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课程代码:学时/学分:64 学时/4 学分 适用专业:会计,财务管理先修课:无 后续课:经济法基础,财务会计等开课学院或教研室:财经学院 执笔:邹林惠审核:陈桦清 日期:2016 年 9 月审定:李雅玲 日期:2016 年 9 月二、课程性质与作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专业学生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必修课。是为帮助学生参加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取得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而开设的课程。该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岗位知识能力的重要理论教学环节。三、课程教育教学目标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高等职业教育财经学院的一门专业必
2、修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主要使学生具备利用会计法规的理论知识,较快地将理论联系实际,适应社会的需要。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按照课程服务于专业的原则,以及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一)知识目标(1)掌握会计法规体系及会计法主要规定,明辨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与责任后果;(2)熟悉的支付结算方式,规范使用不同的支付结算方式;(3)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明辨违反税收征管的行为及责任后果;(4)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明辩违背职业道德的财经行为。(二)能力目标(1)掌握会计法规体系及会计法主要规定;(2)掌握支付结
3、算的主要规定;(3)掌握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主要规定;(4)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三)素质目标(1)严守秘密,明辨是非;(2)严守准则,不做假账;2(3)严格遵守纪律,不抄袭作业;(4)养成凭事实说话,小心谨慎的工作作风四、课程教学内容和建议学时。(一)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部分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14 学时)教学内容:1.会计法律制度的概念与构成;2.会计工作管理体制;3.会计核算;4.会计监督;5.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6.法律责任教学要求:1.掌握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2.了解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规定; 3.掌握会计核算的内容和要求;4.掌握会计监督体系的构成;5.掌握有关会计机构和会
4、计人员的法律规定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2.了解会计工作的行政管理;3.会计核算的依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4.会计工作的内部、政府以及社会监督;5.会计从业资格、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6.法律责任教学难点: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督实验或习题要求:培养学生能够运用会计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现实案例分析的能力。第二部分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20 学时)教学内容:1.支付结算概述 32.银行结算账户 3.票据结算 4.非票据结算 5.结算纪律与责任教学要求:1.掌握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基本要求 2.了解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 3.掌握银行结算账户的概念、使用范围和开户要求 4
5、.掌握银行汇票、支票的概念、使用范围、记载事项和提示付款期限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支付结算的概念、特征 2.现金收支的基本要求 3.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应遵守的基本原则4.支票的概念、种类、出票和付款;商业汇票的概念、种类、出票与承兑等;信用卡的概念和种类、申请与销户等;汇兑的概念、种类、程序;教学难点:1.各种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撤销2.商业汇票的结算实验或习题要求: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现实案例分析的能力。第三部分:税收法律制度(20 学时)教学内容:1.税收概述2.主要税种3.税收征管教学要求:1.掌握税收概述与分类2.了解税法及构成要素3.掌握增值税、消
6、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种4.了解税务登记的程序 5.了解发票的开具与管理 6.了解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代理、税收检查及法律责任等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税收概述与分类2.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税务登记的程序 教学难点:主要税种的计算问题实验或习题要求:掌握税额核定征收的计算方法。第四部分 财政法律制度(4 学时)教学内容:1.预算法律制度2.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3.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国家预算的概念、作用、政府采购的概念、原则、功能;掌握预算组织程序,政府采购当事人,政府采购方式,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教学重难点:教
7、学重点:1.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预算管理的职权 2.政府采购的概念、原则、功能、执行模式、方式 3.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教学难点:预算管理的职权实验或习题要求: 无第五部分 会计职业道德(6 学时)教学内容:1.会计职业道德概述2.会计职业道德概述教学要求:1.了解会计职业道德以及与会计法律的关系与区别2.了解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5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的关系与区别 2.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教学难点:无实验或习题要求:要求学生理解职业道德的约束内涵,培养学生在以后的会计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二)课程学时分配序号 章节 理论课 实训课 共 计1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
8、6 8 142 支付结算法律制度 12 12 243 税收法律制度 10 10 204 财政法律制度 2 25 会计职业道德 2 2 4合 计 32 32 64五、实践教学基本要求实训一:会计法律制度的实践应用训练(8 学时)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主要训练学生将会计法律制度中的各种规定运用于日常的生活中,培养学生对会计工作的违法行为作出准确的判断的能力实训内容:1.学生按学号进行分组;2.对综合案例进行讨论,包括:(1)识别违反会计法的行为; (2)正确分析企业财务工作案例; (3)识别不同的会计岗位及会计人员职责。63.各组依行讨论回答实训二 票据结算(12 学时)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
9、要求学生:1.了解票据的填制要求,能识别不同的票据,能根据票据判断发生的经济业务。2.掌握票据的填制要求,能根据经济业务的需要选择正确的票据并能正确填制原票据。实训内容:1.正确识别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 2.识别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本票、汇票等票据;3.正确填写相关票据实训三 增值税纳税实训(10 学时)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要求学生:1.掌握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的识别2.掌握根据相关业务正确计算增值税3.掌握正确填写增值税专用发票4.了解税务登记的基本流程,纳税申报等基本流程实训内容:1.识别增值税专用发票2.根据具体的公司案例计算增值税3.填写增值税专用发票实训四 会计职业道
10、德的案例分析(2 学时) 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要求学生理解职业道德的约束内涵,培养学生在以后的会计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实训内容:1.对 PPT 上的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案例进行讨论2.提交心得体会一份六、教学方式及说明(一)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主要以会计从业资格-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为依据,并结合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需要;内容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规范性,7教学中应关注会计法制改革的新成果,对国家颁布的新财经法规应适时补充到教学中来,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本教学大纲中的学时分配是指导性的,任课教师在执行时可适当调整。可根据实际情况,视需要适当增减讲授的
11、内容以及学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二)教学手段 1.建立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体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 2.多媒体教学。本课程实行全程多媒体授课,加强师生互动,广泛收集适合本课程教学的多媒体资料,运用多媒体创造仿真的教学情境。 3.模拟推销,鼓励学生开展推销实践活动,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 4.创新考核体系,打破传统的闭卷考试,以小组推销模拟一件真实的产品综合考评学生的推销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5.举办学术讲座和经验介绍。邀请企业界成功人士和优秀毕业生举办学术讲座和经验介绍,拓展学生视野,为学生树立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榜样。七、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多元性的评价,结合过
12、程考核(学习出勤、课堂提问、课程作业)和结果考核(期末考试) ,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具体考核方案见下表:考核项目 考核方式 比例学习态度 根据课堂回答问题、学生出勤情况,由教 师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分 20%过程考核课程作业 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由教师综合评定 学生的课程作业得分 30%结果考试 期末考试 由教师评定笔试成绩 50%合计 100%八、教学资料(一)推荐教材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王灏主编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出版社 2016 年 8月版本8(二)参考资料1.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审组主编 经济科学出版社 2.企业会计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 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社 2006年 2 月第九、课程标准编制依据本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会计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会计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参照会计职业资格标准,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体现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的需要,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采用综合化与模块化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课程的内容体系。每一工作任务为一基本模块,每一模块与特定的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整个实训过程以实训任务为载体将以上模块互相交融,以便学生踏入社会后能适应职业岗位(群)的需要。教、学、做相结合,强化学生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