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618335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蠡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河北省蠡县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 10 月月考试题(本试卷满分 100 分,其中选择题 40 题,60 分;材料解析题 3 题,4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60 分)1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 “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其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2江苏省丹徒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内底有铭文 120 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宜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该出土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

2、 )A证实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 B说明周王朝实行井田制C体现周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成熟文字 D说明周王对于功臣的重视3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 ( )A绝对的 B土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关系C 仅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D方国联盟的基础4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 。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晋国是姬姓封国 晋卫两国可以通婚 鲁宋两国可以通婚 齐卫两国可以通婚A. B. C. D.5公元前 214 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 4 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3、。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下属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 ,是为广州建置 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6巡视制度是中央政府控制地方,防止官吏贪污腐败的利器。下列官职中具备这种职能的是( ) - 2 -A. 中正官 B. 刺史 C. 太尉 D. 郡守7皇帝主要通过奏事、朝议、监察等形式掌握全国的军政信息,控制和指挥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秦朝时能够参加朝议的官员不包括( )A廷尉 B御史大夫 C太仆 D郡守8山东省又称齐鲁大地,源于西周的分封制度。在元朝,山东省

4、就隶属于( )A中书省管辖 B行省管辖 C宣政院管辖 D枢密院管辖9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 213 年,博士淳于越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 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 者,非所闻也。 ”上文中的“师古”指(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10中国古代监察官员一般称为“宪官”或“法吏”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A汉朝刺史主要负责监察中央官员 B元朝的中央监察机构为御史台C监察官员权力受到一定制约 D监察机构的设立有利于规范执政11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改土归流”说法正确的

5、是( )A始于清朝 B “流”指当地官员由中央政府派遣C主要施行于少数民族聚居区 D彻底消除了土司制度12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继承和发展B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继承和发展C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否定D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否定13科举制度对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有利于重学风气的形成 B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D便于统治

6、阶级笼络人才、扩大统治基础14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 ”这一建议在汉武帝时得到实施,即( )- 3 -A分封制 B推恩令 C节度使制 D郡国并行制15 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 221 年第二次发生于 1911 年第三次在 1949 年。 “第一次革命”后中国的政治体制发生的根本转变是( )A封建制度取代了奴隶制度 B民主政治取代了专制政治C结束战乱,实现统一 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16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演变,

7、下列表格列举了部分朝代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其中对应不正确的是( )朝代 地方行政管理机构 选项秦朝 郡、县 A东汉 州、郡、县 B唐朝 路、州、县 C元朝 省、路、府、州、县 D17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中枢机构演变可分为三公、三省、二府和内阁军机四个时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B商鞅变法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C唐朝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交付尚书省执行D明太祖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18唐朝元和年间(806820 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 ) A.中书省

8、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参知政事19.隋唐时期社会全面繁荣,具体表现在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文化的兴盛等方面。史学家们在总结其原因时,曾归结为“得益于政治制度的创新、成熟与完善” ,其中三省六部制的成熟与完善体现在 ( ) A.它既削弱了相权,巩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 B.官员责任明确,分工细密C. 负责皇家与国家的官署和官吏相互脱离而自成系统- 4 -D.机构运作程序合理20古代皇帝对官员常有一种复杂的心理。一方面,他离不开官员;另一方面,他又近乎本能地认为帝国的事情会坏在这帮家伙手里。下列哪些属于皇帝为了避免“官员败坏帝国事情”而采取的措施是( )汉武帝设中朝 宋朝实行二府三司

9、制度 元朝设中书省 明朝废丞相,设内阁A B C D21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 ”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D.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22明朝中央“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相上下) ,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这一做法实质是( )A.废除丞相,缓和君臣矛盾 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C.各机构相互制约,强化君主专制 D.各

10、部权力分明,提高效率23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24清朝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的管理与统治,其中我们可以借鉴的有( ) 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重视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对分裂势力进行坚决军事打击 大事集权,小事放权 A B C D25称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主要是因为他( )A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最早提出建立近代海军C迈出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D主持了虎门销烟26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

11、,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 5 -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27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 18401842 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 18561860 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

12、输出为主28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 ”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A永久居住权 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29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 )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 “门户开放”政策301854 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 ”话中“对华通商扩展有限”的根本原因是( )A通商口岸太少 B关税税率太高C中国自然

13、经济的抵制 D英国商品不适合中国31某条约规定:“(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二)从上海驶进吴淞口沿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 ”“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32十九世纪中期,一位身处广东的英国军官的日记中记叙了这样一个场景:“30 日上午,一大群一大群的当地居民集合在我们的军营后面,他们衣着简陋,以长矛、盾牌和剑为武器,向我们包围而来”你认为这段文字应是描写( )A义和团的反侵略战争 B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C太平天国的反侵略斗争 D

14、虎门销烟33由于新疆地处偏远,道路崎岖,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左宗棠在收复新疆时的策略是:出发前花大量时间精力筹备进军的军饷,提高军队战斗力;出发后速战速决,打闪电战。以下说法符合左宗棠策略的是( )A “先北后南,速战速决” B “先南后北,急进缓战”- 6 -C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D “先南后北,缓进急战”34美国“门户开放”政策被列强接受后,美国认为“它保护了现在的利益,保护未来的利益,使美国立于一个牢不可破的地位” 。这主要是由于( )A.形成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同盟,确立了美国盟主地位B.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自由开放,美国凭借其经济力量扩展中国市场C.防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既得了

15、利益又获得了中国政府的感激D.是美国侵华政策进入新阶段的标志351884 年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建议设立新疆行省。其主要目的在于( )A加强西北边疆的管辖 B配合收复伊犁的斗争C驱逐阿古柏侵略势力 D协助清军进攻吐鲁番36左宗棠收复新疆,打击了哪些国家的侵略企图( )英国 日本 美国 俄国 法国A B C D37中日甲午战争时, “所有官兵都携家带眷住在陆上,把兵舰当作一个衙门,点卯应粮,而海军经费则全部移去修建颐和园”据此,你认为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军备落后 B政府腐败 C军费匮乏 D军纪松弛3819 世纪的爱国诗人邱逢甲在往事中写道:“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

16、夜夜梦台湾。 ”这里台湾“成异域”是指( )A鸦片战争中英国占领台湾 B甲午战争中日本占领台湾C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 D 马关条约后日本割占台湾39义和团揭帖中有以下诗句:“沿河一带建楼房,扯旗放炮逞刚强;有朝西北真主来,一炬火光化无常。 ”“八千十万神兵起,扫灭洋人世界新。 ”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盲目排外性,对清政府缺乏警惕 B.利用迷信,具有浓厚的封建落后性 C.缺乏正确斗争目标和正确理论指导 D.组织过于松散,没有统一的领导40胡绳认为: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政策中包含着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一方面它们要清政府保持腐败与懦弱的状态,因而只能屈服于外国的压力,遇事妥协让步;

17、一方面又想使它具有足以镇压亿万人民群众的力量,以造成有利于外国侵略者的内部安定秩序。列强的这种政策在以下哪个条约中表现最为明显( )- 7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张岂之的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写道:“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材料二 郡守,秦官,掌治其郡。(汉)景帝中二年(公元前 148 年)更名太守。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诸侯王, (汉)高祖初置,掌治其国

18、,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景帝中五年(公元前 145 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其国,天子为置吏。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 8 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材料三 元史记载: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时人柳贯认为行省“外廷之谋议,庶府之秉承,兵民之号令,财赋之简稽” 。元人程锯夫说“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钱粮羡溢,而百端欺隐把握兵权,伸缩由己” 。请回答: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建制发生了什么变化?(1 分)在任用地方行政长官上有何特点?(2 分)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1 分)并说明诸侯王权力演变的过程。 (6 分)元朝行省权力比

19、秦朝郡县长官的权力要大得多,依据材料三,概括其具体表现。 (2 分)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的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材料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请回答:(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唐代的宰相制度与汉代相比有什么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6 分)(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4 分)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 -材料一:“庚子赔款”总额为白银四亿五

20、千万两。赔款年息为四厘(4%),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共计约九亿八千万两。四亿五千万两的数目是以当时中国人口估算值(4.5 亿)为基础,相当于清政府 12 年的财政收入,以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抵押。材料二:“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 ”“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 ” 摘自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 1906 年给罗斯福的备忘录材料三:1909 年清政府驻美国公使梁诚,因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有“美国所收庚子赔款原属过多”之语,一方面向美国劝请核减,一方面上书清廷请以此款设学育才。经西奥多罗斯福总

21、统决定将当时尚未付足之款项,从 1909 年 1 月起退还中国,改用于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教育费用,建立“留美预备学堂”(清华大学之肇始)。 材料四:庚款留学中的留学生约百分之三十回到清华执教,庚款留学生们最先提倡白话文,最先采用汉字横排法和西式标点符号;是庚款留学生们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科学组织,出版了第一本科学杂志,创办了第一家科研所摘自百年留学请回答:(1)据材料一,判断“庚子赔款”出自于近代中国的哪一个不平等条约?(1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庚子赔款”的历史背景。(6 分)(2)据材料二、三,分析美国政府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原因。(6 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庚子赔款”对近代中国社会的

22、双重影响。(5 分)- 9 -高二年级月考历史答题纸41、 42、 考场号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 10 -43、参考答案110 DABCD BDABA 11-20 BBCBD CABCB 21-30 BCCDD CACBC 31-40 CBCBA CBDCD41、答案:变化:地方出现郡和县。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要绝对服从中央;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11 -制度:郡国并行制。变化:高祖时诸侯王实际上统治其封国;景帝时失去对其封国的统治权,失去官吏的任免权;成帝时诸侯王变成与郡相当的行政单位。表现:行省辖区面积较大;权力较重,涉及行政、军事

23、、财政和司法,尤其是财权和军权较大。42、答案: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一相制变为多相制。作用:三省之间分工明确,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局面的出现,有利于皇权加强。 (6 分)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4 分)43、答案:(1)辛丑条约 。19 世纪末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在华势力;帝国主义列强发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企图瓜分中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条约。(2)美国意图达到精神上支配中国的目的;梁诚等外交家的努力;美国所收庚子赔款过多。(3)消极: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关税的控制,加剧了中国社会的贫弱,加深了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积极:促进了近代中国留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人才,从而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