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苏教版四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645495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2.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教版四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二单元复习提纲字词部分:1、第二单元必须掌握会默的词语(100 个):香港特别行政区、功夫不负有心人、不知疲倦的骏马、中央人民政府、有眼不识泰山、董建华伯伯、稳健的步伐、温暖的胸怀、优异的成绩、宽阔的海滩、爱抚地拥进、热情地指导、沉重地打击、以身许国、碧血丹心、疾恶如仇、大义灭亲、敢怒敢言、忧国忧民、横眉冷对、浩气长存、情不自禁、启德机场、兴高采烈、秩序井然、淅淅沥沥、频频挥手、欣喜若狂、洗刷耻辱、热泪盈眶、一股暖流、欢迎队伍、首都北京、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雄伟壮丽、格外挺拔、遥遥相对、开国大典、庄严宣告、升旗仪式、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五彩缤纷、一片辉煌、励志学画、绘画大师、刻苦努力、重新

2、认识、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潜心临摹、十分清苦、鞠了一躬、一杯开水、中国历史、值得纪念、水泄不通、彩旗林立、文武官员、震惊中外、伟大壮举、不可欺侮、毛泽东、徐悲鸿、林则徐、博物馆、犯错误、虎门寨、撒盐巴、抛鸦片、侵略者、地毯、沸腾、顿时、肩膀、依偎、领袖、壮观、映衬、题写、象征、旭日、装点、犹如、辉映、达仰、嫉妒、深造、激怒、事实、陈列、欧洲、购买、出租、创作、轰动、销毁、彻底、持续。 (划线的 8 个词语让孩子自己边背边默。 )2、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1)读准前鼻音:认(rn)识、频频(pn)挥手、潜心临摹(ln m) 、花团锦(jn)簇、五彩缤(bn)纷、震(zhn)惊中外、二百多万斤(j

3、n) ;(2)读准后鼻音:政(zhn)府、省(shn)吃俭用、 ;(3)读准翘舌音:仪式(sh) 、秩(zh)序、耻(ch)辱、历史(sh) 、烟渣(zh) 、虎门寨(zhi) 、响彻(ch)云霄;(4)读准易读错字词的读音:收缴(jio) 、嚣(xio)张、成绩(j) 、脸颊(ji) 、嫉妒(j d) 、应邀(yn yo) 、咆哮(po xio) 、踮( din)起脚、犯错误2(w) 、分(fn)外壮丽、碧血(xu)丹心、一担担(dn)生石灰;(5)注意区分多音字:担:dn(担心、担任、担当) 、dn(担子、重担、一担担) ;分:fn(分别、分明、分散) 、fn(分外、水分、过分、 )重:c

4、hn(重新、重复、重合) 、zhn(重量、重大、看重) ;应:yn(应该、应当、应有尽有) 、yn(应用、应答、得心应手) ;假:ji(假如、假想、假使) 、ji(请假、假期、假日) ;数:sh(数九、数不胜数、数一数二) 、sh(数学、数字、无数) 。3、注意区分下列同音字、形近字:(1)历(历史、日历、挂历、学历、历险) 、厉(厉害、严厉、厉声、再接再厉) 、励(激励、鼓励、勉励、奖励、励志) ;(2)宣(宣布、宣告、宣传) 、喧:声音大:(喧闹、喧哗、喧嚣) ;(3)政(政府、政治) 、证(证明、证实) 、征(长征、征服、征文) 、正(正确、正式、正在) ;(4)值(值得、价值、数值)

5、、植(植树、植物) 、直(直尺、直线、笔直) ;(5)努(努力、努嘴) 、怒(发怒、怒火、恼怒)(6)纪(纪念、纪律、纪实) 、记(记号、记者、记叙)(7)销(销售、销毁、经销) 、消(消灭、消失、消费) ;(8)史(历史、史书) 、使(大使、使用) 、驶(驾驶、行驶) 、吏【l】 (官吏、吏治) ;(9)错(错误、交错、认错) 、措(措施、措辞、手足无措) 、借(借用、借口);(10)勾(勾画、勾连) 、购(购买、收购、购物) 、构(结构、构造、构思) 、沟(山沟、沟通) 、钩(鱼钩、钩子、钩心斗角) ;(11)租(租房、出租、租用) 、阻(阻拦、阻挡、阻止) 、祖(祖国、祖先) 、组(组长

6、、小组、组织) ;3(12)列(列队、列车、前列、排列) 、烈(热烈、猛烈、强烈、烈火) 、裂(破裂、分裂、决裂) 、例【l】 (例如、例子、举例、例外) ;(13)仪(仪式、仪表、仪器) 、议(会议、议论、 ) 、义(意义、见义勇为) ;(14)诲【hu】 (教诲、诲人不倦) 、悔【hu】 (后悔、悔恨) 、侮【w】 (欺侮、侮辱) ;(15)泽(沼泽、光泽) 、择(选择、择优) 、译【yi】 (翻译、译文) ;(16)式(仪式、式样、格式) 、试(考试、试卷、试验) 、或(或者、或许) ;(17)府(政府、官府、王府) 、俯(附身、俯视) 、付(付钱、付出、交付) ;(18)耻(耻辱、可耻

7、、不耻下问) 、扯【ch】 (拉扯、闲扯) 、址(地址、住址) ;4、识记下列近、反义词:近义词:稳健(稳重) 耻辱(屈辱) 依偎(依靠) 宽广(宽阔) 壮丽(壮美) 格外(分外) 挺拔(挺立) 眺望(瞭【lio】望) 矗立(屹立) 宣告(宣布) 嫉妒(妒忌) 争论(争辩) 疲倦(疲乏) 潜心(专心) 清苦(清贫) 震惊(轰动)装点(装扮) 顿时(立刻) 沉重(繁重) 欺侮(欺负)持续(延续) 秩序井然(有条不紊【wn】 )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五彩缤纷(五光十色) 笑容满面(满面春风)反义词:耻辱(荣耀) 宽广(狭窄) 挺拔(歪斜) 高大(矮小) 开始(结束) 看重(轻视) 热情(冷淡) 嫉

8、妒(赞赏) 改变(保持) 奋发(消沉) 疲倦(精神) 清苦(富裕) 优异(普通) 伟大(渺小) 沉重(轻松) 失散(团聚)咆哮(低吟) 持续(中断) 嚣张(平和) 欺侮(爱护)激动(平静) 古老(现代) 兴高采烈(无精打采) 秩序井然(杂乱无章) 满面春风(愁眉苦脸) 水泄不通(四通八达)45、理解下列词语:依偎:亲热地紧靠着。咆哮:猛兽怒吼;亦形容人的暴怒或水的奔腾怒啸。嚣张:放肆;邪气、恶势力猖狂。林立:像林中的树一样密集地竖立着。比喻众多。潜心:用心专一而深入。矗立:高耸地立着。例句: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天安门广场上。曙光:清晨的日光。晨曦:晨光。旭日:刚升起的太阳。巍峨:形容山或

9、建筑物高大雄伟。兴高采烈:兴,兴致。采,精神。烈,旺盛。形容兴致高,情绪激烈。欣喜若狂:欣喜,高兴,快乐。若,像。狂,失常,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极点,高兴得像发了狂。雕梁画栋:雕,用彩画装饰。有雕刻和彩绘装饰的栋梁。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尽收眼底:尽,全部。全部看在眼里。永垂不朽:垂,流传后世。朽:腐烂。形容长久流传,永不磨灭。多指人物、事迹、精神等。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姹紫嫣红:姹,美丽。嫣,娇艳。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水泄不通:泄,排出。水都流不出去。形容非常拥挤或包围得很严密。震惊中外:使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很吃惊。5课文部分:第 5 课:我给江主席献花1、熟读课文

10、。2、理解识记:(1)本课生动地记叙了“我”随着欢迎队伍在启德机场等待江主席的到来,并给江主席献花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国家领袖的衷心爱戴,以及在回归祖国的大喜日子里香港同胞的无比激动和欣喜。(2)课文紧紧围绕课题中的“献花”一词,按照“献花前献花时鲜花后”的事情发展顺序,把献花的过程写得具体生动,表达了“我”当时无比激动和欣喜的心情。(3)香港于 1997 年 7 月 1 日回归祖国,它被誉为“东方之珠” 。3、熟读识记:(1) “我捧着准备献给江主席的鲜花,又是兴奋,又是激动,竟 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 ”“兴奋”“激动”直接表达了“我”此时的心情, “竟顾不得擦一下脸上的雨水”更淋漓尽

11、致地表达了这种心情,这是香港人等待了一个世纪的重要时刻。(2) “来了!来了! ”中央代表 团乘坐的专机降落了,欢迎队伍立刻沸腾起来。两个“来了”,两个感叹号以及“立刻”“沸腾”等词,一下子把欢迎队伍对中央6代表团的急切盼望和热烈欢迎之情表现出来了,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人们兴奋、激动的心情。(3) “在“回 归” 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首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怎能不欣喜若狂、激动万分呢?”这是一句反问句。意思是:在“回归”的日子里,洗刷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人,首次迎接自己的国家元首,一定会欣喜若狂、激动万分。这一句表现了香港人民在洗刷了百年耻辱之后回到祖国怀抱的欣喜若狂、激动万分的心情。(

12、4) “我走上前去,把一束鲜花献给了江主席。 他望着热泪盈眶的我,微微地俯下身,爱抚地把我拥进他那宽大温暖的胸怀。 我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的孩子重又回到了母亲的怀抱,顿时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我情不自禁地踮起脚,在他老人家的脸颊上吻了一下。江主席亲切地拍了拍我的肩膀。我依偎在领袖身旁,久久不愿离开。 ”这段话主要描写了“我”给江主席献花的情景。用“ ”画出描写江主席的句子。从江主席的“ 望、俯、 拥、拍”等动作中,我们觉得 他是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人;体会到领袖对孩子的一片慈爱之情。从“我”的“ 献、踮、吻、依偎”等动作中,我们能体会到 “我” 、香港同胞、香港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对祖国母亲

13、的衷心爱戴和依恋之情。通过这个比喻句,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香港同胞的欣喜和幸福之情。“失散多年的孩子”是指香港, “母亲”是指祖国。 “一股暖流流遍全身”形象地表现了“我”此时满心的喜悦与温暖之感。4、必须理解识记会写课后习题 3 参考答案:(1)秩序井然:井然,有条理的样子。指有条不紊,做事有序,不杂乱。例句:比赛结束后,观众们秩序井然地退场。:同学们秩序井然地排队进入操场,参加“阳光体育”活动。(2)满面春风:春风,喻指笑容。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或形容和蔼愉快的面7容。例句:小明在考试中得到最高分,满面春风地跑回家告诉爷爷。:上课铃打响,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5)课外拓展:必须识记会写描

14、写人高兴的成语:兴高采烈、欣喜若狂、喜笑颜开、眉开眼笑、喜出望外、喜极而泣。第 6 课:天安门广场1、熟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第四、五、六自然段。2、注意填空: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1949 年 10 月 1 日,北京 30 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人民领袖毛泽东 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从此,天安门广场成了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清晨,东方露出了淡淡的曙光,天安 门城楼在晨曦中显现出它的雄姿。庄 严的升旗仪式就在这时开始,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 (3)每当节日到来,天安门广场更是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

15、得犹如五彩缤纷的大花园。 (4)入夜, 华灯齐放,礼花飞舞,天安门广场一片辉煌。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们翩翩起舞,纵情歌唱。 鲜花与彩灯辉映,礼花伴歌声齐飞,天安门广场沸腾起来了。 (5)3、必须熟读识记:8(1)北京是祖国的首都,天安门位于北京的中心。1949 年 10 月 1 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所以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2) “无比向往”说明天安门广场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天安门广场成了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是因为:1、天安门广场宽广、壮观;2、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是人民当家作主的象征。 (3)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五星红旗每天

16、和旭日一起冉冉升起;二是五星红旗代表的新中国就像初升的太阳一样,蓬勃向上,日益强大。(4)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节日的天安门广场在无数鲜花的装扮之下,生机盎然、绚丽动人的场景。(5)作者通过对天安门广场上鲜花、彩灯、礼花和歌声的描写,写出了节日的天安门广场喜庆祥和、热闹非凡的特点。4、必须理解识记:(1)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天安门广场位于首都北京的中心,它是世界上最宽广、最壮观的城市广场。课文二、三自然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了天安门广场上的建筑物:广场北端是天安门;天安门前是金水河,河上是金水桥;广场中央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南端是毛主席纪念堂;东侧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西侧是人民大会堂

17、。(2)了解课后习题 4 参考答案:北东1、天安门4、人民大会堂5、中国国家博物馆2、人民英雄纪念碑 3、毛主席纪念堂 9(3)祖国妈妈今年迎来了她 65 岁生日。我国的开国领袖是毛泽东,现任主席是习近平。5、课外拓展:必须识记会写描写建筑物的词语:古色古香、雕梁画栋、富丽堂皇、金碧辉煌、鳞次栉比、美轮美奂。第 7 课:徐悲鸿励志学画1、朗读课文。2、理解(熟读)识记:(1) 徐悲鸿励志学画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赞扬了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课文紧扣课题,围绕“励志学画”这个重点来逐层叙述

18、。(2)课题中的“励志”是激发志气,以求有所作为的意思。3、理解(熟读)识记:(1) “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徐悲鸿说 :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 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10“很不礼貌 ”“冲”“别以为”“ 就是也”从神态和语言上表现出这个外国学生的傲慢与不屑。这句话表现了外国学生的狂妄和对中国人的轻视。(2) “徐悲鸿 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从“必须 ”“重新”等词可以看出徐悲鸿为国争光的决心。 “真正的中国人”指有骨气的中国人。(3) “从此,

19、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 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将徐悲鸿比作“ 不知疲倦的 骏马” ,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情景。(4)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 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 来购买绘画用品。 ”这两个自然段具体写徐悲鸿勤学苦练:一是徐悲鸿抓紧一切时间学画;二是徐悲鸿生活十分清苦,省钱买绘画用品。这一自然段构段方式是先总后分;先总写“徐悲鸿的生活十分清苦” ,然后具体

20、写徐悲鸿住小阁楼,每餐开水面包,省钱购买绘画用品。(5)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 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 轰动了整个画界。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 鸿,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 ,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 ”11“功夫不负有心人”指做事只要舍得下功夫,最终会取得成功的。 “功夫”指时间、精力。 “有心人”文中指徐悲鸿。徐悲鸿省吃俭用,潜心学画,终于成为一名杰出的画家,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位嘲笑过他的外国学生承认自己有眼不识泰山。“有眼不识泰山”指长着眼睛辨不出泰

21、山,比喻浅陋无知。外国学生的行为表明了他对徐悲鸿乃至中国人的重新认识以及他的忏悔,也照应了徐悲鸿“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这句话,说明徐悲鸿励志学画,终有所成,实现了自己的志向。4、课外拓展:(1)必须识记会写形容人学习努力、勤奋的成语: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韦编三绝、闻鸡起舞、牛角挂书。(2)必须识记会写含有“马”字的成语:马到成功、马不停蹄、老马识途、龙马精神、车水马龙、蛛丝马迹、指鹿为马、千军万马。(3)必须识记会写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齐白石-虾趣 张大千-老虎 徐悲鸿-奔马 毕加索-和平鸽 第 8 课:虎门销烟1、熟读课文,复述课文。2、理解(熟读

22、)识记:(1) 虎门销烟记叙了 1839 年 6 月 3 日在广州虎门举行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虎门销烟整整持续了 23 天,二百多万斤鸦片化为烟渣。(2)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全文结构严谨,首尾照应,记叙清楚有序。12(3)在本单元中,我们认识了两位杰出的爱国人物:励志学画、勤学苦练的著名画家徐悲鸿,为中国人争了气;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令世人震惊。我还知道精忠报国的岳飞和收复台湾的郑成功都非常爱国。像这样的爱国民族英雄还有:文天祥、邓世昌、戚继光、张自忠、杨靖宇等。3、必须理解(熟读)识记:(1) “这一天,天气

23、晴朗,碧海、蓝天、 绿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运用了白描和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林则徐虎门销烟这一天“壮丽”的自然环境。环境渲染中含着一种昂扬奋发的感觉,意在衬托人们的兴奋的心情。“男男女女” 、 “老老少少” 、 “水泄不通” 、 “分外壮丽” 、 “彩旗林立”等词语描写了人多、场面壮观。成千上万的人来观看虎门销烟,海滩上可热闹啦!此时此景,我们想到了很多成语: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万人空巷、水泄不通、项背相望。(2)

24、 “午后二 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 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 “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用“先再然后”记叙了销烟的顺序: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用“先再然后”造句:早上起床后,我先刷牙洗脸,再吃早饭,然后背起书包上学去。13(3) “虎门销 烟这一伟大壮 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注意填空。“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

25、“壮”体现在场面的壮观: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仪式隆重;销毁的鸦片数量多。“伟大壮举” “不可欺侮”等词,一是赞扬了林则徐在清政府腐败、列强入侵的危急关头所表现的爱国精神;二是点明了虎门销烟对虎视眈眈的外国侵略者的沉重打击;三是表明这件事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士气,表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4、课外拓展:了解识记林则徐的名言:(1)苟【u】利国家生死以,岂【q】因祸福避趋【q】之。(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rn】 ,无欲则刚。14练习 2读读背背:必须识记默写八个四字词语和两句名句:(1)了解识记:(8 个词语既表现了英雄人物的无私无畏,又表现了他们坚持正义的品质。 )以身许国:许:预先答

26、应给予。把自己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碧血丹心:“碧血”来指忠贞坚强的人或烈士。丹心,红色的心,意思是说忠诚的心、诚炽的心。合在一起,形容忠诚、坚强、赤诚的人。疾恶如仇:疾:憎恨;恶:坏人坏事。痛恨坏人坏事就跟对待仇敌一样,形容正义感极强。 大义灭亲:原指为君臣大义而绝父子的私情。现指为维护正义而不顾亲属间的私情。 敢怒敢言:心里愤怒也敢讲出来。 忧国忧民:忧虑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横眉冷对:横眉:怒目而视的样子。冷对:冷眼相对。比喻以愤恨和轻蔑【mi】的态度对待。形容对敌人坚决斗争,决不屈服。浩气长存: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正大刚直的精神永远长存。 (2)注意选词填空:如果

27、没有无数英雄烈士(以身许国) ,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无数革命烈士(以身许国)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是个坚持正义的青年,更可贵的是(敢怒敢言) ,让大家心服口服。(3)南宋的爱国英雄文天祥在他的过零丁洋一诗中有这样的豪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中“汗青”指的是书籍或史册。明朝顾宪成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名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告诉我们在读好书的同时还要 关心国家大事。与此相对的一句俗语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姐姐是个书呆子,平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我想用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来劝劝她。(4)课外拓展:必须识记会写表现爱国主义的四字词语:以身许国、碧血丹心、精忠报国、舍生取义、视死如归、大义凛【ln】然 。必须识记会写表现爱国主义的其它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zhn】淹 捐躯赴国难【nn】 ,视死忽如归。 -曹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2国家兴【xn】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