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一个农业推广的.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366744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农业推广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一个农业推广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一个农业推广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一个农业推广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一个农业推广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寨,一个农业推广的 时代典型,引言,在一本统计材料里,显示我国在1959年至1961年农业总产值的记录。那是连续三年的负增长,分别为-13.6-12.6和-2.4。这几年中我们搞了人民公社和大跃进,本来指望它们带来经济的大发展,却事与愿违,出现了如此严重的生产大滑坡。它说明了我们党对领导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缺乏经验,同时又缺乏清醒的头脑,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当然不排除自然灾害在其中作乱。,引言,全国的情况是这样,大寨又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呢?大寨副乡长高玉良那里记录着大寨从60年代到90年代的经济收入的所有数据,我仅将这三年的情况抄录如下:1959年粮食总产47万斤,平均亩产616斤;1960

2、年粮食总产48.5万斤,平均亩产661斤;1961年粮食总产48.6万斤,平均亩产672斤,而且每年都向国家卖粮20多万斤。数字在告诉我们,在全国同一大形势下,或者说是在那无奈的年月里,大寨以它那片十分贫瘠的土地使那里的人民得以温饱,并为国家作贡献,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引言,这一切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这说明大寨人在以陈永贵同志为首的党支部领导下在极端困难的形势下与环境中,保持了清醒的头脑,能够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有自己独特的措施,他们尊重自然和经济发展规律,反过来,他们也得到了自然与经济发展规律的尊重。,引言,而且,他们也得到了社会的尊重: 1960年2月,中共山西省委发出了向模范支部书记

3、陈永贵学习的号召。6月,山西日报发表了题为“陈永贵党支部书记的好榜样”的社论。,“自力更生十大好处” :,一能使国家的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二能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使社员更加热爱集体,依靠集体;三能激发人们奋发图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四有利于团结;五能促进勤俭办社;六能使自己经常看到差距,不翘尾巴;七能锻炼干部,增长才干;八能给下一代留个好榜样;九能推动比、学、赶、帮,带动兄弟队共同前进;十是对阶级斗争有利。后来这“十大好处”上了报,被陈永贵带到了人民大会堂,为大寨增色不少。,“三不要”“三不少”,不向国家要粮、要款、要物资;当年卖给国家的粮食不少、分给社员的口粮不少、集

4、体收入不少。63年:粮食总产达到42万斤,亩产达到742斤,仅比去年减少4%,卖给国家的粮食达到24万斤,社员的口粮达到400斤,没有少于62年,综合收入增加。,评价,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向全国第一次公开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周总理在报告中说:“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大寨大队,是一个依靠人民公社集体力量,自力更生地进行农业建设,发展农业生产的先进典型。”,大寨条件、工作与成绩,“这个大队原来生产条件很差,是一个穷山恶水土地薄、全部耕地散在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地方。十几年来,这个大队在党的领导下,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以加工改造耕地为中心,结合运用八

5、字宪法,高速地发展农业生产。他们进行了大量的、艰巨的农田基本建设,把过去的4700块土地弄成了2900块,并且都建成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他们的粮食亩产量,1952年为717斤,1962年增加到772斤,1963年虽然遭受了很大的水灾,但是仍然保持在700斤以上。,条件 工作 成绩,“大寨大队进行了这么多的农业建设,农业生产发展这么快,完全是依靠集体力量。他们正确处理了集体与国家的关系,他们只向国家借过一次钱,第二年就归还了。从1953年到1963年这11年中,这个大队在逐步改善社员生活的同时,向国家共交售了1758万斤粮食”,条件 工作 成绩,最后,报告概括道:“大寨大队所坚持的政治挂帅

6、、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都是值得大大提倡的。” 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大寨精神与大寨工作的最高评价。在报告里,周总理还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人民学习解放军。”从此,大寨就成为了全国农业战线上引入注目的一面红旗,在全国掀起了学大寨的高潮。,理念,每年都有新“套套”;大寨人与土地的血肉之情;“海绵田”、“三保田”、“四不专种”等的诞生。 那时,大寨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叫做:“每年都有新套套。” “套套”,是本地的方言,是我们常说的“套路”,也就是“方法”的意思。就是说:大寨人种地有讲究、有学问,年年会创造出新方法来。 有人

7、会说,种地嘛,春天播种,夏天管理,秋天收获的年复一年的重复而已。顶多再加年景好,多收点,年景差,少收些,如此而已。,理念,如果抱定这样两个“而已”种地,不过是人糊弄地,地糊弄人,人越来越懒地越种越薄的消极的无所作为的恶性循环。在“大锅饭”盛行的年月里,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大抵如此,一来二去,“锅”里只剩下了清汤。大寨人种地不是这样,因为大寨人对土地充满了挚爱,充满了激情。,理念,大寨人认为,大寨的土地是属于大寨人自己的。从土改他们分得了土地之后,到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乃至人民公社,他们也认为大寨的土地是他们自己的。加上大寨的许多土地是大寨人闸沟垒坝用扁担一分一亩地挑出来的,每一亩地上都浸进着他们

8、的汗水,为此,他们甚至流了血,付出过生命。赵大和、石桂林都是在造地时牺牲的。,理念,大寨人种地不怕辛苦,爱动脑筋,又肯于学习和吸收他人科学种田的技术,新“套套”层出不穷,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有人说,生活的意义在于创造。大寨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着,在创造中得到了生活的许许多多欢乐。,原基础,大寨的土地原先并不肥沃,从裸露的土崖可以看到两种土壤,一是黏土,多为红色;一是沙土,呈灰色。两种土壤都缺乏腐殖质,不利于农作物的成长。在以往的日子里,大寨人多采用“土掺沙”、“沙掺土”相互调剂的方法,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于是他们便在增加土壤腐殖质上做起了文章。,秸秆还田“海绵田”,这便是“秸秆

9、还田”。秸秆还田就是把秋后的玉米、高粱等秸秆铡碎铡烂、掺水,再拌上圈肥、人尿粪,搅到一起,用土蒙盖,使之发酵,经过倒翻,约40天后,秸秆完全腐烂,然后下在地里。这样,每年大约有40万斤秸秆还到田里,加上其他农家肥每亩地施肥多达80担,年复一年的大量的喧腾的农家肥施在地里,使土壤的结构发生变化,这就成了人们所说的“海绵田”。厚厚的活土层,既像海绵那样松软,更象海绵那样吸水,这样大寨土地的蓄水保墒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海绵田效果,据说,土地承包后,农家肥上的少了,但从90年代又开始秸秆还田,不过不是原来的土法,改做机械化了,秸秆不必砍倒拉回,收过玉米穗后,由机械在田里直接完成了,现在大寨的田还是很

10、喧软。,移栽,大寨地处山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而且刨食种子、毁坏幼苗的害鸟害兽多有出没,因此,每年缺苗断垅现象并不少见。这个问题不解决,要保证丰产丰收是一句空话。 从1956年始,陈水贵和社员们多少次在一起议论这个问题,一次一个社员说: “每年雨天锄苗,把拔掉的谷苗扔在地边上;雨后,有些谷苗没死,还大模大样地长了起来,咱们能不能试试谷田移苗,兴许能活。”,复种,陈永贵听了十分高兴,他们将同下来的谷苗移栽在缺苗处,浇了水,果然有效,谷苗大多成活。秋收时,单位产量提高了一大块,谷田移苗法获得成功,在许多地方推广开来。大寨海拔约1000米,无霜期只有170天,一年一季,不能复种。谷子移种的成功使大

11、寨人打开了新的思路,如果在收获以后的麦茬地里移种上谷苗,岂不使这里的土地一茬变成了两茬?1958年,他们做了这方面的试验,取得了自己的经验。,移苗,从1960年开始,大寨人又针对高粱和玉米的断垅进行了移苗试验。开始时人们疑虑很多,有人说玉米不比谷子,它根大茎粗,不好成活;有人说移苗时必须带着土胎,要不活了也不见得出穗结子。陈永贵说,我们都试试,不试验,得不出结论。经过反复的试验,高粱、玉米同样可以移栽带不带土胎都一样能够出穗结子。,“三浅”变“三深”,1956年产生的新“套套”。为提高土地的单产,1956年大寨扩大了玉米的种植面积。当年收获时发现,沟地每亩可收500斤,而坡梁地只是沟地的一半,

12、甚至更少。陈永贵为此动开了脑筋。显然,因为沟地的土层厚,每年还能淤一层活土,既抗旱又耐涝,玉米得吃得喝,自然长得又高又大。坡地、梁地活土层不厚,地力也弱,怎能长出好庄稼?于是,当年秋耕时他们就舍弃了“三寸三,走遍天”的老习惯,实行了深耕、套耕的方法,使活土层由原先的3寸多一下于增到了6寸多,促进了土壤的热化,增强了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土地的抗旱能力与肥力都有了提高,这就是“一深”深耕。,深种,不管哪里总是流传着许许多多的农谚,这些农谚无疑是这一带农业生产管理经验的总结,不可轻视。但是,这些谚语有不少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句句看做“真理”,奉为“圣贤”。昔阳流传这样一句话:“探耕浅种,强如上粪

13、。”按传统,玉米一般种两寸深。在过去土薄肥弱的情况下,为了利用表层的肥力,这种植法不无道理。但时过境迁,现在的土地经过深耕,活土层厚了许多,种植密度也有增加,如果仍按这农谚去做,必然使农作物营养不足,而且不抗风,易倒伏。,深种,在这种情况下,大寨实行深种的方法,玉米由原来的种两寸改作3寸到4寸深,但这也不是死规矩,一刀切,还要因地因品种面异。一般说来,阳坡、梁坡地温高,湿度低,发芽快,就种4寸;阴坡、沟坡地凉,湿度大,不宜发芽,就播3寸半。不同品种的玉米也有不同的特性,播种深度也不尽相同。总的来看,在春旱较为严重的土石山区,不仅有抗旱保苗的作用,而且益于蹲苗发根,增强后期的抗旱能力。这就是“二

14、深”。,深刨,“三深”为深刨,玉米定苗后,在苗长到1尺高之前要进行深刨。一般操作是用9寸的镢头在玉米行间,在距苗2寸半到3寸的地方刨一个“鱼鳞坑”。要求刨得深,刨得匀,刨得细,刨后不留草,不碎土。刨的深度也要因苗而异因地而异,苗小深刨,苗大浅刨,防止伤根打叶。坡粱地深刨,沟洼过水地、沙土地、漏地不宜刨得过探,以免水肥下渗渡失。经过深刨的土地,能够蓄水保墒,除草肥土,加厚活土层,控制水土流失。,“四不专种三不空”,大寨祖传下来这么一个种植习惯,沟地、肥地种玉米;坟地、梁地、瘦地种谷子、豆子和高粱。可是,村里沟地、肥地少,只占耕地的三分之一,这就是说,高产的玉米一年也只能种200来亩。在连续几年的

15、治沟、治坡与治山以后,土地变了,肥料多了。为了多打粮食,理所当然地要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1957年,大队种了400多亩玉米,而豆子的播种面积从80亩锐减到了5亩,谷子也种得很少。这次种植品种的调整使大寨的产量自了一番,总产由20万斤一下于跃到40多万斤。,“四不专种三不空”,种植习惯打破了,产量提高了,但老百姓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受到了妨碍,吃惯了豆子的肚皮吃不上豆子自然不舒服,提意见了。支部委员和管委会委员们也都有一张吃惯豆子的肚皮,上下意见是一致的:不能只顾产量,而不顾群众的生活习惯。,“四不专种三不空”,种植习惯打破了,产量提高了,但老百姓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受到了妨碍,吃惯了豆子的肚皮吃不上豆

16、子自然不舒服,提意见了。支部委员和管委会委员们也都有一张吃惯豆子的肚皮,上下意见是一致的:不能只顾产量,而不臂群众的生活习惯。走过去的老路最容易,但大寨人不忍心让自己的产量掉下来。怎么办?有没有第三条路可走?那就得打破“清一色”的种植习惯,搞间作,搞混种。他们先在自己的试验田里搞起来了。,“四不专种三不空”,玉米地里间作大豆;谷地间作小豆,带种高梁、黄芥;地边地堰高处种瓜,低处种麻。试验结果让人好生兴奋:玉米地里不但收了豆子,而且玉米长得也特别好。混种蔬菜的地块,庄稼也投耽误,这是因为粮食与蔬菜吸收的养分不一样,高矮不同,又不争阳光,彼此之间和睦相处,各得其所。这样一来,大寨人更放开了胆子,豆

17、、麻、瓜、菜干脆都不占整块地种了,全部与其它作物“混合编制”,搞间作、混种。称之为“四不专种”。,“四不专种三不空”,这样一来,粮食总产不仅保住了,豆子也够吃了。过去专种80亩地的豆子,秋后打万斤挂零,现在间种在500亩的玉米地里,玉米没少收,每亩地还产出40斤豆子,合起来总共有两万斤!过去专种不够吃,现在间作有富余。眉开眼笑的社员为此编了一首歌谣,唱道:“高垅掉塄瓜,低垅种小麻,垅堰根底种高粱,大豆小豆满地爬,春天吃菜有芥辣,秋天摘回大倭瓜。”看看大寨人多么开心!,“四不专种三不空”,在“四不专种”获得成功的兴奋之余,大寨人又犯开了琢磨。间作、棍种是充分利用土地,增加产量,大寨的耕地零散,地

18、边地角多,如果把地边地角全部利用起来,不也是增产的好门道吗?这本账很好算,大寨村2900块地,一块地一道边,两道地墙,四个角,在每一个地边、地角、地墙就算是种3棵庄稼,全村就能多种六七万棵,可折合出30亩地,一亩地就算打700斤粮食,就能收两万多斤粮食。,“四不专种三不空”,这笔账算下来,竟使人们大吃一惊。从此春种秋种,队里都要指派专门劳力,专种边、墙、角,大寨的土地无论大块小块,都被种得彻边彻堰。这就是所谓的地边、地墙、地角“三不空。感动:在那个时候,大寨所有的沟已经闸起来,地也造得不少了,单产在县里、乃至省里都已名列前茅,而且,前无阻挡,后无追兵,可以稳稳地坐头把交椅,但他们就是这样严格地

19、要求自己,抱起了西瓜,也捡起了芝麻,全部目的,就是为了多打一些粮食,多卖给国家一些。,“四不专种三不空”,大寨人能够不断地拿出新“套套”,这出于他们对土地的钟情,也有赖于他们的好领班陈永贵。陈永贵是一个公认的庄稼地里的“好把式”,样样活儿都拿得起放得下。他有着倔强的脾气,又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这些都在促使他改造土地,增加土地,促使他在有限的土地里去获取无限的快乐。每年在秋后结算后的丰收乃是他人生的最大享受。,“四不专种三不空”,这个总是低着头想事的汉子一琢磨起庄稼地的事情,便如醉如痴。他带头在大寨搞起科学试验田。他不愿搞大轰大翁,不是风就是雨,人家的技术不管如何高超,他也不会不经实地试验

20、面加以推广。 l952年时的一件事,他装在脑子里,许多年不忘。贾承让给人代种的玉米比他种得深,出苗迟,苗儿也比他的弱,但最后却比他每亩多收了六七十斤。在同样的土地上,种植上的差异会造成收获上的差异,这一点犹如一个巨大的感叹号记在他的记忆里,光土地变样是不够的,还要在种植技术上做些钻研。这也就有了经他试验而形成的“三浅”变”“三深”中的深种。,“四不专种三不空”,在他的那块试验田里,他试验过玉米的密植,他大胆地将过去的800多株增加到1200株,最后也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他还请来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做“白发病谷草”能否用来喂牲畜的试验。许多试验的成功,用实例教育了群众,使人们从一些传统保守的思

21、想中解放出来。陈永贵搞起的试验田在大寨村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许多人也对科学试验发生了兴趣。许多小试验田在村里的各种地块建起,一时犹如山间竟开的百花。,“四不专种三不空”,这些集聚着群众智慧的试验田,在农业“八字宪法”指导下,在耕作与种植上进行广泛的研究,积累了许多经验,为大寨进一步贯彻科学种田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大寨进入改革开放的年代,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以粮为纲”的观念得到转变,但是大寨人仍然没有放松这一传统产业,没有放弃农田基本建设这一传统措施,而是始终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后效,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他们还十分注重强化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凡用于土地的投人,舍得用工

22、,舍得花钱。而且,大寨还制定了雷打不动的“占一垦一”原则,使大寨的耕地永远不得少于700亩,无论干什么,也不能占据大寨的农田。,后效,这一切,都进一步表明大寨人对于土地的感情还是那么深沉,那么执著。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实行什么政策,大寨的土地是属于大寨人自己的。他们用真情做种子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土地向他们回报的,永远是最丰厚的金秋!,1979-1989经济发展,辉煌的十年,一、集体经济仍然占有绝对优势,但集体经济“大一统”的局面已经改变,大寨是一个有着鲜明个性的村庄,这使它与其他甚至附近的村庄相比,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它的村于小,人心齐,觉悟高,富有创业精神。在“大锅饭”期间,大寨没有躺在虚

23、弱的集体经济上养懒汉,而是在与穷山恶水的奋斗中,不断地增强了集体理念和集体经济实力。大寨的经济实力在解放以后的30年间稳步前进着,在中国经济严重下滑、农业普遍歉收的年头,大寨也没有大的起伏。那些年即使集体经济收人占社员家庭收入的95的情况下,大寨人的生活也比其他村庄好上许多。直到改革前的1978年,大寨村的总收入已达22.64万元,全村固定资产总额30万元。,一、集体经济仍然占有绝对优势,但集体经济“大一统”的局面已经改变,三中全会以后,大寨的集体经济像提速的火车,沿着改革开放的轨道迅跑。1989年与1979年相比,村集体收入增长了9倍,固定资产总额增长4倍。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发生了变化,家庭

24、经济与个体经济开始萌芽和发展。在大寨私人拥有汽车、拖拉机、摩托车已不为新鲜。,一、集体经济仍然占有绝对优势,但集体经济“大一统”的局面已经改变,从大寨所有制结构来看,仍然是集体经济占主导地位,除土地国有外,果园、煤矿、工厂等重要经营项目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全归集体所有。但是也有了一定分化。如部分农机具、牲畜和运输车辆已归家庭所有。这种所有制结构有以下优点:一是资源大家共享,共同富裕;二是依靠集体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三是便于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二、单一种植业和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的做法得到改变,二、三产业初步得到发展,大寨历史上是典型的“以粮为纲”单一种植业经济结构,当年大寨的一条经验就是把粮食生产

25、放在首位不动摇。在大寨每人平均不到两亩的黄土坡,气候与土壤条件又相当差的状况下,种植的潜力不是没有限度的。大寨人苦心经营了几十年,取得了平均亩产超千斤记录,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还对国家作出了贡献,这不能不说是了不起的成就。,二、单一种植业和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的做法得到改变,二、三产业初步得到发展,按道理说,大寨早就面临着向其他产业要产值的问题。早在60年代初就有人提出了“要想富得快,庄稼搅买卖”。60年代初又有不少的大寨人暗地里搞家庭副业,然而这种调整产业结构的愿望与可能只有在80年代初变为现实。,二、单一种植业和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的做法得到改变,二、三产业初步得到发展,大寨在农业的

26、内部做了调整下放了自留地,家庭副业从无到有,铁、木匠和豆腐坊重新开张;调整了农作物布局,增加了谷子和小麦的面积,减少了玉米播种面积;在粮食生产上以科技投入、提高单产为主要措施。结果这10年里粮食生产稳步增长(除1985年受灾外),林业与副业都在上升,因封山造林等原因, 畜牧业收人呈下滑趋势。,二、单一种植业和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的做法得到改变,二、三产业初步得到发展,大寨的产业结构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上。例如,1978年工业收入只占总收人的15,l0年之后,变成了825。,三、劳动力由专业化走向兼业化,大寨专营农业 的家庭迅速减少,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产业结构与劳动力

27、结构是两个密切相关的变量。大寨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的同时,劳动力结构必定随之改变。大寨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过剩劳动力多了起来,集体的组织引导与个人积极性相结合,使得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加快。,三、劳动力由专业化走向兼业化,大寨专营农业 的家庭迅速减少,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大寨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明显特点之,就是由原来的专一务农向兼业化发展。尽管农民的职业分化尚处在初级阶段,不那么明显与稳定,但是除个别没有壮劳力的农户外,绝大多数农户走向兼业化和收入来源多样化。尤其是男劳力,几乎全部从事兼业生产,或亦工亦农,或林农兼顾。,三、劳动力由专业化走向兼业化,大寨专营农业 的家庭迅速减少,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

28、,农民素质包括受教育程度、掌握新技术能力、适应市场的速度、参与社会变革的程度等等。就教育程度而言,大寨村高于山西省农村的水平。文化素质并不大高。 早年创业的老一代多是文盲和扫盲水平。现在初中、高中毕业生已占劳动力总数的80以上,但这些毕业生多是“文革”“开门办学”时的学生。,四、经营方式由集中统一经营为主, 向以承包经营为主多种经营方式转变,大寨村在集中统一经营时期,虽然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生产关系的制约,但是相对来说,它的发展速度仍然是较快的。这里面有三个原因(大寨推行家庭承包制比较晚的原因):一是大寨集体经济增长快,“大河有水小河满”,使社员不断地得到实惠;二是大寨被一种艰苦奋斗的

29、精神和“全国红旗”的荣誉支撑着,有动力也有压力;三是大寨在集中统一经营期间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竞争激励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群众的积极性。,四、经营方式由集中统一经营为主, 向以承包经营为主多种经营方式转变,但事实胜于雄辩,在大寨实行承包责任制也取得很大的成功。大寨在双层经营过程中,体现了“分散生产,统一服务”的原则,村集体充分利用集体经济的实力为农业家庭生产搞好服务。对集体果园和村办企业,大寨村接受了个人承包的教训,全村1989年前后实行联户集体承包,确定上交指标和领包人,再由其他农户自由组合参与承包,原则上每个家庭都参与其中的某一项承包。这样既注意承包效益,又避免引起明显的贫富分化;既增加了

30、农民的家庭收入,村集体又能得到一定的上交利润,集体经济不致于垮掉。合理的经营方式不仅能带来生产水平的提高,而且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五、收入来源仍以集体分配收入为主,非农业收入高于农业收入,家庭承包收入比例趋于合理,集体经济占主导地位,决定了大寨农民的收入来源以集体分配为主。在产业分布上,主要表现在非农业(主要是村办工业)的收入高于农业的收入。尽管集体分配收人占主导地位,但收入结构已经产生分化。必须看到,现在这种集体分就收入与改革前有着本质的不同,以前搞的是“大锅饭”,现在农民有自己充分的选择权,也能更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六、生活方式由对农业生产的依附性, 转变为追求舒适享受型,

31、过去大寨人的生活方式,在很长的时间里依附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方式。生产与生活是融为一体的,谈不上对生活享受的主动追求。生活的目的是追求物资生产数量,而忽视生活本身的质量;日常的时间大多被集体劳动和集体活动占据,由家庭和个人支配的时间极少,追求个人享受常常会遭到批评与鄙视。,现在,大寨人认识到,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还是为让人们过上富裕的生活,人们越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改革10年来,大寨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有较大的改观,这表现在居住环境的改变、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和社会负担的减轻。其中还有一条,就是农民与过去大不相同的是,个人能够自由地支配时间,不用天天“绑缚”在农业生产上。按宋立

32、英说的,就是“还是现在更好,生产上自由了,生活上也自由了。”,农业发展的经验,基础:大寨的农业抗震能力强,这主要归功于他有一个厚实的基础,那就是50年代、60年代、乃至70年代,大寨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依靠集体的智慧与力量,战天斗地,治山治水,彻底改变了七沟八梁一面坡恶劣的农业生产条件,创造出了“三保田”、“海绵田”、”人造平原“等更适合农作物成长的新的环境,从根本上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大寨农业稳稳地站在一个高台阶上。,经验,在历史的车轮驶入90年代大寨人还记着大寨是拿农业起家的,大寨的地理位置和所处的环境决定,什么时候大寨也不能不把发展农业摆在自已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要不断

33、地向农业注入新的活力,让它循序渐进地持续地发展下去,向农业发展的高峰进军,众所周知,农业要持续稳定地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五措并举丰粮仓”,1建机制,增投人,强化土地经营管理。 十一后三中全会以来,大寨经历了从集体经济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转变的过程。在农业经营体制变革中,把握住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土地的增产效能像火山一样集中迸发出来。首先,大寨村稳定地顺延了土地承包期,由改革初的5至15年的承包期延长到30年不变,农户得到了土地使用证,这样使农民心安理得地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1 建机制,增投人, 强化土地经营管理,其次,大寨注意充分发挥集体统的职

34、能,大力推行“以工补农”的制度。大寨在这方面的认识始终不变就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又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生产必须受到各行各业的支持和保护。从大寨的农村经济结构来看,农业所占的份额虽然远不及村办企业,但是,农业的基础地位从来没有动摇过。为此大寨村每年都要从工副业收入中拿出二三十万元扶持农业,重点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机械的购置以及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从而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1 建机制,增投人, 强化土地经营管理,再有,大寨坚持“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管理机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社会化的系列服务。村里成立了农机服务组、水利服务组和科技服务组,实行产前、产中和产后的5个“统一服

35、务”。即集体统一购买化肥、良种、农药等农用生产资料;统一进行农田机械作业;统一组织维修水利设施;统一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统一组织粮食翻晒和收购。,1 建机制,增投人, 强化土地经营管理,这几个“统一全方位地克服了农民分户经营土地的各种困难。大寨新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土地经营管理机制,为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运行条件。,2 夯基础,搞开发, 构筑农业发展载体,大寨人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用血汗筑就了早先大寨集体农业的坚实基础,而如今,这一基础有目共睹地成了在社会主义市看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正因为如此,大寨人珍惜土地,重视粮食生产,不间断地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这些已成为大寨农业发

36、展的永恒主题。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综合开发第二次创业又在谱写着大寨新的历史篇章。,2 夯基础,搞开发, 构筑农业发展载体,在风风雨沧桑的20多年里,大寨人从未丢掉战天斗地的光荣传统,他们在三战狼窝掌的基础上,又四战、五战、六战狼窝掌,取得了个又一个胜利。1991年开始,他们坚持抓水、改土、植树、修路的农建方针,组织了一支农田建设专业队伍。这支队伍由20个精壮劳力组成,有自己的专用机械设备,常年平整土地,加固石坝,几年来,他们新增和改造海绵田31亩,修整二坡地20余亩,加固石蝽4200多米,由小块变大块扩展土地20余亩。,2 夯基础,搞开发, 构筑农业发展载体,1991年开始,他们坚持

37、抓水、改土、植树、修路的农建方针,组织了一支农田建设专业队伍。这支队伍由20个精壮劳力组成,有自己的专用机械设备,常年平整土地,加固石坝,几年来,他们新增和改造海绵田31亩,修整二坡地20余亩,加固石蝽4200多米,由小块变大块扩展土地20余亩。,2 夯基础,搞开发, 构筑农业发展载体,为了实现治旱兴农,大寨村聘请地区和昔阳县水利技术人员进一步勘察大寨的水利配套工程,制订建改方案。1992年他们 投资30万元,新筑起了一个蓄水1500立方米的水窖,使全村6个蓄水池蓄水总量达到两万立方米,并且实现了渠泵配套。,2 夯基础,搞开发, 构筑农业发展载体,在干旱严重的1991年,大寨能从远离大寨40里

38、外的杨家坡水库和15里外的郭庄水库引水入村,使大寨的400亩粮田和100亩果树在七八月里普浇了两次。水利设施能如愿以偿大发神威,大旱之年又奈我何!,2 夯基础,搞开发, 构筑农业发展载体,1996年,大寨投资110万元,施工213天,在老坟沟成功地打出了一跟672米的深井,每小时可出水2400立方米。这一深井的告竣,打破了大寨地下无水的神话。在庆祝探井出水的那天,大寨像在渡过一个欢庆的节日,多少老人双手捧起甘甜的井水畅饮着,发出含泪的大笑。大寨人手中无水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如果再将井水引至山顶的6个蓄水池,将从根本上具备抗御旱灾的能力,为农业的丰收带来无限的生机。,2 夯基础,搞开发, 构筑农

39、业发展载体,大寨在大力兴修水利的同时,瞄准农业产业化的目标,立足农业的综合开发。运用农村劳动积累工的制度,一年每个劳力要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累工35个。在1996年大寨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全村铺开了垒坝、恢复耕田、修复道路、加固水利设施四大骨干工程,投工213万个,投资107万元,动用石方8000立方米、土方18万立方米,推土机作业20个台班,全面修复了水毁工程,做到了当年损失,一年恢复。,2 夯基础,搞开发, 构筑农业发展载体,土地是大寨农业的命根子。多年来大寨实行雷打不动的“占一垦一”的政策,村民房基地建设占用非耕地,村办企业与邻村协商,采取土地人股的形式解决占地问题,各得其所,从

40、而保证了大寨耕地的动态平衡。如今,大寨村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由传统农业基础建设向构筑市场农业载体转变;由单纯的打坝造地为重点的农田建设向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转变;由相对分散的工程建设向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工程建设转变。初步实现了“山顶青松戴帽山间果园缠腰,山底农田环绕”的农业园区框架。,3 兴科技,增后劲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对人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人们不仅接受了它,而且正在千方百计地应用它,充分挖掘科技潜力,更好地为人类造福。在大寨,相信科学、依靠科学已形成一种风尚,科学种田已经成为农民的热门话题。大寨农业的发展始终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手段

41、,在科技兴农中闯出了新路。为了探索大寨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的路子,大寨人在省、地、县各级农业推广部门的协助下,分别设立不同的地块,由农业科技服务组承担农作物优良品种的示范与先进科技的运用推广,大幅度地提高粮食的产量。,3 兴科技,增后劲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近几年里,大寨推广了六项技术措施:更新品种:先后引进“农大60”、“屯玉1号、2号”优良品种,替代了“中单2号”,种子采用包衣技术;实行机播:由畜播变为半精量机械播种;增加密度:亩留苗4000株;科学施肥:在稳定氮肥施用量的基础上,增施玉米专用肥、磷肥、“植物动力2003”、“丰收宝”等叶面喷肥;推广叶龄促控技术:喷施健壮素,控制营养生长,促进

42、生殖生长;改进种植方法:变等行距种植为宽窄行播种,增强光合作用,发挥边行优势。,4 抓机旱,促高效, 实行农田机械作业,为了推广和掌握农业科技,大寨村特别注重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近几年里,有16名青年参加了县农业广播学校的学习,有6名青年成为村科技服务组的骨干力量。每到春季,请县农技推广中心的农艺师对全体村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的专题培训普及农科技术。大寨村还积极为农业科技部门提供示范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了60。,4 抓机旱,促高效, 实行农田机械作业,大寨走出单一施用化肥能增产的误区,走秸秆还田增肥地力机旱农业之路,这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大寨村从六七十

43、年代开始,就采用“深耕”、“施足农家肥”,配合氮、磷、钾肥的施用,把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改造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海绵田”,抗灾能力大大增强。但是,干旱仍然是制约农业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4 抓机旱,促高效, 实行农田机械作业,据气象部门的历史资料表明,从1990年到1997年8年里,45月降水低于正常年份的,也就是春旱比较严重的就有6年。其中有4年播种期的降水仅为16毫米以下,土壤含水量严重不足。7-8月正值农作物生长需水高峰,而这8年间,低于正常降水180毫米的年份就有6年。特别是1997年,在农作物整个生长期内,没有下过一场透雨,卡脖旱灾害尤为严重,而大寨的农田却较

44、强地抵御了干旱的威胁,土地蓄水保墒能力明显增强,究其原因,就是他们实施了机旱作业。,4 抓机旱,促高效, 实行农田机械作业,他们的具体做法是,秋收后机械粉碎秸秆直接还田然后探耕再旋耕,改善了土壤的团粒结构;春季里使用机械耙耱、镇压,防止地表水分蒸发,提靖保墒并重;播期实行机播,提高出苗率。大寨全村实行了秸秆还田、探耕、旋耕、耙地、慎压、播种六道工序的机械化作业。据农业部门的测试,大寨农田有机质含量达到188,比未实行秸秆还田的1991年,增加了11个百分点。,4 抓机旱,促高效, 实行农田机械作业,大寨增加农业机械投入:先后投资30多万元,购置两台日产三菱拖拉机、两台50拖拉机、两台旋耕机、两

45、台播种机、两部三铧犁、两部秸秆还田机交农机服务组,对所有耕田实行机械化操作。大寨农民总结:机械化旱作农业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土壤蓄水增温抗旱能力的有效措施,是节工增效、减轻劳动强度的一项耕作制度的重大改革,是可持续获得农业丰收的必然选择。,5 重生态,育气候, 优化农业丰产环境,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优良的生态环境,农业与林业、畜牧、水利、农机、气象息息相关。大寨的农业发展之路正是遵循了自然规律,走进了林业调气、畜牧肥田、水利保墒、农机增效的良性循环。大寨村境内是一个小小的盆地,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海拔1000米,年平均温度94撮氏度,年降水量500毫米,无霜期145天。随着大寨森

46、林覆盖率的提高,有效积温、降水量都有所增加,初步营造了一个使农业可持续丰产的良好环境,这是保持粮食生产稳中有升的外延条件,也是大寨区别于其他地方的优势所在。,5重生态,育气候优化农业丰产环境,目前,大寨森林公园已经初具规模,这8年间,大寨在荒山造林600亩,预整林地250余亩培育苗木180余亩营养袋育苗75万袋,树木成活率达95以上。现在全村有林地面积达到1000亩,成林面积80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为农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思考,大寨农业发展经历的是一条辉煌之路、坎坷之路,这与我国农业发展密切相关又发人深省。大寨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方略可谓高瞻远瞩,如果大寨在过去所创造的是土地外延的量的聚增,那么,大寨现在又开创的是土地内涵的质的飞跃。土地的扩展总是有限的,而土地的内涵的挖潜是无限的。,发展留给我们需要探索的是如何充分利用农、林、牧、水、机、气的综合因素,真正实现区域化、规模化、科学化的以林促农、以农养牧、以牧补农的农业园区建设目标,加速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