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安徽省芜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647616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芜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芜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芜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芜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芜湖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2016 学年安徽省芜湖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 )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2下面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位移 B重力加速度 C重力 D质量3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 vo=2.0m/s,第 3s 内通过的位移是 4.5m,则它的加速度为( )A0.5 m/s 2 B1.0 m/s 2 C1.5 m/s 2 D2.0 m/s 24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前进 16m

2、的过程中,速度由 10m/s 减小到 6m/s,再经过 5s,汽车又将前进( )A5m B9 m C15m D55 m5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 0t 0 和 t03t 0 两段时间内的( )A位移大小之比为 1:1 B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2:1C速度变化量相同 D平均速度不相等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放在互成 120的两块光滑平面上保持静止状态 OA 是水平面,OB 是倾斜面,关于球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受重力、水平面和斜面的弹力B球所受各个力的施力物体都是水平面C球

3、所受的弹力是由于球的形变而产生的D球除了受重力外,只受到水平面的弹力7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 ABC 三点,位移 SAB=SBC,已知物体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3m/s,在 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6m/s,那么物体在 B 点时的即时速度的大小为( )A4m/s B4.5m/s C5m/s D5.5m/s8两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 t,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 ,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 )Agt 2 B C D二、实验题(每空 3 分,共 18 分)9一个以初速 v0 水平飞行的子弹,刚好能穿过三个并排置的材料和厚度均相同的木块,则

4、穿过这三个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是_,穿过第二个木块时的速度是_10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 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 5 个点取 1 个计数点,得到了 O、A、B、C、D 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s用刻度尺量得 OA=1.50cm,AB=1.90cm,BC=2.30cm,CD=2.70cm由此可知,纸带做_运动(选填“匀加速”或“ 匀减速”) ,打 C 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第 11 题 12 分、

5、第 12 题 14 分,第 13 题 16 分,共 42 分)11重 20N 的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 F=8N 的水平拉力拉物块可以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求:(1)物体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2)当水平拉力增大到 16N 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多大?(3)物块在运动过程中突然撤去外力,在物块停止运动前它受到的摩擦力多大?12 (14 分)正以 v=30m/s 的速度运行的列车,接到前方小站的请求,在该站停靠 1min,接一个重病人上车,司机决定,以加速度 a1=0.6m/s2 做匀减速运动到小站,停靠一分钟后以a2=1.0m/s2 匀加速启动,恢复到原来的速度再匀速行驶试问:(1)列车距小站

6、多远处开始刹车,刚好能停靠在小站?(2)由于临时停车,列车共耽误了多长时间?13 (16 分)A、B 两辆货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A 在前,速度为 vA=10m/s,B 车在后速度 vB=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 B 车在距 A 车 s0=300m 时,才发现前方有 A 车,这时 B车立即刹车,但要经过 900m B 车才能停止问:(1)若 A 车若仍按原速前进,试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2)若 B 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 A 车司机在收到信号 1s 后以 1m/s2 的加速度加速前进,则 A、B 是否会相撞?如果不相撞 A、B 间的最小距离为多少 (信号传递的时间忽略不计)201

7、5-2016 学年安徽省芜湖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 )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考点】质点的认识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解答】解: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时,火车大小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所以 A 正确;B、研究车轮的转动时不能把车轮看成质点,否则就没

8、有转动了,所以 B 错误;C、研究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时,要考虑运动员的动作,不能看成质点,所以 C 错误;D、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上各个点的运动情况不一样,不能用一个点代替整个地球,所以 D 错误故选 A【点评】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2下面物理量中不是矢量的是( )A位移 B重力加速度 C重力 D质量【考点】矢量和标量 【专题】定性思想;归纳法;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解答】解:质量是只有大小

9、没有方向的标量,位移、重力加速度和重力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矢量本题选不是矢量的,故选:D【点评】对于矢量与标量,要掌握它们的两大区别:一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二是运算法则不同,矢量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运算遵守代数加减法则3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 vo=2.0m/s,第 3s 内通过的位移是 4.5m,则它的加速度为( )A0.5 m/s 2 B1.0 m/s 2 C1.5 m/s 2 D2.0 m/s 2【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加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设加速度为 a,由位移时间关系,列第 3s 内位移的表达式,可以得到加速度【解答】

10、解:第 2s 末的速度为:v=v 0+at2第 2s 末的速度由是第 3s 的初速度,故第 3s 内的位移为即:解得:a=1m/s 2,故 B 正确故选 B【点评】一定要掌握好求第 n 秒内位移的方法,题目中的是一种,还有一种是用前 n 秒内位移减前 n1s 内的位移,看情况选择使用4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前进 16m 的过程中,速度由 10m/s 减小到 6m/s,再经过 5s,汽车又将前进( )A5m B9 m C15m D55 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利用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 v2v02=2

11、ax 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然后根据速度和时间关系式 v=v0+at 计算汽车停止的时间,再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式解得 5s 内的位移【解答】解:由速度与位移关系公式 v2v02=2ax知汽车加速度为:a=设汽车再运动 t 时间停止,由 v=v0+at 知:t=故物体再滑行 5s 位移为:x=故选:B【点评】本题除了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还要结合实际,注意刹车问题要考虑停止时间5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 0t 0 和 t03t 0 两段时间内的( )A位移大小之比为 1:1 B加速度大小

12、之比为 2:1C速度变化量相同 D平均速度不相等【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定量思想;图析法;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大小,由几何知识求解位移大小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由斜率的大小求解加速度之比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可由公式 = 求【解答】解:A、根据“面积”等于位移大小,则位移大小之比为:x1:x 2= v0t0: v02t0=1:2故 A 错误B、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大小,则有在 0t 0 和 t03t 0 两段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 1:a 2= : =2:1故 B 正确C、在 0t

13、0 时间内速度变化量v 1=v00=v0在 t03t 0 时间内速度变化量v 2=0v0=v0可知速度变化量不等故 C 错误D、在 0t 0 和 t03t 0 两段时间内平均速度分别为: = , = ,则知平均速度相同,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只要抓住速度图象的两个数学意义就能正解作答:斜率等于加速度, “面积” 等于位移大小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放在互成 120的两块光滑平面上保持静止状态 OA 是水平面,OB 是倾斜面,关于球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受重力、水平面和斜面的弹力B球所受各个力的施力物体都是水平面C球所受的弹力是由于球的形变而产生的D球除了受重力外,

14、只受到水平面的弹力【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本题重点在于判断弹力;与小球相接触的面有两个,可以采用假设法进行判断接触面间是否有弹力的作用,注意弹力产生的条件:接触而且发生弹性形变,弹力方向与弹性形变方向相反指向被压或者被支持的物体【解答】解:A、小球受到重力;小球对水平地面一定有挤压,故一定受平面 OA 竖直向上的弹力,对斜面 BO 无挤压作用,因此无弹力,故 A 错误;B、小球受两个力作用,一个是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另一个的 AO 面给其的支持力,实力物体是水平面 AO,故 B 错误;C、球所受的弹力是由于水平面 AO

15、的形变而产生的,故 C 错误;D、小球受两个力作用,一个是重力,另一个的 AO 面给其的支持力,即弹力,故 D 正确故选 D【点评】明确弹力产生的原因,在判断弹力的有无时,可以考虑假设法的应用,同时注意在判断力时首先要分析有几个物体与我们的研究对象接触,然后再逐一分析即可7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 ABC 三点,位移 SAB=SBC,已知物体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为 3m/s,在 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6m/s,那么物体在 B 点时的即时速度的大小为( )A4m/s B4.5m/s C5m/s D5.5m/s【考点】平均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

16、 AB、BC 两段过程分别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式列方程,得出 A、B、C 三点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根据 AB 段和 BC 段的平均速度与 A、B、C 三点的速度列式,联立求出 vB【解答】解:(1)设加速度大小为 a,经 A、C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vA、v C据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vB2vA2=2avc2vB2=2av1= =3m/sv2= =6m/s联立可得:vB=5m/s 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要充分运用好条件:ab、bc 的距离相等,以及两段的平均速度,灵活运用运动学公式求解8两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 t,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 ,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

17、时,两物体相距( )Agt 2 B C D【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从题意可知,两物体同时落地,知第二个物体在第一个物体下落 后开始下落,根据 h= 分别求出两物体下落的总高度,以及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第一个物体下落的高度然后根据距离关系求出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的距离【解答】解:第二个物体在第一个物体下落 后开始下落,此时第一个物体下落的高度根据 h= ,知第一个物体和第二个物体下落的总高度分别为, ,两物体未下落时相距 所以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故 D 正确,A 、B、C 错误故选 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清两物体的运动,知道第二个物

18、体在第一个物体下落 后开始下落,以及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h= 二、实验题(每空 3 分,共 18 分)9一个以初速 v0 水平飞行的子弹,刚好能穿过三个并排置的材料和厚度均相同的木块,则穿过这三个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穿过第二个木块时的速度是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采用逆向思维,结合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殊推论求出穿过三个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速度之比,从而得出穿过第二个木块的速度大小【解答】解:子弹刚好穿过第三块木块,采用逆向思维,子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通过相等位移内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则

19、穿过三个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采用逆向思维,根据 知,通过相等位移后的速度之比为 ,则依次穿过三个木块的速度之比为 ,因为初速度为 v0,则穿过第二个木块的速度为:v= 故答案为: ,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10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 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 5 个点取 1 个计数点,得到了 O、A、B、C、D 等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用刻度尺量得 OA=1.50cm,AB=

20、1.90cm,BC=2.30cm,CD=2.70cm由此可知,纸带做匀加速运动(选填“匀加速”或“ 匀减速”) ,打 C 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 0.25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0.4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专题】实验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知道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根据纸带上相邻点的距离间隔判断小车的运动情况纸带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根据物体的加速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 2 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 5

21、个点取 1 个计数点,所以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1s纸带上相邻计数点的距离在增大,而且相邻计数点的距离之差不变,所以纸带做匀加速运动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C= = =0.25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有x=aT 2,将 T=0.1s, x=0.4cm 带入解得 a=0.40m/s2故答案为:0.1,匀加速,0.25,0.40【点评】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对于纸带的问题,我们要熟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和一些规律;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三、计算题(第 11 题 12 分、第 12 题 14 分,第 13 题 16

22、分,共 42 分)11重 20N 的物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 F=8N 的水平拉力拉物块可以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求:(1)物体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2)当水平拉力增大到 16N 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多大?(3)物块在运动过程中突然撤去外力,在物块停止运动前它受到的摩擦力多大?【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 【专题】定量思想;方程法;摩擦力专题【分析】物体只要发生了相对运动,就会受到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公式求动摩擦因数【解答】解:(1)水平方向物体受拉力 F 和滑动摩擦力 f 平衡,所以 f=F=8N 根据 f=N=G,得: =0.4 (2)当水平拉力增大到 16N 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仍

23、为滑动摩擦力 8N;(3)物块停止运动前它受到的摩擦力仍为滑动摩擦力 f=N=G=8N;答:(1)物体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4;(2)当水平拉力增大到 16N 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 8N;(3)物块在运动过程中突然撤去外力,在物块停止运动前它受到的摩擦力 8N【点评】对于摩擦力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从而去分析计算该题考查到了滑动摩擦力的分析和计算,对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计算,有两个途径,一是利用公式 f=N(N 为正压力) ,二是利用物体的受力平衡对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施加外力的大小和有无无关,只要是物体间以有相对滑动,正压力和动摩擦因数不变,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就不变12

24、 (14 分)正以 v=30m/s 的速度运行的列车,接到前方小站的请求,在该站停靠 1min,接一个重病人上车,司机决定,以加速度 a1=0.6m/s2 做匀减速运动到小站,停靠一分钟后以a2=1.0m/s2 匀加速启动,恢复到原来的速度再匀速行驶试问:(1)列车距小站多远处开始刹车,刚好能停靠在小站?(2)由于临时停车,列车共耽误了多长时间?【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 (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的距离;(2)求出列车减速到零再加速到原来速度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求出在这段位移内若以 30m/s速度运行所需的时间,再求出实际通过这段

25、位移的时间,两时间之差为临时停车所耽误的时间【解答】解:匀减速到车站:得:x 1=750m用时为:从车站匀加速到 v0,加速通过的位移为 x2,有:解得:x 2=450m用时为:由于停靠小站共耗时为:t 总 =50s+30s+60s=140s 正常行驶用时为:故由于停靠小站耽误为:t=t 总 t=100s答:(1)列车距小站 750m 远处开始刹车,刚好能停靠在小站(2)由于临时停车,列车共耽误了 100s【点评】列车减速和加速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熟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和速度时间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3 (16 分)A、B 两辆货车在同一车道上同向行驶,A 在前,速度为 vA=10m

26、/s,B 车在后速度 vB=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 B 车在距 A 车 s0=300m 时,才发现前方有 A 车,这时 B车立即刹车,但要经过 900m B 车才能停止问:(1)若 A 车若仍按原速前进,试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2)若 B 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 A 车司机在收到信号 1s 后以 1m/s2 的加速度加速前进,则 A、B 是否会相撞?如果不相撞 A、B 间的最小距离为多少 (信号传递的时间忽略不计)【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已知 B 车的初速度、末速度和位移根据速度位移关系求出汽车的加速

27、度;B 车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当速度减至与 A 车相等时,如果没有追上 A 车,则两车不会相撞;若两车速度相等,B 车追上了 A 车,则两车会相撞根据两车速度时位移关系,判断两车能否相撞若没有相撞时,则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近【解答】解:(1)B 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当 B 的速度等于 A 的速度时,B 的位移为: ,运动时间为:t= ,此时 A 的运动位移 xA=vAt=1040m=400m因为 xBxA=800400m=400m300m ,所以会相撞(2)设从 B 发出信号到 A、B 共速的时间为 t2,A 加速的时间为(t 21)s,vBaBt2=vA+aA(t 21) ,代入数据解得:t 2=14s此时有: ,代入数据解得:s B=371m,代入数据解得:s A=224.5m根据两者位移为:s BsA=146.5m300m,所以两车不会相撞两者间的最小距离为:s=s A+s0sB=224.5+300371m=153.5m答:(1)两车会相撞(2)两车不会相撞,最小距离为 153.5m【点评】两物体恰好相撞的条件是后面物体追上前面的物体时,两者速度相等,这是经常用到临界条件根据速度相等,可以确定两物体能否相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