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闻评论-第七讲新闻评论的标题与语言风格.ppt

上传人:oil007 文档编号:3536969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评论-第七讲新闻评论的标题与语言风格.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新闻评论-第七讲新闻评论的标题与语言风格.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新闻评论-第七讲新闻评论的标题与语言风格.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新闻评论-第七讲新闻评论的标题与语言风格.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新闻评论-第七讲新闻评论的标题与语言风格.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讲 新闻评论的标题与语言,一、标题的基本作用 二、标题的制作 三、语言浙江传媒学院新闻系 主讲人 刘茂华,1、提示论题,回答一个问题 翻两番为什么是能够实现的 1982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社论 为什么要整顿金融秩序 1993年7月16日经济日报署名评论 劳动者,该有怎样的就业观? 二谈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 1997年7月18日工人日报评论 近水缘何难救近火 2003年10月27日吉林电视台“纪实” 以色列对哈马斯连下杀手意欲何为 2004年4月18日新华网,2、体现论点,“大锅饭”养懒汉 四论不能再吃“大锅饭” 1983年1月27日人民日报社论 对策也可以当镜子 1985年6月4日新华日报

2、“新华论坛” 少数企业“死”不了 多数企业活不好 1991年8月15日经济日报述评 人祸不除 矿难不已 2004年2月27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监督,不应仅仅是审计部门的事 2004年6月30日人民网“强国论坛,3、表明态度,千万不可忽视农业 1992年12月9日人民日报社论 不能搞有偿新闻 1993年5月27日解放日报评论 “道德点评板”不设为好 2004年4月12日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 拜金主义要不得 1993年4月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述评 莫让失地农民再流泪 2003年月22日陕西电视台经济生活点评说,4、引发兴趣,和尚就是和尚 1986年11月21日工人日报评论 牛毛出在羊身上

3、1993年6月26日中国青年报“求实篇” “吹牛”也犯法 1996年11月11日法制日报“法制论坛” 谁掏了患者的腰包 直击医药回扣 2001年7月12日江苏电视台大写真 “红包”为什么这样“红”? 2004年4月11日央视国际“央视网评”,评论标题的表现性要求,贴切:题文一致,用词准确,题义确切 具体:论题具体,论点清晰,指向明了 鲜明:有立场、有观点、有态度,有明确的是 非判断和价值判断 精炼:结构简单,句式简短,文字简洁 生动:富有新意、动感与活力,先声夺人,过目难忘,1、贴切,题文一致 分析为九龄童“盗马”辩(节选)的标题 一则新闻:某日晚11时左右,几位巡逻民警行至某地立交桥,发现一

4、小男孩牵着一匹小白马悠然独行。上前询问,男孩答道:“爸爸给我买的。”民警把他带到派出所,问了两个小时,男孩才讲出原委。原来这位小朋友看到公园的小白马长得漂亮,晚上便偷偷地从公园牵出。文章继而又写道:“后据了解,小男孩名叫xxx,因从小顽劣,小学一年级即被学校除名。”从爱护这位小朋友的角度出发,我在摘录原文时,将他的姓名隐去。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民警深夜巡逻发现小孩牵马引起怀疑上前询问是对的,正确的做法是应及时将他送回家或通知小孩的父母,不应在小孩的监护人不在场的情况下,深夜询问达两小时之久,更不能在报刊上将他的“历史材料”通过新闻媒介传播。,用词准确 要春风化雨 不要耳提面命 原载人民日报“今日

5、谈” 一台塔机俩司机 到底该听谁指挥 2002年齐鲁电视台播出 课堂练习: 以上两则标题问题何在? 试在原题基础上进行改写 注意:避免望文生义、词不达意,题义确切 为何有电不用点油灯? 原载人民日报“市场随笔” 课堂讨论: 原题可作几种理解? 原题的问题何在? 试在原题基础上进行改写,然后脱离原题重新拟制标题 注意:避免引起歧义、产生误解,2、具体 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 1997年7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以三门峡水库为镜鉴2003年11月13日南方周末“方舟评论” 银行该收点钞费吗 2003年9月北京电视台今日话题 课堂讨论: 分析评论标题以科学求质量 以质量求发展(原载中国农民报)和民族自尊与人

6、类文明规则(原载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的不足 注意:避免空泛乏味、大而无当,3、鲜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5月1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脱困不等于脱险2000年11月辽宁电视台电视述评 危险的开端 1998年10月13日新华社述评 课堂讨论: 分析评论标题没有中立的裁判就只有“听证秀” (2004年新京报)和谁胜谁负(1999年2月北京电视台今日话题)的不足 注意:避免题义含混、令人费解,4、精炼 不要蛮干 1956年9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 质量无“小节” 1991年1月28日经济日报“经济漫笔” 人祸 1998年7月24日南方周末时评 课堂讨论: 分析评论标题法律不必“最好

7、”,但必须“最不坏” 和市政府专题会议责成搞打砸抢的企业深刻反思? (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的不足 注意:避免句式冗长、文字罗嗦,5、生动 (1)句式变化 变陈述句为假设句 假如都像徐永山 1980年4月20日中国农民报社论 如果所有的母亲都生男孩 1983年3月7日人民日报“今日谈” 假如俺是名人 1993年3月9日中国青年报“求实篇” 假如多一些王海 1996年1月13日北京电视台今日话题,变陈述句为感叹句 莫教孩子当“看客” 1988年11月3日湖南长沙市东区广播站 久违了,国学! 1993年8月18日人民日报“今日谈” 造伪劣工程:罚! 1996年11月1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法霸

8、”比“法盲”更可怕 2003年2月12日红网,变陈述句为疑问句 有些案件为什么长期处理不下去? 1982年2月7日福建日报社论 “及时雨”为何落不到田里头 1987年6月19日福建浦城县广播电台 何必拷问捐献者动机 2002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 中山舰还要沉睡多久? 2003年12月27日武汉电视台都市写真 一号文件:还有多少农民不知道? 2004年3月5日新华网,(2)活用成语、谚语、俗语 引用法 :把成语、古语、谚语、俗语直接引入评论的标题,借助其本身特有的词义和人们通常的理解表达评论作者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意向 闻鸡起舞 1981年1月人民日报社论 四十而不惑 1989年1

9、0月1日经济日报社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1996年12月9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化用法:对成语、古语、谚语、俗语做细微改动后,变化使用,赋予其新的内涵,以开阔思路,活跃思想,表达评论对客观事物的独特认识 易字法:通过改变个别字,或对个别字做顺序上的调整,使其变化词义,旧词新解 “杞人”忧“地” 1981年8月28日人民日报“今日谈” 近墨不黑 1990年12月21日人民日报“大地” 车祸猛于虎 2004年2月2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谐音法:易字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使所易之字与原字谐音,使旧词新意或一词多义 恭喜发“才” 1982年2月人民日报春节社论 以“职”论价 1981年6月25日人民日报“

10、今日谈” 岂有此“礼” 1995年7月8日人民日报“今日谈” “形式”逼人 1998年4月23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3)巧用修辞手法 比喻法:利用事物间的相似点,以此物描绘或表现彼物 “嫁”出去的“姑娘”也要管 1987年6月18日松花江人民广播电台 既折“莲蓬”又挖“藕” 1987年8月28日新华日报“细流集” 怎样把“蛋糕”做大 1990年10月31日经济日报“每周经济观察” 会议缘何出“虫子” 1999年4月1日北京电视台今日话题,比拟法:借助于想像力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描述 莫让牛肉面拉了后腿 1993年5月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 奥斯维辛醒着 1996年3月20日人

11、民日报“国际札记” “愤怒”的彩管 1999年5月27日北京电视台今日话题 京城是被暴雨“灌瘫”的吗? 2004年7月11日 新华网,借代法:借用事物内部或外部不可分离的相关联系,以与事物相关的部分名称代替事物的本体 多交“毡帽朋友” 1991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今日谈” “茶碗”能否与“麦克”嫁接 1992年4月25日 经济日报的星期话题 屋檐下的忧思 1992年中央电视台观察思考 飞去“乌纱”又飞来 1998年4月5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双关法:在遣词用字时表面是一个意思,而暗中又隐 含着另一个意思,一语双关 一“孔”之见 1985年9月20日人民日报“市场随笔” 当心有“坑” 198

12、5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今日谈” 巨额粮款化为水 1996年12月7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还企业一条“出路” 1997年11月5日北京电视台今日话题,对照法:把两种相互矛盾或悬殊巨大的事物、现象、思想、做法等放在一起加以对比,在强烈的反差中分辨是非、善恶、大小、远近、美丑等 慷慨与吝啬 1993年11月22日中国物资报“新视角” 山绿了,眼红了 1998年4月19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 真的假文凭和假的真文凭 2002年5月15日中国青年报“求实篇” “以罚促管”还是只罚不管 2003年8月6日河北电视台“新闻广角”,回环法:把词语或句子在组合过程中颠倒重复,使其首尾呼应,形成回环,亦称“回文

13、”或“连珠” “官钓”与“钓官” 1989年1月7日人民日报“漫话” 专家鉴定与鉴定专家 1991年1月6日健康报署名评论 “如意”不如意 1995年7月1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 珍稀动物当珍惜 1996年4月10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评论的语言,有多少指头可以被砍断常常责怪自己当初不应该常常后悔没有偷渡到国外为什么明明有法律公平依然不存在是否这个国家被排斥在世界之外谁知道社会变化如此之快法律如此被亵渎真叫人无奈这些年世道是越来越坏正义公理好象已经都不存在而我渐渐明白原来是当官的变得太坏,有多少指头可以被砍断有多少人还要自证清白当政府总是死不悔改我们是否还有未来谁知道做好人竟然被陷害

14、执法的竟然将老百姓诬赖这世道已变得太坏人与人之间已不能互相信赖而我渐渐明白原来是当官的变得太坏有多少指头可以被砍断有多少真相依然被掩盖,1、“钓鱼执法”二次调查能走多远是个问题,最先披露上海市民张军“被钓鱼”事件的韩寒,绝对不会想到这件事会演变成全国性的新闻事件。不但人民日报罕见地发表了“钓鱼式执法,危害猛于虎”的评论,中央电视台两档节目:“经济半小时”与“新闻1+1”还先后予以报道,并且对上海相关执法部门的“疑似钓鱼”行为提出了质疑。规格之高,实在少有。张军“被钓鱼”在先,孙中界“断指鸣冤”在后,把“被钓鱼”事件推向一波又一波的高潮。按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新闻发展规律,此事不了了之的可能性不大

15、。我们期待有一个独立、中立、权威的调查组介入,让事件的真相能够一步一步揭开,因为只有真相,才能还张军和张中界一个清白;或者,还上海市相关执法部门一个清白。顺便说一句:小孙的指头还不了他的清白不,如果没有“独立、中立、权威的调查组”,十个手指掉光了都不够。当然,我们更应该期待,整个社会能够形成这样的共识:类似用钓鱼式诱民入罪的方法,不但违法,而且挑战社会道德底线。我们的执法部门应该果断地抛弃它,走向文明和人性执法。如此,我们才能算真正钓了一条大鱼:公正、民主、和谐的大鱼。,2、水果刀暴力拆迁者的坟墓,“暴力拆迁”在面临转型期的中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本条新闻的出现还是让人眼前一亮:中国青年

16、报10月19日报道,今年9月4日辽宁省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张剑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张剑走出羁押了他400多天的看守所,重新获得自由。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2008年5月14日,辽宁本溪棚户区拆迁建高档别墅的拆迁出了人命。某地产公司找人在上午8点闯入居民张剑家中使用暴力威胁,张剑在妻子被人围殴,自己被按倒在地的情况下,从床下掏出水果刀刺死了一人后逃跑,到当年6月16日,才在家属与律师的陪同下于北京自首。虽然时评作者曹林“冷静”、“理性”地呼吁被拆迁者面对暴力拆迁时要“冷静”,“理性”,但我依然固执地认为:朋友来了有好酒,如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不,水果刀。没错,以暴易暴从来都不是一个解

17、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但是,在找不到一个更好的办法之前,而且在法律无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之前,面对黑社会一样暴虐的拆迁队伍,还是跟张军一样,请准备一把水果刀吧。,3、别了,山西煤老板,山西省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洗牌机遇,断然终结“小煤矿”时代,大步推进“大煤炭经济”。目前,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工作有序推进。到2010年底,山西省原有的2600座煤矿将只保留1000座煤矿这是官方媒体的表述。换句大白话,就是曾经喧嚣一时的山西煤老板,已经面临着要跟我们说“886”的结局。煤矿安全事故层出不穷,有关部门苦思对策苦思之后的对策居然是国(国有企业)进民(民营企业)退,让人大跌眼镜。从此,中国又多

18、了一个对民营资本禁止进入的行业。国有大型企业垄断之后的煤矿会不会更加安全,我没有把握,毕竟,在这之前,掌握着优质煤矿资源、拥有现代化生产设备的国有煤矿,同样会发生伤亡惨重的安全事故。不过,国有企业在谋取利润方面会不会比民营企业善良一些呢?我有把握说:不会。,4、抓捕越狱逃犯细节披露:从发现到抓捕仅用20分钟,呼和浩特市4名服刑犯杀警越狱案初审已结束,据透露,4名逃犯在狱中共同预谋越狱已经一年之久。预谋了一年多,在外面溜达了两天不到,就被请回了监狱,说明了什么呢?说明这四位兄弟的智商与美剧越狱里帅气的结构工程师迈克不在一个档次。当然,中国版越狱,看上去比美剧越狱更乱。有没有狱警配合?监狱的安全系

19、统为何失效?在捉拿四名逃犯时,警察明知道农用车上有人质,为何还敢“义无反顾”地撞上去?举报逃犯半夜家中讨水的台几村王老汉是否能得到政府的万元奖金?等等,都期待警方能够给与一个比较合理的回答。其实,要我说,这四位兄弟在里面呆得好好的,干嘛要死活不依地跑出来?难道你们不知道,外面是世界虽然很精彩,其实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房价那么高,你们住得起吗?工资那么低,你们养得活自己吗?医药费那么贵,你们有个三病两痛咋办?学费那么贵,你们有钱送孩子去读大学吗?瞎折腾!,5、如何拯救我们的同胞?,晴天突然传霹雳:中国货船“德新海”号被索马里海盗劫持,25位同胞沦为人质,举国皆惊。目前,在论坛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

20、点。一种认为,要出动军舰,以武力进行拯救。另一种认为在目前这种状况之下,人质的安全应该摆在第一位,所以要以赎金换取人质。这两种观点针锋相对,弄得个不亦说乎。前者说:以赎金换取人质是下下策,会使得海盗更加有恃无恐。后者说:如果你,或者你的家属在船上,又该怎么办?前者要么无语,要么顾左而言他。通常来说,打击海盗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因为它挑战的是整个人类的文明和秩序。但是,如果有人质落在这帮孙子手里的时候,我们应该努力通过谈判而不是炫耀武力,来解决问题;当然,如果走正步更加有效,我们也应该采纳。总之,想方设法(比如支付赎金)把人质完好无损地拯救出来之后,我们才能毫无顾忌地打击那帮孙子。,6、希望能够普

21、及北京人的福利特权,杂文家鄢烈山一个帖子激起千层浪。短短几天时间,点击率就高达二十几万,回复超过3000。帖子是新帖子,问题是老问题。“北京人为什么有那么多特权?”这个问题的提出颇有些年头了,至今还没有谁来把这个问题拉直。剖析一下,鄢烈山所指“北京人的特权”,无非是教育特权(北京人报考清华北大这些名牌大学时享受的分数优势),就业特权(一些国家机关,国有企业招聘仅限于北京户口),以及福利特权(超低的地铁、公交车票价)。前二者特权全国各大城市的户籍人口均有,例如,东莞的某些政府部门招聘公务员时就注明不要外地户口。至于高考方面的不平等,更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前些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高考移民就是这种特权的折

22、射。可以预料的是,二元化的户籍制度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之前,这两种特权就不会绝迹。关于福利特权,我以为,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权利。如果全国所有城市和农村居民,都能像北京人一样,享受超低的地铁公交票价,能够有不分高低贵贱的社会保障,我愿意乐观其成。,7、销毁藏羚羊皮,让藏羚羊更受伤,10月22日,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青海省格尔木市郊公开销毁了2282张缴获的藏羚羊皮。2282张珍贵的藏羚羊皮化成一阵青烟,这让人悲从心来。暴殄天物啊!据了解,此前,可可西里管理局在格尔木市、西宁市等地举行了3次公开销毁藏羚羊皮活动。在管理局看来,这种销毁能够“呼吁全社会爱护动物、尊重生命,保护好野生动物的栖息

23、地,使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同时表明政府部门依法严厉打击武装盗猎活动的坚定态度。”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缴获了走私文物,就该把它们全部销毁。我们必须严厉打击盗猎藏羚羊的行为,但是也必须承认,这些被缴获的藏羚羊,属于国家财产,依然有它的利用价值,决不能一烧了之。,8、捐,还是不捐,还真是一个问题,中国经济周刊从可靠消息源获悉,新华都实业集团董事长陈发树将以个人出资的形式成立“新华都慈善基金”,资金形式全部为流通股股票,市值约为80亿元人民币,占到陈发树个人所持有股份的90左右。80亿元,多大的一张人民币啊,恐怕很多人一辈子都见不到它。陈发树捐了!这一捐,叫好声固然有之,质疑的也粉墨登场比如,有人就质

24、疑陈发树友避税之嫌疑,从而怀疑他的捐款动机。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有质疑声应该被视为正常。不过,我以为,对于目前在中国熊猫一样珍惜的慈善事业来说,我们不妨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这样,那些潜在的慈善家才不会在捐款之前犹豫再三:捐,还是不捐呢?,9、禁止有偿家教不能一刀切,山东省义务教育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正在公开征求意见。这部法规草案的最大争议点,在于它明确规定,在职教师不得从事有偿家教和兼职活动,从而在教育界、学生和家长中引发了激烈争论。我明白这个条例出台的初衷,是为了避免教师们利用职权,主动对学生进行有偿家教,这对家长来说,又是一笔额外的负担。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否认另外一种情形的

25、存在:确实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各种原因,需要老师进行课外辅导。我认为,法律应该禁止的是“被家教”对于双方一拍即合的有偿家教,则不应该禁止。,10、同一首歌,从辉煌走向堕落,“据我所知,这就是最后一期了。”对记者说这句话的人,是中国国际总公司的副总裁魏平、同一首歌的上级主管。魏平所说的最后一期,就是16日晚录制的同一首歌走进中国人保,该节目已经于23日晚7:30在央视三套播出。同一首歌终于落寞退场,作为一个曾经的“粉丝”,我心里没有忧伤,只有轻松的感觉。当年,同一首歌携手刘德华、王菲、黎明等港澳台一线歌星横空出世,成为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综艺节目。可惜时过境迁,他们打着公益的旗帜,干着圈钱的勾当

26、,让观众唾弃只能是迟早的事情。实话实说被砍,空留一地怀念;同一首歌夭折活该!,11、南方大旱,揪心的总是农村,今年秋季以来,中国南方多个地区持续少雨,主要河流出现特枯水位,大小水库蓄水严重不足,农田灌溉不足,使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伏秋连旱。截止到22日,南方地区受旱面积达到910万亩,其中重旱200万亩,有134万人、32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根据我多年种田的经验,干旱对于农村的伤害比洪涝更大,更持久,后患更无穷。想当年,我家乡遭遇一场旱灾,十几岁的我,不得不爬几里山路去担水,以供人畜饮用这些经验,是城里孩子不可能遇到的。所以,每一次自然灾害,揪心的总是农村,受伤的总是农民。拿什么拯救你,我的

27、农村?,语言要准确、简明、富有哲理,新闻评论要做到以理服人,必须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而准确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又要借助于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如果语言表述不准确,出现漏洞,甚至前后矛盾,就形不成明确的概念,从而必然影响恰当的判断,影响正确的推理。因此,准确是评论语言的第一个要求。在评论写作中,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每一句话的判断,每一个概念,甚至一个关联词语的运用,都必须力求准确、恰当,有分寸感,决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新闻评论语言往往用抽象的方法,概括出事物的内在属性和规律,运用抽象的概念进行判断与推理,得出科学的结论。新闻评论语言运用抽象思维,有时需排除事物的外在形象,从而达到科学

28、地表述事物内部属性的目的。譬如,1990年1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四项基本原则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其中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必然性是这样表述的:,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如果说,在民主革命过程中,由于历史的原因,资产阶级及其政党曾经充当过一个时期的领导者,那么,搞社会主义,共产党就是惟一的领导者了。因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纲领,制定出相应的路线和方针,并领导人民卓有成效地付诸实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是历史的结论。 这种评论语言没有诉诸具体生动的事实和事物的外在形象,而充满了概念、判断、推理

29、的逻辑性。 相比之下,新闻语言是带有新闻特性、适合新闻信息传递的实用语言,它“用事实说话”,即通过传播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实(信息)来表达传播意图。,新闻评论是抽象思维(不排斥适当的形象思维)的表现形式。它在就“事”论“理”时,尽管也需要引述事实,描写形象,但无论是“事”的复述,还是形象的穿插,都是为了从中析“理”。因此,叙述就要力求简练,不是为叙述而叙述,而是为了议论而叙述。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应当概括不概括,大量使用记叙、描写的语言,评论文章就将变成记叙文了。 新闻评论运用的是论文语言,容易写得晦涩深奥,而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正是群众对评论可读性的要求。通俗,就是从群众的思想水平与接受能力等情

30、况出发,摆事实,讲道理,使读者易于接受。深入浅出,就是要把深刻的思想内容与通俗的分析论述结合起来,使读者也能理解,并理解得深刻。可以说,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是写作的态度问题,也是群众观点问题。,首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中,有一篇题为“错批一人,误增三亿”质疑的评论,文风很好。“错批一人,误增三亿”曾以一个口号式的历史观点在一段时间内广泛流传。在这种背景下,此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具体分析了中国解放以来人口迅猛增加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背景,指出中国人口增长史绝非肯定或否定一两个人就能改变面貌。评论从三个方面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说理:(1)错批马老,已有定论,勿庸

31、置疑。然而把1957年到1979年20余年里增加的三亿人口说成因“错批了马老而误增”则似欠公允。回顾历史,并未因“错批”而影响民众的生育状况,相反“错批”时由于天灾人祸,出生率由1957年的34.03,下降到1958年的29.22,1959年的24.78,1960年的20.85,1961年的18.13。因此,三亿人非“错批”而“误增”。,(2)“错批”时,我国政府已注意到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提倡节制生育。1956年党中央制定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提出“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的生育子女。”1962年、1963年,国务院、周总理多次号召计划生育,并在中央与地方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展

32、计划生育群众运动。但是后来发生“文革”干扰,整个国家处于混乱状态。因此,三亿人并非“错批”而“误增”。(3)人口增长有个“惯性”常识,即使像现在这样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我国人口的“零增长”也要在二十一世纪中期才能实现。岂能幻想1957年如不“错批”,而1979年中国人口仍在六亿多的水平上哩!因此,三亿人非“错批”而“误增”。结论是:五十年代末批判马老是错误的,而不公正地评价那场错误批判的影响也是不对的。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便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明了计划生育是亿万人民生育观念的伟大变革,更加坚定信心,清醒而坚决地执行党和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促进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

33、业的深入发展。,善用形象化笔法与语言,经验告诉我们:形象化是语言艺术中的重要因素。评论文章的语言要生动、活泼、吸引人,很重要的就是要求说理形象化,或叫作“寓理于形”,努力把言论写得绘声绘色,幽默犀利。1、把抽象的概括同形象化的具体描述结合起来,把所要议论的事物加以描写和渲染,使其栩栩如生。这样做,使评论能够与具体形象的东西相结合,可以给读者以感性认识,引起感受、想象、回忆,从而加深对事理的认识。1983年2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的短评“吃富”者,止步!,就有这样的特色。文章说:,“客人隔顿不隔天,烧茶煮饭不断烟,茶壶酒壶长流水,面笑心愁口难言。”这是谷城县一个养兔专业户诉说苦衷的几句打油诗。其实,

34、这何止是他一个人的苦衷。襄阳县一个养鸡专业户一年多接待客人上千次,花去招待费六百余元,粮食五百多斤,还有个“客人”竞愣向他要七百元现金,被拒绝了。枣阳县有名的“万元之家”也遇到这种情况,张家买缝纫机要他“发扬风格”,李家买自行车要他“无私支援”,搞得他难以招架。南漳县“天麻能手”境遇更糟,连长在地里的天麻种也被挖掉了这就是当前某些地方出现的一股“吃富风”。真心实意到冒尖的专业户去“取经”是可以的,但是以“取经”为名去揩油就不地道了。,至于以各种名目径直要求“无私支援”,那就无异于敲竹杠。人家靠勤劳致富,你凭什么白拿、白要他的劳动成果?凡是冒出这股“吃富风”的地方,领导者应该注意纠正。否则,专业

35、户就有被“吃”垮的危险,冒尖的也不敢再冒尖了! 这篇短评一开始就恰到好处地引用了打油诗,并以简洁的笔墨叙述了三县三个专业户的遭遇,抽象概括的“吃富风”就有了具体形象的内容,这就不难引起读者的联想与深思。进而,短评对“吃富者”痛下针砭,同时对当地领导猛敲警钟。“否则,专业户就有被吃垮的危险,冒尖的也不敢再冒尖了!”既指出了“吃富风”进一步蔓延的恶果,提醒领导马上采取措施;又警告“吃富者”止步,这种“揩油”、“敲竹杠”行为该停止了。结尾振聋发聩,收束有力。,所谓用形象“显示”,或曰请形象现身,就是在写作评论时,用寓有一定含义的具体或具体事去阐明一个思想观点,说明一个道理。语言生动形象,在评论写作中

36、能收到如此效果:说好,能使读者喜上心头;揭丑,能使读者怒不可遏;讲哀,能使读者悲忧不已;谈乐,能使读者眉飞色舞。譬如,中国青年报有篇文章在批评讽刺尸位素餐的官员时,对这些官员的外貌、精神状态作了形象的概括,文章借算命先生之口,这样描绘某些官场中人:“必是红光满面而又前挺后撅(这是经常赴宴之故),眼大而无神(不思考),手肥且白(不动手),嘴唇较薄(废话太多了),臀部较大(坐车、开会而致)”这样的形象描写让人忍俊不禁,也许文章的标题、内容,读者因日久会淡忘,但这样生动形象的描写会日久天长地留在读者的记忆里。,2、寓庄重于诙谐,通过比喻和拟人化等修辞方法,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浅显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不容易

37、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可以生动地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譬如,毛泽东在评论中用“开动机器”来形容多动脑筋的必要;用“洗脸”、“扫地”来说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用“下山摘桃子”比喻蒋介石想独占抗战胜利果实的狂妄野心等等,既形象生动,又鲜明、深刻。,有些业余作者写的评论文章中,常常冒出一些诙谐的语言,既生动,又很有表现力。诸如用“见了兔子打枪,见了老虎烧香“来说明批下不批上,姑息养奸;用“头痛用棒敲,眼痛抹辣椒”来说明措施不当,治理无方;用“讲成绩不尽长江滚滚来,讲缺点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说明报喜不报忧等等,这都比用抽象的一般化的说理词句要生动得多。有时对一些事物,有意“旁征

38、博引”,大加发挥,造成一种幽默感,同样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 3、化平凡为神奇,运用通俗化的口语或成语民谚来说理。 新闻评论要反映亿万群众的思想和情绪,必须在语言上注意群众化,使深刻的思想在通俗化的口语中表达出来,这就能深入浅出,亦庄亦谐,为读者所喜闻乐见。譬如,说开后门好办事是“十八颗图章抵不过一个老乡”;说胸无大志、追求实惠是“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等等。 当然,评论文章语言的生动,主要着重于说明事理的生动,应以不影响科学为前提。要防止片面追求生动,发生做作、庸俗甚至油滑的毛病,影响言论的严肃性。,鸟令人类重聚,10月月9日,当一名43岁的法国男子被送进医院的时候,他自

39、己和他的家人都把这种疾病看作是一次极其普通的感冒。谁也没有想到,发生在法国的这次意外感冒,会受到整个世界的关注,成为2005年极为不寻常的一个案例。因为他最终被诊断出疑似禽流感,而他和他的两个同伴,刚刚从泰国旅游回来,并且在泰国的动物园里接触过鸟类。 人类在疾病面前是脆弱的,无论他是泰国人还是美国人。在这场与禽流感的斗争中,刚刚开始的时候,鸟的力量战胜了子弹的力量,成群的候鸟飞跃了壁垒森严的国际政治疆界,把病毒带到世界各地。这给今天的世界政治提出了新的命题。如果说艾滋病和非典让整个世界把健康提升到政治的高度,这一次的禽流感把国际性的公共健康问题,提升到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大问题层次上。,全球疾病的

40、传播危害,对整个人类健康构成挑战。这从本质上重新定义了国际政治核心责任与核心价值,禽流感正是其中一个典型。如果说在艾滋病的阴影下甚至在非典时期,全球公共健康体系只是刚刚进入人们的视野,那么禽流感的爆发让这个体系不得不在尚未成熟的时候就要快速发挥作用。从目前来看,公共健康体系仍然是建立在国际政治体系的框架之下的。这个体系的良性运作,仍然不会对主权、领土完整等国家基本定义产生质的改变。但是全球公共健康体系的形成,势必对目前的国家安全观,市场竞争机制,贸易保护主义都产生了冲击,迫使各国重新理解国际责任和国家义务。,由候鸟而向家禽传播,再由家禽向人类传播,禽流感拓展了今天国际政治非传统安全领域的范畴。

41、在“911”之后,各国更倾向于将非传统安全的认知集中在恐怖主义,毕竟这个方面对人类理性和生命的杀伤力更加巨大。但如果比较1918年那场与禽流感极为相似的西班牙大流感不难发现,全球性疾病带来的杀伤力丝毫不弱于恐怖主义。从非传统安全的角度出发,今天的国际政治核心特征,已经不再是直接的政治控制。在20世纪壁垒森严年代中拥有更多力量资源的国家,未必能从鸟的翅膀下幸免。因此这一刻,传染病的霸权主义已经成了整个国际政治体系的公敌。这背后是非传统安全的最新定义,传染病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为全球话语体系所重视。公共议程的提升也创造了新的安全观,人们不再仅仅是只关心自己的生产资料、土地、尊严,更关心在整个世界范围

42、内的生命和安宁。鸟儿们不是政治家,不知道有一天自己会成为整个人类重新集训自身关系的催化剂。但事实上,这次禽流感带来的影响会超越抵抗疾病本身,甚至成为提升国际合作的一次良机。我们也只是祈祷,这样的机遇不要用生命作为代价来换取,也不要有更多的“霸权”降临。(2005、11、4国际先驱导报“视点”。作者:商汉),富有情感性,情感性的特征对于新闻评论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感染受众,从而较轻易地达到说服人的目的。,体制之痛,孩子无法承担太久,在北京,政府和民间组织正在为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努力。诸如政府取消借读费,辟出公办学校专门招收流动儿童,诸如青基会在寻找失学儿童,帮他们上学等等。 但毋庸讳言的是

43、,横亘在流动儿童面前的绝不止“上学难”这一道坎儿,还有另一道坎儿,这就是外来子女和本地孩子的交融问题,即“边缘人第二代”人的心理失衡问题。 如果说前一道坎儿,通过各方努力投入硬件还可能在短时间内跨越的话,那么,跨越后一道坎儿则充满了艰难。,上个月,扬州大学学生深入当地农民工聚集地,就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48%的外来孩子最渴望能得到与当地孩子同等的待遇,他们在学校里常常感觉自己是一个异类,这使他们缺乏自信;73%的外来孩子成绩中等偏下,他们幼小的心灵承受着家庭经济压力和来自社会的压力,地域差别与成绩不理想的现状使他们在学校里更多地选择沉默和独处。 可以相信,这一调查基本上反映了

44、在城市就读的外来工子女的心理状况。北京的情况,本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大同小异。不少原本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孩子最后被迫返回民办学校。今天本报报道的小伍洲的读书境遇,只是一个典型个案而已。 我们不想夸张城乡两地孩子之间的隔膜。这种隔膜也不容夸张。然而,这种隔膜和孩子无关。孩子是张白纸,可以画最美的图画,也可以留下道道阴影。是谁在歧视农民工?是谁向孩子示范着这种歧视?是我们成人。令人遗憾的是,这种隔膜正在伤害着无辜的一代人,正在影响着这一代人之间本应有的纯洁友谊和正常交流。城里孩子知识面宽,想象丰富,乡下孩子勤奋勇敢,坚强朴实。人口流动势不可挡,这是孩子们交流的历史机遇。遗憾的是,在不少地方在不少时候,

45、鸿沟替代了交流,隔膜阻挡了友情。,我们必须反思,为了尽快消除这种隔膜,我们的政府有没有尽到责任,我们的教育部门有没有尽到责任,我们的学校有没有尽到责任,我们的老师有没有尽到责任,我们的家长有没有尽到责任,我们的社会有没有尽到责任。我们还需反思,我们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我们给孩子讲了什么样的道理,我们在学校安排了什么样的制度。 不要因为看不到这座“心理孤岛”就忽略它的存在吧。 多年以后,这一代人的成长痕迹将会映射我们曾经的努力。 我们需要反思很多。但,最需要反思的无疑是“城乡二元制”。孩子们目前所承担的正是这种体制之痛。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制度的沉重,并在逐步改变这种制度。但是,我们的步伐还需要

46、快些再快些。体制之痛,孩子们无法承担得太久。,几年前,有位作家呼吁:六一儿童节,不能变成六一城市儿童节。 十几年前,有位记者评论:手拉手,不能只让乡下孩子拉城里孩子的手。 几十年前有位外国人士说:他怀有一个梦。他梦想所有的孩子能够不分肤色兄弟姐妹般地携手并行。 今天,我们也怀有一个梦想。我们梦想所有的孩子都有学上。并且,在那里所有的孩子不分城乡真正兄弟姐妹般地奔向明天。 新京报评论员 子曰,讲究修辞,巧用典故和文言古语,中国古人写议论文很讲究修辞。孔子说“辞达而已矣”。新闻评论也要讲究修辞,使之富有文采。新闻评论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即喻证法。此外,还可以运用设问、排比、回环等修辞手法。运用排

47、比修辞手法,显得理直气壮,气势磅礴。1992年8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的短评没空打官司是批评某名人损害了小人物的名誉,接到法院传来的起诉书后,竟然以“老子没空”为由拒绝出庭,并把起诉书丢进了废纸篓。评论采用排比修辞手法予以反驳: 你下笔千言,语出不逊,座人妄罪,怎么就有空呢?你当众羞辱,一语杀人,因为是名人名言,所以弄得人家连日子都过不下去,怎么就有空呢?还有那偌大企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视合同为儿戏,玩小厂于股掌,怎么就有空呢?你于法庭之外,市场之中,如此弄权玩术,而且兴趣盎然,兴致勃勃,怎么到了人家要一分公道之时,就没有了空闲,没有了兴趣呢?这不是太奇怪了么?,这段反驳将排比与设问两种修辞手

48、法融为一体,显得痛快淋漓,大快人心。 回环手法是运用语序回环往复的巧妙配合,表达两种事物相互制约与依存的密切关系,形成一种智趣。浙江省慈溪市有个公安干部胡干清,曾利用“农转非”的审批权,索要财物,收受贿赂。1989年10月21日,宁波日报为此发表评论胡干清何以能胡干?,开头运用群众顺口溜说 “胡干清,胡干清,想清莫胡干,胡干就不清。”标题与顺口溜都使用了回环手法,带有幽默与谐趣。评论最后运用排比手法说:“使人不想胡干,靠教育;使人不能胡干,靠严惩;使人不敢胡干,就得靠规章制度。”既切合实际,又发人深省。,古人语言中许多有生命力的东西,在评论写作中,如恰如其分地加以引用,并注入一些新思想,可以收

49、到古为今用的效果。历史典故在评论中,既可以增加生动性、趣味性、知识性,又可以借其所讲述的典型事例为言论的说理论证提供典型的、可靠的事实论据。譬如,中国人事报曾刊载过一篇好好先生可以休矣的评论,该文转述了“好好先生”这段典故的由来,从司马徽这个“好好先生”的鼻祖联想到当今领导干部中的好好先生,批评了某些干部“是非不分,回避矛盾,不讲原则”的行为,从而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可读性。至于文言古语,只要引用得当,也可为评论增色生辉。譬如别了,司徒雷登一文,就引用了不少文言和成语,诸如“不得已而求其次”,“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拍案而起”、“横眉冷对”、“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等等。此文还借用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成语。此语原出于李密的陈情表,却把司徙雷登孤立无依、四面楚歌的处境,表现得非常生动贴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