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657648 上传时间:2018-11-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白鹭洲中学 2011-2012 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 理 试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 如图所示表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和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 x0C. 甲、乙两物体在 x0/2 处相遇D. 乙比甲早出发 t1 的时间【答案】ABC【解析】试题分析:x-t 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由图可知两图象的斜率保持不变

2、,故运动的速度不变,即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正确;由图可知乙从原点出发,甲从距原点x0处出发故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 x0故 B 正确;由图象可知在甲、乙两物体同时到达 ,即相遇,故 C 正确;由图象可知甲从 t=0 时刻开始运动,而乙从 t1时刻开始运动,故甲比乙早出发,故 D 错误;此题选项错误的选项,故 D考点:x-t 图像【名师点睛】本题关键要明确位移时间图象的含义,在位移-时间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的位置坐标随时间均匀变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还要明确交点(两图象的交点、与坐标轴的交点)的意义。2.某物体以 30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 10m/s2,5

3、s 内物体的( )A. 路程为 65 mB. 位移大小为 25 m,方向向上- 2 -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 10 m/sD. 平均速度大小为 13 m/s,方向向上【答案】AB【解析】物体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 ,则下降的时间 t2=2s,上升的位移大小, 下降的位移大小 ,则路程s=x1+x2=45+20m=65m故 A 正确位移的大小 x=x1x 2=4520m=25m,方向向上,故 B 正确速度的变化量v=gt=105m/s=50m/s,故 C 错误5s 末的速度v=v0gt=3050m/s=20m/s,则平均速度的大小 ,方向向上,故 D 错误故选 AB3.受水平外力 F 作用的物体,

4、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其 图线如图所示,则A. 在 秒内,外力 大小不断增大B. 在 时刻,外力 为零C. 在 秒内,外力 大小可能不断减小D. 在 秒内,外力 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加速度可以用 v-t 图线的斜率表示,所以在 秒内,加速度为正并不断减小,根据加速度 ,所以外力 F 大小不断减小,A 错误;在 时刻,加速度为零,所- 3 -以外力 F 等于摩擦力,不为零,B 错误;在 秒内,加速度为负并且不断变大,根据加速度的大小 ,外力 F 大小可能不断减小,C 正确;如果在 F 先减小一段时间后的某个时刻,F 的方向突然反向,根据加速度的大小 ,F 后

5、增大,因为 图线后一段的斜率比前一段大,所以外力 F 大小先减小后增大是可能的,故 D 正确考点:考查了速度时间图像4.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 x 所用的时间为 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 x 所用时间为 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一段 所用的时间为 ,平均速度为: ,即为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在后一段 所用的时间为 ,平均速度为: ,即为 时刻的瞬时速度速度由 变化到 的时间为: ,所以加速度为: ,A 正确;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名师点睛】本题若设初速度和加速度,结合位移时间公式列

6、方程组求解,可以得出加速度的大小,但是计算较复杂,没有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解决简捷视频5.一物体自 t=0 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在 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 30m- 4 -B. 在 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 40mC. 在 06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 7.5m/sD. 5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答案】B【解析】【详解】0-5s,物体向正向运动,5-6s 向负向运动,故 5s 末离出发点最远,故 A 错误;由面积法求出 0-5s 的位移 s1=35m,5-6s 的位移 s2=-5m,总路程为:40m,故 B 正确;在 0

7、6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v=x/t=35/6=5.8m/s ,故 C 错误;,由图象知 56s 过程物体做匀加速,合力和位移同向,合力做正功,故 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及做功正负的判断,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要注意路程和位移的区别,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区别6.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 A、 B 两物体通过细绳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现用水平向右的力 F 作用于物体 B 上,将物体 B 缓慢拉高一点的距离,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

8、A 仍然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 )A. 水平力 F 一定变大B. 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一定变大C. 物体 A 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D.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答案】AD【解析】取物体 B 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5 -则有 F=mgtan,T= ,在将物体 B 缓慢拉高的过程中, 增大,则水平力 F 和细绳上的拉力 T 随之变大故 A 正确;对 A、B 两物体与斜面体这个系统而言,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因拉力 F 变大,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而竖直方向并没有增加其他力,故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支持力不变;故 D 正确;B 错误;在这个过程中尽管绳子张力变大,但是

9、开始时物体 A 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未知,故物体 A 所受斜面体的摩擦力的情况无法确定故C 错误;故选 AD7.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物块静止在倾角为 的固定斜面上。某时刻开始对小物块施加一个平行斜面向上的拉力 F,F 由零开始逐渐增大,当 F 增大到 F0时,小物块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则 F0的大小A. 一定小于 B. 一定等于C. 一定大于 D. 可能等于 ,也可能大于【答案】D【解析】当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重力沿下面向下的分力等于静摩擦力,所以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物体刚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时,拉力 F 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最大静摩擦力之和,由于不知道倾角

10、的大小,故不知道最大静摩擦力大小,D 对;8. 如图所示,斜面体 M 的底面粗糙,斜面光滑,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另一端与放在斜面上的物块 m 相连,弹簧的轴线与斜面平行。若物块在斜面上做来回运动,斜面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 f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象应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6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设斜面的倾角为 物块在光滑的斜面上做简谐运动,对斜面的压力 N1等于物块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 即 N1=mgcos以斜面体为研究对象,作出力图如图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 f=N1sin=mgsincos,因为 m, 不变,所以 f 不随时间变化故选 C考点:共

11、点力的平衡问题。9.如图所示,清洗楼房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总重量为G,悬绳与竖直墙壁的夹角为 ,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 F1 ,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 F2 , 则A. B. C. 若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F 1与 F2的合力变大D. 若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F 1减小,F 2增大【答案】B【解析】工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拉力,如图:- 7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F 2=mgtan故 A 错误,B 正确若缓慢减小悬绳的长度,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变大,但 F1与 F2的合力仍与重力平衡,保持不变,而 F1变大,F2变大故 C 正确,D 错误;故选 BC10.如

12、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 A,环 A 与球 B 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 mA、m B , 由于 B 球受到风力作用,A 与 B 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 B 球的拉力保持不变 B. B 球受到的风力 F 为mBgtanC. 杆对 A 球的支持力随着风力的增加而增加 D. A 球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答案】BD【解析】试题分析:对 B 受力分析,受重力、风力、拉力,如图;- 8 -球 B 在三力作用下平衡,由平衡条件可得: ;风力增大时, 增大,cos 减小,则轻绳对 B 球的拉力 T 增大,故 A 错、B

13、对;把环和球当作一个整体,对其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风力和向左的摩擦力,如图所示:由平衡知: 保持不变, 。A 球与水平细杆的摩擦因数为:,由上分析知 C 错、D 对。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二、实验题(本题共 3 小题,11 题 6 分其余每空 2 分,共8 分)11.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 ABCD 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 B 两点间距,可求得 B 点对应的速度是_m/s,加速度是_m/s 2 (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答案】 (1). 0.080 (2). 0.2

14、0 【解析】【分析】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就等于在该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瞬时速度求解 B 点对应的速度,根据x=aT 2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a.【详解】由于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故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50.02s=0.1s从图中读出 A、B 两点间距是 0.70cm;由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 9 -就等于在该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瞬时速度,故 vB= =0.080m/s根据x=aT 2可得:物体的加速度 a= =0.20m/s212.如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利用 DIS 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 A、 B 为两个相同的

15、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 A 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可沿固定的板做圆弧形移动 B 固定不动,通过光滑铰链连接长 0.3 m 的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 O 点构成支架保持杆在水平方向,按如下步骤操作: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 AOB 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用另一绳在 O 点悬挂一个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读数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 A 改变 角 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表格.F1 1.001 0.580 1.002 F2 0.868 0.291 0.865 30 60 150 根据表格 A 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力_(选填“ F1”或“ F2”)钩码质量为_kg(保留一位有

16、效数字)【答案】 (1). F 1 (2). 0.05【解析】【详解】由表格数据可知,F 1都是正值,传感器受到的都是拉力,因绳子只能提供拉力,故A 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力 F1对结点 O 受力分析有:F 1sin30=mg,解得:m=0.05kg;【点睛】本题考查了实验数据处理,解题的关键是首先根据题意灵活选取研究对象,然后再进行受力分析,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10 -1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弹簧测力计 A 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 M。弹簧测力计 B 的一端用细线系于 O 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 O 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 A 和

17、 B 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 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 N,图中 A 的示数为_N。(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 M 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 O 点静止在同一位置(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 A 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_【答案】 (1). 3.6 (2). D (3). 减小弹簧测力计 B 的拉力 (4). 减小重物 M的质量(或将 A 更换成较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改变弹簧测力计 B 拉力的方向

18、等)【解析】【详解】 (1)弹簧测力计读数,每 1N 被分成 5 格,则 1 格就等于 0.2N图指针落在 3N 到4N 的第 3 格处,所以 3.6N;(2)实验通过作出三个力的图示,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因此重物的重力必须要知道,A 需要;弹簧测力计是测出力的大小,所以要准确必须在测之前校零,B 需要;拉线方向必须与木板平面平行,这样才确保力的大小准确性,C 需要;当结点 O 位置确定时,弹簧测力计 A 的示数也确定,由于重物的重力已确定,两力大小与方向均一定,因此弹簧测力计 B 的大小与方向也一定,所以不需要改变拉力多次实验,D 不需要(3)弹簧测力计 A 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

19、可改变合力的大小,即:减小重物的质量,也可以让两个分力夹角变小,即:改变弹簧测力计 B 的方向或减小弹簧测力计 B 的拉力使 O 点向- 11 -右移动来减小夹角。故填:改变弹簧测力计 B 的方向,减小弹簧测力计 B 的拉力,减小重物的质量。三个中的任意两个三、计算题(本题 4 小题,共 42 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运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夹角为 60的型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槽内放一根重 500N 的金属圆柱体,用 F=200N沿圆柱体轴线方向的拉力拉圆柱体,可使它沿槽匀速滑动,如图所示求圆柱体和型槽间的滑动摩

20、擦因数 .【答案】0.2【解析】【分析】因为圆柱体匀速滑动,拉力 F 等于摩擦力 f,又因为圆柱体两面均与槽接触,所以每一面所受摩擦力为拉力的一半,根据几何关系求出正压力,再根据滑动摩擦力的公式即可求解滑动摩擦因数 【详解】因为圆柱体匀速滑动,所以拉力 F 等于摩擦力 f,即 f=200N又因为圆柱体两面均与槽接触,所以每一面所受摩擦力 f=100N圆柱体两面均与槽接触,对于其中每一个接触面,圆柱体对他的压力 FN=G=500N所以动摩擦因数15.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球,重力大小均为 G,两球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且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一根轻绳两端固定在两个球上,在绳

21、的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当绳被拉直后,两段绳间的夹角为 。问当 F 至少为多大时,两球将- 12 -会发生滑动?【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对结点 O 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1=F2=对任一球(如右球)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球发生滑动的临界条件是:F 2sin =F N又 F2cos +FN=G联立解得:F= 答:当 F 至少为 时,两球将会发生滑动考点:共点力的平衡16.如图,质量 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 A 处,A、B 间距 L=20m。用大小为 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 拉至 B 处。(已知 , 。取 )- 13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用

22、大小为 30N,与水平方向成 37的力斜向上拉此物体,使物体从 A 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 B 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 t。【答案】16. 0.5 17. 【解析】试题分析:(1)(5 分)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2) (5 分)设 作用的最短时间为 ,小车先以大小为 的加速度匀加速 秒,撤去外力后,以大小为 ,的加速度匀减速 秒到达 B 处,速度恰为 0,由牛顿定律由于匀加速阶段的末速度即为匀减速阶段的初速度,因此有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14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因为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由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求得加速度大小,在该过程中

23、由拉力和摩擦力提供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得摩擦力大小,从而求得动摩擦因数的值,拉力作用时间最短的情况是,在施加拉力过程中物体向右匀加速运动,撤去拉力 F 后向右匀减速运动,直到运动到 B 点时速度减小到零,先求得两个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中间的速度是最大值,根据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和的一半可知,两个过程的平均速度相同,由位移之和为 L 可求得运动时间。17.用同种材料制成倾角为 30的斜面和长水平面,斜面长 2.4 m 且固定,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 v0开始自由下滑,当 v02 m/s 时,经过 0.8 s 后小物块停在斜面上如图甲所示,多次改变 v0的大小,记录下小物

24、块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 t,作出t v0图象,如图乙所示,求:(1)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2)某同学认为,若小物块初速度为 4 m/s,则根据图像中 t 与 v0成正比推导,可知小物块运动时间为 1.6 s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明理由并解出你认为正确的结果【答案】 (1) (2)见解析【解析】解:(1)a=ma=mgcosmgsin得故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不正确因为随着初速度增大,小物块会滑到水平面,规律将不再符合图象中的正比关系v0=4m/s 时,若保持匀减速下滑,则经过 ,已滑到水平面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设刚进入水平面时速度 v1:- 15 -, ,得 v1=2m/s,t 1=0.8s水平面上总时间 t1+t2=1.03s故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 t 为 1.03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物块不会停留在斜面上,会停留在水平面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在斜面上和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从而求出两段时间之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