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梯形的认识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梯形,并掌握它的特征,沟通梯形与其他平行四边形的联系。2培养学生观察、分辨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3通过对梯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4通过在操作中探索学习,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梯形的特征。难点:认识梯形的上底、下底、腰和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的一、引入新课导语:前边我们已经学习平行四边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特殊的客人。 (投影)追问:其中哪些是我们学习过的图形? 什么是平行四边形?你是怎样理解两组对边的?6 号你知道叫什么名字吗?小结:从边角及位置关系研究平面图形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今天
2、我们用这种方法继续来研究一种新的图形。 (板书课题:梯形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 认识梯形1什么是梯形:(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许多梯形的物体,你指名回答问题指名回答问题通过画梯形,使学生初步感知到梯形1 2 34 5 6见过什么样的梯形?(2)请你把你想的梯形画出来给老师和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画梯形要注意什么? (3)画完后学生汇报:你注意了什么?(4)小组讨论:什么样的图形叫做梯形? (5)师生总结并板书: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动手、动脑、动口总结出什么叫梯形?要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要注意哪两点?(6)练习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个是梯形?为什么?1
3、 2 34 5 6小结:判断是不是梯形根据的是梯形的意义,与摆放的位置等因素没有关系。2认识梯形的各部名称。(1)回忆一下,刚才画梯形时一般先画哪两条边?相互平行的两条边再画哪两条边?(不平行的两条边)(2)介绍各部分名称:在梯形中,相互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 (板书:上底、下底、腰)(3)给同桌同学指一指你画的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及腰。(4)梯形的上底和下底是平行的,两腰是不平行的,根据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化高的方法,你能给梯形画一条学生动手画一画并说明要注意什么学生说一说边提问边板演学生画一画。的特征。指明梯形的特征及判断梯形的依据,明确判断是不是梯形
4、根据的是梯形的意义,与摆放的位置等因素没有关系。高吗?追问: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只能从上底向下底引垂线?梯形有多少条高?(5)教师示范画高。小结: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梯形及其各部分名称,下面教师请你们动手剪一个梯形。3认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1)拿出学具袋中的长方形,长方形有两组对边,你能一剪就剪出一个梯形吗?学生先剪一剪。提问:你是怎样剪的?剪出的是梯形吗?为什么?观察:这个梯形还有什么特点?(直角)小结: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1)拿出学具袋中的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有什么特点?(2)你能一剪就剪出一个梯形吗?学生先剪一剪。提问:你是怎样剪的?剪出的是梯形吗?为什么?观察:这
5、个梯形还有什么特点?(两腰相等)小结: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总结:我们学习了这一类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今天同学们通过观察,比较,动手,动脑有认识了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梯形,还有两种特殊的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 正方形四边形等腰梯形梯形直角梯形三、巩固练习学生剪一剪。学生说一说边总结边把图形摆成动手操作通过剪梯形,认识特殊梯形,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总结四边形的分类,明确四边形1拿出平行四边形剪出以下图形:(两个梯形) (直角梯形) (两个完全相等的梯形)2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你能拼出一个什么图形?3拿出等腰梯形,用剪拼的方法变成一个我们学习过的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四、课堂总结同学们开动脑筋,认识了梯形的有关知识,智力和能力得到了提高,你高兴吗?你有什么体会?的关系。通过剪图形,了解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之间的关系,明确相互转化的方法,为推导公式做准备。板书设计梯形的特征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腰腰 高下底上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