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12017 全国中考物理真题汇编 光现象 (精校版含答案)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一选择题1 ( 2017黔东南州)如图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B2.( 2017鄂尔多斯)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B3. ( 2017广西)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4. ( 2017呼和浩特)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B5. ( 2017重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C6. ( 2017丽水)下列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 )D2/ 217. ( 2017衢州)如图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是( )D8. (
2、2017福建)战国时期, 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B图 19. ( 2017沈阳)雷雨天,电闪雷鸣,关于其中物理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A堵上耳朵听到雷声变小,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我们能分辨雷声和雨声,主要是依据它们的响度不同C我们先看见是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表明光比声音传播得快D我们听到的雷声是电磁波二填空作图题1 ( 2017株洲)如图 1 为 2016 年 11 月 14 日出现的超级月亮,它看起来比平常大 14%,而亮度提高了 3 成,超级月亮 不是 (填“是”或“ 不是”)光源它的视角比平常要 大 (填“ 大
3、”或“小”)2.( 2017泰州)据天文观测,室女座一类星体向外喷射出超光速喷流,震惊科学界,近期谜底揭开, “超光速” 只是一种观测假象如下图 2 所示,喷流用 6 年时间从 A 点喷射到 5 光年远处的 B 点,其喷射的实际速度为 5/6 c,当喷射到达 B 点时,喷流在 A 点发出的光已经到达 C 点位置,此时喷流在 B 点发出的光才开始传向地球,因观测距离遥远,地球观测者接收到喷流的光时误以为喷流只是在水平方向喷射了 3 光年,所以观测者测得喷流的速度到达了 1.5 c(c 为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第二节 光的反射一选择题1 ( 2017舟山)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
4、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D图 2 2.( 2017云南)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CA月光下的人影 B池塘的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C拱桥在平静湖水中的倒影 D玻璃三棱镜分解了的太阳光3. ( 2017义乌)坐公交车时,看到同方向行驶的轿车玻璃窗上出现连续横移的字,拍摄了其中两字,如图 3关于这两字写在哪辆车上,从车头向车尾看,字的顺序是( )DA轿车上 中兴 B轿车上 兴中 C公交车上 中兴 D公交车上 兴中 4. ( 2017通辽)如下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C3/ 21图 3 5. ( 2017江西)如图乙所示,
5、是小安同学自制的潜望镜,利用它能在隐蔽处观察到外面的情况,用它正对如图甲所示的光源“F”,则所观察到的像是( )D6. ( 2017南充)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DA形影不离 B海市蜃楼 C日食月食 D镜花水月7. ( 2017德州)如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B8. ( 2017桂林)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是白居易的诗句,诗里描绘的太阳在水中的像属于( )DA色散现象 B透镜成像 C小孔成像 D平面镜成像9. ( 2017怀化)下列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B10. ( 2017锦州)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A水中倒影 B立竿见影 C海市蜃
6、楼 D日食11. ( 2017赤峰)如图所示现象,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B12. ( 2017遵义)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AA楼台倒影入池塘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潭清凝水浅 D云生结海楼13. ( 2017昆明)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B4/ 2114. ( 2017淄博)关于“镜中花、水中月”,正确的说法是( )DA镜中花是光的反射现象,水中月是光的折射现象 B镜中花是光的折射现象,水中月是光的反射现象C镜中花与实际的花一样大,水中月比实际的月亮小 D镜中花与水中月都是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1
7、5. ( 2017泰安)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A水中捞月 B坐井观天 C一叶障目 D海市蜃楼16. ( 2017咸宁)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17. ( 2017宜昌)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C18. ( 2017菏泽)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 )B19. ( 2017衡阳)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B20. ( 2017山西)下列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C5/ 2121. ( 2017吉林)如图所示,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B22. ( 2017郴州)民谚俗语常常包涵丰富的物理知识
8、以下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DA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B以冰取火,前所未有C海市蜃楼,虚无缥渺 D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捞不到的是水中月23. ( 2017长春)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D24. ( 2017北京)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25. ( 2017北京)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图中,MM为平面镜,PO 为入射光线,ON 为法线,入射角PON 等于60,其中符合光的反射定律的光路图是( )A二填空作图题1 ( 2017广元)一束光 AO 射向平面镜,光线 AO 与镜面的夹角如图 1 所示,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65 现在城市里很多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作装饰,当强
9、烈的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就会发生 镜面 反射,造成“光污染”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4 答案2.( 2017天津)一束平行光与镜面成 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大小是 60 ,人迎着反射光的方向可以6/ 21看到刺眼的光,而在其他方向却看不到反射光,这是由于发生了 镜面反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3. ( 2017无锡)用如图 2 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为了在硬纸板上同时呈现入射光束和反射光束,将平面镜水平放置后,带有刻度的白色硬纸板应与平面镜 垂直 ,并保持硬纸板 A、B 两部分在 同一平面内 ,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需要多次改变 入射光线 AO
10、的方向 4. ( 2017河北)由于光在电影屏幕上发生 漫反射 ,所以人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屏幕上的像小明想用一块平面镜使水平面成 3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 3 所示)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120 ,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度数5. ( 2017山西)如图 4 所示,是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请你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平面镜,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6. ( 2017成都)如下图 1 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 30,请按照要求作答:画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7. ( 2017海南)在图 2 中画出入射光线 AO 的反射光线 OB。8. ( 2017鄂尔多斯)请画
11、出图 3 中人眼通过平面镜 M 看到桌子底下橡皮 S 的光路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答案: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9. ( 2017上海)在上图 4 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 OB 画出入射光线 AO,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10. ( 2017福建)画出上图 5 中入射光线 AO 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11. ( 2017东营)如图所示,护林员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向山洞中 P 点,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答案:12. ( 2017天门) “猴子捞月 ”的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如图所示,若猴子的眼睛用点 A 表示,空中的月亮用
12、点 B表示,请画出猴子看见水中月亮的光路图,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答案:13. ( 2017长春)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7/ 21答案:三 实验探究题1 ( 2017哈尔滨)小明和小聪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FON 是 反射 角(选填“ 入射”或“反射”) (2)一束光沿 EO 射到镜面,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 OF若沿着 FO 的方向再入射一束光,它的反射光沿 OE 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 (3)在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收集数据如上表:小明分析表中数据,得出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的结论小聪说,此结论不具有普遍性请指出实验中的不足
13、并加以改进 不足:只测量了一组入射角及对应的反射角的大小;改进: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量并分析对应的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得出普遍规律 2.( 2017苏州)在“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的实验中,平面镜 M 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 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 ON 翻折(1)如图,将一束光贴着纸板 E 沿 AO 射到镜面上 O 点,纸板 F 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 OB,接着将纸板 F 绕 ON向后翻折,则纸板 F 上 不能 (能/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朿,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 ON 在 同一平面 内(2)小明在测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时只记录了一组数据(如表) ,根据这组
14、数据,他 不能 (能/不能)得出关于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结论,理由: 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3. ( 2017威海)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纸版上显示出了入射光 AO 和反射光 OB 的径迹,他想把光的径迹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他设计一个保留的方法: 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 当在图甲上出现反射光 OB 后,小明将一透明塑料硬板按图乙方式放置,并以 ON 为轴旋转该塑料板,观察塑料板上能否出现反射光,他的设计意图是为了探究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小明让光沿 BO 方向
15、入射,发现反射光沿 OA 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 光路是可逆的 (2)如图丙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点燃的蜡烛 A 竖直放在薄玻璃板的一侧,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B 在玻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调整后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 大小相等 ,移去蜡烛 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 A 站的像,说明 平面镜成8/ 21的是虚像 4. ( 2017长沙)小天用图示装置探究 “光的反射定律”,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1)图甲
16、中反射角是 44 度;(2)图甲中当入射角变大时,反射光束 偏离 (选填“偏离”或“靠拢”)法线;(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 NOF 向后折,在纸板 NOF 上 不能 (选填“ 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束,这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5. ( 2017泰州)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如图甲,先将平面镜 A 放在水平桌面上,再经硬纸板 B 竖直 放置在平面镜 A 上,让激光紧贴纸板射向 O 点(2)为了显示光路,纸板的表面应 粗糙 (光滑/粗糙)些,在纸板上标出刻度是为了方便测量 反射角和入射角 的大小;(3)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测得了几组数据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大
17、小 相等 (相等/不相等) (4)接下来老师进行了如下演示,先用加湿器使整个教室充满雾气,将平面镜放在一能转动的水平圆台上,在柱M 上固定一红色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镜上的 O 点,其作用是为了显示 法线 的位置,然后打开固定在柱 N 上的绿色激光笔,使绿色激光射向 O 点,出现了如图乙所示的情景,老师水平方向缓慢转动圆台,当我们观察到 红绿光看起来重合时 时,可判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6. ( 2017锦州)如图所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硬纸板由可以绕 ON 折转的 E、F 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硬纸板左
18、侧的 E 板沿 AO 方向射到 O 点,在右侧 F 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 OB(1)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 漫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其中硬纸板的作用是 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若将 F 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 F 板上 不能 (选填“ 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在 (选填“在”或“ 不在”)同一平面内(3)如果将光线沿着 BO 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着 OA 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的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一选择题1 ( 2017常州)
19、 ( 2017北京)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当铅笔9/ 21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8cm 时,像的高度为 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 4cm 时,像的高度为 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s2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DAs 1=s2 Bs 1 s2 Ch 1h 2 Dh 1=h22. ( 2017襄阳)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A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 B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C物体在镜中成的是实像 D物体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3. ( 2017临沂)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
20、是( )AA使用光屏是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B将蜡烛靠近玻璃板的同时像将远离玻璃板C做多次实验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D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4. ( 2017潍坊)小丽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 60cm 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DA30cm B60cm C90cm D120cm5. ( 2017益阳)如图所示,一把透明塑料尺子放在平面镜前一定距离处,则尺子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下图中的( )A图 36. ( 2017柳州)如图所示,属于平面镜成像的是( )A7. 如图 1 所示,小华靠近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B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无法判断8. ( 2
21、017黔东南州)如图 2 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A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 B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C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 D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9. ( 2017宁波)把两块厚度不计且足够大的平面镜 OM、ON 垂直粘合在一起,并竖立在地面上,俯视图如图 3所示当小科站立在某个位置时,他通过平面镜所成像的个数为 m,看到自己完整像的个数为 n,下列对小科在不同位置时,m、n 值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AA在 a 点或 e 点时,m=1 ,n=0 B在 b 点或 d 点时,m=1 ,n=1C在 c 点时, m=2,n=
22、2 D在 f 点时,m=0,n=010/ 21图 1 图 2 图 3 图 410. ( 2017株洲) (多项)如图 4 是一女孩通过地面上的镜子正要打量自己时的情境照片,根据照片,可以判断( )BDA这张照片不可能是在正午拍摄的 B镜中的蓝天白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C女孩的下半身没有在平面镜中成像 D女孩看到了镜中自己的整个上半身二填空作图题1 ( 2017绵阳)涪江水面平静,两岸河堤高出水面 1m,河堤上一棵树高 4m,这棵树在涪江水中的像高 4 m;小明同学站在树的对岸河堤上,他的眼睛与树尖的距离为 d 树 ,与树尖在涪江水中像的距离为 d 像 ,则 d 树 d 像 (选填“”、 “”或“=
23、” ) 2.( 2017大连)在探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A 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一支外形与蜡烛 A相同的蜡烛 B,来确定蜡烛 A 所成的像的位置则蜡烛 B 应该是 不点燃 (填“点燃”或“不点燃” )的,点燃蜡烛 A 的好处是 成像清晰 3. ( 2017济南)小丽非常注重自己的衣着整洁,每天上学出门前都要通过镜子检视一下,当她走进平面镜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离她的距离 变小 (填“变大”“变小” 或“ 不变”)4. ( 2017河池)小芳站在穿衣镜前 1m 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m;银行 ATM 自动
24、取款机上方安装有摄像头,它工作时成倒立、缩小的 实 (选填“实”或“虚”)像5. ( 2017长春)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1m 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2 m,若她远离平面镜,则镜中像的大小将 不变 6. ( 2017郴州)小明同学身高 165 cm,站在竖置放置的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甲所示由此可知,他在平面镜中的像高为 165 cm,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 7:20 7. ( 2017枣庄)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 6m 时,它的“倒影”距水面 6 m,它在湖面的“倒影” 是 虚 (填“ 实”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 反射 形成的8. ( 2017庆阳)
25、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 1 中作出 AB 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9. ( 2017六盘水)如图 2 所示,请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图 1 图 2 图 310. ( 2017宜昌)竖起的墙面上有一块面镜 MN,小女孩站在平面镜前,她的脚前有一枚硬币(如图 3 中点 A 所示) ,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女孩看到硬币的像的光路图11. ( 2017南京)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如图 4 所示,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AB12. ( 2017衡阳) 如图 5 所示, AB是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保留作图
26、痕迹) 13. ( 2017昆明)物体 AB 放在平面镜前,请在图 6 中画出它经平面镜所成的像11/ 21图 4 图 5 图 6 图 714. ( 2017岳阳)作出图 7 中物体 AB 在平面镜 MN 中所成的像 AB(保留作图痕迹) 15. ( 2017攀枝花)请作出图 8 中箭头状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答案: 图 4 图 5 图 6 图 716. ( 2017南通)如图 9,作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图 8 图 9 图 10 17. ( 2017常德)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 10 中作出从 S 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 A 点的光路图。答案: 图 8 图 9 图 101
27、8( 2017鄂州)实验室中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所用玻璃板是特制的,其中一面镀了膜如图 1 所示,是用这种玻璃板做实验时的情景,则镀膜的一面应该朝向 像 (选填“物体” 或“像”)一侧放置,实验中将蜡烛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图 1 图 2 图 319.( 2017呼和浩特)哈素海是呼和浩特市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深秋时节一群南归的鸿雁飞翔在清澈见底而且平镜的湖面上,如图 2 所示当某只鸿雁距水面 120m 时,这只鸿雁的倒影与它的距离为 240 m,该倒影是 虚 (选填“实”或“ 虚” )像,它是由于光的 反射 (选填“折射”或“反射”或“直线传播”
28、)形成的;当鸿雁缓缓地向更高、更远的南方飞去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 不变”) 12/ 2120. ( 2017贵港)探究平面成像的特点的实验需要的器材;两支相同的蜡烛、一块 玻璃板 、支架、一张纸、一个光屏、 刻度尺 及火柴实验情况如图 3 所示,放在“烛焰”上的手指 不会 被烧痛(选填“ 会” 或“不会”) 三 实验探究题1 ( 2017盐城)小明用茶色玻璃板和两个相同的柜子做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的实验(1)将玻璃板 竖直 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沿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画线 MM和 NN(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 A,将棋子 B 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 棋子
29、A 的像 重合(3)在白纸上沿棋子 A 和 B 的边缘画图,测量 A 的右端到 MM的距离 lA=4.30cm;测量 B 的左端到 NN的距离如图所示,其值为 lB= 4.00 cm(4)改变 A 的位置,将数据记录在表中,表中有一个数据异常,该数据是 7.10 cm,它最有可能测量的是 A 的右端到 NN 距离(5)修正(4)中异常数据后,比较 lB 和 lA,发现 lB 总是小于 lA,为准确获得实验结论,请你对小明实验中的错误操作进行纠正,答: lA 应测量 A 的右端到 NN的距离 2.( 2017黄冈)按要求填空:(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应选择较 薄 (选填“厚”或“ 薄
30、”)的玻璃板做实验如下图 1 甲,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在玻璃板里的像完全重合,实验时人应该在蜡烛 A (选填“A”或“B”)侧观察(2)如图乙是某物质溶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该物质是 晶体 (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 ;该物质在第 6min 时处于 固液共存 (选填 “固”“液”或“固液共存“ )态3. ( 2017邵阳)如图 2 所示是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该选择 薄玻璃板 (选填“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2)点燃蜡烛 A,透过玻璃板观察到蜡烛 A 的像,把与 A 完全相同的蜡烛
31、B 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到蜡烛 B 与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 等大 (3)移开蜡烛 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在光屏上接收不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虚 像图 1 图 2 图 34. ( 2017吉林)如上图 3 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选取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进行实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关系;(3)实验中移动蜡烛 B,直至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 A 到玻璃板的距离是 12cm,则蜡烛 B 到玻璃板的距离是 12 cm5. ( 2017徐州)如下图 1 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实验时,
32、先将方格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茶色玻璃 竖直 放置在方格纸上(2)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 像 和物的大小关系(3)如图乙所示,棋子放在 A 处,观察者在 B 处,可以看到棋子的像在 B 。13/ 21A、a 处 B 、b 处 C 、c 处 D、d 处(4)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像的位置,能否从白卡片上直接观察到像?答: 不能 甲 图 1 乙 甲 图 2 乙 6. ( 2017荆州)如上图 2 甲是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平面镜和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 薄玻璃板 (选填“平面镜”“ 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
33、 A,拿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观察 前面 (选填“前面” 或“ 后面”) ,直至蜡烛 B 和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移开蜡烛 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虚 像(3)实验时,将蜡烛 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 (4)小华学习了平面镜成像后,回家观察到他家里的餐桌桌面上有一块水平的圆形玻璃转盘,距转盘 1.8m 高处有一盏灯,该灯通过转盘成像如图乙所示则灯的像距离该灯 3.6 m;若用手拨动转盘使其水平旋转,则会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 不变 (选填“改变”或“不变”)7.
34、 ( 2017安顺)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准备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1)实验时,小明应选 G 作为平面镜(填字母) ,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 确定像的位置 (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选 BC 两支蜡烛(填字母) (3)实验时镜面与桌面必须 垂直 (4)实验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烛焰所成像的位置上,他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像(5)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的时间是 10:35 8. ( 2017德州)探究平面成像特点:过程结论 如图所示,点燃蜡烛 A 竖立在玻璃板前,再拿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移动
35、,使蜡烛 B 与 A 的像完全重合,记下 A 与 B 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 A,重做实验 用刻度尺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 移去蜡烛 B,在其位置竖立一光屏,在玻璃板后侧观察光屏上 不能 (选填“能”或“ 不能”)承接蜡烛 A 的像 方法 用外形相同的蜡烛 B 来确定蜡烛 A 成像的位置,运用了 等效替代 法 问题讨论 若把上述实验中的玻璃板换成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蜡烛 A 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移动光屏可承接倒立、 放大 的实像9. ( 2017营口)婷婷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 “平面镜成像特点 ”:14/ 21(1)她在探究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
36、镜,是为了确定 像的位置 ;(2)她选取了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3)如果实验中发现蜡烛 B 始终不能与蜡烛 A 的像重合,原因是 玻璃板和水平桌面不垂直 ;(4)她用白纸记录的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位置,并用 刻度尺 去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分析图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相等 ;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 垂直 10. ( 2017广西)如图甲是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选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透光,便于确定像的 位置和大小 (2)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拿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
37、看上去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大小 相等 (选填“相等”或“ 不相等”) (3)记录蜡烛 B 的位置,用刻度尺在白纸上测得蜡烛 B 到玻璃板的距离 s 如图乙所示,是 7.55 cm通过多次实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移去蜡烛 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虚 (选填“虚”或“ 实”)像甲 图 1 乙 图 211. ( 2017齐齐哈尔)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
38、外形相同的蜡烛 A 和 B(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拿 未点燃 (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 等效替代法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 等效替代法”)(3)移去蜡烛 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虚 (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 A 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 不变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
39、不变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 不变”) 12. ( 2017广西)下面是小红进行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活动过程:(1)组装仪器时,如下图 1 所示,要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的白纸相互 垂直 (选填“平行”或“垂直”) ;(2)在实验中,小红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 A 的像,为了消除这个影响,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 (选填序号);A换用较薄的玻璃板 B换用较厚的玻璃板 C调整观察蜡烛 A 的像的角度 (3)消除影响后,移动蜡烛 A 逐渐靠近玻璃板,观察到它的像的大小 不变 (选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 ) ;(4)实验中,移去在蜡烛 A 成像位置处的蜡烛 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
40、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 A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虚 (选填“实”或“ 虚”)像13. ( 2017来宾)如下图 2 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透明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两支相同的蜡烛 A、B 竖立在玻璃板两侧,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应选在 较暗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关系;(3)实验中,测得蜡烛 A 到玻璃板的距离为 5cm,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 B 到玻15/ 21璃板的距离为 5 cm(4)实验中若移开蜡烛 B,用白纸做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
41、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白纸,看不到蜡烛 A 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虛像 (选填“虛像”或“ 实像”)(5)实验中,小红发现玻璃板后出现两个蜡烛 A 的像,其原因是她选用的玻璃板 太厚 (选填“太厚”或“太薄”)图 1 图 2 图 3 图 414. ( 2017滨州)小滨用如上图 3 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1)他应选取两支外形 相同 (选填“相同”或“ 不同 ”)的蜡烛进行实验(2)小滨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他把蜡烛 A 放在距玻璃板 30cm 处,蜡烛 A 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 A 的距离是 60 cm;
42、当蜡烛 A 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5)实验过程中,小滨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小滨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 15. ( 2017武汉)某同学利用如上图 4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把蜡烛 A 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同学应在玻璃板前面 (选填“前面” 或“ 后面 ”)观察蜡烛 A 经玻璃板 反射 (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
43、不点燃 的蜡烛 B 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 A 的像 完全重合 (3)该同学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蜡烛 B (选填“A” 或“B” )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16. ( 2017湘潭)如下图 1 所示,小明应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表演 “蜡烛在水中燃烧”的魔术时,把一块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方竖放一根蜡烛,在玻璃板的后方,放一只盛水的玻璃杯,点燃蜡烛,从蜡烛这边向玻璃板望去,会看到“蜡烛在水中燃烧”(1)该魔术现象要明显,最好在较 暗 (选填“明”或“暗”)的环境中进行魔术中的玻璃板相当于 平面镜 (选填“平面镜” 或“ 凸透镜”) (2)
44、水中的“蜡烛” 是实际蜡烛通过玻璃板形成的 正 (选填“正” 或“倒”)立的 虚 (选填“虚”或“实”)像,与实际蜡烛大小 相等 (选填“ 相等”或“ 不相等”) 图 1 图 217. ( 2017阜新)如上图 2 是小丽同学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1)实验中选择两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比较 A (填符号)A像和物的大小 B像的虚实 C物距和像距 D像的倒正(2)为了在水平桌面上找到像的位置,实验中玻璃板的放置必须与水平桌面 垂直 (3)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逐渐靠近玻璃板,它的像将 不变 (选填“变大”、 “变小”或“ 不变”) (4)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其原来位
45、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 不能 (填“能”或“不能”)成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虚 像(填“实”或“ 虚”) (5)小丽多次改变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多次操作,消除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 18. ( 2017镇江)图 1 是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棋子 A 和 B 完全相同。 16/ 21(1)实验中应选择较 薄 (选填“厚”或“ 薄”)的茶色玻璃板,并将其 竖直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2)为确定棋子 A 像的位置,应在玻璃板后方移动棋子 B,直到它与棋子 A 的像 完全重合 ;(3)多次改变棋子 A 的位置进行实验,可得到像与物关于 镜面 对称的实验结论;(4)某次实验后,将光屏竖直放置棋子 B 的位置,光屏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