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选修).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618323 上传时间:2018-1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选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选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选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选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选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高二历史(选修)试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 35 题,每题 2 分,共计 7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复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按语义判断,复旦校训当出自以下哪部典籍? ( )A 韩非子 B 论语 C 老子 D 墨经2.“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A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B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

2、一统需要C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 D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3 全球通史在记述中国战国时期某学派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人民群众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商人和学者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 )A主要代表人物是墨子 B其思想蕴含有发展观、法制观C主张“顺其自然” D其思想成为西汉王朝治国理念4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5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

3、莫能行。 ”这体现了( )A荀子的“人定胜天”思想 B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C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 D韩非子的严刑峻法思想6 “一个时代的思想不够活跃,创新就不可能有多大成就,社会发展的后劲就不会足。 ”依照这种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历史的最大影响是( )A.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B.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C.出现了“诸子百家” D.出现了政治、经济大变动7 “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社会呈现的著名特色,秦汉时期形成,包括了地理一统、制度一统、经济一统、文化一统、思想一统。作为对古代中国“一统”思想基础的表述准确的是( )A外儒内法、济之以道 B罢黜百家,表彰六经C礼法并用,

4、君舟民水 D礼乐文明、仁人志士8我国古代有一本教孩子识字的书急就篇 ,列出了 165 个姓字,其中包括:程忠信、桓贤良、崔孝让、周千秋、邓万岁、师猛虎、冯汉强、焦灭胡、龙未央等。上述姓字折射出的主流价值观形成于(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9汉代前的君王从祖先承受君位,至汉朝立国,刘邦出身布衣而君临天下,这就需要某种- 2 -理论的支撑。后来,适应这一“需要”的是( )A “民贵君轻”说 B “五德始终”说 C “知行合一”论 D “天人感应”说10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

5、天意也” 。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A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B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C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思想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1. “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 ”这可以看出( )A 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 B 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反映C 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D 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12. 右图为中国书法最高奖

6、“兰亭奖”的标志,它以兰亭序局部作背景,主体图案是王羲之所写的“书”字。对图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主体图案结构形体严整 B. 背景文字便于抒情达意C. 书法奖标志兼有楷书和草书 D. 主体图案体现东晋书法成就13宋儒通过对易经家人的阐发,搭建出一条理想的社会链条:女正家道正天下正。该观点( )A认为女性可以在政治中发挥作用 B对女性的道德贞操要求更加严苛C主张女性应该维系家族内外秩序 D肯定女性的自立意识和个性发展14. 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 ”这说明他主张( )A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

7、识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15广东第一大儒陈白沙说“专求用力之方,亦卒未有得。于是舍繁求约,静坐久之,然后见吾心之体隐然呈露。 ”据此分析,陈白沙的学习方法是 ( )A独尊儒术 B格物致知 C温故知新 D反省内心16. 下列精美的文字所属的文学体裁繁盛期的先后顺序是(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A. B. C. D.17元代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 “俗而不俚” “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8、 )A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C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体现浪漫主义风格18. 李贽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改革;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这反映了他( )A破除了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B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C揭露道学家的虚伪 D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19王夫之在批评某位思想家时说:“窃佛老之旨,游心于虚无,而招致亡国之祸!”省略处为( )A荀子 B王阳明 C董仲舒 D黄宗羲20清初思想家朱之瑜认为做学问应该有益于社会。他说:“为学之道,在于近里着己,有益天下国家,不在掉弄虚脾,捕风捉影。 ”他的这种思想与下列哪位思想家最为接近

9、( )A李贽 B朱熹 C王夫之 D顾炎武21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下列历史事件符合“亡天下”含义是( ) A1644 年的明朝灭亡 B1912 年的清朝灭亡C1927 年,北洋军阀基本被消灭 D1937 年的七七事变22郑燮的墨竹图 ,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么绘画的特点( )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23李泽厚先生认为:“

10、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 ”以下作品符合该观点的是( )24.“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 4 -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 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25.1843 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1851 年,该书传人日本后,连印十五版,极为畅销,1859 年价格已达首版三倍。该现象说明( )A.日本的民族危机比中国更加严重 B.

11、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整体上比日本守旧C.海国图志只关注了西方的新技术,中国人对此不感兴趣D.海国图志要求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在日本国内更有市场26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 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27胡适评价 19 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28近代某学者指出:“天行者倡其化物之机,设为己然之境,物各争存,宜

12、者自立。且由是而立者强,强者昌;不立者弱,弱乃灭亡。 ”下列属于该学者思想的是( )A “欲自强,必先致富” B “中体西用” C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 “科学与人权并重”29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 世纪 40 年代、60 年代和 90 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30美国展望杂志曾推选全世界“百名闻人” ,胡适当选。当选理由“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 。这主要是基于他( )A创办青

13、年杂志 B主张文学改良 C倡导“民主与科学” D发表狂人日记311920 年 1 月,教育部正式通令全国:“自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 ”4 月又发通告,规定截止到 1922 年,凡用文言文编的教科书一律废止,要求各学校逐步采用经审定的语体文教科书。这一变化( ) A.揭开了近代国人思想变革的序幕 B.表明文学革命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C.是近代中国民族观念兴起的产物 D.是政府维护民主共和的重要举措32.1918 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 。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说,导致国家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崇,盲从

14、欧美之风盛行。该文针对的是( )A. 中体西用思潮 B. 维新思潮 C. 新文化运动 D. 马克思主义33 新青年第五卷曾有人发文称:“单换一块共和国招牌,而店中所卖的,还是那些- 5 -皇帝御用的旧货,绝不谓革命成功。 ”为此,先进知识分子们大力提倡( )A.中体西用 B.反对旧道德 C.君民共主 D.联俄联共34鲁迅先生在看镜有感中有一段很有名的话:“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

15、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 ”这表明鲁迅主张( )A弘扬国粹,捍卫传统 B吸收外来文化是自强自信的表现C对外来文化要保持高度警惕 D接受外国东西易为异族奴隶35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中,一方面指出“孔子为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 , “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 ;一方面又指出, “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为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 。材料表明李大钊( )A彻底否定孔子学说的历史地位 B李大钊评价孔子前后矛盾。C认为儒家学说不适应现实需要 D认为孔教始终代表时代之道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题,满分 50

16、分。36. (13 分)孔子创立的儒学重视伦理道德,对后世的家规乡约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材料二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材料三 明浦江郑

17、氏家规(部分)第 12 条 每旦,令未冠子弟朗诵“居家则孝悌,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第 86 条 既仕,须奉公勤政,毋踏贪黩,以忝家法。仍用一遵家范,违者以不孝论。第 128 条 子孙不得与人眩奇斗胜两不相下,彼以其奢,我以吾俭。摘编自尹超凡郑氏家规的伦理价值探析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5 分)- 6 -(2)据材料二,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3 分)(3)历代许多家规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三,归纳郑氏家规对族人的伦理教化要求,分析这些要求对郑氏家族的

18、积极影响。(5 分)37(12 分)黄宗羲继承了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意为“众多”)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材料二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代访录原君材料三 (黄宗羲的)理念,比孟子之说更代表一种合乎民主的思考,近代民主政治所努力的,就是要把这个理念变成事实,

19、使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梨洲的民本思想,已为中国走向民主的历史,创造了新的条件,只是在十七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韦政通中国思想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孟子、黄宗羲的基本主张,并指出二者相同点。(3 分)(2)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评价古今君主优劣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4 分)(3)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義思想的进步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十七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的原因。(5 分)38. (10 分)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作品往往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状况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

20、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摘编自内藤湖南宋代文化特征材料二 宋代之后起源于吴地(今天苏州、上海一带)水上人家的“吴歌”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从“劲歌狂舞”逐步变为“浅吟低唱”。明朝万历首辅沈一贯在陈述 1598年的社会情景时说:“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摘编自刘志琴吴歌与人文启蒙重识江南小调请回答:- 7 -(1)材料一中被称为“小道”的文学形式是什么?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

21、知识,指出这一文学形式“兴旺”的原因。(4 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以后中国文学创作的特点。(4 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作品和社会生活的关系。(2 分)39. (15 分)词语和概念的变化,可以为探究历史提供重要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对 science 的翻译经历了从“格致”到“科学”的用词变化。中国古代本有“科学”一词。如宋人文集中有“处科学之兴,世为士者往往困于一日之程文,甚至于老死而或不遇”之句。明末清初,受古代“格物致知”的影响,时人将“science”音译为“格致” 。19 世纪中叶后,“研格致,营制造者,乘时而

22、起”,“格致”一词大量使用。19 世纪末,梁启超等效仿日本的做法,将“science”译为“从事科学,讲求政艺。”民国初,学界还将 science 音译为“赛因斯” ,意在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 摘自近代汉字术语创制的两种类型等 材料二 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科学者何?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民主是叫人去投票,叫人知道对于政治有很大责任,然后自然养成一种政治人才。陈独秀实行民治的基础材料三 中国现在革命,都是争个人的平等、自由,不是争团体的平等、自由。所以每次革命,总是失败只全党有自由,个人不能自由,然后

23、我们的革命,才可以有望成功。 摘自孙中山对黄埔军官学校告别词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一词与何种选官制度相关?列举两位宋代主张“格物致知”的思想家。他们“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4 分)(2)19 世纪中叶以后,从“格致”到“赛因斯”,反映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5 分)(3)材料二中科学的涵义是什么?(2 分)(4)据材料二、三,新文化运动中的民主与孙中山倡导的民主有何不同?(4 分)- 8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次调研考试高二历史(选修)答案15: BDBBB 610:BABDB 1115:BDBAD 1620:AADBD21

24、25:DCBBB 2630:CDCDB 3135:BCBBC36(13 分)(1)主张: 重建礼制社会;希望主政者能担当重建礼乐秩序的大任;积极入仕,以礼治国;人人都践行周礼。(任答 3 点 3 分)背景: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思想活跃。(2 分);(2)根本:孝悌。(1 分)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2 分)(3)要求:孝义传家;清廉立身;节俭生活。(3 分)影响:弘扬传统美德、家庭成员道德和举止规范;和谐家族关系,家族凝聚力增强。(2分)37(12 分)(1)主张:民贵君轻;天下为主君为客。(2 分)相同:以民为本。(1 分)(2)标准:是否以天下为主。

25、(2 分)根源:商品经济发展。(2 分)(3)进步:带有民主色彩,为中国走向民主的历史创造了条件。(2 分)原因:封建君主专制加强: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程朱理学的束缚。(3 分)38. (10 分)(1)文学形式:词。(1 分)原因:词有利于表达个人情感;形式活泼,有利于娱乐传播;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3 分)(2)特点:平民化;娱乐性;形式灵活;关心时政;表达情感。(任答 4 点 4 分)(3)关系:相互影响。(2 分)39. (15 分)(1)选官制度:科举制。(1 分)理学家:程颢、程颐、朱熹(任写两人 2 分)目的:“究天理”或“明道德之善”。 (1 分)(2)变化: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3 分) 原因:(2 分)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辛亥革命后建立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提倡科学精神,寻求思想解放。(3)涵义:近代自然科学法则;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2 分)(4)不同:新文化中的民主强调个人的人格独立自主,具有民主的思想和观念。(2 分) 孙中山的民主强调的是国家层面的民主,为国家利益甚至忽视个人权利。(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