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 首页- 培训中心- 政策法规- 工作标准- 国家标准-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2009/04/23 GB/T 11822-2000 代替 GB/T11822-1989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0-12-11 批准 2001-05-01 实施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科学技术档案案卷的组卷原则和方法,案卷和案卷内文件材料的排列、案卷的编目、案卷的装订、卷皮规格及其制成材料的质量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科学技术档案的案卷整理。某些形式特殊的科学技术档案的案卷整理可参照本标准。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1 科学技术文件材料(以下简称科技文件材料) scientific and
2、technical records记录和反映生产、科研、基建、设备及其管理活动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技术文件的总称。2.2 科学技术档案(以下简称科技档案)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rchives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从事生产、科研、基建及管理活动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应当归档保存的科技文件材料。2.3 案卷 file由互有联系的若干文件组合而成的档案保管单位。2.4 卷内目录 innerfile item list登录案卷内文件题名及其特征并固定文件排列次序的表格,排列在卷内文件之前。2.5 卷内备考表 file note卷内文件状况的
3、记录单,排列在卷内文件之后。2.6 档号 archival code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实体的用以固定和反映档案排列顺序的一组代码。3 组织案卷3.1 组卷原则组卷要遵循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案卷内科技文件材料的有机联系,便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3.2 组卷要求3.2.1 案卷内科技文件材料内容必须准确反映生产、科研、基建、设备及其管理活动的真实情况。3.2.2 案卷内科技文件材料要齐全、完整。3.2.3 案卷内科技文件材料的载体和书写材料应符合耐久性要求。不能有热敏纸,不能有铅笔、圆珠笔、红墨水、纯蓝墨水、复写纸等书写的字迹。3.3 组卷方法3.3.1 直接针对具体项目的管理性科技文件材料
4、放入所针对的项目里组卷。3.3.2 产品、科研课题、基建项目、设备仪器方面的科技文件材料按其结构或阶段等分别组卷。3.3.3 引进项目中的成套科技文件材料可不拆散组卷。3.3.4 一个单位保存一套相关的通用图、标准图,并单独组卷;采用了这些通用图、标准图的项目,其科技文件材料组卷时可在卷内备考表中说明并注明标准图、通用图的图号。3.3.5 底图以张为单位单独保存和管理。3.3.6 产品更新换代或更新零部件时,保留新形式的科技文件材料并单独组卷排列在原产品案卷之后。3.3.7 设备维修中形成的科技文件材料单独组卷。外购设备中的随机文件材料可以单独组卷。4 案卷和案卷内科技文件材料的排列4.1 产
5、品类案卷按产品开发设计(含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工艺、工装、加工制造、生产定型等工作程序,或按其产品系列、结构排列。4.2 科研类案卷按课题准备立项阶段、研究实验阶段、总结鉴定阶段、成果申报奖励和推广应用等阶段排列。4.3 基建类案卷按项目依据性材料、基础性材料、工程设计(含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工程竣工验收等排列。4.4 设备类案卷按设备依据性材料、外购设备开箱验收(自制设备的设计、制造、验收)、设备安装调试、随机文件材料、设备运行、设备维护等排列。4.5 案卷内管理性科技文件材料按问题、时间或重要程度排列。4.6 案卷内科技文件材料排列应文字在前,图样在后。
6、有译文的外文资料译文在前,原文在后。5 案卷的编目5.1 卷内科技文件材料页号的编写5.1.1 案卷内科技文件材料均以有书写内容的页面编写页号。5.1.2 单面书写的科技文件材料在其右下角编写页号;双面书写的科技文件材料,正面在其右下角,背面在其左下角编写页号。图样页号编写在标题栏外。5.1.3 成套图样印刷成册的科技文件材料,自成一卷的,原目录可代替卷内目录,不必重新编写页号;与其他科技材料组成一卷的,应排在卷内文件材料最后,将其作为一份文件填写卷内目录,不必重新编写页号,可在备注中注明总页数。卷内目录、卷内备考表不编写页号。5.2 案卷封面的编制5.2.1 案卷封面印制在卷盒的正表面,也可
7、采用内封面形式(内封面规格见 7.3.1)。封面式样见图 A1。5.2.2 案卷题名应简明、准确地揭示卷内科技文件材料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名称或代字、代号及其结构、阶段的名称等,案卷题名一般由立卷人拟写。5.2.3 立卷单位应填写负责科技文件材料组卷的部门或项目负责部门。5.2.4 起止日期应填写案卷内科技文件材料形成的起止日期。5.2.5 保管期限应依据有关规定填写组卷时划定的保管期限。5.2.6 密级应依据保密规定填写卷内科技文件材料的最高密级。5.2.7 档号应填写全宗号、分类号(项目代号或目录号)、案卷号。全宗号由各单位根据本单位法人的变更情况自行设定,需向国家档案馆移交的档案,其全宗
8、号另定;分类号是指按统一的分类规则划分本单位全部档案后所给定的类别号;项目代号是指科技档案所反映的产品、工程、课题、设备的代字或代号,目录号一般指分类目录号;案卷号指科技档案按一定顺序排列后的流水号。5.2.8 档案馆号应填写国家档案行政部门赋予的档案馆代码。5.3 案卷脊背的编制案卷脊背的项目有保管期限、档号、案卷题名,式样及规格见图 A2。保管期限填写方法同 5.2.5,也可用色标区分;红色代表永久,黄色代表长期,绿色代表短期;档号填写方法同 5.2.7;案卷题名可根据各单位具体情况自行填或不填,填写方法同5.2.2。5.4 卷内目录的编制5.4.1 卷内目录式样见图 A3。5.4.2 序
9、号应用阿拉伯数字从 1 起依次标注卷内科技文件材料件数的顺序。5.4.3 文件编号应填写科技文件材料的文号或图样的图号、设备代号、项目代号等。5.4.4 责任者应填写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部门或主要责任者。5.4.5 文件材料题名应填写科技文件材料的全称。5.4.6 日期应填写科技文件材料的形成日期。5.4.7 页号应填写每件科技文件材料的首尾页上标注的页号。5.4.8 卷内目录排列在卷内科技文件材料首页之前。5.5 卷内备考表的编制5.5.1 卷内备考表式样见图 A4。5.5.2 说明包括:案卷内科技文件材料的件数、页数以及在组卷和案卷提供使用过程中需要说明的问题。5.5.3 立卷人应由责任立卷
10、人签名。5.5.4 立卷日期应填写完成立卷的日期。5.5.5 检查人应由案卷质量审核者签名。5.5.6 检查日期应填写审核的日期。5.5.7 互见号应填写反映同一内容而形式不同且另行保管的档案保管单位的档号。档号后应注明档案载体形式,并用括号括起。5.5.8 卷内备考表排列在卷内文件材料之后。6 案卷的装订6.1 案卷可采用装订和不装订两种形式。6.2 案卷内不同幅面的科技文件材料要折叠为统一幅面,破损的要先修复.幅面一般采用国际标准 A4 型(297mm210mm)或国家通用 16 开型(260mm185mm)。图样折叠时标题栏露在右下角。6.3 案卷内不允许有金属物6.4 不装订的案卷,应
11、在每份科技文件材料的右上角加盖档号章,式样见图 A7。档号填写方法同 5.2.7,序号填写方法同 5.4.2。7 卷皮、卷内表格的规格及其制成材料7.1 科技档案案卷卷皮采用卷盒、卷夹两种形式。卷盒、卷夹式样见图 A5、A6。7.2 卷皮规格和制成材料7.2.1 卷盒的外表面规格为:305mm220mm,厚度分别为 10mm、2 0mm、30mm、40mm、50mm、60mm 六种。7.2.2 卷夹的外表面规格为:305mm220mm,厚度为 20mm。7.2.3 卷皮宜采用牛皮纸板双裱压制,或黄板纸制作,外裱牛皮纸。本标准推荐使用无酸卷皮。7.3 卷内表格的规格和制成材料质量7.3.1 卷内
12、目录、卷内备考表规格为:297mm210mm 或 260mm185mm。7.3.2 卷内目录、卷内备考表宜采用 70g/m2 以上白色书写书纸制作。7.4 案卷脊背标签的规格和质量7.4.1 案卷脊背标签与卷盒的长度和厚度相同,即 305mm10(20,30,40,50,60)mm。7.4.2 案卷脊背标签宜采用 150g/m2 白色书写纸制作,案卷脊背格式也可以直接印在卷盒脊背上。7.5 卷皮上和卷内表格中书写的字迹要清晰端正。附 录 (略)【关闭】当前位置: 首页- 培训中心- 政策法规- 工作标准- 国家标准- 缩微摄影技术用 35mm 卷片拍摄技术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2009/04/2
13、3 (GB/T 15021-1994)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 35mm 卷式缩微胶片拍摄技术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方法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拍摄 A 系列幅面尺寸的技术图样和技术文件,其他幅面尺寸的原件也可参照使用。2 引用标准GB 6159 1 缩微摄影技术词汇第一部分一般术语GB 6160 缩微摄影技术银-明胶型缩微胶片的密度GB/T 6161 缩微摄影技术 2 号测试图的特征及其在缩微摄影技术中的应用GB 7516 缩微摄影技术图形符号GB 8988 缩微摄影技术检验技术图纸缩微摄影质量测试标板的制作GB 8989 缩微摄影技术技术图纸缩微摄影的质量标准与检查GB 10609.4
14、技术制图对缩微复制原件的要求GB/T 13361 技术制图通用术语3 术语本标准所用术语见 GB6159.1 和 GB/T 13361。4 拍摄前准备4.1 原件原件应符合 GB10609.4 的要求。4.2 整理4.2.1 原件应齐全、排列有序。4.2.2 对折皱、破损、污染的原件应作相应的技术处理。4.2.3 装订成册的原件应拆开。4.3 编排4.3.1 应按盘编制原件总目录和每盘的分目录(包括顺序号、原件图样名称及代号、画幅号或缩微号、备注等)。4.3.2 按胶片的长度和原件情况(包括需要在相应位置放置的标板)计算每盘胶片拍摄原件的数量。4.3.3 制定拍摄计划,填写作业单(包括片盘号、
15、拍摄内容、拍摄日期、胶片型号、乳剂号、拍摄及冲洗条件及质量检验结果等)。5 缩率5.1 对 A 系列副面尺寸的原件,推荐使用 1/30,1/21.2,1/15 三种缩率,见表 1。其他幅面尺寸的原件使用的缩率见附录 A。表 1A 系列幅面尺寸原件推荐使用的缩率 mm原件幅面尺寸缩率影像尺寸A08411189 1/(300+1.2)28.039.6A1594841 1/(300+1.2)19.828.028.039.6A2420594 1/(21.20+0.85)1/(150+0.6)19.828.028.039.6A3297420 1/(21.20+0.85)1/(150+0.6)14.019
16、.819.828.0A4210297 1/(150+0.6)14.019.85.2 一般应在每个画幅中的原件外左下角拍上相应的缩率卡,并在未画米制参考分度的图样下边框中央处设置一条长 100mm 的米制参考分度,米制参考分度的制作见 GB10609.4附录 A。6 拍摄6.1 胶片各区段的设置每盘缩微胶片分片头、前标识区、原件区、后标识区、片尾五个部分。6.1.1 片头每盘胶片的片头部分应留出不少于 700mm 的空白片作护片和引片。6.1.2 前标识区a拍摄“卷片开始”图形符号标板,图形符号见 GB7516;b.如本盘胶片是接前一盘胶片拍摄的内容,则需拍摄“接上盘” 图形符号标板,并用数字标
17、明相接的片盘号,见图 1;(上盘胶片片盘号)(本盘胶片片盘号)图 1“接上盘”图形符号c.拍摄本盘胶片片盘号(可直读);d.拍摄测试标板,测试标板见 GB8988;e.拍摄凭证标板,包括拍摄该原件的正式批文、批准人签字及其他有关内容;f.拍摄著录标板,包括原件项目名称、拍摄单位、拍摄时间、原件收藏单位、管理单位等。6.1.3 原件区a.拍摄本盘胶片中原件的分目录;b.拍摄原件、检索符号和必要的标板(见 6.3),原件的对中符号应和摄影机稿台上的中心标记对齐;c.为方便缩微品的利用,拍摄时可选用一种或多种检索方式,如放置画幅号、设置闪现靶标等。6.14 后标识区a.拍摄著录标板;b.拍摄凭证标板
18、;c.拍摄测试标板;d.拍摄本盘胶片片盘号(可直读);e.如本盘胶片拍摄的内容需转到下一盘胶片上,则需拍摄“ 续下盘”图形符号标板,见图2;(本盘胶片片盘号)(下盘胶片片盘号)图 2“续下盘”图形符号f.拍摄“卷片结束” 图形符号标板,图形符号见 GB7516。6.1.5 片尾每盘胶片片尾部分应留出不少于 700mm 的空白作护片和引片。6.2 画幅影像排列画幅影像的排列顺序和走向要符合原件的排列顺序和阅读方向。6.3 原件的缺陷及重拍符号(见 GB7516)的应用6.3.1 原件缺页时,在缺页处拍摄“原件短缺” 图形符号标板,并注明缺页的代号。6.3.2 拍摄模糊不清、难以阅读或受污染的原件
19、时,可先拍摄“原件难辩认” 图形符号标板或与原件一起拍摄“ 原件难辨认 ”图形符号。6.3.3 拍摄有损信息完整的残缺原件时,可先拍摄“原件损坏” 图形符号标板或与原件一起拍摄“原件损坏 ”图形符号。6.3.4 拍摄编号错误的原件时,可先拍摄“编号错误” 图形符号标板或与原件一起拍摄“编号错误”图形符号。6.3.5 拍摄过程中,在已拍画幅后要随即重拍同一影像时,应在重拍画幅前拍摄“影像重复”图形符号标板。6.3.6 在原件上连续出现上述某种缺陷时,可拍摄一个图形符号标板,并注明缺陷原件的起止编号。6.4 说明事项的处理6.5 分幅拍摄6.5.1 对同一原件分幅拍摄时,应采用相同的缩率。6.5.
20、2 分幅拍摄时,可按先下后上、先右后左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的顺序排列,并应在每个画幅空白处放置分幅号。6.5.3 分幅拍摄的原件重叠尺寸应不少于 100mm。6.6 合幅拍摄6.6.1 合幅拍摄的各原件幅面、反差、字体大小和图线宽度等经合幅拍摄后,必须能满足阅读、拷贝及还原的质量要求。6.6.2 合幅拍摄的原件必须而序相连。6.6.3 合幅拍摄的影像排列顺序见图 3图 3 合幅拍摄的影像排列6.7 补拍6.7.1 补拍胶片应留有片头。6.7.2 拍摄“卷片开始 ”图形符合标板。6.7.3 拍摄补拍文字说明或补拍报告单。6.7.4 按补拍原件顺序拍摄。6.7.5 补拍胶片接在本胶片“卷片开始”
21、符号之前,见图 4。图 4 补拍胶片接片示意区7 质量要求7.1 缩微品记录的影像应反映原件的原貌,除按本规定设置的标板、符号和必要的说明外,不得丢失或增加任何信息。7.2 原底片的背景密度、清晰度及解像力、硫代硫酸盐残留量等质量要求见 GB8989 和GB6160。7.3 原底片上不应有划伤及指印、水渍、油渍和药液等污染痕迹。附录 A其他幅面尺寸原件适合使用的缩率(参考件)A1 适合其他幅面尺寸(非 A 系列幅面尺寸)原件的缩率为 1/16,1/24/,1/30,见表 A1。表 A1 其他幅面尺寸原件适合使用的缩率 mm原件幅面尺寸缩率影像尺寸宽长4576091/1628.638.1宽长4576096099121/2425.438.0宽长60991291212301/3030.441.0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4-12-28 发布 1995-08-01 实施【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