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 2017 届高三选考模拟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以下与氢氧化钠反应不可能生成盐的物质是A. I2 B. SO3 C. CO D. CH3COOH2下列仪器在使用前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的是A. 量筒 B. 分液漏斗 C. 容量瓶 D. 酸式滴定管3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A. 铜 B. 氨水 C. 氧化钠 D. 蔗糖4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起氧化剂的是A. 明矾作净水剂 B. 硅胶做干燥剂C. 漂粉精作消毒剂 D. 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525时,下列各物质的水溶液的 pH 小于 7 的是A. Na2SO4 B. KOH C. Fe2(SO4)3 D. KHCO3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
2、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棉布、羊毛和涤纶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B. 铅蓄电池是常见的二次电池C. 钢铁厂用热还原法冶炼铁D. 焙制糕点的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氢钠7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 可以表示 10B 的原子结构,但不能表示 11B 的原子结构B. 聚乙烯的结构简式:C. CH4的球棍模型:D. 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 HOCl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工业制备镁的原理:MgCl 2 Mg+Cl2B. 久罝的硫酸亚铁溶液滴加 KSCN 溶液,溶液显淡红色C. 钠可以从四氯化钛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钛D. 向氯化铵溶液加入筑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 PH 试纸变蓝9下列说法正确
3、的是A. 粗盐的提纯时,加入沉淀剂过滤的滤液在坩埚中蒸发结晶、出现晶膜停止加热B. 用碱式滴定管可以准确量取 20.00 mLKMnO4溶液C. 在未知溶液中滴加 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 SO42-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洗涤后未干燥,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60与 C70互为同素异形体B. CH4和 C3H8互为同系物C. CH3COOCH2CH3和 CH3CH2COOCH3同分异构体D. H2O 与 D2O 属同位素1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过氧化氢酶、酚醛树脂、尼龙、有机玻璃、 PVC 都是高分
4、子化合物B. 植物秸秆发酵制沼气、玉米制乙醇、工业有机废弃物的再利用都涉及生物质能C. 分子筛、青花瓷、黏土、硅藻土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D. 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人们对酸碱的认识,可以解释一些非水溶液中进行的酸碱反应12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2NO2 (红棕色) 2NO (无色)+O 2 (无色),在恒压密闭容器充入 NO2,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 反应停止了 B. NO 的正反应速率与 O2的逆反应速率相等C. c(NO)c( O2)=21 D. 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金属钠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 Na+2H2ONa +2OH- +H2B. 用 NaOH
5、 溶液吸收单质碘: I2 +6OH- 5I - +IO3-+3H2OC. 将 NaHCO3溶液和过量 Ca(OH)2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2HCO 3-+Ca2+2OH-CaCO 3+ 2H2O + CO32-D.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 MnO2+4HCl Mn2+2Cl2+2H 2O14W、X、Y 、Z、N、M 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罝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离子半径:WXY B. 单质的还原性:XYNC. 硒与元素 N 同主族,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 N 的弱 D. 元素 M 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推测 M 元素的单质一定可以做半导体材料15乙烯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下
6、列有关乙烯叙述不正确的是A. 常温常压下是气体 B. 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 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送加成反应而褪色 D. 在氧气中燃烧有明亮的火焰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蔗糖水解产物只有葡萄糖 B. 乙烯制聚乙烯、苯制氯苯均发生加聚反应C. 蛋白质变性、糖类水解均为化学变化 D. 石油分馏产物、煤干馏的产物都只有烃17氢氧燃料电池可以使用在航天飞机上,其反应原理示意图如右图。下列有关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为了增加灯泡亮度,可以将电极碳棒变得多粗糙多孔C. 电子迁移方向:电极 a灯泡电极 b电解质溶液电极 aD. 该电池的总反应:2H 2+O2
7、=2H2O18反应 4NH3 (g) +5O2(g) 4NO(g) +6H2O(g), H=-a kJmol -1,在 5L 密闭容器投入 1molNH3和 1mol 的 O2,2 分钟后 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 0.4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 分钟反应放出的热.量值小于 0.1akJB. 用氧气表示 2 分钟的反应速率: v(O2)=0.05mol L min-1C. 2 分钟内 NH3的转化率是 50D. 2 分钟末 c(H 2O)=0.6mol/L19工业生产水煤气的反应为:C(s)+H 2O(g)CO(g)+H 2(g) H+131.4 kJ/mol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物能
8、量总和大于生成物能量总和BCO(g)+H 2(g)C(s)+H 2O(g) H131.4 kJ/molC水煤气反应中生成 1 g H2(g)吸收 131.4 KJ 热量D水煤气反应中生成 1 体积 CO(g)吸收 131.4 KJ 热量20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有强共价键存在的物质熔沸点一定很高B. 液氯与水反应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和共价键C.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一定不含共价键D. 晶体 NH4Cl 和 Na2O 中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21室温下,下列有关两种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序号 pH 12 12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A. 两溶液中 c(OH-)相等B. 溶液的物质的量
9、浓度为 0.01 molL-1C. 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 10 倍,稀释后溶液的 PH:22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lmol FeCl3与足量 KI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AB. 标准状况下,1L0.5 molL -1乙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总数为 0.5NAC. 3lg 白磷分子含有共价键总数为 1.5NAD. 53 克 Na2CO3固体中含有 CO32-数为小于 0.5NA23常温下,向 20mL 0.2mol/L H2A 溶液中滴加 0.2 mol/L NaOH 溶液,含 A 元素的有关微粒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0、H2A 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H2A = H+ +HA- ; HA - H+A2B. 等体积等浓度的 NaOH 溶液与 H2A 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C. 当 V(NaOH)=30mL 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 2c(H+)+ c(HA-)+ 2c(H2A)c(A 2-)+2c(OH-)D. 当 V(NaOH)=20mL 时,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 +)c(HA -)c(H +)c(OH -)24在复盐 NH4Fe(SO 4) 2 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 2 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Fe 2+SO42 +Ba2+2OH =BaSO4+Fe(
11、OH) 2BNH 4+Fe3+ 2SO42 + 2Ba2+ 4OH =2BaSO4+ Fe(OH) 3+ NH3H2OC2Fe 3+ 3SO42 + 3Ba2+6OH =3BaSO4+ 2Fe(OH) 3D3NH 4+ Fe3+3SO42 + 3Ba2+ 6OH =3BaSO4+Fe(OH) 3+3NH3H2O25某 100mL 溶液可能含有 Na+、NH 4+、Fe 3+、CO 32 、SO 42 、Cl 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溶液一定存在 CO32 和 SO42 ,一定不存在 Fe3+B原溶液一定存在 Cl ,
12、可能存在 Na+C原溶液中 c(Cl ) 0.1molL 1D若原溶液中不存在 Na+,则 c(Cl )0.1molL 1二、推断题26化合物 X 是一种香料,可采用乙烯与甲苯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已知: 请回答:(1)E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 (2)BDF 的化学方程式_。 (3)对于化合物 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能发生水解反应 B 不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C能使 Br2/CCl4溶液褪色 D能发生银镜反应三、简答题27电镀工业中往往产生大量的有毒废水,必须严格处理后才可以排放。含 CN-废水在排放前的处理过程如下: 已知:9.0g 沉淀 D 在氧气中灼烧后,产生 8.0g 黑色固
13、体,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时,产生 10.0g 白色沉淀,最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除去氧气后,还剩余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1.25g/L 的单质气体 1.12L。(1)溶液 B 具有性质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2)写出沉淀 D 在氧气中灼烧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3)滤液 C 中还含有微量的 CN-离子,通过反应 ,可将其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原理_。28ClO 2(与 Cl2的氧化性相近),常温下为气体,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通过图 1 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进行了研究。(1)安装 F 中导管时,应选用图 2 中的:_。(填
14、“a”或“b”)(2)打开 B 的活塞,A 中氯酸钠和稀盐酸混和产生 Cl2和 ClO2,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_。(3)关闭 B 的活塞,ClO 2在 D 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 NaClO2,此时 F 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 C 的作用是:_。(4)已知在酸性条件下 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 NaCl 并释放出 ClO2,在 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 E 的活塞,D 中发生反应,则装置 F 的作用是:_ 。29高温时,Cu 2S 和 O2在密闭容器中实际发生的反应为以下两步:2Cu2S+3O2 2Cu2O+ 2SO2 2 Cu2O+ Cu2S 6Cu+ SO2取 amol Cu2S 和
15、bmol 空气(设氧气占空气体积的 20%)在高温下充分反应。根据下列几种情况回答问题(反应前后温度、容器体积不变):(1)若反应后剩余固体只有 Cu,则 a 和 b 的关系是_。(2)若反应后容器内的压强小于反应前,通过分析,确定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的成分_?30数十年来,化学工作者对碳的氧化物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 些重要成果。如利用 CO2和 CH4重整可制合成气(主要成分为 CO、H 2),已知重整过程中部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I 、CH 4(g)=C(s)+2H2(g) H= + 75.0 kJmol-1II、 CO 2(g)+H2(g)=CO(g)+H2O(g) H = + 41
16、.0 kJmol-1III、CO(g)+H 2(g)=C(s)+H2O(g) H = 131.0 kJmol -1(1)反应 CO2(g)+CH4(g)=2CO(g)+2H2(g)的H =_kJmol-1。(2)固定 n(CO2)=n(CH4),改变反应温度,CO 2和 CH4的平衡转化率见图。同温度下 CO2的平衡转化率大于 CH4的平衡转化率,其原因是_。(3)CO 常用于工业冶炼金属,右图是在不同温度下 CO 还原四种金属氧化物达平衡后气体中 lgc(CO)/c(CO2)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工业上可以通过增高反应装置来延长矿石和 CO 接触的时间,减少尾气中 C
17、O 的含量BCO 不适宜用于工业冶炼金属铬(Cr)C工业冶炼金属铜(Cu)时较低的温度有利于提高 CO 的利用率DCO 还原 PbO2的反应 H0 (4)一定条件下 Pd-Mg/SiO2催化剂可使 CO2“甲烷化”变废为宝 CO2+4H2 CH4+2H2O,最佳催化温度是 200-300 左右,超过 300催化剂会完全失活、反应停止。向密闭容器通入 v(CO2) v(H 2)=14 的反应气体,常温进料开始加热,画出甲烷的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_(5)在载人航天器中应用电化学原理,以 Pt 为阳极,Pb(CO 2的载体)为阴极,KHCO3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还原消除航天器内 CO2同时产生 O2和
18、新的能源 CO,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室温下 H2CO3电离常数约为 K1=410-7 K2=510-11,则 0.5molL-1的 Na2CO3溶液的 pH 等于_(不考虑第二步水解和 H2O 的电离)31三氯化铬是化学合成中的常见物质,三氯化铬易升华,在高温下能被氧气氧化。制备三氯化铬的流程如下图所示:(1)重铬酸铵分解产生的三氧化二铬(Cr 2O3难溶于水)需用蒸馏水洗涤,如何用简单方法判断其已洗涤干净?_。(2)用右图装置制备 CrCl3时,反应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Cr2O3+3CCl4=2CrCl3+3COCl2,则向三颈烧瓶中通入 N2的作用为:_;_。(3)样品中三氯化铬质
19、量分数的测定:称取样品 0.3000g,加水溶解并定容于250mL 容量瓶中。移取 25.00mL 于碘量瓶(一种带塞的锥形瓶)中,加热至沸后加入1g(足量)Na 2O2,充分加热煮沸,适当稀释,然后加入过量 2molL-1H2SO4至溶液呈强酸性,此时铬以 Cr2O72-存在,再加入 1.1g KI,加塞摇匀,充分反应后铬以 Cr3+存在,于暗处静置 5min 后,加入 1mL 指示剂,用 0.0250molL-1标准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三次,平均消耗标准 Na2S2O3溶液 21.00mL。(已知:2Na 2S2O3+I2 = Na2S4O6+2NaI)判定终点的现象是
20、_;若滴定时振荡不充分,刚看到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则会使样品中无水三氯化铬的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加入 Na2O2后要加热煮沸,其主要原因是_。样品中无水三氯化铬的质量分数为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2氯吡格雷是一种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根据原料的不同,该药物的合成路线通常有两条,其中以 2氯苯甲醛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如下:(1)DE 所需 X 物质的结构简式:_。(2)CD 反应生成 D 的产量偏低,请解释原因:_(3)写出 C 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方程式_;(4)A 能转化成 F 分子 C7H7NO2,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F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1、:_。红光光谱表明分子中含有-COO-结构;1H-NMR 谱显示分子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5)已知:写出由乙烯、甲醇为有机原料制备化合物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_(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参考答案1C【解析】AI 2 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I、NaIO,均为盐,故 A 正确;BSO 3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 NaOH 反应生成盐和水,故 B 正确;C CO 是不成盐氧化物,与 NaOH 不反应,故 C 错误;DCH 3COOH 与氢氧化钠能发生中和反应,二者反应生成盐类物质醋酸钠和水,故 D 正确;答案为 C。2A【解析】A量筒没有活塞和瓶塞,使用
22、前不需检查是否漏水,故 A 正确;B 分液漏斗有活塞,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故 B 错误;C 容量瓶有活塞,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故 C 错误;D酸式滴定管的下面有旋转的活塞,需要检查是否漏水,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根据仪器的构造,若使用的仪器带有活塞或瓶塞的装置,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相反,若是仪器没有有活塞或瓶塞的装置,使用前需要检查不需要检查是否漏水,据此进行判断即可。3C【解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常见的电解质有: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 A 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 A 错误;B氨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
23、也不是非电解质,故 B 错误;C 氧化钠是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故 C 正确; D蔗糖是非电解质,故 D 错误;答案为 C。点睛: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常见的电解质有: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常见的非电解质是:酒精、蔗糖、非金属氧化物和氨气,注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4C【解析】A明矾作净水剂,利用吸附性,没有化合价变化,故 A 不选;B 硅胶做干燥剂是因为硅胶具有吸水性,没有化合价变化,故 B 不选;C漂粉精中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作消毒剂,故
24、C 选;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利用 Fe 的还原性,起还原作用,故 D 不选;故选 C。5C【解析】A硫酸钠是强酸强碱盐,其溶液中不存在水解,溶液显中性,pH 7,故 A 错误;B氢氧化钾是强碱溶液,pH 大于 7,故 B 错误;C Fe 2(SO 4) 3 溶液中,三价铁离子水解,三价铁离子结合水电离的氢氧根,导致溶液显示酸性,pH 小于 7,故 C 正确;DKHCO 3 溶液中 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以水解为主,溶液显碱性,溶液的 pH7,故 D 错误;故选 C。点睛:根据盐类水解的原理进行判断即可,25时,pH 小于 7 溶液显示酸性,酸溶液或强酸弱碱盐的溶液,以及部分以
25、电离为主的酸式盐如 NaHSO3 的溶液都显酸性,据此分析。6A【解析】A棉布和涤纶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而羊毛是蛋白质,组成元素中还有 N 元素,燃烧产物中除二氧化碳和水,还有 N2,故 A 错误;B 铅蓄电池是可充电池,是常见的二次电池,故 B 正确; C冶炼铁常用 CO 还原铁的氧化物,故 C 正确;D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生成 CO2,是常用焙制糕点的发酵粉之一,故 D 正确,答案为 A。7D【解析】A 10B 和 11B 是同位素,核电荷数均为 5,原子结构均可用 表示,故 A 错误;B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故 B 错误; CCH 4 的球棍模型为 ,为甲烷的比例模型,故 C 错
26、误;D 次氯酸分子的结构式为 HOCl,故 D 正确,答案为 D。点睛:解决这类问题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有:书写电子式时应特别注意如下几个方面:阴离子及多核阳离子均要加“ ”并注明电荷,书写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时,不得使用“”,没有成键的价电子也要写出来。书写结构式、结构简式时首先要明确原子间结合顺序(如HClO 应是 HOCl,而不是 HClO),其次是书写结构简式时,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应该写出来。比例模型、球棍模型要能体现原子的相对大小及分子的空间结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聚集状态、离子方程式中的电荷守恒、化学反应的客观性是经常出现错误的地方,在判断时需要注意。8C【解析】A工业上电解氯化
27、镁的方法来制备镁,故 A 正确; B久罝的硫酸亚铁溶液易被空气中的气体氧化,溶液中含有 Fe3+,滴加 KSCN 溶液,溶液显淡红色,故 B 正确;C 钠要先与水反应,无法从四氯化钛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钛,故 C 错误;D在含有 NH4+的溶液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 NH3 能使湿润的 PH 试纸变蓝,故 D 正确,答案为 C。9D【解析】A滤液在坩埚中蒸发结晶、出现多量晶体时停止加热,故 A 错误;B KMnO 4 溶液有强氧化性,只能用酸式滴定管盛装,故 B 错误;C 稀硝酸能氧化 BaSO3 为 BaSO4,另外 AgCl 白色沉淀也不能溶解于稀硝酸,故 C 错误;D 定容时需要向
28、容量瓶内加水,容量瓶洗涤后未干燥,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故 D 正确;答案为 D。10D【解析】AC 60 与 C70 均为碳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 A 正确;BCH 4 和 C3H8 结构相似,且分子组成相差 2 个 CH2 基团,互为同系物,故 B 正确;C CH 3COOCH2CH3 和CH3CH2COOCH3 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 C 正确;DH 2O 与D2O 为相同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水分子,其中 H 和 D 为同位素,故 D 错误,答案为 D。11C【解析】A过氧化氢酶为蛋白质、酚醛树脂、尼龙、有机玻璃、PVC 均为合成高分子材料,均为高分子,故 A
29、正确;B植物秸秆发酵制沼气、玉米制乙醇都涉及生物质能,但不包括城市与工业有机废弃物的再利用,故 B 错误;C 含 Si、O 及金属的盐类物质为硅酸盐,则分子筛、青花瓷、黏土、硅藻土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故 C 正确;D酸碱质子理论可以解释一些非水溶液中进行的酸碱反应,进一步扩大了人们对酸碱的认识,故 D 正确;故选C。12D【解析】A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反应并没有停止,故 A 错误;B NO的正反应速率与 O2 的逆反应速率之比为 2:1 时才能确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 B 错误;Cc(NO)c(O 2)始终是 21 ,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故 C 错误;D 混合气体
30、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 NO2 气体的浓度不变,达到平衡状态,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注意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必须是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此类试题中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往往有:平衡时浓度不变,不是表示浓度之间有特定的大小关系;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表示是数值大小相等;对于密度、相对分子质量等是否不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等。13B【解析】A金属钠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是因为发生了 2Na+2H2O2Na +2OH-+H2,故 A 错误; B用 NaOH 溶液吸收单质碘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I2 +6OH
31、- 5I - +IO3-+3H2O,故 B 正确;C 将 NaHCO3 溶液和过量 Ca(OH)2 溶液混合有白色沉淀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HCO3-+Ca2+OH-CaCO 3+ H2O ,故 C 错误;D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MnO2+4H+2Cl- Mn2+Cl2+2H2O,故 D 错误;答案为 B。点睛:解这类题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反应原理,如: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只生成二价铁;三氯化铝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发生的是双水解反应,而不是复分解反应;Mg 2+遇 OH-和 CO32-时更宜生成的是 Mg(OH)2 沉淀等。电解质的拆分,化学反应方程式改写为离子方程式时只有强
32、酸、强碱及可溶性盐可以改写成完全电离形式,如 NaHCO3 只能改写成Na+和 HCO3-。配平,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不能简单的满足原子守恒,而应该优先满足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注意反应物的用量对离子反应的影响,如选项 C,要注意过量澄清石灰水过量时溶液中不可能再存在 CO32-。14D【解析】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W、X 、Y 、Z、M 、N 六种主族元素分别为N、Na、Mg 、Si 、Ga、S;A 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N 3-Na +Mg 2+,故 A 正确;B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还原性减弱,则单质的还原性:NaMg S ,故 B 正
33、确;C硒与元素 S 同主族,非金属性 SSe,则 S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故 C 正确;D元素 Ga 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但其具有金属性,则 Ga 元素的单质是导体材料,故 D 错误;故选 D。15C【解析】A乙烯是碳原子数小于 5 的烃,常温常压下是气体,故 A 正确;B 乙烯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性质较活泼,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 B 正确;C乙烯含有碳碳双键,性质较活泼,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 C 错误;D乙烯具有可燃性,在氧气中燃烧有明亮的火焰,故 D 正确;故选C。点睛:碳原子数小于 5 的烃在常温常压下是
34、气体,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性质较活泼,能被强氧化剂氧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注意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导致其性质较活泼,其特征反应是加成反应。16C【解析】A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果糖,而麦芽糖水解的产物只有葡萄糖,故 A 错误;B乙烯制聚乙烯是加聚反应,而苯制氯苯是取代反应,故 B 错误;C蛋白质变性、糖类水解均属于化学变化,故 C 正确; D煤是有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通过干馏可得到苯、甲苯、二甲苯及焦炉气、粗氨水等,故 D 错误;答案为 C。17C【解析】A该装置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 A 正确;B将电极碳棒变得多粗糙
35、多孔可增大反应接触面积,能增加灯泡亮度,故B 正确;C 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a 是负极、b 是正极,则电子由电极 a 通过导线流向电极 b,电解质溶液中无电子转移,只有阴、阳离子移动,故 C 错误;D氢氧燃料电池反应式与氢气燃烧方程式相同,则电池反应式为 2H2+O22H 2O,故 D 正确;故选 C。18B【解析】 4NH3 (g) +5O2(g) 4NO(g) +6H2O(g)起始物质的量(mol) 1 1 0 0变化物质的量(mol) 0.4 0.5 0.4 0.6终了物质的量(mol) 0.6 0.5 0.4 0.6A2 分钟时参加反应的 NH3 的物质的量为 0.4mol,反应
36、放出的热量值等于 0.1akJ,故 A 错误;B用氧气表示 2 分钟的反应速率: v(O2)= =0.05mol L min-1,故 B 正确;0.5molinLC2 分钟内 NH3 的转化率= =40,故 C 错误;D2 分钟末 c(H2O)= 0.4ol1=0.12mol/L,故 D 错误;答案为 B。0.6mol5L19B【解析】试题分析: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A 错误;B、正反应吸热,逆反应放热,B 正确;C、由题干反应可知生成 1mol 氢气即 2g 氢气吸收的热量为131.4 kJ,C 错误;D、由题干反应可知生成 1molCO 吸收的热量为 1
37、31.4 kJ,而 1LC0 物质的量不是 1mol,D 错误;答案选 B。考点:考查反应热的有关判断与计算20B【解析】A有较强共价键存在的物质不一定熔沸点很高,如氟气等,熔化时只需破坏分子间作用力,熔沸点低,故 A 错误;B液氯溶于水发生化学反应,有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同时也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故 B 正确;C 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存在非极性共价键,如 Na2O2,故 C 错误D 晶体 NH4Cl 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而 Na2O 中只存在离子键,故 D 错误,答案为 B。21C【解析】ApH 相等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故 A 正确;B NaOH是强电解质
38、,能完全电离,pH=12 的 NaOH 溶液中,其物质的量浓度等于 0.01mol/L,故 B正确;CpH 相等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时,NaOH 溶液 pH 变化大,故 C 错误;DpH 相等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比氢氧化钠多,与盐酸中和时消耗的盐酸,故 D 正确;故选 C。22C【解析】AFeCl 3 遇水溶液水解,部分生成 Fe(OH)3 胶体,Fe(OH) 3 胶体中的 Fe3+不与 I-反应,则 0.lmol FeCl3 与足量 KI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 0.1NA,故 A 错误;B 乙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故 B 错误;C每个白磷分子的摩尔质量为
39、 124g/mol,含有 6 个 PP 键,则 3lg 白磷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分子含有共价键总数为 1.5NA,故 C 正确;DNa 2CO3 固体中 CO32-不水解,则 53 克 Na2CO3 固体中含有 CO32-数为 0.5NA,故 D 错误;答案为 C。23D【解析】A0.2molL -1H2A 溶液 c(H +)0.4mol/L ,则 H2A 在溶液中部分电离,为弱酸,H2A 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 2AH+HA-、HA -H+A2-,故 A 错误;B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 溶液与 H2A 溶液混合后生成 NaHA,HA -的水解能促进水的电离,故 B 错误;C当V(
40、NaOH)=30mL 时,发生反应为 NaOH+H2A=NaHA+H2O,NaHA+NaOH=Na 2A+H2O,溶液主要为等物质量的 NaHA,Na 2A 的混合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得:c(Na +)+c(H +)=c(HA -)+2c (A 2-)+c(OH -),物料守恒可知:3c (HA -)+3c(A 2-)+3c(H 2A)=2c(Na +), 2+ 得:2c(H +)-2c(OH -)=c(A 2-)-3c(H 2A)-c(HA -),故 C 正确;D当 V(NaOH)=20 mL 时,发生反应为 NaOH+H2A=NaHA+H2O,溶液主要为NaHA,HA -电离大于水解,溶液显
41、酸性,则 c(Na +) c(HA -)c(H +)c(A 2-)c(OH -),故 D 正确;故选 D。24BC【解析】25D【解析】试题分析: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一定含有碳酸根或是硫酸根中的至少一种,则该沉淀为 BaSO4、BaCO 3 中的至少一种,沉淀部分溶解于盐酸,所以一定是 BaSO4、BaCO 3 的混合物,一定存在 CO32-、SO 42-,硫酸钡沉淀是 2.33g,物质的量是 =0.01mol,碳2.3/gmol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0.01mol,碳酸根和铁离子不共存,一定不存在 Fe3+,.2197所得到的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出现气体,为氨气,一定含有铵根离
42、子,根据元素守恒,铵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0.05mol,根据电荷守恒,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物质的量.24/Lmol之和:0.05mol,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物质的量之和=0.012+0.012=0.04mol,所以一定存在氯离子,钠离子不能确定,n(Cl -)0.01mol,所以 c(Cl-)0.1molL-1。A、原溶液一定存在CO32-和 SO42-、Cl -,一定不存在 Fe3+,故 A 正确;B 、原溶液一定存在 Cl-,可能存在 Na+,故 B 正确;C 、原溶液中 c(Cl-)0.1molL-,故 C 正确;D、若原溶液中不存在 Na+,则 c(Cl-)=0.1molL-1,故 D
43、错误;故选 D。考点: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相关知识。26 醛基 AC【解析】乙烯与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 A 是乙醇,乙醇催化氧化最终生成乙酸,故 B 是乙酸;甲苯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的是取代反应,则 D 为醇,由 D 能被氧化为 E,且结合给出的信息:RCHO+CH 3COOR RCH=CHCOOR,那么 E应为醛类,即甲苯与氯气发生的是甲基上的取代,那么 C 为 ,C 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那么 D 应为 ,即 E 为 ,据此推断得出 F 为: ,那么 X 为 ;(1)依据分析可知:E 为苯甲醛,含有官能团为-CHO,即醛基;(2)B 为乙酸,D
44、为苯甲醇,两者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苯甲酯,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AX 中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故 A 正确;B X 中含有苯环,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故 B 错误;CX 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 Br2/CCl4 溶液褪色,故 C 正确;D X中不含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 D 错误,故选 AC。27 还原性 2CuCN+3O2 2CuO+N2+2CO2 2CN +5ClO+2H+=5Cl+N2+2CO 2+H 2O【解析】9.0g 沉淀 D 在氧气中灼烧后,产生 8.0g 黑色固体,黑色固体应为 CuO,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时,产生 10.0g 白色沉淀,最后得到的混合气体
45、除去氧气后,还剩余标况下密度为 1.25g/L 的气体 1.12L,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522.4=28,电镀溶液中含有高浓度的 CN-离子,应为氮气,则白色沉淀为 CaCO3,其物质的量为 =0.1mol,10/molg生成的二氧化碳为 0.1mol,则碳元素质量为 0.1mol12g/mol=1.2g,氮气的质量为1.25g1.12L=1.4g,物质的量为 =0.05mol,CuO 的物质的量为1.428/gmol=0.1mol,C 、N、 Cu 元素总质量为 1.2g+1.4g+0.1mol64g/mol=9g,等于沉淀 D 的80/gmol质量,故 D 由 Cu、C、N 三种元
46、素组成,且三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0.1mol:0.1mol:0.05mol2=1 :1:1,故 D 的化学式为 CuCN,X 为 Cu+离子,B 应为具有还原性的物质;(1)溶液 B 应具有还原性;(2)沉淀 D 在氧气中灼烧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CuCN+3O2 2CuO+N2+2CO2;(3)CN -离子与 NaClO 在酸性条件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应是生成氮气、二氧化碳,还有氯化钠与水生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CN -+5ClO-+2H+=5Cl-+N2+2CO2+H2O。28 b 2NaClO3+4HCl2ClO 2+ Cl 2+2NaCl+2H 2O 吸收 Cl2 检验是否有 ClO2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