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古代文化常识(职官、科举).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674888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化常识(职官、科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古代文化常识(职官、科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古代文化常识(职官、科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古代文化常识(职官、科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古代文化常识(职官、科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古代文化常識(職官、科舉)設官分職,太古亦有之,傳說伏羲氏以龍紀(因神龍負圖而得祥瑞) ,故以龍命官(春官為青龍,夏官為赤龍,秋官為白龍,冬官為黑龍。中官為黃龍) 。共工氏以水紀(受水瑞) ,故以水命官。神龍氏以火紀(受火德) ,故以火命官(春官為大火,夏官 為鶉火,秋官為西火,冬官為北火,中官為中火也) ,黃帝受雲瑞,故以雲命官(春官為青雲,夏官為赤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但唐堯以前官所治者為天事,唐堯以後,官所治者為民事,夏商周三代沿襲古制,至周為最備。 周禮保存了完整的西周設官分職的制度。分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天官以塚宰為行政長官,其屬官有六十三,地官以大司

2、徒為行政長官,其屬官有七十八。春官以大宗伯為行政長官,其屬官有七十。夏官以大司馬為行政長官,其屬官有六十九。秋官以大司寇為行政長官,其屬官有六十六。冬官以大司空為行政長官,此篇在漢時就失傳了,其屬官不可考,就上述五官來看,就有 346 個官職。可見其建制之全。六官分掌邦治(天官) 、邦教(地官) 、邦禮(春官) 、邦政(夏官) 、邦禁(秋官) 、邦土(冬官) 。唐時中央各部就有仿周禮六官的味道,見頁 876 表。秦漢以後,對三代官制有所沿襲,也有所更革。由於歷代建制不同,其設官分職的情況就不盡相同,所以不可能作詳細的講解,只講一些與閱讀有關的一些職官方面的常識。教材按中央官制、地2方官制、品階

3、勳爵三個方面介紹,我這裏仍然是作提示性的講解。一、 中央官制中央是與地方相對而言的,古代的中央即朝廷,最高統治者是皇帝(秦以前為王) ,但皇帝不是官, 說文對“官”字的解釋是:“史(吏字之誤)事君也。 ”官是事奉君上的人,帝王是被事奉的對象,故不算官之列。古代的官是由皇帝任命的,中央機構的官員更是如此。中央機構分首腦機構、行政部門、監察彈劾機構、文史機構、內務機構等。1 首腦機關秦代以丞相府、太尉府、御史大夫寺組成首腦(中樞)機構,丞相分左右二丞相,古人尚右,故右丞相位在左丞相之前。尊為相國,通稱宰相。是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官。 “相”之稱是沿用戰國時的稱呼,戰國時各諸侯國設文、武兩個方面的

4、最高官員,一般文官為相,武官為將(上將) 。 “相”輔佐國君治理朝政, “上將”負責指揮三軍作戰。楚國的“相”稱“令尹” , “將”為“上柱國” 。秦代丞相佐理國政,太尉掌管軍事,御史大夫掌管內務與監察。西漢將丞相改為大司徒,太尉改為大司馬,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號稱“三司” (或“三公” ) 。這樣就使丞相的權力有所削弱。到了東漢,雖置三公,而事歸台閣,台閣成了實際首腦機構。東漢的台閣就是後來尚書省的前身。魏晉南北朝時的尚書省,權力很大,其首腦為尚書令,副職為尚書僕射。按:僕射,本為武官,秦時已有。秦重武功,主射以督3課之,漢建始元年,置尚書五人,以一人為僕射,漢末分置左右僕射,至唐宋時,左右

5、僕射實為宰相之職(皆因唐太宗(李世民)曾任尚書令,故此官再不能授予別人,只好以左右僕射授人) ,宋以後廢置。魏文帝以為尚書省的權重壓主,故改為週邊機構,另設中書省,中書省成為實際的首腦機構。南北朝時又限制中書省的權力範圍,又設置門下省,就形成尚書、門下、中書三省分職的制度。中書省取旨,門下省審核,尚書省執行皇旨。有點像今美國的三權分立,這樣使中央首腦機構互相監督。唐代的首腦機構承南北朝,並做了適當調整。有“參議朝政” 、“參議得失” 、 “參知政事”等名目,還有“同中書門下三品” 、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宰相的異稱。宋代的實際首腦機構是中書省和樞密院。中書省相當於秦時的丞相府,樞密院相當於秦

6、時的太尉府。元代廢三省,只設中書省,其首領中書令往往由皇太子充任,不立官品,其副職是左右丞相,正一品。明代廢中書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後以“內閣大學士”任皇帝私人顧問兼秘書,成了實際的宰相。清代沿襲明制,但後來設立軍機處,其首長為軍機大臣,實為宰相之職。2 行政部門秦漢三公之下有九卿。4秦漢的少府到隋唐發展成六曹治事的“尚書台” ,本為行政部門,上升為首腦機關之後,在其內部又設六部,分曹治事,每曹設尚書一人,有吏、民(為避李世民的名諱改為戶) 、禮、兵、刑、工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銓敘(根據官員資歷和政績,確定其升降等級) 、考績、升降等,民(戶)部掌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禮部掌典禮、

7、科舉、學校等。兵部掌軍政大事。刑部掌刑法、獄訟,工部掌工程營造、水利設施等。這是後世中央各部的前身。只是現在越分越細。其實,六部的設置是摹仿的周禮六官。3 監察彈劾機構戰國時的“禦史”實際上就是監察官,西漢時成立了禦史府,為中央監察機構。東漢稱為“禦史台” 。其長官為“御史大夫”或“禦史中丞” 。明代的監察機構改稱“都察院” ,長官為左右都禦史。清代沿襲明制。 “禦史台” 、 “都察院”的職責是對百官進行糾察彈劾。4 文史機構史官的設立可以上溯到黃帝的時代,漢字就是由黃帝的史官蒼頡創制的。周有太史,掌文史星曆以及國家的典冊秘笈。秦漢時的奉常之屬官有太祝、太蔔,都屬於文史之官。西漢有蘭台令史是專

8、司校訂國家圖書館中的秘笈的。東漢的秘書監也屬文史機構。從事文史工作的官員有學士、直學士、修撰、校理、校書郎、正字等稱謂,魏晉南北朝的著作郎,也屬史官之列。唐宋還設有史館。元、明清將史館併入翰林院。古代還有博士、助教等官銜。漢武帝時設5五經博士,其弟字叫做博士弟子,是不是古代的博士就等同于今天的博士,古代的博士弟子就等同于今天的博士生了呢?不是,因為古代的博士雖有學術頭銜的含義在其中,但更多的是一種官職,是九卿之一的奉(太)常的屬官。是要吃皇家的俸祿的,而今天的博士只是一種學位。魏晉以後博士才漸漸地變成了教官,與今天從教的博士有些類似,故有“助教” 、 “教授”等稱呼。5 內務機構主管皇帝後妃的

9、飲食起居的官僚機構即內務機構。這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一種現象,即宦官制度。 周禮天官中有很多職官像“宮正” 、 “宮伯” 、 “宰夫” 、 “內宰”等屬官都屬這一機構中的官員。本來宦官只能管理宮中內務,不能干預朝政,但從東漢起,就有宦官專權的現象,且愈演愈烈。漢末以宦官典中書,遂有十常侍之亂,導致了東漢的衰落,宦官專權是極其危險而有害的,身體不建全者,必然導致心理上的某種缺陷,宦官一旦把持朝政,就會給整個社會帶來災難。明代宦官甚至於成立特務軍警組織,搞得朝廷人人自危,談宦色變。這是導致明王朝覆沒的一個因素。二、 地方官制周禮有六鄉,是對遠離京畿的地方進行較大的行政區劃,設六卿掌之。春秋時有邑縣

10、,其長官不同的侯國有不同的稱呼,魯衛稱為“邑宰” ,晉國稱為“大夫” ,楚國稱為“令尹” 。戰國時有郡有縣,郡長為守,縣長為令。後來以郡領縣,形成縣屬於郡的體制。6秦時設有三十六郡,其郡長為郡守,這是沿用戰國的稱謂。下設郡丞,郡之次長。還有都尉,專掌一郡的軍政。每郡還設有郡監,掌對地方官員的監察。郡下設縣,其長官滿萬戶以上的大縣為令,不滿萬戶以上的小縣為長。縣令(長)下設縣丞和縣尉。漢承秦制,只不過有“國”這一行政單位,是皇親的封地,是漢朝的特別行政區。後來吳楚七國之亂後加以裁削,由中央派“相”處理行政。郡國之相食二千石(月俸 120 斛,一鬥二升為一斛) 。另外加強了地方監察,在全國設立了十

11、幾個監察區。稱為州或部,每州設刺史一人,負責糾察該州(部)的地方官員。京城所在的州,設“司隸校尉” ,也是監察的行政首長。東漢以後的刺史實際掌握了該州(部)的兵權。隋初廢郡設州,州的長官或叫“州牧” ,或叫“刺史” 。唐代州、郡並行,州之長官為“刺史” ,郡之長官為“太守” 。下設“別駕” 、“長史”和“司馬”作為副手。又將全國劃分為十道,由中央派監察官員進行巡察。這些官員稱“巡察使” (或“按察使” 、 “採訪處置使” 、 “觀察使”等) 。唐中期,還在邊疆地區設鎮,首領為節度使。宋代縣以上的行政單位為州,州政由朝廷直接派員前往治理,故稱“知 XX 州軍州事” 。簡稱“知州” 。每州設“通判

12、(管監察) ”、“判官(管行政) ”、 “推官(管司法) ”等,與州平行的行政單位有“府” 、 “軍” 、 “監”等。在這些行政單位之上,有“路” ,由中央派員直接管理。其官署稱“司” ,每路四司:經略安撫司,掌軍政,長官為“經略安撫使” 。轉運司,掌財政,長官為“轉運使” 。提刑司,7掌司法,長官為“提點刑獄公事” 。提舉常平司,掌賑災、鹽鐵專買,長官為“提舉常平使” 。南宋將以上司簡約為“師司” 、 “漕司” 、 “憲司” 、 “倉司”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機構是“行中書省” 。設“丞相” 、“參知政事”等官。明改行中書省為“承宣佈政司” ,簡稱“布政司”。但習慣上仍稱“省” 。長官為“左右

13、布政使” ,掌一省之政事。另設“提刑按察使” ,掌司法。 “都指揮使” ,掌軍事。有戰事時,中央派員出巡地方,處理軍務,稱“巡撫” 。到了清代, “巡撫”成了各省的最高長官。通稱“撫台” 。總督一省或數省的軍務要政的官,通稱“制台” 。清代也設道,道下有州有府,其長官稱“知府” 、 “知州”。設“同知” 、 “通判”為知府的副手, “州同” 、 “州判”為知州的副手。三、 品階勳爵古代的科舉是與教育聯繫在一起的,因此我們先談一下古代教育制度。學校教育至遲在商代就已形成,甲骨卜辭中就出現了“教” 、“學” 、 “師”等字。周代的官方學校有三個層次:一是天子的辟雍,是天子王畿內的貴族學校其內部又分

14、“成均” (居中,是演禮習樂之處) 、 “序” (設在東邊,是習射之處) 、 “瞽宗” (設在西邊,是祭祖之處) 、 “戽” (設在後邊,是習文字曆算之處) 。二是諸侯的頖宮,辟雍是圜狀的,取天圜之意。諸侯是半圓的形狀,故稱“頖宮” ,降于天子之意。三是地方所設的學校,商代稱為“序” ,周代稱為“庠”,孟子所謂“謹庠序之教” ,實指地方辦的學堂。這三個層次的學校8都是由官府所掌。這就叫做“學在官府” 。漢武帝時置博士弟子員五十名,這便是太學的正式建立。當時的教材就是儒家的五部經書:易 詩 書 禮 春秋 ,故教官稱“五經博士” 。東漢用考試方法選取博士,弟子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兩種。西晉在太學的基

15、礎上又增加“國子學” 。此制一直沿襲到明清。在京師設國子學,管理機構為國子監。首腦稱“祭酒” 。下有“司業” 、 “監丞” 、 “典簿” 、 “典籍” 、 “典僎”等行政人員,教官有“五經博士” 、 “助教” 、 “學正”等分別。地方有府學、州學、縣學。這是學在官府的大致情況。在西周以前基本上是由官府統一管理著教育的,而平王東遷以後,隨著王室的衰微,官府對教育的壟斷局面也隨之破解,典籍的散失使私人授受學徒成為可能。第一個創辦私立學校,且成績卓著者當推春秋時期的孔子,相傳他有弟子三千人,而最優秀者也達七十人以上。他的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的的教學原則,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育方法,誨

16、人不倦的教學態度對後世的教育都產生了深刻影響。私學從古自清都一直存在,只不過一般的私學只停留在啟蒙階段,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家塾。有錢的人家,延請老師是為了給孩童以較好的啟蒙教育,而真正要步入仕徒,還得要到官辦的高層次學堂去求學的。當然,唐末五代以後也有私人辦的高層次學校,稱為“書院” 。宋初有四大書院:白鹿書院、嶽麓書院、應天書院、嵩陽書院。兩宋的理學大師如程頤、程顥、朱熹都曾創辦過書院或在書院講過學。書院的負責人稱“山長” ,可以是出資者9自任,也可以延聘名儒擔當。古代的科舉制度比起任命或世襲,應該是一種社會進步。只不過後來只以八股取士,限制了讀書人聰明才智的任意發揮,有落後保守的一面。科舉取

17、士肇始于隋代,唐代盛行,而至清代光緒皇帝時,才被廢除。延續了一千多年。與魏晉時講門閥閱第的九品中正制的選拔制度比起來,是一種用人制度的進步。魏晉以前選拔人才基本上實行察舉制度,即由中央派出官員到各地巡察,發現人才向朝廷舉薦。或者由民間的基層行政單位層層保舉到朝廷,再由皇帝親自策問,根據其表現授予官職。魏晉時實行九品中正制,中央在各州郡設中正官(州為大中正,郡為小中正) ,以考察所在州的人才,主要是對士族階層的人進行考察,把他們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再舉薦到朝廷中來,以資任用。這種舉薦制度弊端很多,一是考察的範圍狹窄,只限於著姓士族,而庶族地主階層都與此無

18、緣,更何況一般的寒門之士。二是很容易被奸人用來結黨營私。到東晉後期,這種選拔制度實際上被豪門貴族所掌控,出現“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不正常現象。隋代廢除九品中正制,設進士、明經二科取士,開科舉制度之先。到唐朝就正式啟用這種考試選拔制度。將讀書、考試與作官聯繫到一起,一方面給積極進取的讀書人以進身的希望,同時也從根本上克服了九品中正制的選拔人才的大權落在地方豪族手中的弊病。科舉考試在唐代名目繁多,有秀才、明經、進士(另有博學宏詞科,為吏部主持)等十多種,10但人們最重視的是進士科,它注重文辭,以考詩賦為主,這樣促成了唐代近體詩作的繁榮。宋代的科舉制在唐代科舉制的基礎上有所變革,將唐代的一級考

19、試變為地方與中央的二級考試。先在各個地方組織一次選拔考試,稱為“取解試” ,合格的才送到京師再考一次,稱為“省試” ,亦即皇室中央政府組織的考試。取上的士子最後還要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 。殿試及第者,就稱為“天子門生” 。元代是科舉考試的中衰時期,明清兩代才是科舉制的最後完善時期。明清實行三級考試(其中還不包括童子試) 。第一級是“鄉試” ,這是地方一級的考試。能參加鄉試的人是經過童子試(或通過捐納)這一考試取得資格的。稱生員(俗稱秀才、庠生) ,鄉試每三年考一次,也就是逢年柱地支為子、卯、午、酉的年份就有這樣的考試。一般是定在八月初九至八月十七(共考三場,每場三天,共考九天,考下來,

20、個個都形消骨散了) ,因此時正是秋高氣爽之時,故稱秋闈。鄉試及第稱為舉人,高中榜首的第一名稱“解元” ,第二名叫“亞元” ,第三、四、五名稱“經魁” 。第六名叫“亞魁” ,七名以後所有中了舉的人都稱“文魁” 。除有資格參加更高一級的考試會試外,還有就是可以直接授官,擺脫窮困潦倒的處境,故範進中舉,高興得發了瘋,一是不容易,二是中舉以後,就可以升官發財了。第二級是“會試” 。這是由中央禮部(相當於教育部)主持的11一次考試。會試是在鄉試的第二年(即逢醜、辰、未、戌的年份)二月在京師舉行。因是在陽春二月舉行的,故又稱“春闈” 。因是由禮部主持的,故又稱“禮闈” 。參加會試的舉人享受較高的待遇,由布

21、政司發給路費,由公車接送。沿途一路綠燈。會試也要考三場,每場三天,其內容單調乏味得很,是與四書五經緊密相關的,其文體也不是像唐代可以賦詩、可以作文,而是要寫成八股文的文體。八股文的結構程式是:在起股之前有三道程式:破題、承題、起講。然後才正式進入話題,開始做八股文:起股、中股、複股、束股,而每一股又有兩個相對偶的小股(故稱八股) 。八股文要求講排偶,又稱八比文、時文、時藝、制藝。它使得科舉科試進入一套僵化的固定的程式,既是科舉考試成熟的表現,又是科舉考試最終要衰落甚至被一種新型的考試取代的一個內在因素。會試中榜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凡取得貢士資格的都有資格參加最高級別的考試“殿試”了。第

22、三級是“殿試” 。這是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最高級別的考試。當然不一定是由皇帝親自出題,一般是由內閣擬定,皇帝批准。只考一天,早上進考場,晚上交卷。第三天就可放榜。按三甲分等張榜,一甲只取前三名,第一名稱“狀元” (唐代還有稱“狀頭”的) ,第二名為“榜眼” ,第三名為“探花” (有“探采名花”之意) 。合稱三鼎甲。第二甲就不再分名次,叫進士出身。三甲也不再分名次,叫“同進士出身” 。本部王城有一扁額題為“三元及第” ,有人解釋說桂林有一年12上京考試的人中同時拿到全國的第一、二、三名。其實這是一個誤會,所謂“三元及第”是指某人在鄉試中獲解元、在會試中獲會元、在殿試中又獲狀元,這是十分難得的殊榮,沒有一定的實力(包括身體條件和考運等)是不會取得這樣好的成績的。科舉考試的最後廢除是在 1904 年以後。光緒皇帝採納了維新志士的建議,廢除八股文,開考中國歷史、中國政治,世界政治、專門技藝。後來慈禧太后還開設經濟特科,派遣留學生,使中國的教育才走上了與世界接軌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文化创意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