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部分说课稿目录:化学必修 1 1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11.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 11.1气体摩尔体积 31.2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42.2离子反应(第 1课时) 7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82.2离子反应(第 2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82.3氧化还原反应 .10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143.1金属的化学性质(第 1课时) .143.1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 2课时) .153.1金属的化学性质(第 3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173.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 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 .203.2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
2、2课时铝的重要化合物) .213.3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23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26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 1课时) 264.1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 2课时) 27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 氯(第 1课时) .28化学必修 2 .30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301.1元素周期表(第 1课时) .301.2元素周期律(第 2课时) .34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362.1化学能与热能的说课 .362.2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原电池) .392.3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41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443.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443.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
3、工原料-苯 473.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 493.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 1课时) .523.4 基本营养物质 .56第四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604.1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604.2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631化学必修 1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1.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物质的量,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 1,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物质的量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它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在化
4、学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此之前,学生主要从定性的角度或简单的定量角度去学习化学知识,而这一节的学习会使学生对化学中的“ 量“ 有一个新的认识。因此教好物质的量的概念,不仅能直接帮助学生掌握好本章中的有关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而且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的计算打下基础。所以,物质的量的教学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掌握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B、通过练习掌握物质的量与物质微粒数目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到物质的量与物质质量的关系。(2) 能力目标:提高逻辑推理、抽象概括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
5、力。 (3) 情感目标:A、通过学习概念的推导及应用,形成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B、养成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及不断进取、创新的优良品质。(4)德育目标:A、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的辩证逻辑能力;B、培养学生抽象、联想、想象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C、使学生学习法定计量单位及国家标准中“ 量和单位”的有关内容。3.教材的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能根据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2)难点: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简单换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简单换算二.说教法根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
6、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所以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采取目标分层教学法课前五分钟检测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微粒间转换的理解与应用,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新课教学主要采取对比归纳法:通过与生活中的某些质量小,数量大的实例对比,指出化学反应中存在的相同情况-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通过与其它基本物理量2和单位的对比提出摩尔的概念,帮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和记忆物质的量与摩尔的关系;通过与生活中实例对比(一盒粉笔,一打羽毛球)重点说明摩尔的概念,以此使学生对抽象的摩尔概念具体化;通过适当的分层练习强调指出学习摩尔需要注
7、意的问题并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本节知识。(2)讲练结合课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老师很快掌握学生的情况,更能让学生及时地熟悉所学知识。三. 说学法1.学情分析对于化学课的学习,高一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老师将一个知识点多次讲练以强化其理解与记忆,因为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较慢,遗忘速度快。由于物质的量这一节的概念比较抽象,限于接受能力,不能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透彻。因此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2.学法指导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四.说教学过程1
8、、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设问引入新课:物体运动的快慢用什么物理量表示?单位是什么?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什么物理量表示?单位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转入:任何物质都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例如,1 滴水是由许多水分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的多少,也应该有相应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科学上称为“物质的量”。让学生意识到: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它是表示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数目多少的一个物理量;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理解(不要过多的强调,以免将问题复杂化使学生心理压力加重)。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教学引入:每种物理量都有相应的单位。速率的单位是“米/秒”,“物质的质
9、量”的单位是“千克”等。“物质的量”作为一种物理量也应有相应的单位,它的单位是什么?分析:由于“物质的量”是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数目多少的一个物理量,学生首先想到“个”。由于粒子太小、数目多,用“个”作单位,不方便。例如,1 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所以用“个”不行。科学上用“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是多少?让学生联想质量单位千克的标准:国际千克原位,指出在国际上摩尔这个单位是以 0.012kg12C 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标准的,即 1mol 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 中所含的原子数相同,约为 6.02*1023个。然后进一步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
10、把 1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 NA,通常用6.02*1023mol1表示。运用实例推导出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存在的关系:n=N/N A3.摩尔质量的引入:通过设问,1mol 不同的物质所含的粒子数相同,那么 1mol 不同的物质的质量是不是也是相同的呢?学生进行讨论,考虑到粒子的大小不同,所以得出其质量是不相同的,那么 1mol 不同的物质的质量是多少呢?从而提出了摩尔质量的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符号为 M,常用单位为 g/mol(或 gmol1)。3、巩固练习,理解内化3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强化对摩尔的理解及使用时注意点1
1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每摩尔物质含有 6.02*1023个粒子。(2 )摩尔是七个物理量之一。(3)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4)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5)1 摩尔小麦约含 6.02*1023个麦粒。2.填写下列空白(1)1molO 中约含有 个 O;(2)3molH 2SO4中约含有 个 H2SO4;(4)10molNa+ 中约含有 个 Na+;(5)28mol 电子中约含有 个电子;(6)1.204*10 24个水分子,其物质的量为 ;同时强调: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要用化学式表示。4、布置作业 作业:习题中相应作业。
12、1.1气体摩尔体积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气体摩尔体积,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 1,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节教材是学习摩尔和摩尔质量概念的基础上,介绍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这对学生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打下重要基础。本节主要内容有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实际上是特殊概念和一般概念的关系,教材编写采用特殊到一般的顺序,也是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认识总是从特殊开始的。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使学生在了解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
13、础上,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2) 能力目标:通过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3) 情感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3.教材的重,难点:(1)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2)难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气体的摩尔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二.说教法根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本节采用了对比,推理,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
14、动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认识概念的个性和共性的目的。三. 说学法1.学情分析对于化学课的学习,高一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需要老师将一个知识点多次讲练以强化其理解与记忆,因为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速度较慢,遗忘速度快。由于气体的摩尔体积4这概念比较抽象,限于接受能力,不能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透彻。因此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2.学法指导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会观察和分析问题,善于从个性中归纳总结出事物的共性。四.说教学过程1.通过设问,
15、启发学生思考引出新课程通过前一节摩尔质量的学习,将宏观质量与微观粒子联系在一起。那么,物质的体积与微观粒子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给出一些物质的数据(0 、101 kPa),要求学生利用质量、体积、密度的关系求出体积,填好表中空格。(可将学生分为 34 组分别完成。)启发学生分析研究所得的数据,发现规律性。2.通过师生互动总结归纳出决定物质体积大小有三个因素: 物质粒子的多少;物质粒子本身的大小;物质粒子之间距离的大小引导学生思考在上述计算中,物质的粒子都一样多,所以只有后两个因素在起作用。3.然后利用多媒体:投影固体 Fe、液体 H2O、气体 CO2粒子间距示意图(引导观察,从中发现问题并得出
16、结论:固体、液体粒子间距比气体粒子间距小得多。)教师引导通过分析发现,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子间平均距离的大小,从而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得出:在上述条件下气体体积近似相等且约为 22.4 L。设问在其他条件下,气体是否也遵循这个规律呢?(从而引入气体摩尔体积)4.巩固练习,理解内化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强化对摩尔的理解及使用时注意点5.布置作业作业:习题中相应作业。1.2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物质的量浓度,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 1,第一章,第二节的第三
17、课时的内容。物质的量浓度就是在物质的量这个概念的基础上与溶液相联系导出的一个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基本概念,它同样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C.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2) 能力目标: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3) 情感目标:5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B.关注与物
18、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教材的重,难点:(1)重点: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2)难点:“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二.说教法本节课依据主体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按照主体探究式学习,我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
19、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 说学法1.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初中接触的 “溶液体积”与“ 溶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2.学法指导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四.说教学过程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主体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堂。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课前探究收集生活中各种溶液的标签,在下次上课时他们带来了自己家中的诸如复方甘草口服液、84 消
20、毒液、眼药水、枝江大曲、矿泉水等,实验室诸如硫酸、NaOH 溶液等标签。在课堂上我将请他们相互展示,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方法:v/v 、m/v 、n/v、m/m ,从而教师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物质的量浓度。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又得到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自主探究探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主体探究式学习认为: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新知识。采用主体探究式学习,学生不再把“物质的量浓度” 的概念从课本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
21、 物质的量”、“ 溶液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等基础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协作来获取新的概念。学生首先自主阅读课本感受概念,然后在三个具体实例的练习中运用概念。(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 1molNaOH 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 1L 的溶液。2. 1 克 NaOH 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 1L 的溶液。63. 1molNaOH 固体溶于 1L 水配制的溶液。)第一个练习直接运用概念的表达式;第二个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间的换算”。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是渴望成功的,学生更是如此。两个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第三个练习看似简单,实则
22、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学生们将在各自不同的评判与反思中,激烈的争论,我将这个“ 舞台” 让给学生,他们尽情发挥、表演,相互解答困惑,自主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对此练习可能会有下列见解: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溶液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是不相同的; 此题尚须补充、添加已知条件;必须知道 NaOH 固体的密度,则可计算 NaOH 固体的体积,然后与水的体积相加就可求出溶液的体积;体积是不可以相加的,必须知道 NaOH 溶液的密度,通过溶液的质量求出溶液的体积。整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仅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彼此的心灵去相互碰撞。直到他们达成共识,共享成功后,我再给出练习所
23、缺条件溶液的密度,同学们再次进行计算,他们就不仅仅领悟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还掌握了溶液体积的计算方法。乘胜追击的几个判断题的设计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启发学生总结溶液稀释和体积分割时对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及溶液中溶质的微粒种类,即为后面的“当堂反馈”作好铺垫,又达到了升华概念的目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为丰富。在他们享受成功喜悦之际,我随即会对他们抱以更高的期望。探究二、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在学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我请同学们自行设计表格将两个物理量进行对比
24、。相信他们很快就能从两者的“溶质的单位、溶液的单位、计算公式” 作出比较。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对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两个物理量间转换关系的建立存在着较大难度。于是我为学生准备了密度为 1.38 g/cm3 的 40的 NaOH 溶液,当他们经过具体化、形象化的转换,再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方法,将所有的数据换成字母进行推导,抽象的公式随即而生。拓展升华成功的喜悦会再一次触及他们,而课本知识此时一定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升华。充分利用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投影,为学生提供了物质的量浓度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环境监测和科学实验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从中体
25、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与本节知识相关网站的提供,供学生课后进行延伸性学习,促使其萌发新的学习动机。当堂反馈精心设计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当堂反馈,巩固知识、技能目标。1. 下列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与 150mL0.5 mol/L 氯化铝溶液中的氯离子的浓度相等的是:A150mL1mol/L 氯化镁溶液 B450mL1.5 mol/L 氯酸钾溶液C50mL1.5 mol/L 氯化钾溶液 D50mL0.5 mol/L 氯化铁溶液2. 一种 NaOH 溶液的浓度为 a mol/L, 密度为 g/cm3,则这种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1000a/40 B.40/1000a C.1000
26、/40a D.40a/10003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很多种,他们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我请同学们利用自己课前收集的各种溶液的标签,相互命题,将其它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换算成物质的量浓度。一时间,同学们由学生身份转变为教师身份,他们定会兴趣盎然,相互命题相互7解答的过程,既能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充实感,又能提升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灵活运用程度。而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我为他们准备下列练习。(1)矿泉水中各元素的组成常用质量体积浓度来表达,其单位为 mg/L。其中钙的含量为4.0 ,它表达什么含义?其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2)枝江大曲的酒精度为 450,它表示体积百分含量,要将其换算成物质的量
27、浓度,尚须哪些物理量?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课堂的学生们,此时又带着化学课堂的收获走向生活实践,实现了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衔接,课堂教学也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设计中,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我没有过分强调,而侧重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我相信,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将使他们受益无穷。一周前,学生们经历了溶液标签的收集过程,都主动与我交流,他们这样说道:“原来我的家里就有这么多与化学知识相关的物品呀!” “我带来的 1:4 的盐酸是什么意思?”“我们什么时侯上这节课呢?” 课未始而思无尽,主体探究式教学模式为我和我的学生们创造了一片共同学习的广阔天地。2.2
28、离子反应(第 1课时)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离子反应,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 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是学生认识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起始课。从教材的体系看,它是初中学习溶液导电性实验、酸碱盐电离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又是学习电解质溶液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从体系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从研究方法看,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补充以及从本质分析化学反应的必备技能,是中学生现在及至以后学习化学、从事化学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的重点。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 了解电解质的
29、概念;B.引导学生能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C.使学生了解到电解质在溶液中所起反应的实质。(2) 能力目标:通过演示实验和动画模拟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3) 情感目标:激发探索研究物质和理论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3.教材的重,难点:(1)重点:理解电解质,电离的定义,会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从电离角度概括出酸,碱,盐的本质。(2)难点:用电离方程式表示物质的电离过程,对酸,碱,盐本质的理解。二.说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法,即以问题为切入口,追踪变化的本质,解释疑惑。它有利于培养学
30、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采用这种方法意在渗透探究问题的8方法,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限于新高一学生的能力,本节课主要以启发性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三. 说学法1.学情分析学生正处在 16、17 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支持的诸多特点。2.学法指导充分运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尽可能增加实验可见度,加强感性认识;利用计算机软件的动画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观察,理解微观本质。四.说教学1提出问题,引导探究演示溶液导电性实验,观察分析,同时展示多媒体教学软件,从微观领域
31、明确溶液导电的本质-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在此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溶化后能导电,这样很顺利的引出电解质的概念。然后通过介绍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引出氯化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HCl、H2SO4、HNO3 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2、 通过上面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到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反应的实质是离子之间的反应后,即可很自然地转入到对离子反应的讨论。 3、 巩固练习,理解内化能够很快地辨别出那些物质是电解质,能够正确地书写电离方程式,能够运用定义辨别出酸,碱,盐。4、
32、布置作业,应用迁移结合本节知识,课后讨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2.2离子反应(第 2课时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要说课的内容是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必修 1,第二章,第二节的第二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主要对电解质,酸,碱,盐的电离本质做了详细的讲解。本课时是在上一节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整个第二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学好这一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为以后化学学习奠定基础。并且,要求学生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
33、项基本技能。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学会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的关键。 9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训练学生科学方法,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通过现象看本质,找出事物变化规律。认识到事物变化过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1.3、重点 、难点重点: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说教法: 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我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采用探究式教学,由实验复习旧知识,引出新概念,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使学生深刻地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定义。并通过
34、关键词的点拔,巩固了定义的外延和内涵。2、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书中给离子方程式下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离子的符合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从而得出书写离子方程式实际上是依据该物质在反应体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决定写成离子形式,还是写成化学式,而不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3、通过实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顺利导出离子反应的本质和离子互换反应的发生条件,并对离子方程式有更深刻的理解。3、说学法3.1 学情分析由于此节课时面对的 16,17 岁的高中生,他们的形象思维在这一阶段还是暂主导地位,所以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点,以直观形象实验教学为主,引导,启发学生思考
35、,探索认清事物的本质。3.2学法指导在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旧知识为指路灯来探寻新知识,层层深入掌握新知识。使学生基础知识应该扎扎实实巩固。在学习过程培养了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这节课我尽可能用实验来引出问题,解决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4、说教学程序1.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及书写步骤的教学: 本节课,我采用探索式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进行分组,做 Na2SO4与 KCl,BaCl2的实验,要求同学们在做这个实验的同时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让同学们进行充分的讨
36、论,并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 Na2SO4与 BaCl2反应的实质是SO42-和 Ba2+的反应,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和书写步骤。2.中和反应的实质:通过实验:NaOH,HCl 的中和反应,和几组中和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学生得出中和反应的实质,从而加深对离子反应本质的认识。3.最后有选择性的通过实验 CuSO4和 NaOH,Na2CO3和 HCl的复分解反应,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这也是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02.3氧化还原反应1、教材分析1.1、教材地位和作用教材把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 1教材第一册第二章化学物质
37、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学生对本节教材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以后对化学的学习。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合乎情理(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符合由表及里的学习规律)。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又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
38、重要纽带。所以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教学大纲“螺旋式上升”的基本思想。氧化还原反应像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等内容一样,历来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氧化和还原是一对典型的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有氧化反应发生必然有还原反应发生,它们绝对不可能孤立存在,而是统一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学中的对立统一现象到处可见,通过认真引导,就可以使学生逐步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里的体现。反过来,这又会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对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
39、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2、使学生学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及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3、使学生了解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理清 5对概念的关系(氧化剂和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氧化性和还原性)及它们与化合价、电子得失的对应关系。能力目标:1、思维能力的培养:由表及里培养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2、表达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讨论、代表汇报的形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40、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德育目标: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和“对立统一”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1.3、重点 、难点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中的对立统一的关系2、说教法: 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线,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以知识有层次结构为基础,通过分析,讲解,让教师的认识转化为学生的认识。3、以思维训练为核心,通过提问,讨论达到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合作,多项信息综合11反馈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4、多层次,具有代表性的习题
41、,进行巩固提高,为此按照上面思路要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完成教学目的,并适时指导学生有关的学习方法,和将采用讲述,讲义等具有启发性的综合教学方法,把教师的认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识体系,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3、说学法3.1 学情分析初三化学教材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介绍较简单,即“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生成物是氧化剂。氧气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和“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发应叫做还原反应。”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然后从化合价的角度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最后从本质上理解氧化还原反应。3.2学法指导通过学情分析我采用的主要是探索引申、分析讨论的教法,
42、不断给学生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诱导思维,激发兴趣,层层推进,所以学生就沿着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由表及里的认识规律来思考、推理、判断和概括总结的程序进行学习,这有利于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特征及其本质的理解与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H2还原 CuO的这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氢、铜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针对此问题,紧接着提出 Na在 Cl2中燃烧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问题,顺势引导学生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来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然后提出元素化合价有升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分析讲座的学习方法,学生不难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43、是电子发生转移,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深刻理解,氧化与还原这两个相反的过程总是同时存在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原因是,一种物质失去电子,必定同时在另一种物质得到电子,它们是相反的,又是互相依存的。这样一来,学生靠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思考分析,突破了重点,提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与物征。另外通过练习掌握了表示电子转移情况的方法后,其内心自然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增强记忆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学习方法。4、说教学程序4.1 教材处理(1)分散重点、难点:课时安排为 2课时。第一课时导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与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
44、关系。第二课时突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氧化剂、还原剂等十个、五组概念。(2)以氧化还原反应这一系统概念的建立为主线,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并以基本类型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等为辅线来充实基本概念;同时加以一定量的应用、练习来巩固、深化和发展概念。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3)用电子转移观点来分析氧化- 还原反应,由于知识本身较为抽象复杂,且高一学生缺乏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弱,所以学习此内容时会感到困难,而且氧化
45、剂、还原剂等十个、五组概念易混淆,为了方便记忆,由简入深的方法进行记忆。比如说:通过简单的反应(Zn+2HCl=ZnCl 2+H2)来记忆各个概念。这样就可以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和“ 对立统一” 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4.2 教学环节的解决办法(1)重、难点的解决方法12复习化合价概念,抓住化合价的变化跟电子得失的关系,通过分析氢气跟氧化铜的反应,钠在氯气中燃烧等例子,从得氧失氧、化合价的升降、电子转移一环扣一环地由表及里地揭示反应的实质,从而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正确理解概念间的相互关系,例如讲氧化剂和还原剂时,应着重说明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夺得电子而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后的生成物叫
46、做还原产物;还原剂失去电子而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让学生认识到氧化剂和还原剂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二者缺一不可。课堂上要有计划地留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并在此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疑点的解决办法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关系: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对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看具体的而定.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只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取决于得失电子的多少。得失电子的难易往往可以通过反应的条件和反应的程度加以判断,一般说来,反应条件越容易,反应的程度越剧烈,则得失电子越容易。例如:Na 和盐酸反
47、应比 Al 和盐酸反应剧烈。元素价态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关系:一般常见的处于最低价态的元素具有还原性;处于最高价的元素具有氧化性;而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通常以一种性质为主。如 S、Cl2 以氧化性为主。说明:以上所述解决办法将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故下面教学程序将不再重述.4.3 教学程序依照教材的安排和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中应以让学生掌握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反应为主,不宜把问题向纵深引申。我对本节课的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引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主线,通过提问,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请学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2Mg
48、 + O 2 = 2MgO(提问)此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学生随意发挥:化合反应、氧化反应)Mg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H 2 + CuO = Cu + H2O此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置换反应、还原反应)CuO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科学家早以从得氧失氧的角度认识了氧化、还原反应,这是最原始最基础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问中只属于还原反应吗?否。还属于氧化反应即为氧化-还原反应。由此可知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存在,同时发生,它们是对立统一,不能分开的。知识是有阶段性的,许多概念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进行“对立统一 ”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提问)2Na+ Cl 2 = 2NaCl 是否为氧化-
49、还原反应? (学生:不是)事实是氧化-还原反应。(学生愕然。)(激发学生思维中的矛盾点,引出氧化还原反应进一步的认识)(讨论)三个反应的新的共同点,可提示从化合价角度分析。学生讨论、分析、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元素化合价有升降。新课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有升降。(探究)各写出一个符合下列条件的有关化学方程式,并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两种单质化合;两种化合物化合;单质与化合物化合。13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物质;一种物质分解成三种物质。非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复分解反应:氧化物与酸、氧化物与碱、酸与碱、酸与盐、盐与盐。(联系旧知、巩固新知展开思考、打下伏笔)(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各分类方法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复习)反应 H2 + CuO = Cu + H2O 中 H2因得氧发生氧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