 子京增堞籍兵 , 慰死犒生, 边垂以安 , 而文法吏以耗国议其后。朝廷用人如此 , 诚不能无慨于心。第以束发登朝 , 入为名谏议 , 出为名将帅 , 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 , 不久报政最矣 , 有何可哭?至若予者 , 为毛锥子所窘 , 一往四十余年 , 不得备国家一屏一障之用。玄鬓已皤 , 壮心日灰。近来又遭知己骨肉之变 , 寒雁一影 , 飘零天末 , 是则真可哭也 , 真可哭也!我 停止 B 7. 用 现 代 汉语 翻 译 下面的句子。范公 “先 忧 后 乐 ”之 语 , 盖亦有 为 而 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 “先忧后乐 ”的话,是因为滕子京有所作为而发的感慨。8. 阅读 下面的材料 , 根据理解填空。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 , 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 , 财主李富贵赞助了资金 , 就要给亭子取名 —— 富贵亭。李渔觉得不好 , 阻拦道: “且停停。 ”意思是说 , 你暂且停一下。财主说: “你有更好的名字吗? ”李渔笑着说: “我已说出名字了——________ 。 ”后来李渔还为这个亭子拟了一副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 ________。人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亭子?也许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 , 但都可以走进去 ,体会生命中的一种从容。(选自 《 于丹趣品人生 》 )且停亭 且停停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11醉翁亭记山谷 茂盛的 样 子 像 鸟张 开翅膀一 样就 意趣 , 情趣 弥漫的云气 容 颜苍 老 遮盖C C 4. 用原文句子填空。(1)点明全文核心命意的 语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写山 间 的 “四 时 之景 ”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之意不在酒 , 在乎山水之 间 也野芳 发 而幽香 , 佳木秀而繁阴 , 风 霜高 洁 , 水落而石出者 江陵府曲江楼记朱熹广汉张侯敬夫守荆州之明年 , 岁丰人和 , 幕府无事。常病其学门之外即阻高墉 , 乃凿门通道 , 以临白河 , 且为楼观以表其上。敬夫一日与客往而登焉, 则大江重湖 , 萦纡渺弥;而西陵诸山 , 空 濛晻 ① 霭 , 又皆隐见出没于云空烟水之外。敬夫于是顾而叹曰: “此亦曲江公 ② 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昔公去相而守于此 , 其平居暇日 , 登临赋咏 , 盖皆 翛 然有出尘之想。至其伤时感事 , 则其心未尝一日不在于朝廷 , 而汲汲然惟恐其道之终不行也。悲夫! ”乃书其匾曰 “曲江之楼 ”, 而以书来属予记之。予读敬夫之书 , 而知兹楼之胜 。思得一与敬夫相从游于其上 , 瞻眺江山 , 览观形制 , 然后举酒相属 , 以咏张公之诗 , 而想见其人于千载之上 , 庶有以慰夙心者。张公远矣 , 而读其书者 , 未尝不为之掩卷太息也。是则是非邪正之实 , 乃天理之固然 , 而人心之不可已者。登此楼者 , 于此亦可以反诸身 , 而自得之矣。予于此楼 , 未得往寓目焉。 无以写其山川风景、朝暮四时之变 , 如范公之书 《 岳阳 》 。独次第敬夫本语 , 而附以予之所感者如此。后有君子 , 得以览观焉。(选自 《 朱熹诗文选译 》 , 有删改 )【 注 】 ① 晻 :昏暗不明。 ② 曲江公:张九龄 , 唐玄宗开元年间曾任宰相 ,后被李林甫诬陷 , 贬为荆州长史。曾作 《 登郡城南楼诗 》 。D6. 将文中画 线 句子翻 译为现 代 汉语 。(1)予 读 敬夫之 书 , 而知 兹 楼之 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无以写其山川 风 景、朝暮四 时 之 变 , 如范公之 书 《 岳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看了敬夫来信 , 得知此楼的佳 处 。 (我 )无法像范公写 《 岳阳楼 记 》 那 样 ,描写群山众流、 风 光景物、朝朝暮暮、一年四季的 变 化。7. 作者借 为 曲江楼作 记 , 抚 今追昔 , 抒写的所思所感是什么? 请 概括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 朱熹 读 了 张 敬夫来信 , 得知登 临 曲江楼能 够 看到 许 多佳景 , 于是渴望与敬夫同游 , 在楼上 纵览 江山 , 饮 酒咏 诗 。 ② 朱熹因 为张 敬夫提到了 张 九 龄 的 经历 , 想到了 读过 他 书 的人都会 对 是非曲直有所感悟 , 想到只要登上此楼的人 , 都能 够 从登 临 眺望中得到感悟、收 获 。8. (丹东中考 )学校 “经典诵读 , 感悟人生 ”演讲比赛组委会已邀请到资深记者吕女士担任评委 , 现请 你将本次大 赛 的相关事宜 电话 告知她。 选 出下列表述最准确、 语 言最得体的一 项 ( )A. 7月 3日下午两点 , 在我校礼堂 举 行 “经 典 诵读 , 感悟人生 ”演 讲 比 赛 ,请 您参加。B. 吕 女士 , 您好! 请 您来我校参加 “经 典 诵读 , 感悟人生 ”演 讲 比 赛 。C. 吕 女士 , 您好! 7月 3日下午两点 , “经 典 诵读 , 感悟人生 ”演 讲 比 赛 将在我校礼堂 举 行 , 届 时请 您光 临 指 导 。D. 吕 女士 , 您好! 7月 3日下午两点 , “经 典 诵读 , 感悟人生 ”演 讲 比 赛 将在我校礼堂 举 行 , 请 您必 须 准 时 到达 现场 !C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12*湖心亭看雪消失 晚上八 时 左右 撑 (船 ) 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白汽弥漫的 样 子 哪能 客居 等到 2. 根据提示默写句子。(1)“大雪三日 , 湖中人 鸟 声俱 绝 ”一句 , 使人想起柳宗元 《 江雪 》 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山 鸟飞绝 , 万径人踪 灭(2)描写西湖的 诗 句很多 , 例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 是 苏轼 笔下的雨后西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 是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 是 杨 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西湖的确是个迷人的地方。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 妆浓 抹 总 相宜 乱花 渐 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 马 蹄 接天 莲 叶无 穷 碧 映日荷花 别样红 3. 在文中 , 作者所表 现 的情感 较为 复 杂 , 下列 说 法有 误 的一 项 是 ( )A. 一个 “痴 ”字 , 表达了痴迷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B. 借所描写的雪景 , 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C. 字里行 间 流露出与民同 乐 的情 怀 。D. 委婉地 传 达出清高自 赏 的感情和 怀 念故国的淡淡愁 绪 。C 晚游六桥待月记袁宏道西湖最盛 , 为春为月。一日之盛 , 为朝烟 , 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 , 梅花为寒所勒 , 与杏桃相次开发 , 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 , 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 , 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 , 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 , 绿烟红雾 , 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 , 粉汗为雨 , 罗纨 ① 之盛 ,多于堤畔之草 , 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 , 止午、未、申 ② 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 山岚设色之妙 , 皆在朝日始出 , 夕舂 ③ 未下 , 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 , 山容水意 , 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 , 安可为俗士道哉?【 注 】 ① 罗纨 (wán):丝织品。 ② 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 , 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③ 夕舂:夕阳。约 束 , 阻止 着 , 涂 C6. 翻 译 下面的句子。此 乐 留与山僧游客受用 , 安可 为 俗士道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 种快 乐 (只能 )留下来 给 山中的僧人和游 览 的客人享受 ,怎么能 够对 那些庸俗的人 说 呢?7. 学校正开展 “传统 文化伴我成 长 ”的 语 文 实 践系列活 动 , 请 你参与 , 并完成相关任 务 。(1)【 活 动 一 】 精品点 评 。 阅读 下面材料 , 根据画 线 文字 , 简 要 说说 你在表达技巧上学到了什么。在央视 《 星光大道 》 的一期节目中 , 面对最后一关的两位选手 , 嘉宾梁宏达点评说: “我想做一下比较 , 3号的歌就像老家东北小烧一样 , 喝下以后浑身发热; 6号的歌跟你老家山西杏花村汾酒一样 , 刚入口时挺绵的 , 但是后劲挺大。如果说 3号是 ‘乱石穿空 , 惊涛拍岸 ’, 6号就是 ‘洞庭波涌连天雪 , 长岛人歌动地诗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 说话 或写作中恰当地引用 诗 文名句 , 能使 语 言富有内涵和美感。 (2)【 活 动 二 】 建言献策。 请 你就如何更好地 传 承文化 这 个 话题 , 向学校李校 长 提一条建 议 , 你会怎么 说 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校 长 , 您好!建 议 学校开展 “传 承文化伴我成 长 ”主 题 征文活 动 ,这对 同学 们 学 习传统 文化会有促 进 作用 , 您看行 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