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文化概论-2006-2013.10历年真题和答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674063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90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概论-2006-2013.10历年真题和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中国文化概论-2006-2013.10历年真题和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中国文化概论-2006-2013.10历年真题和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中国文化概论-2006-2013.10历年真题和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中国文化概论-2006-2013.10历年真题和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全国 2013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1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 AA.文化内涵B.文化现象C.文化事象D.文化产品2从公元前 1100 年到公元 1400 年,属于中国气候变迁中的寒暖交错期。这个寒暖交错 D期上起西周,下迄A.秦末B.两汉C.唐末D.明初3在二十四正史中,较为全面地描绘秦汉时期各地区域文化特色的是在太史公司马迁史记一书中的 CA.滑稽列传B.秦始皇本纪C 货殖列传D.游侠列传4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始终追求的政治观念

2、基调是A.和睦B.统一C和平D.友好5新石器时代结束于距今 4000 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A.五六千年之久B.四五千年之久C三四千年之久D.二三千年之久6周人极端重视的是A.渔业B.农业C.林业D.手工业7 古代社会的作者是A.马克思2B.恩格斯C.斯大林D.摩尔根8中国古代普遍使用铁器是在A.夏代B.商周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9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作A.市B.集C.庙市D.墟10 周礼地官遂人把大小不同的道路分为五等,下列选项中,从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径、涂、畛、道、路B.径、畛、涂、路、道C.径、畛、涂、道、路D.畛、涂、径、路、道11在我国手工行业传说中,发明了指南车和乐器

3、的人是A.黄帝B.伏羲C.后稷D.鲁班12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A.伦理政治B.强权政治C.议会政治D.民主政治13君主专制制度脱胎于原始社会A.前期的禅让制B.前期的母权制C.后期的父权制D.后期的禅让制14科举考试以考试为主要标准,其考试的主要形式是A.口试B.策问C.笔试D.殿试315汉代实行的选官制度是A.分封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16风、云、雷、雨神的祭祀,属于古代的A.天神祭祀B.地神祭祀C.人神祭祀D.四时祭祀17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审美意识等方面属于A.物质文化B.生产生活文化C.制度文化D.精神文化18 易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凶过吉生矣。 ”这

4、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案思维模式是A.整体思维B.类比思维C.辩证思维D.抽象思维19道教炼丹术,推动了古代化学制药技术的发展,创立道教丹鼎一系的葛洪,其所著名著为A.正一经B.千金要方C.抱朴子D.效验方20北魏时期,创立“北天师道”,使道教由民间宗教变为官方宗教的道士是A.张道陵B.张鲁C.丘处机D.寇谦之21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著名诗人是A.李白B.刘禹锡C.王维D.杜牧22普通话的标准是A.上海语音B.北京语音4C.北方语音D.南方语音23 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的作者是A.赵元任B.章炳麟C.瞿秋白D.钱玄同24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交流与融合是A.佛教的传入B.伊

5、斯兰教的传入C.基督教的传入D.犹太教的传入25现代新儒家的鼎盛时期是A.20 世纪 30 年代B.20 世纪 40 年代C.20 世纪 50、60 年代D.20 世纪 80 年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O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26中国文化又称A.中华文化B.汉文化C.华夏文化D.炎黄文化E民族文化27桐城人以文章扬名,其中的代表人物有A.黄宗羲B.戴震C.方苞D.姚鼐E.章学诚28下列选项中,体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及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这一文

6、化特色的包括A.天人合一,观物比德B.以“三纲 ”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指导立法、司法C.以德为主,德刑并用D.引经断狱,引经注律E.以道德经作为断狱依据529中国古代建筑表现出的显著特点有A.结构上以木结构为主B.布局上左右对称C.外观的多样性D.强烈的人文性E.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30下列哪些属于与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A.对联B.字谜C.预言D.姓名E.敬惜字纸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31民族文化: 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

7、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正因为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32 阿房宫赋: 作者杜牧。该作品的撰写虽是带有文学夸张,但未尝没有触及历史实情:“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这是对统治阶级滥砍乱伐林木,在北方造成灾难性后果的揭露33什伍里甲制度: 是古代中国专制时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层的组织形式,最早是春秋齐国推行。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有什长,伍有伍长闾里治安。后代里甲制由此发展而来,并长期成为国家基层社

8、会的人身控制形式。34仁爱孝悌: :仁者,爱人也;梯者,顺也。仁爱孝悌是中国古代所提倡的处理家庭成员乃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大基本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35 “儒学文化圈”: 历史上在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政治伦理、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等方面深受中国本土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朝鲜、韩国及东南亚均属儒学文化圈。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36简述中国稻作农业未在岭南形成的原因。637简述“家天下” 的政权模式。答:所谓“家天下” ,指王朝的更迭往往是新旧家族的代行与衰亡。 (1 分)秦始皇自命为“始皇帝” ,希望其家族子孙世代传袭皇位;汉代,刘邦与臣

9、僚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2 分)在皇位继承上,历代帝王大多遵循嫡长子继承制。 (1 分)从秦始皇到清朝帝制结束达 2000 年之久,一部中国政治变迁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的兴亡史。 (2 分)38简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39简述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约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3 分)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七种工作语言之一(3 分)为促进民族语文工作顺利进行采取了哪些措施40新中国建立后,为促进民族语文工作顺利进行采取了哪些措施?1) 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语文政策;2) 加强民族语文法制建设;3) 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语文理论、政策的宣传;4) 搞好民族语文的

10、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处理;5) 促进民族语文的翻译、出版、教育、新闻、广播、影视、古籍整理事业;6) 推进民族语文的学术研究、协作交流和人才培养;7) 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O 分,共 20 分)41试述秦汉王朝政治的新格局。42试述中医药学的腹脏、经脉、针灸等学说与民族文化的关系。2013 年 4 月江苏省高等自学考试00321 中国文化概论试卷1、单选题1.上层文化传承的媒体是( )A.口头传承 B.民间传唱 C.文字典籍 D.影像记录2.中国历史上鲜卑、金人、契丹、满族等都发源于(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江汉平原 D.江淮平原3

11、.唐宋以来,中国各地出现“状元乡” 、 “秀才县” ,主要是由于( )A.区域意识的影响 B.自然环境的影响 C.地理条件的影响 D.典范人物的影响74.历史上,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是在( )A.宋代初期 B.元朝中期 C.清朝后期 D 明朝前期5.商代自武丁以后,占主要位置的宗教崇拜是( )A.天神 B.祖先神 C.地神 D.图腾6.春秋时期,成为私营劳动阶级思想代言人的是( )A.儒家学派 B.法家学派 C.墨家学派 D.道家学派7.东汉时期,基层组织最小的单位是( )A.县 B.乡 C.亭 D.里8.北朝以来实行的府兵制最重要的特点是( )A.兵商合一 B.兵农合一 C.兵官合一 D.兵学

12、合一9.安史之乱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向( )A.东南方转移 B.西北方转移 C.东北方转移 D.西南方转移10.在南宋时期,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周敦颐 B.张载 C.程颐 D.陆象山11.在明朝,东南沿海“倭寇之乱”的“倭”指的是( )A.朝鲜人 B.蒙古人 C.日本人 D.俄国人12.属于明代文学作品的是( )A.金瓶梅 B.长生殿 C.桃花扇 D.聊斋志异13.我国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产生于( )A.唐代晚期 B.宋代初期 C.明代中叶 D.清代末期14.我国古代坐商招徕顾客的传统标志是( )A.卖声 B.广告 C.商幌 D.匾牌15.我国苗族的吊脚楼、北方的四合院,说明与居住方式有

13、直接关系的是( )A.生活方式 B.自然条件 C.民族习惯 D.宗教信仰16.古代达官贵人衣服的颜色通常是( )A.黄色 B.紫色 C.蓝色 D.灰色17.据东汉学者郑玄解释,古代八尺宽的标准路称为( )A.径 B.畛 C.涂 D.道18.现在世界上通行的历法是( )A.阴历 B.公历 C.回历 D.四分历19.我国古代祭祀天神的时间在( )A.春分日 B.夏至日 C.冬至日 D.秋分日20.最早提出“天人合一”的专有名称的是( )8A.宋代的张载 B.唐代的刘禹锡 C.汉代的董仲舒 D.战国时代的荀子21.学思结合的原则最早提出者是(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22.属于元代文

14、学作品的是( )A.西游记 B.金瓶梅 C.西厢记 D.水浒传23.元明清时期,中国戏曲成果辉煌,其中牡丹亭的作者是( )A.汤显祖 B.关汉卿 C.王实甫 D.孔尚任24.著名人物画女史箴图的作者是( )A.吴道子 B.顾恺之 C.阎立本 D.张择端25.“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修辞格属于( )A.复叠 B.顶真 C.回文 D.对偶2、填空题26.法家文化源于: 三晋27.太康失国发生的朝代是: 夏28.儒家的创始人是: 孔子29.提出“尚贤” 、 “尚同”思想的学派是 :墨家 30.改封建制为郡县制的朝代是 :汉31.就人类的生产生活而言,首先发展的产业是: 农业32.狭义的西域是指

15、: 新疆33.中国古代科举制最大的优越处是 :公平 34.元朝吧统治下的人民分等对待,其中一等人是 : 蒙古人35.明末清初的“三先生”是指王夫之、顾炎武和 : 黄宗羲3、名词解释36.国别文化: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依据,是统一国家内民族共同体文化。37.永嘉之乱:公元 311 年,刘渊攻陷洛阳,掳走晋朝怀帝的乱事。38.摊丁入亩:是清康熙年间进行的税制改革,将人头银额摊到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39.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建立的以分科考试为选用人才的取士制度。40.类比思维:根据事物的外部形象和内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4、简答题941.简述我国古代行会的管理方式1

16、.祖师崇拜 2.师徒传承 3.行业禁忌42.简述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43.1.字辈谱 2.家谱 3.家风 4.人生礼仪 5.血缘凝聚力 6.地缘凝聚力43.简述中国“礼”的主要内涵礼包含了传统礼制的精神原则与传统礼仪行为两部分,礼义是礼制的核心精神,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在古代社会除了一般的伦理原则外,礼在社会上下层有不同的表现,在社会上层表现为等级分明的贵族礼法制度,社会基层表现为乡里庶族家礼俗规。44.简述中国建筑的主要特点1.以木结构为主 2.左右对称 3.具有强烈人文性45.简述传统识字读物的特点1.知名的知识分子很重视教材的编写工作 2.儿童教材流行时间长、范

17、围广3.注意初学儿童的特点,把汉字内容编成韵语,便于记诵。五、论述题46.试述中国制度往往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官选官制度与科举制,在世界上独具特色;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与推动作用;给予西方启蒙家深刻印象和极大启发;对西方议院制、考试制产生过实质性的影响47.试述“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47. 积极影响:(1)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2)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3)造成了“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 消极影响:(1)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2)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对民族自视过高而缺乏

18、进取精神(3)空想的理想主义易脱离实际(4)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难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矛盾,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10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 2013 年 1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被称为A文化政策 B文化传统C文化思潮 D文化观念2世界上几大古代文明的发生,相同的特点是都仰仗大河所具有的灌溉。古埃及文明发生于A两河流域 B尼罗河C底格里斯河 D幼发拉底河3

19、南北朝时期,北方常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转化的时期,但占有很大比重的仍是A牧业经济 B狩猎经济C牧业及狩猎经济 D农业经济4北宋曾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及汴水,它们的共称是A “四渠通漕” B “通漕四渠”C “渠漕四通” D “渠通四漕”5司马迁的史记是A纪传体通史 B纪传体断代史C国别史 D典志史6夏朝是我国第一代王朝。夏文化是A尚忠的文化 B尚孝的文化C尚义的文化 D尚礼的文化7 “兼爱” 、 “尚同” 、 “尚贤” 、 “节用” 、 “非攻”等所体现的是A儒家的思想核心 B法家的思想核心C墨家的思想核心 D道家的思想核心8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为A市 B墟C集 D庙会9近代枪炮的

20、雏形管形火器发明于A唐代 B北宋C南宋 D元代10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医学专著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A唐 B宋C元 D明1111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A预测天气 B研究天体运行C研究太阳 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12在宗法制度下,周代王位的传递实行A父子相承 B兄弟相及C五等爵位制 D嫡长子继承制13 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这句话道出了传统礼俗的A等差性 B调和性C规范性 D唯一性14古代国家礼仪制度“五礼”是A冠、婚、丧、祭、乡 B冠、婚、射、朝、聘C祭、凶、宾、军、家 D吉、凶、宾、军、嘉15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A会亲友 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 D散祭神16秦朝,名义上

21、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是A丞相 B太宰C太尉 D御史大夫17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 、 “上天” 、 “ 天” 、 “昊天” 、 “苍天” ,表明一种信仰已广泛流传。这种信仰是A日崇拜 B月崇拜C鬼魂崇拜 D上帝崇拜18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A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 B “上下与天地同流。 ”C “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 D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19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A仁、义、礼 B孝、悌、忠C礼、智、信 D恭、敬、诚20孔子要求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记载这句话的是A 周礼 B 仪礼

22、C 老子 D 论语21唐代最有名的软舞是A 胡腾 B 胡旋C 绿腰 D 霓裳羽衣舞22 荀子非相篇中说:“言而当,知也。 ”所谓“当”是说讲话要讲究A场合 B对象12C时机 D分寸23商代出现的文字是A金文 B甲骨文C隶书 D篆书24佛教在中国的初传阶段是在A东汉魏晋时期 B东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 D宋元明清时期25 “全盘西化论”的代表人物是A孙中山 B胡适C钱穆 D张之洞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26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第二条

23、件包括A自然环境 B地理条件C生产方式 D生产工具E典范人物的影响27名家发展到公孙龙和惠施时,主张A离坚白、合同异 B弄清事物的概念与实际C尚贤 D尚兼爱E无为而无不为28以下各项属古代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的有A周朝的“司民” B齐国的什伍制C汉代的“算民” D汉代里甲制E清朝的“一条鞭法”29下列思想家中,论述过“知行观”的有A孔子 B荀子C程颐 D朱熹E王阳明30唐代出现的正字著作主要有A 说文解字 B 颜氏字样C 九经字样 D 干禄字书E 康熙字典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13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

24、共 15 分)31文化思潮32 齐民要术33三省六部制34因材施教35四大发明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36简述我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主要成就。37简述宗法制的特点。38简述“天人合一”的含义。39简述中国人的语言观念。40简述孔子“正名”思想的历史影响。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41试述社区文化活动的意义。42试述商代文化的宗教特征。全国 2012 年 10 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32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

25、、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A.规范性 B.调和性C.稳定性 D.等级性2.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瀚的A.太平洋 B.印度洋C.大西洋 D.北冰洋143.宋代之所以把都城建在平原地区的开

26、封,主要是为了就汴河的A.水源 B.水运C.水量 D.水利4.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被称为A.西夏 B.西戎C.西狄 D.西羌5.中国文化的源泉是A.三代文化 B.先秦文化C.秦汉文化 D.唐宋文化6.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A.铁器制造 B.锡器制造C.青铜器制造 D.铝器制造7.截止目前,认识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是A.半坡文化遗址 B.二里头文化遗址C.赤山文化遗址 D.河姆渡文化遗址8.我国商界信奉财神,传说财神是A.赵公明 B.黄道婆C.太上老君 D.鲁班9.我国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框架基本定型是在A.商周 B.春秋战国C.两汉 D.

27、南北朝10.对我国古代棉纺织业作出重大贡献的黄道婆是A.宋代人 B.元代人C.明代人 D.清代人11.我国西式广告出现于A.明代中后期 B.清代初期C.清代中期 D.晚清时期12.中国古代社会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A.夏代 B.商代C.周代 D.秦代13.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三省”是A.太师、太傅、太保 B.尚书、中书、门下C.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D.太尉、太常、太仆14.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A.分封制 B.宗法制C.井田制 D.昭穆制15.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君王的首要职责是A.树立权威 B.军事征伐15C.修养生息 D.沟通天神16.春秋时期,最早推行什伍制的列国是A.齐国 B.

28、鲁国C.晋国 D.秦国17.荀子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文章是A.礼论 B.正论C.天论 D.乐论1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辩证发展思维方式的观念是A.中庸之道 B.天人合一C.知行合一 D.重义轻利19.下列有关“天人合一”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人合一的观念起源于原始社会B.“天人合一”的专有名称是由汉代董仲舒提出的C.荀子礼论提出了“天人之分 ”的观点D.“合一”是指对立的双方有密切的联系20.周代,人们四时祭祀祖先,秋祭叫A.礿 B.禘C.尝 D.蒸21.著有抱朴子 、 金匮药方等书的著名道士是A.寇谦之 B.丘处机C.孙思邈 D.葛洪22.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

29、直接写出其形或不能直呼其名的文化事象称作A.避讳 B.语音C.语系 D.崇拜23.实行“书同文”政策的朝代是A.西周 B.秦代C.西汉 D.唐代24.春秋时代的共同语被称为A.官话 B.天下语C.国语 D.雅言25.汉字艺术是一种由线条构成的A.抽象艺术 B.形体艺术C.形象艺术 D.动感艺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26.中国文化属于A.民族文化 B.国别文化16C.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D.汉民族文化E.东方文化27.中国古代文

30、明的成功是依靠A.和平 B.联合C.融合 D.谦让E.战争28.汉武帝在遣使通西南夷的过程中,先后派出的使者有A.唐蒙 B.司马相如C.班超 D.许慎E.张骞29.七巧板又称A.七巧图 B.七巧积木C.智慧板 D.万花板E.鬼谷算30.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有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C.抽象思维 D.辩证思维E.形象思维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31.中国传统文化32.法家33.政绩观34.察举制35.“儒学复兴论”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

31、,共 30 分)36.简述古代林木滥砍乱伐的重要原因及严重后果。37.简述分封制的特点和意义。38.简述农业岁时历法的文化价值。39.简述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种类。40.传统语文教育包括哪几项主要内容?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1741.试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42.试析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性。全国 2011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18课程代码:003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32、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 )A.文化思潮 B.文化传统C.文化观念 D.文化现象2.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 )A.地质灾害等 B.沙尘暴灾害等C.洪涝灾害等 D.风灾等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 )A.第一个温暖期 B.第二个温暖期C.第三个温暖期 D.第四个温暖期4.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 )A.和睦 B.团结C.和平 D.统一5.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

33、时还没有( )A.原始采集业 B.原始捕捞业C.原始狩猎业 D.农业6.中国“家天下” 的历史开始于( )A.三皇时代 B.五帝时代C.夏代 D.商代7.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 )A.教师 B.官吏C.说客 D.辩士8.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 )A.唐朝 B.北宋C.南宋 D.元朝9.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 )A.出入相补原理 B.等差原理C.中国剩余定理 D.秦王暗点兵10.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 )A.查 B.验C.测 D.切11.我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是在( )A.公元 6 世纪 B.

34、公元 8 世纪C.公元 l2 世纪 D.公元 16 世纪12.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 ( )19A.周代 B.汉代C.隋代 D.唐代13.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 )A.选举政治 B.世袭政治C.伦理政治 D.文官政治l4.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 )A.五帝时期 B.夏朝C.周代 D.春秋时期15.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 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 D.宗族祭祀与

35、军事征伐1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 ,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 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的经典是( )A.左传 B.周礼C.论语 D.孟子17.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 )A.周礼 B.庄子C.周易 D.诗经l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 )A.知行合一 B.天人合一C.重义轻利 D.文以载道1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 ),因入道须出五斗米,故称 “五斗米道”。这位“天师”是( )A.张道陵 B.张角C.张鲁 D.张衡20.唐代有一位诗人贬谪江州后,寄情山水诗酒之间,继而皈依佛教,以“香山居士”自许。这位诗人是( )A.王维

36、B.柳宗元C.杜牧 D.自居易21.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不管是哪个历史时期,也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各个阶层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德标准是( )A.仁 B.义C.礼 D.智22.中国境内的语言可归属于( )A.三大语系 B.四大语系C.五大语系 D.六大语系2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是( )A.白虎观会议 B.熹平石经C.三体石经 D.五经文字24.认为文化的发展须一方面接纳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的学者是( )A.陈独秀 B.胡适C.陈寅恪 D.钱穆25.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除三国演义 、 两游记 、 水浒传之外,另外一部是( )20A.金瓶

37、梅 B.红楼梦C.聊斋志异 D.牡丹亭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 )A.渔业的布局 B.盐业的兴办C.水利的兴修 D.运河的开凿E.土地的开垦27.据史记记载,上古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包括( )A.战争 B.宗教C.农耕 D.渔猎E.天灾28.下列选项中属于诞生礼俗的有( )A.求子礼俗 B.催生礼C.洗三 D.满月礼E.周岁礼29.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

38、典范之作的有( )A.陶渊明归园田居 B.柳宗元“永州八记”C.范仲淹岳阳楼记 D.欧阳修醉翁亭记E.苏轼石钟山记30.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被汉语同化的语言有( )A.北朝的鲜卑语 B.隋代的高丽语C.唐代的西夏语 D.辽代的契丹语E.近代的满族语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31.广义文化: 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谨慎存在的总和。 32.地理环境: 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提供给他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明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故此,文化的总体特征的了解,必须从了解其地理环境开始。

39、33.制度义化: 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她既是物质文化的反应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34.楚辞: 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35.“中体西用论”: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起改良派的文化主张与基础理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 ,去吸收西方科技和文化,达到制夷图强、复兴中华的目的.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

40、,共 30 分)36.请以实例说明典范人物对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1)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地,而且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所觉知,由此产生乡土意识。(2)例如:桐城人以文章扬名,是因为苞、姚等人的影响所致;浙东重史学,是因黄宗羲的影响所致;徽州尚经术,是因戴震的影响所致2137.中国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是什么?(1)传统礼俗的等差性(2)传统礼俗的调和性(3)传统礼俗的规范性 38.简述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主要以儒家的理想人格为代表 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即圣和贤。圣指圣王,贤通常用“君子”一词

41、表示。39.简述建国后在语言文字规范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建国以后,党和政府亲自领导了文字规范工作。一是针对方言歧异不便交流的状况,大力推行普通话;二是针对汉字繁难问题,成功开展了简化字运动,保证了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在大陆地区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长时间的广泛范围内的语言文字的规范和统一。40.简述科举取士制度对我国语言文字的负面影响。(1) 造成文学形式的单一(2) 造成文学内容的单一。(3) 造成语言文字所表达思想的禁锢(4) 使得语言文字没有很大的发展。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41.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1) 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出现过民族大融合。

42、(2) 南朝:中原人群的南迁及对南方的开发过程也正式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 (3) 北方:十六国时代许多政权的建立者,都对中原文化有较深的熏染。 (4) 北魏与其说是汉化,还不如说是“南朝化” 。(5) 不能将北朝的民族融合简单地视为汉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隋唐立国思想的许多方面,须从其制定者的北方文化背景去考虑,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 42.试述我国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1)统筹水土利用规划,提出整地、浇水、种植、施肥、收获和准备再耕一盘棋的思想,指出关键在于控制人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限度,任何农业经营都不得违反自然规律。 (2)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要整体地看待农

43、作物的栽培,要协调好劳力、农具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注意选择雇工、勤俭持家等。(3) “荒政”思想。认为全社会都要有居安思危的自觉意识,在中央国策中应包括“备荒” 、 “救荒”的内容。 (4)人力胜天说。即强调人的知识能力和奋斗精神,认为人的合理作为可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取得人力胜天的成绩。全国 2011 年 1 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原始巫术、行业禁忌等等,都属于( C )A.文化现象 B.文化产品C.文化事象

44、 D.文化观念2.在中国境内,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 B )A.“世界高原” B.“世界屋脊”C.“高原世界” D.“屋脊世界”22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 C )A.第一个寒冷期 B.第二个寒冷期C.第三个寒冷期 D.第四个寒冷期4.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 D )A.归宿 B.过程C.发展 D.资源5.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 C )A.文化内涵 B.文化外延C.文化经历 D.文化结果6.殷墟卜辞综述的作者是( C )A.郭沫若 B.于省吾C.陈梦家 D.徐中舒7.西晋败亡的直接原因是( C )A.三藩之乱 B.永嘉之乱C.八王

45、之乱 D.五胡之乱8.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文化农政思想的核心的是( B )A.天象观 B.勤农观C.占验观 D.地利观9.七巧板所流行的民族是( C )A.蒙古族 B.匈奴族C.汉族 D.高车族10.下列医学文献中,以医学理论为主的是( A )A.素问 B.灵枢C.难经 D.伤寒杂病论11.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 D )A.张衡 B.毕昇C.祖冲之 D.蔡伦12.在中国古代社会,出现完整宗法制的朝代是( B )A.夏代 B.周代C.商代 D.秦代13.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重大变化,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是在( C )A.秦代 B.汉代C.隋唐 D.明代14

46、.秦朝中央“三公”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D )A.太宰 B.丞相C.太尉 D.御史大夫15.宗教信仰、思维模式、教育思想等方面属于( C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 D.生产生活文化16.在下列先秦典籍中,对辩证思维作了大量简明而深刻论述的是( A )A.孙子 B.尚书C.春秋 D.诗经17.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董仲舒,列为众德之首的是( B )A.孝 B.仁C.义 D.礼2318.关于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有集中反映的典籍是( C )A.论语 B.孟子C.礼记大学 D.荀子劝学19.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是( B )A.木结构 B.左右对称C.讲究

47、装饰 D.廊柱结构20.“六经”中在战国时代就已失传的是( B )A.书 B.乐C.礼 D.易21.下列语系中,不属于中国五大语系的是( B )A.汉藏语系 B.蒙古语系C.阿尔泰语系 D.南岛语系22.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 B )A.禁忌 B.崇拜C.恐惧 D.避讳23.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有( A )A.两次 B.三次C.四次 D.五次24.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的年份是( B )A.1482 年 B.1582 年C.1682 年 D.1782 年25.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 B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C.佛

48、家思想 D.杂家思想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6.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构成有( AE )A.江汉平原 B.成都平原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E.长江三角洲平原27.隋朝大运河西以洛阳为中心,偏向东北一支和偏向东南一支的包括( AB )A.永济渠 B.通济渠C.广济河 D.惠民河E.金水河28.两汉时期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方法有( BCE )A.孝廉 B.征辟C.考试 D.举人E.察举29.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 ACDE )A.环境标志 B.等级标志C.性别标志 D.年龄标志E.体型标志30.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 ABCDE )A.艺术 B.政治24C.道德 D.风俗习惯E.宗教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文化创意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