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袁隆平的创新精神.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689782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袁隆平的创新精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袁隆平的创新精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袁隆平的创新精神当我们吃着白白的、香甜的米饭时,是否知道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们的父辈曾饥肠辘辘、不少人饿死路边?当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国际地位越来越重要时,可曾想到是哪些人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创造性劳动?有一个人,凭几十年来屡败不馁、始终如一的创新工作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 500 万元,大家都说:值!再给 500 万也没人嫉妒!有一个人,身价 1008亿,但是身穿 15 元的衬衫,戴 260 元的手表,天天在稻田里顶着太阳搞研究,心地宽广,胸怀开阔,笑谈活到 100 岁还要在稻田研究!他,就是中国名片,杰出华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隆平从西南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安江农校教书。那时的农学

2、教科书,宣讲的是苏联李森科、米丘林的学说,其学说认为“ 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袁隆平在遵循米丘林方法试验了几次后都失败了。后来,袁隆平从外文杂志上了解到孟德尔、摩尔根近代遗传学说,开始做这方面的相关研究。但是1948 年 8 月,苏联列宁农业科学院会议认为孟德尔、摩尔根近代遗传学说是“反动的” 、 “唯心主义的” 、 “形而上学的” 、 “资产阶级的” 。所以同行间引起了不小的争执。由于苏联在中国面前一直是“老大哥”的地位,所以我国农学界和农业部还是遵循了其学说,但是李森科米丘林的学说,送给中国的却是三年灾害袁隆平于 1964 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 年育成第一个强优组合南优

3、 2 号。袁隆平的工作打破了“ 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 的传统观念,大大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杂交水稻对解决中国的粮食需求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使我国用占世界 7%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水稻栽培技术居世界先进水平,美国的圆环种子公司都来购买我国的杂交水稻专利。继而,杂交水稻走向了世界,每年解决世界 7000 万人口的吃饭问题。2011 年,农业部核定袁隆平试验田亩产达到 926 公斤!在 81 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看来,2011 年实现大面积亩产 900 公斤不过是一个脚印,后面的路还很长。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4、” 的他说,现在考虑最多的是如何使新的超级杂交稻品种尽快推广应用,还有如何实现亩产 1000 公斤的目标。“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梦想,还需要科技部、农业部的立项,我会积极向上争取。”袁隆平说, “也许十年左右,等我变成 90 后时,中国超级稻就可以实现亩产 1000 公斤的目标了。”2012 年 1 月 31 日,袁隆平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该奖于 2004 年设立,主要授予全球范围内通过科学技术解决热带各种问题作出贡献和革新的科学家、研究学术性机构及组织,奖金额为 10 万元马币(约合 20 万元人民币) 。马哈蒂尔科学奖基金会颁奖给袁隆平院士的理由是:以独创性思维和胆识,在水稻这一热带主要作物的育种中冲破经典理论束缚,使杂交水稻这一创新性成果带来全球水稻生产及可持续性革命化的发展。2012 年 5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营销创新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