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04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和发展PPT课件.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3696670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04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和发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04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和发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04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和发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04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和发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04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传入和发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章 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 传入和发展,一、近代报刊在华南沿海的出现 二、上海近代报业兴起的过程 三、近代报业的广泛传入及其影响 四、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 五、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近代报刊是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比中国古代报纸先进的新型报刊,是在鸦片战争前西方列强图谋打开中国大门的过程中传入中国的。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以英国为首的殖民扩张,侵入东南亚地区后,给中国带来了商品、鸦片和圣经,也带来了近代报刊。,中国近代报业,从1815年(嘉庆二十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起,到1915年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创刊为止,有整整100年历史。,一、近代报刊在华南沿海的出现,世界上第一批中文

2、近代报刊,是英国基督教传教士创办的,最早出现于东南亚一些华人聚居地区。 18、19世纪英美等国传教士的海外传教活动,不再仅靠口头布道,往往借助西方科学文化成果,开医院、建学校、出书办报扩大影响,吸引教徒。,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 第一个来到中国的传教士,是英国伦敦会的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813年米怜(William Milne)来华协助其传教工作。 1815年8月5日,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该刊宣称“以阐发基督教义为唯一急务”,雕版印刷,中国书式,每期初印500册,后

3、增至2000册,免费赠阅,少数传入中国境内。,察世俗第二期登载过一篇题为月食的预告性新闻,是中国近代报刊上的第一条消息。,梁发与察世俗 梁发(17891855),广东肇庆高明县人。1815年米怜带梁发到马六甲,担任察世俗刻印和发行工作,曾以“学善者”、“学善居士”笔名写稿,被誉为中国近代“正式服务报界之第一人”。临终时告诫其子“不再为中国人办事”,而希望他“改在外人处觅一书记、翻译员或行员的位置”。,继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之后,鸦片战争前,外国传教士所创办的中文近代报刊还有1823年在巴达维亚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创办和主编的特选撮撮要每月统记传、1828年在马六甲由英国传教士吉德(Samuel Ki

4、dd)创办和主编的天下新闻、1833年在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Gutzlaff)创办和主编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8年在广州由麦都思等人创办的各国消息等,出版时间都不足两年。,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简称东西洋考,这是在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东西洋考的外形很像察世 俗,也是雕版印刷线装的款式,封面的设计、刊物的名字,两者类似,它们都采用中国纪年,也都引用儒家语录,察世俗主编署名“博爱者”,东西洋考主编署名是“爱汉者”。东西洋考的内容也是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组成的,也是套用“孔子加耶稣”模式进行宣传的。,华南沿海地区(香港、澳门、广州)是中国近代报刊重要发源地。 中国境

5、内最早的近代报刊,是1822年8月葡萄牙人在澳门创办的葡文周报蜜蜂华报。 1827年美商伍德创办广州第一家近代报纸广州纪录报,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种英文报纸。 鸦片战争战争后,香港报刊发展迅速。,二、上海近代报业兴起的过程,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西方列强在此建立起各自的租界。外国人在租界里出版了一大批报刊,使上海成为中国近代报业的中心。著名报纸有字林西报、万国公报、申报等。,字林西报原为北华捷报的附张每日航运和商业新闻,1864年扩充改名为字林西报,出版至1951年停刊,是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外文报纸。,万国公报在早期传教士所办报刊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发行最广,影响也最大。

6、,申报是上海第二份中文商业报纸(第一份为1861年创刊的上海新报),1872年由英国商人美查等集资创办。1907年由华人经理席子佩接办,开始由中国人经营并掌握主权。1912年,史量才接办申报。,三、近代报业的广泛传入及其影响,从鸦片战争到1894年,中国内地诸多城镇相继被辟为通商口岸,天津、福州、厦门、宁波、汉口等地,外人也都出版了一些报刊,总数近50种。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外人在华报刊,是资本主义强国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四、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产生,1、第一批国人近代报刊的出现 林则徐与译报活动1839年,林则徐到广州禁烟。注意到“将广东事传到该国,将该国事传到

7、广东”的“夷人刊印之新闻纸”。他派人“辗转购得新闻纸,密为译出,其中所得夷情,实为不少。”,洪仁玕资政新篇中的办报构想中国人中最早提议创办近代报刊的,是太平天国的洪仁玕。,太平天国之办报条陈钦定此策是也 所谓以法法之者,其事大关世道人心,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是下有所趋,庶不陷于僻矣。然其不限于僻而登于道者,必又教法兼行。如设书信馆以通各省郡县市镇公文,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及各省郡县货价低昂、事势常变。上览之得以资治术,士览之得以识变通,商农览之得以通有无。昭法律,别善恶,励廉耻,表忠孝,皆借此以行其教也。教行则法著,法著则知恩,于以民相劝戒,才德日生,风俗日厚矣。 钦定此

8、策杀绝 一、要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权归于一,内外适均而敷于众也。又由妖魔行未迟 众下而达于上位,则上下情通,中无壅塞弄弊者,莫善于准卖新闻篇或暗柜也。 此策是也 一、兴邮亭以通朝廷文书,书馆馆以通各色家信,新闻馆以报时事常变、物价低昂。只须实写,勿着一字浮文。倘有沉没书札银信及伪造新闻者,轻则罚,重则罪。邮亭由国而立,余准富民纳饷,禀明而设。或本处刊卖,则每日一篇,远者一礼拜一篇,越省则一月一卷,注明某处某人 某月日刊刻,该钱若干,以便远近采买。 此策现不可行 一、兴各省新闻官。其官有职无权,性品诚恐招妖魔乘机 实不阿者。官职不受众官节制,亦不节制众官,即反间俟杀绝残 赏罚亦不准众官褒贬。专收

9、十八省及万方新闻篇妖后行未迟也 有招牌图记者,以资圣鉴,则奸者股栗存减,忠者清心可表。于是一念之善一念之恶,难逃人心公议矣。人岂有不善,世岂有不平哉! (录自洪仁玕:资政新篇),国人在内地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上海汇报、新报 广州述报、广报 香港循环日报,2、维新运动与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 维新派的第一批报刊:康有为中外纪闻(强学会的机关报)梁启超时务报,时务报的第一篇论说,题目就是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维新派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报刊的功能:1、“通下情”特别是“通外情”的功能2、开通民智的功能3、开通风气的功能,在维新派的带动下,国人自办报刊在各地涌现,形成了国人创办近代报刊的第一个高潮。据统计,

10、1895到1898年,国人新办报刊达94种,其中上海最多,占40余种。,维新派的报刊活动,为中国近代新闻业务做出了积极探索,并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 时务文体(又称新文体、报章文体)的特点:1、纵笔所至,略不检束;2、务为平易畅达;3、笔锋常带感情。,五、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展,1、戊戌政变后改良派及保皇派的办报活动变法失败后,康、梁等逃亡海外,在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地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2、内地其他改良报刊著名的有大公报、东方杂志、时报等。,大公报,1902年6月创刊于天津租界,时政性日报,满族爱国人士英敛之主持。大公报序称其宗旨是“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

11、 大公报专题片.flv,3、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办报活动孙中山领导创办的第一份报纸,是1900年1月25日创刊的中国日报,该报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主要宣传内容: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鼓吹反清革命;宣传天赋人权、自由、民主等资产阶级思想,赞美共和制度;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内地革命报刊的出现与“苏报案” 1903年5月27日,苏报主人陈范聘请爱国学社才华出众的学生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并恳切地对他说:“本报恣君为之,无所顾藉。”章士钊别字行严,湖南长沙人,少时就读于武昌两湖书院和南京陆师学堂,1903年在反清学潮中退学来沪就读于爱国学社,他担任主笔后,苏报增设

12、“学界风潮” 和“舆论商榷”两个专栏,用来报道学生运动和大造革命舆论,从6月正日起连续发表一系列具有强烈革命色彩的文章,从而引发了“苏报案”。,“苏报案”与苏报宣传邹容的革命军密切相关,直接导火索是章太炎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的发表。1903年4月刚从日本回国的青年革命家邹容写了一本宣传革命的小册子革命军,力主推翻清朝统治,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建立独立自主的中华共和国。他在自序中满怀激情和自信地写道:“文字收功日,全球革命潮。”该书出版后,苏报立即大力宣传,除发表了邹容的自序外,还发表了章士创的介绍革命军、章太炎的序革命军和邹容、章太炎、柳亚子、蔡元培合写的驳革命驳议,以及读者撰写的读革命军

13、等多篇文章。,1903年7月15日,一场以清政府为原告、章、邹为被告的特殊审讯在英租界“会审公廨”法庭开始了。在审讯初期,清王朝要求判章、邹死刑,未被接受。1903年12月中旬,法庭判处章、邹永远监禁,又遭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对。1904年5月对日重新开庭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二年,苏报永远停刊,这就是著名的“苏报案”。,武昌起义前新闻事业的发展 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 1905年11月-1910年2月 大型时事性政论月刊 办刊宗旨:宣传“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民国初年新闻业务的变迁,1、新闻通讯受到更多的重视 2、副刊有了大发展。 3、图片报道的改进与发展,民初名记者,黄远生的新闻思想 邵飘萍,黄

14、远生的新闻思想,1、报纸应“主持公理,指斥时弊” 2、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全面 3、记者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基本功的训练,做到四能“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邵飘萍,善于采访,常能访到独家新闻 “飘萍每遇内政外交之大事,感觉最早,而采访必工”,“旁敲侧击,数语已得要领”(张季鸾)“飘萍一支笔,能抵十万军”(冯玉祥) 印象浙江邵飘萍.flv 乱世飘萍-探访邵飘萍故居.flv,刘少少,1905年戊戌政变后留学日本,习法政,期间协助杨度创办中国新报并撰有苦政治与改治家等文,开始办报活动。 1909年回国任北京帝国日报编辑,开始用“少少”笔名撰写政论鼓吹立宪,在新闻界崭露头角。 武

15、昌起义后,先后担任湖南公报、公言、中华等报刊的编辑、记者、主笔。 1915年拒绝了袁的贿买,辞定天津,并发表文章反对帝制。 1918年后受聘为北京大学讲师,研究老庄哲学,有报界“怪杰” 之称。,徐彬彬,民初著名记者和剧评专栏作家。 1916年任上海申报、时报驻北京记者,长期为两报撰写北京通讯和随笔。 长于文学,娴于经史,熟悉历史掌故,所撰写通讯文笔优美而富有情趣,随笔融时事经史和历史掌故于一体,颇受读者欢迎。,张季鸾,“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办报方针 注意时效性,追求新闻价值基础上的评论价值 追求预见性,洞悉时局与事态的本质与趋势 注重逻辑性,文章结构严谨,政论缜密 走向通俗性,用平实畅达的语言叙事说理 标榜公正性,在“客观”与“敢言”间寻求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新闻/广播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