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道德法治课如何渗透核心素养.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683741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道德法治课如何渗透核心素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中道德法治课如何渗透核心素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初中道德法治课如何渗透核心素养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道德与法治教学体系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生命与健康教育、时政教育。教学内容实际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着极大的对应性。一、提高自身素质,发挥榜样力量。教育就是把自己的经历传播给需要的人,在传播中获得幸福,“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明确的将道德素养置于重要地位,比如社会责任、人文情怀等,这是正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和人文底蕴。而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教学,社会责任、国情教育爱我中华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学中,

2、教师应该用自身的实际行动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实现学生的责任担当。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基于言传身教,教师只有在课内课外让学生认识到你是一个有责任的人,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培养不同的发展核心素养,才能成为学生人生道路真正的引路人。“打铁先要自身硬”,你的人生体现,才是对学生们最有用的教材,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自身要学会学习,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二、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方向课堂,是传递爱的主要场所。知识目标重要,情感目标更重要。失去了情感目标,学习会变成乏味的重复。在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科学合理的设定

3、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教学的关键。教学应该以目标为依据,又因以目标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巧妙科学的融入到教学三维目标中。如在上部编教材道德法治七年级上册生命的价值这一课时,就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具体而又细致的分析,在确定三维目标时,就可以联系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健康生活珍爱生命最终确定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创造生命的价值应从珍惜时间,勇于创造,乐于奉献做起。【过程与方法】:学会从身边做起,从本职做起,提升生命价值的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充实自我,超越自我,珍爱生命不断创造生命价值的热情。而整个湘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

4、册第二单元的目标就是感悟生命、珍爱生命,实际这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学生通过所感所悟,去理解教材知识,从而树立并形成真正的技能与素养。三、将课堂生活化,创设素养培育平台最好的地方课堂在自然。教育发生的地方,都是课堂;内心灵动的时刻,都是教育。如果我们只把课堂圈定在教室里,那会摧毁孩子们心中的课堂。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而积极的过程,学习者知识的获得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教师的指导、同学间的交流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范式,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由此判断学生的行为动机、观察学生的思维养成,最终引领学生实现所要达到的核心发展素养。

5、比如湘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三节中学会自救自护中,对于面对火灾、楼梯踩踏、溺水、地震、校园暴力等意外或人为事故发生时,我们该如何处理,教师可以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分不同的角色进行表演,在表演和观看的过程中,分析各类事故发生的原因,遇到诸如此类问题时如何解决,并总结从中得到的启示。再如,我们还可以通过校园暴力事件拓展,除了知道自救自护外,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增强了法制观念,提升了公民素养。教材只是一种介质,他把责任、兴趣、生活呼唤到一个叫做课堂的地方,然后让他们自由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课堂从生活中来,最终回归生活,也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课堂中形成,最终走向生活、服务于

6、生活。四、回归课堂初心, 拓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培养幸福的孩子课堂应该是给学生一个走的进去的深度,给学生一个感受真切的快乐。在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果我们要留给学生的“问题” ,都是预设好了答案的,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只会答题,不会质疑。试想:预设了答案的问题是“真问题”吗?有些问题有答案,有些问题可能永远没有答案。如果一定要找答案,很可能会死在“找答案”的路上。所以在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到社会中去,感受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的力量,形成客观理性的价值体系,而不是一味的去概括标准答案。课堂,温度比深度更重要,因为,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情怀,培

7、养创新意识,培养素养。因为人文教育的缺失,可能让“有知识”的人变成恶人,让“有理想”的人变成魔鬼,让人间变成地狱。所以只有让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生活初心,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感染、影响学生,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也是学生自主发展、积极参与社会、积累文化基础、全面发展的主体。好的教育尊重人性,发展个性;坏的教育控制人性,抑制个性,要让学生有幸福感,就需尊重学生人性,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在幸福中体会课堂的真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应本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思想品德道德与法治教学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课堂就应该剥去华丽的外衣回归课堂的初心,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有了适合学生的课程,有了适合学生的课堂,就没有不爱学习的学生,当学生自身得到发展,在爱的过程中,学生是幸福的,当学生幸福感爆棚的时候,就不用再担心教学目标完成不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得不到培养。生长无法加速,教育无法俗速成,我们要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渗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切忌揠苗助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