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Q/JD汽车连接器技术条件 2012-04- 发布 2012-04- 实施代替Q/JD 1920-2008Q/JD 1920-2012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Q/JD 1920-2012 I 前 言 本标准代替Q/JD 1920-2008汽车插接器技术条件。 本标准与 Q/JD 1920-2008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企业标准名称。 修订和完善了第3章“术语和定义”。 删除了5.3.16和5.3.17的试验方法。 修订和完善了5.3.15、5.3.6、5.5.2、5.5.3、5.5 .4、5.5.5、5.6 .1、5.6.2、5.6.3、 5.6.8、
2、5.6.9等的试验方法。 增加了附录C“不同区域的防水等级及相应试验方法”。 对一些图片、字体、文字描述进行局部整理和勘误。 本标准由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总院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总院电装开发中心部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安玉丹、毛国军 本标准批准人:何举刚 本标准于2008年10月10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于2012年4月24日第二次发布 Q/JD 1920-2012 1 汽车连接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连接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
3、于车用电线束中的单线和多线连接器及车辆上用于维修的分离连接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QC/T 417.12001 车用电线束连接器第 1 部分 定义,试验方法和一般性能要求 JIS K 6259-2004 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 耐臭氧性能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端子 一种用于信号传递、能量导通的金
4、属介质,可分为公端子和母端子。 3.2 电线附件 端子与导线压接后的组合体。 Q/JD 1920-2012 2 母端子及电线附件公端子及电线附件图1 3.3 护套 保护和固定端子,使之与外界绝缘的塑胶件。 3.4 连接器 电线附件与护套配合,实现电路接通和断开的组合体。 3.5 卡扣 装配在护套上,用于和外界紧固连接的连接件。 3.6 自锁 防止端子从护套中退出的限制结构,可分为一次自锁和二次自锁。 自锁 护套 3.7 防水栓 Q/JD 1920-2012 3 导线附件中压接在导线绝缘皮外阻止液体从连接器孔位渗入的橡胶结构。仅限于防水连接器。 3.8 盲堵 对连接器中未使用的孔位进行堵塞用以防
5、水的橡胶结构。仅限于防水连接器。 3.9 密封圈 护套中用于阻止液体渗入的橡胶结构。仅限于防水连接器。 4 要求 4.1 连接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2 连接器的要求和质量分级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质量等级以 A,B,C 来表示,A 表示质量等级为最重要,B 表示质量等级为次重要,C 表示质量等级为一般。 表 1 要求及分级 项目 要求 质量 等级 试验方法端子外观 没有明显的变形,刮擦,毛边,生锈或诸如此类问题,镀层符合图纸要求 A 5.2.1端子尺寸 符合图纸中规定的尺寸公差 A 5.2.2护套外观 无任何形式的明显变形,刮擦,凹陷,收缩,毛边
6、,焊缝,流痕或诸如此类的问题 B 5.2.1护套尺寸 符合图纸中规定的尺寸公差 A 5.2.2基本特性 外观及尺寸 连接器 端子、防水栓排列整齐、压接良好;相同型号种类端子间高度差0.4mm; 相同型号种类端子排列为一条直线,偏差0.3 mm A 5.2.15.2.2Q/JD 1920-2012 4 表 1(续) 项目 要求 质量 等级 试验方法端子接合力1)类型(WT) 系列代号 接合力/N 0.640.64 025 0.52.5 1.00.64 040 1.55.5 1.500.80 060 1.55.5 1.80.64 070 1.55.5 2.30.64 090 2.510 2.80.
7、80 110 2.510 4.80.80 187 515 8.00.80 312 720 9.51.2 375 2040 B 5.3.1端子离脱力2)类型(WT) 系列代号 接合力/N 0.640.64 025 0.52.5 1.00.64 040 1.55.5 1.500.80 060 1.55.5 1.80.64 070 1.55.5 2.30.64 090 2.510 2.80.80 110 2.510 4.80.80 187 515 8.00.80 312 720 9.51.2 375 2040 B 5.3.2电线附件抗拉强度3)线径/mm2抗拉强度/N 0.3 50 0.5 90 0
8、.85 130 1.25 180 2.0 270 3.0 300 5.0 400 8.0 500 10.0 600 12.0 700 15.0 850 A 5.3.3端子弯曲强度 15s 后,端子不能撕裂。 如果在测试过程中端子产生弯曲,要求将其弯至原来位置时端子不能撕裂或破裂。 A 5.3.4基本特性 机械强度 端子蠕变强度 剩余接触负载大于初始值的 70%。 A 5.3.5Q/JD 1920-2012 5 表 1(续) 项目 要求 质量 等级 试验方法端子保持力 类型(WT) 代号 初次锁止 完全锁止状态( N) 0.64*0.64 0251.0*0.64 04040 1.5*0.80 0
9、60 50 1.8*0.64 0702.3*0.64 0902.8*0.80 1104.8*0.80 1878.0*0.80 3129.5*1.2 37560 100 (如果电线附件的 抗拉强度小于 100N,则 以电线附 件的抗拉强度为准) A 5.3.6接合/离脱触感 没有明显的挡住或诸如此类的触感 C 5.3.7端子与护套的接合力 线径/mm2接合力/N 1.0 15 1.0 30 C 5.3.8护套离脱力 离脱力 5 N B 5.3.9连接器接合力 结合力 70 N A 5.3.10连接器离脱力 离脱力 70 N B 5.3.11锁合力 锁合力 100 N A 5.3.12解锁力 解锁
10、力 20 N B 5.3.13连接器卡扣接合/离脱力 接合力 50 N 离脱力 150 N A 5.3.14机械强度 密封性 正压为 49kPa 和负压为 49kPa 时,不应发生水侵和泄气。 A 5.3.15接触电阻 初始:5 m 耐环境性试验期间/之后: 10 m A 5.4.1耐低压电流性 正常环境:5 m 耐环境性试验期间/之后: 10 m A 5.4.2通电后温度 上升 温度上升值安全温度(见表 11)-环境温度 A 5.4.3绝缘电阻 100 M A 5.4.4耐高压性 无明显的断裂或击穿 A 5.4.5基本特性 电气强度 泄漏电流 非防水型:3 mA 防水型:50A A 5.4.
11、6Q/JD 1920-2012 6 表 1(续) 项目 要求 质量 等级 试验方法过量电流承载 外观符合要求,允许护套发生轻微变色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C 5.5.1电气环境 耐浪涌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C 5.5.2耐慢速滑动摩擦力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C 5.6.1重复插拔耐久性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C 5.6.2耐振动性 试验期间:瞬断时间1ms;连接器阻抗变动率7/s。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C 5.6.3耐机械冲击力 试验期间:
12、瞬断时间1ms;连接器阻抗变动率7/s。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C 5.6.4机械环境 耐跌落冲击力 试验后,连接器无破裂及任何影响使用的损坏。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C 5.6.5耐热性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C 5.7.1耐寒性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C 5.7.2冷热冲击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C 5.7.3复合环境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C 5.7.4高温操作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13、。 C 5.7.5温度/湿度循环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C 5.7.6防潮性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C 5.7.7防水性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C 5.7.8结露试验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C 5.7.9抗冻能力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C 5.7.10气候环境 防尘性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C 5.7.11耐盐雾性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C 5.8.1耐化学试剂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
14、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C 5.8.2耐二氧化硫性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C 5.8.3抗应力腐蚀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C 5.8.4耐环境特性 化学环境 耐臭氧性 试验后,结合基本特性评估项目和附录 B 进行评估。 C 5.8.5注: 1)未规定端子的接合力应该以插值法确认。端子结合力的最大值只作为参考值,不作为验收标准。2)单线连接器的端子离脱力范围为 15N45N。未规定端子的离脱力应该以插值法确认。端子离脱力的最大值只作为参考值,不作为验收标准。 3)未规定的截面积电线的抗张强度应该以插值法确认。 Q/JD 1920-2
15、012 7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前提 5.1.1 试验条件 试 验前,应将样品放置到室温(235),湿度为 45%75%的环境下保持 24h。除非另有限定,试验环境温度为(235),湿度为 45%75%。试验过程中,缺省试验公差如下: 表 2 缺省试验公差 试验参数 公差温度 3电压 2%电流 1%电阻 5%长度 2%时间 5%力5频率 5%流速 5%相对湿度 5%速度 5%压力 5%5.1.2 试验顺序 表 3 试验顺序 abcdABCDEFGHIJKLMNOPQRS1, 1, 1, 1, 1, 1,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7
16、3 610 137 5 33148 6121046 4 4106端子接合力 2端子离脱力 3电线附件抗拉强度12 13 5 3端子弯曲强度13端子蠕变强度2端子保持力 11 12 12 7 11 9 9接合/离脱触感610 1 116 8端子与护套间的接合力5项目初始特性 耐环境特性基本特性外观端子和护套外观/尺寸11 1强度Q/JD 1920-2012 8 5表3续 abcdABCDEFGHIJKLMNOPQRS护套离脱力 4连接器接合力22连接器离脱力9锁合力 3解锁力 2连接器卡扣接合/离脱力4密封性 8 10 6 5 3 3 755, 6,6 44456 4992,2,33,2,2 3
17、 3 4 5 3 344, 5,588通电后温度上升56 5956,7 510耐高压性 7 10 7 8 6833,49过量电流承载3耐浪涌 3耐慢速滑动摩擦力2重复插拔耐久性4耐振动性 4耐冲击力 4耐跌落冲击力24电气特性4接触电阻 4项目初始特性 耐环境特性3耐低压电流性3机械强度基本特性绝缘电阻 6机械环境耐环境特性泄漏电流Q/JD 1920-2012 9 表3续 abcdABCDEFGHIJKLMNOPQRS耐热性 3 3 2 2耐寒性 2冷热冲击 7复合环境 2高温操作 2温度/湿度循环测试2防潮性 2防水性 7结露试验 8抗冻能力 2防尘性 7耐盐雾性 3耐化学试剂 2耐二氧化硫
18、性2抗应力腐蚀 2耐臭氧性 2耐环境特性项目初始特性 耐环境特性化学环境气候环境5.2 外观与尺寸 5.2.1 外观 目视检查端子、护套、连接器的变形、破损或类似外观及制造特性。 5.2.2 尺寸 使用游标卡尺、测微计、投影测量仪或类似量具按照产品图纸进行尺寸检查。 5.3 机械强度 5.3.1 端子接合力 固定端子的一端,沿轴方向以 50mm /min 的速度插入其对插端子,并测量插入过程中的负载。 Q/JD 1920-2012 10 5.3.2 端子离脱力 固定端子的一端,将其对插端子插入至自锁位置,再将其沿轴方向以 50mm/min 的速度拉出,并测量拉出过程中的负载。 5.3.3 电线
19、附件抗拉强度 将端子与对应导线合格压接并固定在拉力机的夹具上,在距离端子压接铜丝部位 100mm的位置,沿轴方向以 50mm/min 的速度拉拔电线,测量当电线断裂或从压接部位拉出时所获得的负载。对于电线尺寸小于 0.5mm2的情形,足部绝缘部分不可卷曲。 5.3.4 端子弯曲强度 此项试验仅适用于公端子。将压接后的端子固定,压着部位朝上,如图 2。沿图示方向施加力(施力值如表 4)并保持 15s 后释放。然后分别将端子旋转 180和 90进行测试。 图 2 端子弯曲强度测试 表 4 端子弯曲强度施加力 端子材料厚度 /mm 施力值 /N 0.20 4 0.30 10 0.40 15 0.40
20、 205.3.5 端子蠕变强度 此项试验仅适于母端子。试验前先测量端子最佳置换位置时的初始接触负载。然后按照表 5 所示步骤,依次对端子的弹簧部位应用 15N,20N 和 30N 的负载, 最后测量间隙达到最佳置换位置时的剩余接触负载。 (最佳置换位置指当公端子插入时,母端子弹簧部位处于压缩状态的位置) Q/JD 1920-2012 11 表 5 试验要求 步骤 1 2 3 4 用厚度仪测量端子间的间隙 在端子弹簧的接触部位应用负载 60s 释放端子弹簧部位的负载 试验后,测量端子最佳置换位置的剩余接触负载 方法 5.3.6 端子保持力 将一个与导线压接好的端子嵌合在护套内,然后在轴方向上以
21、50mm/min 的速度拉拔该电线,施力点距离端子压着部位 100mm,测量端子从护套中拉脱时的负载。 5.3.7 接合/离脱触感 用手对端子、护套和连接器进行插入和拉脱,并检查触感。 5.3.8 端子与护套的接合力 将护套固定,在轴方向上以 50mm/min 的速度将端子嵌合在护套内实现定位,并测量嵌合过程的负载。测试过程中电线不能弯曲。 对于防水件,应配合对应防水栓测量。 5.3.9 护套离脱力 取一对对插护套,将公端护套固定,在轴方向上以 50mm/min 的速度使母端护套离脱,测量离脱所必需的负载。 对于有锁合装置的防水连接器,在不激活该装置并移除连接器密封圈的情况下,再对其进行评估。
22、 5.3.10 连接器接合力 取一对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将一端固定,在激活锁合装置的情况下,将另一端沿轴方向以 50mm/min 的速度插入固定端,测量结合过程中的负载。 Q/JD 1920-2012 12 5.3.11 连接器离脱力 取一对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对插后将一端固定,在不激活锁合装置的情况下,将另一端沿轴方向以 50mm/min 的速度拔出固定端,测量离脱过程中的负载。 5.3.12 连接器锁合力 取一对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对插后将一端固定,在激活锁合装置的情况下,将另一端以 50mm/min 的速度拔出固定端,测量离脱时所必需的负载。 根据连接器锁合构造,在轴方向及相对各面倾斜
23、45的 5 个方向中选择最容易使解锁装置解锁的方向进行测量。如图 3。 图 3 锁合力测试 5.3.13 解锁力 取一对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对插后根据连接器锁合构造,在最容易使锁合构造解锁处对连接器施加负载,测量锁合部位解锁瞬间所需的负载。如图 4。 负载方向图 4 解锁力测试 5.3.14 连接器卡扣接合/离脱力 此项试验仅适用于适配卡扣的连接器。 取一对内嵌满端子的带卡扣的连接器,将卡扣插入护套的卡槽中,并测量此时的负载值。 Q/JD 1920-2012 13 将连接器固定在适配的钣金卡孔内,分别在轴方向和 90的垂直方向上(如图 5 中 F 1、F2、F 3)以 50mm/min 的速度
24、拉拔电线,并测量连接器断开或破损时的负载值。 图 5 连接器卡扣离脱力测试 5.3.15 密封性 此项试验仅适用于防水型连接件。 在一对插接好的防水型连接器护套上凿一个孔或在护套任一孔位通过塑料管注入压缩空气。试验前,护套除塑料管外的部位应做好密封措施。然后将护套沉浸在水面 100mm 以下,并通过塑料管注入 49kPa 的压缩空气,保持 1min,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参见图 6。如无气泡冒出,继续以每次增加 10kPa 的速率加大压强,记录有气泡冒出时的压强。 然后继续通过塑料管注入负 49kPa 的压缩空气,保持 1min,观察有无气泡冒出。 压缩空气 常温水 图 6 密封性测试 5.4
25、电气强度 Q/JD 1920-2012 14 端子最大电流max:端子在实际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值。一般情况下与线径的关系如表 6 所示。但是实际情况中,如果“温度上升值”+“环境空气温度”(表 11)超过“安全温度”(表 12),则产生安全温度的电流值视为max。 表 6 线径与电流大小 线径/mm2max/A0.3 80.5 110.85 151.25 1822533354585715 785.4.1 接触电阻 取一对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对插,导线选用端子适配的最大线径。根据端子实际使用情况,选择 a 或 b 或 c 三种条件通过对定的开路电压及传导电流,并测量温度上升至饱和状态(1mi
26、n 内温度上下偏差不超过2)时,距离压接尾部 100mm 处获得的电压值。减去 200mm长导线的电压降,得出连接器接触电阻。见图 7。 a)微小电流:开路电压 20mV 以下/ 传导电流 10mA b)正常电流:开路电压 12V /传导电流 10.05A c)最大电流:开路电压 12V /传导电流max(见表 3) 100mm 100mm 线-线连接100mm线-板连接图 7 接触电阻测试 Q/JD 1920-2012 15 5.4.2 耐低压电流特性 将连接器对插好,在最大 20mV 的开路状态下输入 10mA 的电流,计算接触电阻。 5.4.3 通电状态下的温度上升 取一对内嵌满端子的连
27、接器对插,导线选用端子适配的最大线径。并使其保持水平位置,分别按照 a、b 两种情况通过表 6 和表 7 中计算得出的电流值,并测量温度上升至饱和状态(1分钟内温度上下偏差不超过2)时端子压着部位的温度,然后减去环境温度得出温度上升值。测试期间,测试环境为“无风”条件。 a)将max 通过连接器中任一孔位; b)将max*Kd 通过连接器的所有孔位。 表 7 多孔位连接器的折减系数/Kd 孔位数 折减系数112到3 0.754到5 0.66到8 0.559到12 0.513到20 0.421到30 0.330 0.2图 8 温升测试 5.4.4 绝缘电阻 取一个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导线选用端子
28、适配的最大线径。通过绝缘电阻仪分别在相邻端子间、端子和护套表面施加 500V 的直流电压 15s,测量绝缘电阻。见图 9。 Q/JD 1920-2012 16 图 9 绝缘电阻测试 5.4.5 耐高压性 取一个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导线选用端子适配的最大线径。分别在相邻端子间、端子和护套表面(方法同 5.4.4)应用 1 000V 的交流电 60s。 5.4.6 泄漏电流 取一个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导线选用端子适配的最大线径。在相邻端子间施加 14V 的电压,并测量泄漏电流峰值。 如使用另一电源电压,则施加的电压值的计算方法为 14V (另一电源电压/12V)的倍数。 5.5 电气强度 5.5.
29、1 过量电流承载 取一个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导线选用端子适配的最大线径。将连接器水平放置在无风条件下,对给定电路输入表 8 中规定的电流。 一般情况下,连接器的每个回路都要测试,孔数超过 10 的可抽取进行测试,抽取的孔位应包括该连接器的所有线径种类,并尽量选择连接器中间的孔位。 5.5.2 耐浪涌性 取一个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导线选用端子适配的最大线径。将连接器水平放置,对连接器一半的插孔应用max5 的电流 10s,然后在室温下调节至正常温度。持续 1,000 个循环。 Q/JD 1920-2012 17 表 8 过量电流承载要求 线径/mm2电流/A 时间 线径/mm2电流/A 时间11
30、 60min 54 60min13.5 10s 60 500s15 5s 80 80s20 1s 120 10s- 2 s16.5 60min 67.5 60min20.5 200s 75 1000s22.5 10s 100 70s30 1s 150 10s- 25s22 60min 108 400s27 100s 120 200s30 10s 180 20s40 1s 240 7s- 133 60min 162 400s40.5 100s 180 150s45 10s 240 30s60 2s 360 5s- 140.5 60min 202.5 2000s45 500s 225 300s60
31、 70s 300 15s90 7s 450 2s150 1s - -0.3 30.5 5210.85 81.25 105.6 机械环境 5.6.1 耐慢速滑动摩擦力 在常温下,将公端子与母端子按照表 9 条件进行对插。 表 9 测试条件 滑动距离 滑动频率 滑动次数 开路电压 通电电流0.23mm 12 Hz 10,000次 最大20 mV 10 mA5.6.2 重复插拔耐久性 在常温下,将一对连接器的一端固定,沿轴向方向将另一端对固定端进行对插及离脱试验,循环 50 次。 Q/JD 1920-2012 18 5.6.3 耐振动性 取一对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对插,导线选用端子适配的最大线径。将所
32、有孔位串联,并将其安装在振动试验台上(如图 10)。分别在上/下、左/右、前/后三个方向振动 6h,振动标准见表 10,同时对串联导线两端连续通过 12V、1A( 镀金端子为电压 20mV 以下,电流 10mA)的电流。试验过程检查有无瞬断情况及连接器阻抗变动情况。 表 10 振动标准 振动类别515 Hz 1525 Hz 25100 Hz 100200 Hz10 mm (p-p) 44.1 m/s219.6 m/s24.9 m/s2518.7 Hz 18.750 Hz 50100 Hz 100200 Hz10 mm (p-p) 68.6 m/s244.1 m/s229.4 m/s221.52
33、00 Hz 200400 Hz88.2m/s2250 m/s2振动标准直接安装在车体上(不限于引擎部分体或车体内部)间接安装在机体上(例如:散热器,缓冲器),共振大安装在发动机上图 10 振动测试样品安装 5.6.4 耐机械冲击力 取一对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对插,导线选用端子适配的最大线径。将所有孔位串联,并将其安装在冲击试验台上。在上、下、左、右、前、后 6 个方向施加 980m/s2的加速度,每个方向进行 3 次,每次间隔 10ms。 试验过程检查有无瞬断情况及连接器阻抗变动情况,如图 11。 Q/JD 1920-2012 19 图 11 振动试验中的阻抗 5.6.5 耐跌落冲击力 取一个内
34、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导线选用端子适配的最大线径。将连接器从 1000mm 的高度垂直下落到混凝土或钢板上,每个面进行 3 次。如图 12。 图 12 跌落冲击测试 5.7 气候环境 各测试的温度等级遵照表 11 中规定。 表 11 安全温度等级 等级 连接器位置 环境温度(正常运行温度)/ 靠近热源,安装在排气歧管附近 125 安装在发动机上 100 安装在发动机机舱位置 85 安装在车内 70 Q/JD 1920-2012 20 对于安装在发热元器件位置(如:保险丝盒)的连接器,应将各种环境温度纳入考虑范围。 5.7.1 耐热性 取一对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对插,导线选用端子适配的最大线径。按照表
35、 12 规定的试验温度在高温箱中试验 120h(也可根据需要增加到 500h)。对于防水型连接器,捆扎所有的电线,使其以 30的倾角与防水栓倾斜,并加上 30N 的负载。 试验完,将连接器取出调节至室温。 表 12 耐热性操作温度 等级 连接器位置 耐热试验温度/ 靠近热源,安装在排气歧管附近 1553 安装在发动机上 1403 安装在发动机机舱位置 1203 安装在车内 1003 5.7.2 耐寒性 取一对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对插,导线选用端子适配的最大线径。将连接器在温度为- 40的恒温厢中放置 120h,试验过程中测量低压电流阻抗。 试验完,迅速将连接器从恒温厢中取出,并重复插入/拔出动作
36、 5 次,再将其静止放置直到其恢复至常温。 5.7.3 冷热冲击 取一对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对插,导线选用端子适配的最大线径。按照图 13 所示的冷热冲击类型对连接器进行试验,试验温度见表 13,重复 300 个循环。 测试期间,检查电流瞬断情况,连接器阻抗波动超过 7的时间不应多于 1s。试验完后,将连接器取出,静置 2h 后,观察外观并进行相关测试。 表 13 冷热冲击试验温度 等级 高温/ 低温/ 1253 1003 853 703 -403 Q/JD 1920-2012 21 图 13 循环周期 5.7.4 复合环境 取一对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对插,导线选用端子适配的最大线径。拔出/插入
37、5 次后将其安装在振动试验台上。首先对连接器的所有孔位输入表 14 中的测试电流 45min 后停止, 15min后参照图 14 所示进行冷热冲击试验,持续操作 300h,测试中保持无风状态。测试后在左/右、前/后、上/下 3 个方向进行振动试验。 高低温试验过程中的待测项目见表 14,测量结果应符合各相应标准。测试完毕,在 3 个方向各进行 0.5h 的耐振动性测试,并检查电流瞬断情况。 图 14 复合环境测试循环 Q/JD 1920-2012 22 表14 类型 端子尺寸 测试电流 测试中的测量项目 大电流端子(187 端子或更大:公端子嵌合部宽度4mm) 温度上升 1 maxKd 小电流
38、端子(110 端子或更小) 接触电阻 耐低压电流性 2 镀金端子 10mA (开路电压为 20mV) 瞬断情况 5.7.5 高温操作 将连接器放置于(803)的条件下保持 60s,常温条件下调节 60s 后,重复插入/拔出动作 5 次。 5.7.6 温度/湿度循环 取一对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对插,导线选用端子适配的最大线径。按照图 15 所示的测试条件,对连接器应用 10 个循环。 试验期间,测量低压电流阻抗。 图 15 温湿度循环测试 Q/JD 1920-2012 23 5.7.7 防潮性 取一对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对插,导线选用端子适配的最大线径。将连接器相邻孔位串联并分别接到 14V 稳压电
39、源的正负两极,如图 16。将连接器悬挂在温度为(803),湿度为 90%95%的恒温 厢中,并保持 96h。 试验期间,测试连接器正负极间泄露电流。 图 16 防潮测量装置 5.7.8 防水性 可根据连接器不同的防水等级选择不同的试验方法,详见附录 C。 5.7.8.1 耐高压水洗试验 使用与 QC/T 417.1-2001 中同一等级的测试设备。在表 12 规定的温度下,将连接器在恒温厢中加热 1h。5 min 后,从各个方位(4 个方向)以 30的倾角向其注射自来水,其中水的温度为常温,速度为(1416) L/min,压强为(800010000)kPa,时间为 2min。测试样品应水平放置
40、,并以(51)r/min 的速度在安装位置旋转。试验期间,测量泄漏电流。 5.6.8.2 大量飞溅试验 测试设备及方法同 5.7.8.1,但喷口直径为 1.2mm,水压强为 300kPa,流速为 3.2 L/min,时间为 1h。试验期间,测量泄漏电流。 5.7.8.3 轻微飞溅试验 测试设备及方法同 5.7.8.1,但喷口直径为 0.5mm,水压强为 30kPa,流速为 3.2 L/min,时间为 10min。试验期间,测量泄漏电流。 5.7.8.4 滴水试验 Q/JD 1920-2012 24 使用与 GB 4208-2008 中 14.2.2(滴水试验)相同的测试设备和方法,但测试时间为
41、 1h,应按最差的情况将样品放置在滴水口下 200mm 处。试验期间,测量泄漏电流。 5.7.9 结露试验 取一对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对插,导线选用端子适配的最大线径。参照图 16 将连接器相邻孔位串联并分别接到 14V 稳压电源的正负两极。按照图 17 进行温度及湿度循环试验,重复应用 48 个循环。 试验期间,测试连接器正负极间泄露电流。 图 17 结露试验循环 5.7.10 抗冻性 取一对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对插,导线选用端子适配的最大线径。参照图 16 将连接器相邻孔位串联并分别接到 14V 稳压电源的正负两极。将连接器在深 100mm,温度为(803)的盐水中放置 1h 后迅速取出,并放
42、于温度(-403)的恒温厢中,以使附着的水结冰。 结冰过程中测量泄漏电流。 5.7.11 防尘性 取一对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对插,导线选用端子适配的最大线径。将对接好的连接器放在一个长、宽、高分别为 1000mm 封闭容器中,容器中不均匀地散放大约 1.5kg 的水泥灰。间隔 15min 用风扇鼓吹容器中空气,持续时间 10s。将以上操作视为一个循环,并重复操作 8个循环。每完成 2 个循环,应该有一次插入和拔出连接器的动作。 5.8 化学环境 5.8.1 耐盐雾试验 Q/JD 1920-2012 25 取一对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对插,导线选用端子适配的最大线径。照图 16 将连接器相邻孔位串联并
43、分别接到 14V 稳压电源的正负两极。以(68.6176.5)kPa 的压强将对应规格的盐水喷射在连接器上 96h,盐水要求温度为(355),浓度为(51)%,比重为 1.02681.0413,pH 为 6.57.2。然后将连接器在温度(803),湿度(9095)%的条件下放置96h。最后取出调节之常温。 试验过程中测量泄漏电流。此时,连接器应该水平放置,且连接器和电线之间处于 30的倾斜和 30N 的负载条件下。 5.8.2 耐化学试剂试验 取一对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对插,导线选用端子适配的最大线径。将连接器浸入以下任何一种化学试剂中 1h,然后在常温下放置 24h。 表 15 耐化学试剂试验
44、条件 序列 油类 试验湿度 试验温度/ 试验时间/h 1 汽油/柴油 100% 常温 1 2 发动机冷却液 50% 50 1 3 变速器油 100% 50 1 4 刹车制动液 100% 50 1 5 液压传动油 50% 50 1 6 雨刮水 50% 常温 1 7 洗涤剂 50% 常温 1 5.8.3 耐二氧化硫性 取一对未对插的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放置在浓度为(255 )10-6,湿度为 90%95%,温度为(402)的二氧化硫 96h。 5.8.4 耐应力腐蚀 除去端子表面的油污,并将其在 10%的 H 2SO4 中水洗和干燥。然后,将连接器浸入游离氨浓度 6N,铜浓度为 10.2g/L 的测
45、试溶液中 3h 后取出。 5.8.5 耐臭氧性 取一对内嵌满端子的连接器对插,按照 JIS K 6259-2004 的规定,将其置于浓度为(505)10-8,温度为(235)的臭氧中 24h。 Q/JD 1920-2012 26 6 检验规则 6.1 基本规则 车用连接器应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产品质量合格证方能出厂。 6.2 检验分类 连接器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试验。 6.2.1 出厂检验 6.2.1.1 出厂检验项目为: 表 16 出厂检验项目和顺序 序 号 检 验 项 目 试验方法条款 1 护套、端子外观 5.2.1 2 护套、端子尺寸 5.2.2 3 电线附件抗拉强度
46、5.3.3 4 端子保持力 5.3.6 5 接触电阻 5.4.1 6 绝缘电阻 5.4.4 6.2.1.2 抽样方式:抽样检验的比例为每批交货数的 5。 6.2.1.3 出厂检验中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允许重新抽取加倍数量的产品,就该不合格项进行复验,如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6.2.2 型式检验 6.2.2.1 应进行型式检验的几种情况见 QC/T 4132002 中 5.5.1 的规定 。 6.2.2.2 进行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同一批产品中抽取,数量不少于 80 件,型式检验的项目和分组见表 3。 6.2.2.3 合格判定:型式检验应全部符合要求。如有一个项目不合格,应重
47、新抽取加倍数量的样品,就该不合格项目进行复验,如仍有不合格时,则该产品判为不合格,但对耐久性试验不允许复验,直接判为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Q/JD 1920-2012 27 7.1 标志 7.1.1 连接器应在显著位置注明生产企业名称(或商标)、材料、模具号。 7.1.2 连接器包装箱外应注明: a)产品名称、标准编号、型号及出厂日期; b)生产企业名称、商标、详细地址及收货单位名称、地址; c)装箱数量、总重量及外形尺寸; d)收发货标志、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及其它标志。 7.2 包装 7.2.1 连接器应用防潮材料包装,再装入包装箱内,备附件应随同装入。包装应牢固,保证在正常运
48、输中不损坏。 7.2.2 连接器包装箱内应附有以下文件: a)产品合格证; b)备、附件清单。 7.3 贮存 连接器应存放在通风、干燥、无有害气体的仓库内,不应与化学药品、酸碱物质等一同存放。 7.4 其他 连接器的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Q/JD 1920-2012 28 附 录 A 嵌合部尺寸 A.1 嵌合部尺寸见表 A.1。 表 A.1 嵌 合部尺寸 备注: (2)L2L3 (3)斜面应该突出成锥形。 (4)L1 为母端子连接所需的功能部位长度。b1 c1 L1 L2/L3 c2 A B 系列代号 类型(W*T) Max Min Max Min Min Max Min Max 直线度 平面度0.64*0.64 025 0.69 0.59 0.69 0.59 5.5 0.35 0.1 1.0*0.64 040 1.05 0.95 0.67 0.62 6.2 0.30 0.47 0.1 0.05 1.5*0.8 060 1.60 1.40 0.84 0.77 0.85 0.60 0.07 1.8*0.64 070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