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心理委 员工作手册.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554595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4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委 员工作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心理委 员工作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心理委 员工作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心理委 员工作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心理委 员工作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心理委员工作手册目录我快乐,我们是心理委员 .2我们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2我们的工作内容 .5我们的工作原则 .7我们的自我成长 .9我知晓,我们需了解的心理学知识 .12什么是心理学 .12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2心理学的作用和研究方法 .13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15我们需要学习的心理健康知识 .19心理健康知识 .19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1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24常用的心理调适技巧 .29我们需要掌握的助人技巧 .30我们需要的助人态度 .30我们需要的人际沟通技巧 .38任职四年可供开展的班级活动 .47我们需要知晓的心理援助资源 .50我们学校的心理咨询室 .50我们学院

2、的成长辅导室 .532我快乐,我们是心理委员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拿起这本手册的时候,就代表着我们从今天开始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和使命,那就是我们是心理委员。可能你上了大学后,才第一次听到心理委员这个词,从小学到高中,从来没有听过这个职务,这是由我们成长的需要和环境决定的。大学是一个人全面发展成才的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开始也许只是很小的问题,但是如果没有人发现去开导,随着时间的堆积,就会变成很严重的问题,因此,就需要一个特殊的人来帮助大家来发现并协助解决心理问题,这个特殊的人就是心理委员,因此这个职位是一个神圣的职位。同时,心理委员还是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的

3、宣传员,是师生的桥梁,是同学的润滑剂。心理委员连接着学校,滋润着同学,是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说句实话,要做一个称职的心理委员还不容易。心理委员是传播心理阳光的使者,是同学们最值得信赖的倾诉对象,是同学们心理的观察员,是同学们的知心朋友,是老师与同学间的桥梁,要胜任这个工作,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一、思想素质心理委员,也是学生干部的组成之一,除了要具备我们常常3所说的学生干部的基本思想素质以外,以下两个方面的思想素质是尤其重要的:1热爱本职工作。 心理委员是一项需要爱心和付出的助人工作,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需

4、要有对班级和寝室同学的理解、关怀及耐心。所以我们一定要热爱本职工作,有一颗与人为善的心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2尊重他人人格。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委员,我们需要获得广大同学的信赖。所以我们对班级和寝室的同学要以诚相见、一视同仁;我们要注重维护同学的人格和尊严,对存在的问题和不恰当的行为给予积极的关注和有益的反馈;我们要善于鼓励同学表达自己内心的困扰。二、心理素质作为心理委员,我们要能够胜任这个工作,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也要达到一定的程度。自己心理健康,这样才可以帮助同学;自己要有丰富的心理知识,才可以给同学解忧。我们常常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会从两个基本的方面来看,一个是他的心态是否健康,他自己

5、是否感觉到了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乐趣,另外一点是看他的人际关系和适应能力如何。1心态积极健康。 如果我们具备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本身的人格特征就会在班级、寝室形成辐射,给同学们带来积极的感染和影响;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就能把这种乐观心态带进工作中去,使心灰意冷的同学重新唤起生活的勇气,焕发生机,而且工作也会更深入同学之心。2人际关系和谐。心理委员需要和同学们广泛而深入地接4触,从而了解班级同学的心理状态,所以,我们需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比较善于和同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心理委员,无法获得他人的认可,那么同学们自然不会向他吐露自己真实的内心想法,也就无法开

6、展心理健康互助活动。三、专业素养心理委员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职务,这是有别于其他学生干部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个专业性体现在我们既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又需要遵守一些专业原则。1专业知识扎实。 我们在同学中开展心理健康互助活动时,必须具备相应的心理健康基本常识以及心理互助技能;需要掌握我们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基本的调节技能和求助策略,具备初步的识别异常心理的能力,学会组织简单易行的团体活动等等。2恪守专业原则。 我们心理委员的工作需要遵守相关的心理学专业原则,比如保密原则、及时转介等等。我们在培训中要认真学习,最重要的是在开展心理健康互助工作的时候,必须牢记这些基本原则,否则我们将不是同学们的“助

7、人者” ,反而变成“伤人者” ,甚至是“害人者” 。四、能力要求俗话说独木难支,读树难成林,为了帮助行使我们自身的工作职责,起到成为同学之间的润滑剂、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桥梁的作用,心理委员还需要掌握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1良好沟通能力。 我们在工作中需要了解和掌握同学们的心理状态,除了行为的观察,更多的还有赖于言语的沟通,所以5需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既要能够细心倾听同学的诉说,善于鼓励同学谈出心事,准确地了解同学的想法和感受,还要能够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或建议,避免产生沟通中的误解。2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在不断延伸,已经从心理问题的发现者逐渐发展为同学心理素

8、质的提升者。我们经常在学生群体中开展一系列的心理互助活动,所以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力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保证形式多样的心理互助活动顺利开展。我们的工作内容作为一个心理委员,我们身负着多重角色,一方面我们是心灵沟通的使者,帮助同学们去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获得必要的成长,一方面我们又是学生干部,需用好老师和同学赋予我们的这个职权,做好一些管理和服务工作。一、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我们心理委员通过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专业培训,成为同学中掌握较多心理健康知识的群体,所以可以发挥自己的知识优势,在同学中宣传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氛围。我们要在学院心理辅导员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班级、

9、寝室心理互助活动,制订有效性、多样化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方案,积极主动地向同学宣传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使同学们了解心理发展6的规律,能够对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保健。比如,有的心理委员制作了心理健康宣传画发放到各寝室,有的则充分利用班级 QQ 群等网络资源,发布一些与大学生相关的心理知识或心理测试,这些宣传形式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别忘了,现在还有一些同学对心理咨询存在错误的看法,认为去过心理咨询室的人就是患有精神病(其实精神病是可以痊愈的) ,从而放弃了尝试这种专业助人方式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大力宣传,转变他们的偏见。二、传递心理健康信息我们与同学们生活在一起,能及时观察同学

10、的情绪和行为举止,积极关注同学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所以,我们要与学院心理辅导员、年级辅导员、班主任保持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架起“桥梁” ,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老师们说我们的工作有效地加固了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系统哦。如我们每月要填报班级学生心理状态呈报表 ,记录本班同学学习状况的变化(如挂科、四、六级考试失利、计算机考级未成等) 、人际关系变化(与宿舍同学有分歧、与恋爱对象发生矛盾、与老师有冲突、与家庭成员的恩怨、与社会上某些成员有过结等)以及学习与生活的不适应等,并从中发现一些有问题症状的学生,反馈给学院心理辅导员,为早期干预打下基础。待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继续关注后续的心

11、理动态,如有异样或复发迹象再及时上报。三、帮助心理困扰者我们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烦恼等问题时,往往需要同龄朋友的安慰、鼓励和指导。所以心理委员要做同学们“成长的7同行者和陪伴者” ,要跟班级、寝室同学们保持良好的沟通、联系和交流,运用自己在培训中所学的知识和助人技能帮助身边的同学解决心理困扰。当然,我们毕竟不是专业助人者,经常会感到知识的不足,经验的贫乏,无法更好地帮助周围的同学。但是,此时为同学提供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信息也就是一种帮助呀!我们有责任向同学告知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信息,如学校心理咨询室(学院成长辅导室)位置、预约电话、预约时间、咨询(辅导)老师、咨询(辅导)流程等,也可以帮助其预

12、约或者陪同到心理咨询室(成长辅导室) 。碰到特殊心理问题学生,而心理老师(学院心理辅导员)又不在学校或同学拒绝见任何老师的情况时,我们可以根据心理老师(学院心理辅导员)的手机、QQ 等媒介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疏导。四、组织心理互助活动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学院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我们心理委员一定要积极组织、参与并发动班级、寝室同学参加。我们要将学校心理辅导活动内容及时传达给同学, (如果活动发生改变须及时更改消息) 。如果对心理辅导活动有新的创意和建议可及时提供给相关的负责人,并主动到现场配合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我们还可以自行设计和组织以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水平为目的的班级团体活动,

13、例如邀请心理老师举办专题讲座,召开班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以及其他同学们喜欢的且具有心理内涵的各种班级活动,还有以寝室或班级为单位开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等。8我们的工作原则由于我们心理委员从事的工作有其特殊性,所以在进行具体工作时应该有别于其他学生干部,这就是我们心理委员必须遵守的工作原则。1、坚持保密原则心理委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的原则,这是我们工作的第一要则。除了向心理老师、心理辅导员介绍情况外,对自己所接触的同学隐私不得以任何方式向亲戚、恋人或朋友泄露。如果我们缺乏保密意识,就会造成不良影响。当然,坚持保密原则也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一旦发现同学有危害自身和他人的情况,我们就应该立即联系辅导员或

14、学校心理中心的心理老师,防止恶性意外事件的发生。2、积极求助原则我们的工作定位,我们是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心理健康信息的传递者、心理困扰者的帮助者、心理互助活动的组织者,我们并不是“小小的心理老师” 。当识别发现周围同学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积极寻求帮助,传递心理健康信息是我们的工作职责哟,同时也是我们自我保护的重要方式。当我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请记住“我不是万能的神” ;当遇到难懂的事情时,要记住“我不是心理老师” 。做到积极寻求帮助,及时将有关同学的情况转告心理辅导员或学校心理中心的心理老师,这是做好心理委员工作的重要原则。求助和转介时,9我们需要向心理辅导员或学校

15、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心理老师清楚介绍自己掌握的该同学的情况及其平时的生活学习状况。3、实事求是原则一般情况下,我们容易在工作中犯两种倾向性的错误:一是运用刚刚所学的知识看谁都好像有问题。一旦了解到周围学生的一些不同举动时,便极为紧张;二是虽然发现周围的同学有异常,但是心存侥幸,主观判断觉得问题不大。这两种倾向都需要在续后的专业知识学习、工作实践的锻炼中得以消除。老师们需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反映同学的心理状况,既不虚张声势,也不能掉以轻心。当我们难以把握同学的行为反应时,可以将其实际行动和想法实事求是地反映给学院心理辅导员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心理老师,及时向他们请教并做出准确的判断。4、保持中立原

16、则我们在一定要避免将自己的价值观带入到与同学的交往中,这就是保持中立的原则,这是我们在和班级、寝室同学的交互作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是一般的同学和朋友交往,都可以清楚地表明自己的价值观念,有时甚至会与那些拥有社会道德相悖或者自己无法认同的价值观的同学展开激辩。但是,我们在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时,要学会尊重别人的价值观,尽可能保持中立的立场来倾听同学的问题是非常重要。老师说每个人的行为和想法一定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一旦被反对或抨击,通常就不会再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如果是这样,我们也就无法掌握详细的信息来做出准确的判断,提供及时有效地帮助啦。10我们的自我成长心理委员这个职位虽然不大,然而对我

17、们的要求却不低。除了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的心理委员集体知识培训以外,我们还需要继续加强学习,通过其他途径来不断的让自己获得知识、能力和人格上的提升。(1)主动学习心理文化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已经成为一个现代人的基本发展需要,我们可以从网络、媒体和人们的谈话中,发掘出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的话题。作为心理委员,我们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心理学知识学习,在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的必修课程以外,我们还可以参加学校的一些心理学的讲座和科普活动,提升自己的心理学文化知识。在课堂以外,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学习资源,如一些经典的心理学书籍,像心理学与生活、 现代心理学 (张春兴著) 、

18、 心理学与个人成长 、 少有人走的路 、 登天的感觉等,都是值得我们向周围人推荐的书籍。我们还可以从网上找到国际上著名大学的心理学公开课视频,如哈佛大学的幸福课 、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导论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社会心理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认知心理学等等,都是很好的学习资源。(二)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自己经过心理辅导员和班级学生选拔,我们担任了心理委员,后来我们又参加心理教育中心举办的各类培训和宣传活动(如心理委员大会、心理危机干预培训、新老干部经验交流等) 。经过学习后,我们掌握了常见心理问题的鉴别和基本的心理辅导技术的11基础知识。学习学习,就是一边学一边练习,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

19、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心理方面的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抢答赛、户外心理拓展训练、校园心理剧大赛等) ,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技能,满足这个职位对我们的基本要求。(三)关注我们的“未完成事件”每个人在其个体成长的生命历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拥有一些个人“未完成事件” ,这些未经处理的内心冲突和伤痛,常常会被周围同学相似的问题所触动。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这些“未完成事件”缺少自觉,就会无法正确应对身边同学由内心伤痛所引起的情绪反应,甚至可能还会由于“同病相连” ,而出现被周围同学的强烈的负面情绪卷入的危险。如何解决我们的未完成事件?我们要善于积极主动的利用好身边的资源。我们需要知晓学校有哪些心理援助资

20、源,比如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专兼职咨询老师和学院的心理辅导员老师,他们都是经过严格的心理学训练的专业教师,都具有较好的理论背景和实践功底。当我们自己有了困惑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及时向他们求助。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通过专业咨询老师的引导和启发,我们慢慢的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开始面对并接纳自我的欠缺,体验心理的变化成长,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可贵的过程。在社会上专业的心理咨询收费一般都是比较昂贵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学校给我们提供的专业资源哦。12我知晓,我们需了解的心理学知识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即“灵魂之科学” 。在汉语中,我们习惯于把思想和感情叫做“

21、心” ,把条理和规则叫做“理” , “心理”可以理解为心的道理,是心思、思想、感情的总称。心理学(psychology)是一门以系统的方法探索人的行为及内心活动的科学,是“心”的科学。它必须以人表现出来的“行为”作为线索,这些“行为”包括语言、表情、动作、态度等。人的行为会随着每时每刻内心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有高兴的事就眉开眼笑,有悲伤的事就哭泣流泪;在不同的场所扮演不同角色时,行为举止也不一样。所以说人的行为因其自身所处状况的不同而不同,即使在相同的状况下,也会因为内心状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心理学就是通过认得行为来考察这复杂的内心状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所以说与人相关的所有领域都与心理学有

22、关系。如果我们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就可以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自我调控,促进身心发展,维护心理健康,进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说“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说其“漫长” ,是因为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那时候的心理学很接近哲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人的内心进行了研究。柏拉图(Plato,公元前 427前 347)把人分为灵魂(心灵)和身体(肉体)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 384前 322)认为,人之所以会产生内心活动就是因为人的心脏在活

23、动。13说其“短暂” ,是因为科学心理学的历史才 120 多年。曾有人这样比喻科学心理学的起源:哲学是“父亲” ,生理学是“母亲” ,而生物学是“媒人” 。经过生物学的媒介作用,哲学与生理学结合,生育的“新生儿”就是独立门户的心理学。1879 年,德国科学家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正式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冯特由此也被人们尊称为“心理学之父” 。心理学的作用和研究方法一般认为,心理学的作用在于发现人的行为法则,并且对于这种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之上预测人的行为,使人能够控制自己和其他人的行

24、为。如果人的行为作为法则规定下来,那么就可以预测一个人在下一瞬间将要做出什么样的行为了。当然,现在的心理学只是明确了法则的一部分,并没有弄清楚人在做出某种行为时起作用的全部因素。尽管如此,如果学会心理学的思考方法以及看待事物的方法,就会加深对人的理解,就可以帮助人们从各种立场、各个侧面来理解人的行为。总之,心理学的作用在于弄清楚人的行为,帮助理解人的心理现象。人们掌握了心理现象的规律,就可以根据需要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随着社会的转变、生活方式的变化,心理学的作用也在发生变化,心理学是随着时代前进而不断发展的学问。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和其他科学一样,它的研究方法讲究客观性。目前主要有观察法、心理

25、测验法、实验法和个案法。这里主要介绍心理测验法。1、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指通过一系列手段,将人的某些心理特征数量化,来衡量个体心理因素水平和个体心理差异的一种科学测量方法。 2、心理测验类别。Hopkins KD 根据测量的目标将心理测验分为两类:一是认知测验,用来评价个体某项作业能力的最高水平,包括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成就测验;二是情感测验,用于评价个体的典型作业特征,包括评价人格、兴趣等心理特征的测验。143、心理测验观。心理测验作为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它只是决策的辅助工具,所以要科学地看待测试,测试万能论、测试无用论、心理测试即智力测验等观点是错误的。4、心理测验的实施

26、: 心理测验的施测者必须接受过心理测验专业训练。选择标准化的量表。标准化的量表有稳定的信度、效度和常模,是经典量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许多同学把一些报刊杂志上的测验作为心理测验来使用,实际上这些测验不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信度不大,仅是供娱乐消遣之用。严格施测程序。在实施测验过程中,由于主观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某种误差,影响测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心理测验必须在标准化的指导语、标准化的环境、标准化的程序中进行。结果解释。心理测验的结果必须由施测者当面向被试者进行解释,施测者会严格保护被试的测验结果以及隐私。5、心理测验的作用。心理测量能帮助对方客观地了解自己的情绪、行为模式和人格特点。

27、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1精神分析流派产生于 20 世纪 20 年代的奥地利,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弗洛伊德重视人的早期生活经历,认为潜意识才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它处于意识的深层,而意识仅仅是人的精神活动断断续续的表层现象,只是整个精神活动的很小一部分。弗洛伊德的思想是从精神病人的临床工作中得出的,他相信这些原则同样可以应用在正常人身上,认为人的天性并不总是理性的,人的行为是由无意识决定的,行为有可能是被不在意识范围内的动机所驱使。迄今为止,精神分析流派的影响是巨大的,已经远远超出了心理学界,渗透到哲学、社会学、文艺学等领域。虽然

28、精神分析重视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15人格变化、行为异常和心理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但过分夸大了潜意识作用,甚至把它完全归之于本能的东西,贬低了人的社会性,这是极为片面的。因此说,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主义也是饱受人们争议的流派。2行为主义流派 产生于 20 世纪初的美国。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ohn B.Watson,1878-1958)和斯金纳( B.F.Skinner,1904-1990) 。行为主义学派主张研究从人的意识中折射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现象,即人的行为。他们认为个体的一切行为的产生与改变,都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关系,偏重于在学习、动机、社会行为以及行为异常等方面

29、的研究。行为主义的许多研究,如学习理论,情绪理论,人格理论,条件性操作原理,社会观察理论及行为矫正理论,特别是他们倡导的客观研究方法,强调严格的实验与实验变量的控制,对心理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行为与心理、意识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毕竟有区别,决不能把二者完全等同或相互替代。研究行为的规律并不能完全揭示心理学的规律,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局限性。3人本主义流派产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是与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并驾齐驱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又称“第三思潮”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 )和罗杰斯(Carl Ranson Rogers,190

30、2-1987) 。人本主义主张以人为本,注重对人的需要、动机、价值观和自我实现等范畴的研究,注重健康人的心理生活层面。人本主义注重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寻找行为模式,关注个体所体验的主观世界,而不是由观察者和研究者所看到的客观世界。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着重研究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心理学,他把人看成一个整体,着重研究人的发展需求的实现过程,即旨在探讨人性自我实现的心理历程。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反对仅仅以病态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为本能牺牲品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反对把人看作是物理的、化学的客体的行为主义学派。4认知主义流派16这是现代心理学最盛行的理论流派,是继行为主义之后,在心理学发

31、展过程中产生的一次“认知革命” 。认知主义强调人的心理认识过程,认为人的心理行为主要是由认知决定的,认知是信息输入、加工、储存与输出的过程。认知主义比较侧重于学习、智力发展、情绪、心理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认知主义的中心是人的思维以及所有的注意、思考、记忆和理解等认识过程。现代认知心理学家主张心理学应直接研究知觉、表象、思维、记忆和语言等内部认知过程。这种研究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采用较客观的研究方法,把人脑的内部工作与电子计算机进行类比,已经取得许多较好的新颖的研究成果。现代认知观点的不足之处,是在于把人脑活动机械地与计算机类比,无法揭示许多社会因素对认知的影响,并且忽略了对情感、人格、变态心理

32、等领域的研究。17我们需要学习的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关于心理健康,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尚无一致的看法,也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都倾向认为:心理健康指个体在外界环境中能保持的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并在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逐步调整自己内部心理结构,提高心理发展水平,使人格特质趋于完善,从而达到与环境的平衡和协调,顺应于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这一概念表明,心理健康是一种表现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行为上的良好的效能状态,也包含着相对稳定并处于动态发展和完善中的人格特征上面。1、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形象地说明了情绪与健康的关系。我国中医医学

33、中对心理与生理,以及情绪与疾病的相互作用有辩证的论述,如“因郁而致病” 、 “因病而致郁” ,肯定了消极情绪能使身体器官功能发生变化而导致疾病;反之,身体疾病也常伴有一些情绪变化,又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心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有很多的实例,因过度劳累、高度紧张、精神创伤而突发高血压、心脏病、偏头痛等等病症者,已屡见不鲜。据美国某综合医院门诊部对前来就诊的病人进行调查发现,65%的病人的疾病与社会逆境有关,35%的病人在很大程度上是情绪不好而引起疾病的。我国心理学家在 20 世纪 60年代初期对 232 例高血压病人的研究表明,病人病前不良的个性情绪特点在高血压的病因中占 74.5%。2、心理健康

34、的标准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不像生理健康那样,标准非常具体、精确和绝对,它本身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人们通常只是用常态或者病态、正常或者异常来表示。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了人的心理是否健康的十条标准:18 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能充分地了解自我,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评价; 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能适度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基本的需要。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对于心理健康标准

35、,我们只能把它视为一个人们努力追求的理想目标。这是因为要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判断一种行为是不是健康心理的表现,不能脱离具体人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以及年龄、情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并且心理健康与略低于一般水平乃至轻微的心理病态之间没有鲜明的分界。如果不注意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我们心理健康的水平将会下降,并有可能会出现心理病态。尽管自己目前的心理状态是正常的,但并不一定是心理健康的最佳水平,我们可以通过更多努力来调节自己,使心理健康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1相对性。有一位大学生,平时性格开朗,活泼大方,可近几个星期以来,他变得抑郁寡欢,常常神情恍惚,以致学习成绩一

36、落千丈,还常常半夜里哭醒。他精神失常了吗?如果告诉你,不久前他相恋多年的女友不幸因车祸丧生,你又会怎样认为?由此可以看出,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与人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年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因素有关,不能仅仅从一种行为或者一种偶然的行为表现来判断他人或自己心理是否健康。2连续性。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面,而19是一种连续或交叉的状态。从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到严重的心理疾病,其间是渐进的、连续的过程,异常心理与正常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只是程度上的差异。3可逆性。如果不注意心理保健,经常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那么心理健康水平就会下降,甚至出现心理变态和心理疾病;反过来,

37、如果心理有了困扰或出现失衡时,学会及时自我调整和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就会很快解除烦恼,恢复健康的心理。4动态性。心理健康状态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正常的智力。智力正常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也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大学生就其智力的总体水平比同龄人较高,并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心理健康的大学生珍惜学习机会,求知欲望强烈,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保持一定的学习效率,能体验到学习中的满足与快乐,学习成绩相对稳定。2良好的情绪。稳定的情绪和乐观向上的心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自觉地注意

38、自己的情绪变化,情绪反应的强度和引起这种情绪的情境相符合;能够经常保持心胸开阔、豁达大度、热情上进、生活中充满自信、朝气和理想;能够主动调节、适度表达和控制情绪,及时摆脱心理矛盾和冲突,既能克制约束,又能适度宣泄而不过分压抑自己。3健全的意志。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水平。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而不是盲目行动、优柔寡断、轻率鲁莽、害怕困难、顽固执拗。4统一的人格。完整统一的人格在大学生身上则体

39、现为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是协调一致的。因此,具有完整人格的大学生,应当是襟怀坦荡,光明磊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思想和行为协调一致,不为私欲背弃信念和良心,不搞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对外界刺激反应适度、协调合拍、不偏颇,能为自己,更能为他人、集体和社会所认同。205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既是大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途径,又是大学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人交往,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并能将自己与集体融为一体。与人相处时,其尊重、信任、友爱等肯定性态度总是多于怀疑、厌恶、妒忌等否定性态度。对己不卑不亢,对人宽容大度,有与集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情感,并积极谋求个人与集体的共同发展。6正确

40、的自我观念。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明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对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和优缺点往往能做出恰当、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对自己无明显苛刻、非分的期望与要求。在日常表现中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既不清高狂妄,又不妄自菲薄,善于正确地自我接纳。7适度的行为反应。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具有与自己的年龄、社会角色和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的心理行为特征。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应活泼好动,朝气蓬勃,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如果一个大学生经常严重地偏离这些心理行为特征,老气横秋,老态龙钟,或者经常耍小孩脾气,喜怒无常,对任何事情都拿不出自己的主见,倒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8积极的社会适应力。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对社会采取现实的态度

41、,正视并敢于直面人生,能够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够正确地认识和了解社会,使自己的理想、信念、目标、行为与时代合拍,与社会要求吻合,一旦发现自己的需要、愿望与社会要求、他人利益相冲突,即能放弃或修正自己的行动计划,以保持与社会的协调一致。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学习问题: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因未能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而导致成绩不理想或考试不及格,从而带来一系问题,如自卑、焦虑、抑郁、强迫、恐怖。 人际交往问题:有的学生想着要和别人交往,在不知怎样去交往或交往失败,导致人际关系敏感、少言寡语、敌意、偏执、自闭、多疑。自我意识问题:对自己期望过高,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导致自己压力过大,自卑、抑郁,心理失去

42、平衡,严重的导致轻生。不良意志、品质问题:有的学生家庭环境不好或者以前曾经受过挫折,导21致生活缺乏乐趣,与人交往时表现出敌间、偏执、无情。恋爱问题:不能把学习和恋爱问题很好地处理。情绪困扰: (1)、焦虑焦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安情绪,并伴有忧虑、烦恼、害怕、紧张等情绪体验。焦虑会明显地影响着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认知、行为和身体状况。被焦虑所困扰的大学生常表现出烦躁不安、思维受阻、行为不灵活、动作不敏捷、身体不舒服、失眠、食欲不振等。严重的焦虑能使人失去一切情趣和希望。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在心理上摧垮一个人。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焦虑都是坏事。在这个紧张

43、刺激不断增多、竞争不断加强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可能处于一定的焦虑状态中,学习紧张繁忙、前途尚不明朗的大学生就更是如此。适度的焦虑可以唤起警觉、激发斗志。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比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中等焦虑最有利于考生自我能力的发挥,而无焦虑或高焦虑则不利于考生水平的发挥。不适当的高度焦虑对心身健康是很不利的。为此,应增强自信,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总会有办法的,这样可减轻焦虑;应磨炼意志,不怕困难,无谓地或过分地担忧正是焦虑的实质;应开阔胸襟,不计较得失,也不杞人忧天:应当机立断,积极行动,因为犹豫徘徊会增加焦虑。(2) 、抑郁抑郁是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困扰,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

44、极情绪,常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等情绪体验。抑郁就像其他情绪反应一样,人人都曾体验过。对大多数人来说,抑郁只是偶尔出现,为时短暂,时过境迁,很快会消失。但也有少数人长期处于抑郁状态,甚至导致抑郁症。性格内向孤僻、多疑多虑、不爱交际、生活中遭遇意外的挫折、长期努力得不到报偿的人更容易陷入抑郁状态。情绪抑郁的大学生的主要表现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兴趣丧失,缺乏活力,反应迟钝,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不愿参加社交,故意回避熟人,对生活缺乏信心,体验不到生活的快乐,并伴有食欲减退,失22眠等。他们看上去倦怠疲乏,表情冷漠,面色灰暗,仿佛陷人了痛苦的深渊而无力自拔。长期的抑郁会使

45、人的心身受到严重损害,使人无法有效地学习、工作和生活。要避免抑郁或从抑郁中解脱出来,就需要正确地评价自己,看清自己的长处,建立自尊,增强自信;调整认知方式,不把事物看成非黑即白,多注意事物的光明面;扩大人际交往,多与人沟通,多交朋友。如果抑郁情绪较严重,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3)、冷漠冷漠是一种对人对事冷淡、漠不关心的消极情绪体验。正处在青年中期的大学生,情绪丰富而强烈是其基本心理特征之一。但有的大学生却表现出对一切都不关心:对学习漠然置之,听课昏昏欲睡,对成绩好坏满不在乎,对集体漠不关心,对同学冷漠无情,对环境无动于衷。日本心理学家把具有这种冷漠状态的大学生称之为“三无”学生,即无情感、

46、无关心、无气力。对大学生来说,为了消除冷漠,应充分意识到冷漠的危害性,分析自己冷漠的原因,从而做出针对性的调整:人际关系是相互的,要获得别人的友情,就不能对人冷漠,若不伸出自己的手,又怎能握住对方的手?洁身自好、顾影自怜是在为自己设置陷阱。其次,人与人之间需要感情的交流,尤其是性格内向、情感含蓄的大学生更应主动走出自己的情感世界,实现相互沟通;克服观望、等待或被动态度,意识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任,积极地投身于各项活动,从中去获得热情、乐趣和自身价值。再次,明白生活中虽然有假恶丑,但毕竟人间处处有真情,不应遭遇几次挫折和不幸就一叶障目、失去信心,如俄国诗人普希金说的:“假

47、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时暂且忍耐;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4)、易怒大学生正处在热情高涨、激情澎湃的青年时期,有时候激情似乎难以控制。容易发怒,便是大学生中常见的一种消极激情。有的大学生因一句刺耳的话,一件不顺心的事,就激动得暴跳如雷,或出口伤人,或拔拳相向,铸成大错。23盛怒过后,却莫不后悔不迭。正如古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所言“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为了有效地控制发怒,以下方法会对大学生有所帮助:明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凡事多想想别人,多想想后果。宽容。只有宽以待人才能真正帮助教育他人,才能赢得友谊。自制。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就曾经劝告那些易怒

48、的人,在发怒之前,先将舌头在口内转 10 圈,用以加强自制。转移。当感到自己难以控制愤怒时,采用转移注意力或转移环境的办法是明智的。 (5)、嫉妒嫉妒是大学生中有一定普遍性的不良情绪。容易引起大学生嫉妒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类:外表、成绩、能力、物质条件、恋人、运气等等。虽说嫉妒是人类一种通性,但那些自尊心过强、虚荣心过盛、自信心不足、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有偏差、自控能力弱的大学生更易产生嫉妒,而且程度也较一般人更重。嫉妒心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造成同学间的隔阂甚至对立,同时使自己处于烦躁、痛苦的情绪中,因而需要很好调节。首先,要学会进行正确的比较,每个人都既有长处,亦有短处,关键是要善于学习别人

49、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其次,要化消极的嫉妒为积极的进取, “你行我也行” ,奋发努力,缩小差距。 再次,要充实自己的生活,培根就曾经说过:“嫉妒是一个四处游荡的情欲,能享有它的只能是闲人,每一个埋头于自己事业的人,是没有功夫去嫉妒别人的。 ”(6)、压抑大学时期是情感最丰富强烈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压力和冲突的时期。情绪的压抑也是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问题。相当多的大学生常常感到自己的情感不能得到尽情倾诉。近年来大学中流行的“郁闷”情绪即是压抑的表现。这种感觉有些是由自己意识到的原因引起的,而有些则是自己也不知道的,只觉得自己有一种不满、烦恼、空虚、寂寞、孤独、苦闷、疑惑的感觉。大学生情绪压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在解决“自我认同”的危机中24会出现精神上的迷茫、情绪上的苦闷和心理上的不安;在实际生活环境中,大学生会遇到许多问题,他们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如人际关系的紧张、 “三点一线”的枯燥、成绩下降的烦恼、失恋带来的痛苦、性冲突的苦闷、情感丰富而无所寄托造成的孤独寂寞、对社会现实难以理解产生的疑惑、才能难以施展导致的空虚、激烈竞争形成的心理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产品手册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