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各位老师晚上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说教材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高中语文必修 1 第四单元第一课的一篇新闻特写,该单元系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本文描述了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德国法西斯杀人工厂的见闻和感受。通过德军犯下的滔天罪行,警醒人们,不要因为现在的阳光明媚,就忘记了现在的残酷战争。在似乎平淡的事实之中,作者以独特环境中的见闻和感受,发现到了不平静的风暴,感受到了罪恶与善良的对立。此文使高一学生感悟新闻追踪时代的特有价值,了解新闻中记者的感情渗透其中,以揭示新闻事件的意义的写法。本文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
2、,与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讲述自己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灌注着自己的情感。本文是表达人们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残酷事实的控诉,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学习本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珍惜和平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一篇新闻稿,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新闻稿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及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二、说教学目标本节课通过采用学生高度参与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自主探究奥斯维辛背后的故事。对于新闻类文章,在以往教学中,往往重视理性的分析,而忽视自主合作的学习,轻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教学中
3、既应着力于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培养,又不忽视双基训练,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留下较大的空间,体现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以及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2) 、抓住文中语言描写体会作者表达的强烈感情,理解文章的表达意图。2、过程与方法目标:(1) 、课外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2) 、小组通过阅读、讨论,揣摩文章字句,学会合作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体会战争的残酷,培养爱国情操;(2)
4、、培养爱好和平的品行,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教学重点:学会以乐景衬悲情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关键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三、说教法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
5、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四、说学法(1)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应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2)知识掌握上:这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新闻作品
6、,平常也经常接触新闻,对它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欣赏能力;他们有自己收集资料并分析的能力;能够也愿意表自己的感受与思想,能与同学们合作交流。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一篇新闻稿,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高中生已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文本细读能力,利于本节课学习。(3) 动机和兴趣上:学生对战争历史故事有一定的兴趣,老师应该通过明确的学习目的,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程序(一)播放影片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简短画面,再现战争残酷的场面,让学生讨论战争所带来的危害,自由回答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受害人的
7、同情从而导入课文。影片直观而形象,让学生更易体会战争的残酷,与文本语言相互融合,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起学生共鸣。(二)质疑课题 激发兴趣由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学生质疑的问题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则板书到黑板上。学生对课题提出疑问,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文章。把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做上记号,把想到的问题写下来。学生对课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探讨。读书思考能提高读书效率,增加对文本的了解。(三)走进奥斯维辛 体会作者情感(重点)1、交流对奥斯维辛的认识学生分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奥斯维辛的资料,谈谈看法,之后请小组代表上讲台前向大家讲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
8、罪恶。学生分组交流,有利于培养其合作精神,学生通过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够取长补短。通过学生自己的交流,更能深入了解战争带来的罪恶。课件展示: 展示一首来自奥斯维辛的诗蝴蝶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让学生通过这首诗歌来简单体会一下奥斯维辛的悲凉,这首诗和文章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景渲染悲凉气氛。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集中营的残酷。2、自主学习,内容探究让学生当“导游” ,老师做“游客”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做好“导游”解说词,同时进行文章分段,别的同学加以评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文本
9、细读1、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 “像一场噩梦” , “某种意义”指什么?2、 “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怎么理解这个细节?3、13 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4、怎么理解第 14 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5、课文第 6 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以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以毒气室焚
10、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为主线,使得文章学习清晰有条理。学生总结“毒气室” 、 “焚尸炉” 、 “雏菊花” 、 “怒放”所代表的含义,能深刻理解文章内容。老师引导学生深度探究问题,对于这些有意的问题进行探究,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学会通过时现象看本质,加深对事物的理解。3、深度探究:1、作者在文章中反复说,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报道,请在原文中找出来,为什么?是不是矛盾?2、这篇新闻的题目为什么叫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它与一般的新闻有什么不同?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老师引导学生深度探究问题,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学会
11、通过时现象看本质,加深对事物的理解。4、课外拓展课件展示有关纪念奥斯维辛解放 60 周年的报道,让学生了解世界人民对纪念奥斯维辛解放的态度,从而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助于呼吁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认识到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重要性。5、布置作业1、写一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500 字以上。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本文主要是呼唤读者情感,学生在学完本课后,让他们写读后感,能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和所想到的东西通过读后感写出来,能加深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续写文章,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六、说板书设计1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毒气室奥 焚尸室斯 女监房 孩 追逐游戏维-试验室=愤怒、控诉 -雏菊花怒放辛 纪念墙 子 温和的微笑绞刑室 反对战争 热爱和平,珍惜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