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田汉的戏剧介绍.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3536813 上传时间:2018-11-13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汉的戏剧介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田汉的戏剧介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田汉的戏剧介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田汉的戏剧介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田汉的戏剧介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田汉的戏剧,获虎之夜,田汉的主要戏剧,田汉先生生平戏剧作品有:梵峨嶙与蔷薇、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苏州夜话、名优之死、古潭的声音、颤栗、南归、第五号病室、火之跳舞、孙中山之死、一致、梅雨、乱钟、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回春之曲、械斗(与马彦祥合作)、黎明之前、洪水、复活、阿必西尼亚母亲、女记者、土桥之战、阿Q正传、卢沟桥、新雁门关、江汉渔歌、岳飞、秋声赋、黄金时代,与洪深、夏衍合编了再会吧,香港、丽人行、忆江南、梨园春秋、关汉卿、文成公主,改编了戏曲白蛇传、谢瑶环 、西厢记等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名优之死 和获虎之夜。,田汉戏剧的特点,作为创造社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剧作家,作为现代戏剧艺术的奠基

2、人,田汉剧作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体现在他的两个创作主题和独特的戏剧风格上。 对“真艺术(艺术家)“与“真爱情(艺术家-女性)“的追求,是这一时期田汉的人生选择与艺术思想,同时也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总的主题。 (田汉的第一个剧本是1920年发表的四幕剧梵峨嶙与蔷薇,剧目的“梵峨嶙“(小提琴)是艺术的象征,“蔷薇“则象征着爱情。)从其“用真艺术来改造人生“即“人生艺术化“的理想中人们不难看到西方“唯美主义“的影响。在艺术表现上,他自觉地吸取西方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艺术资源,显示出“重象征,重哲理,重(主观)抒情“的特色。,在田汉早期剧作中,引人注目地出现了“艺术家”形象系列: (1)艺术家为艺术献身

3、的殉道精神。从梵峨嶙与蔷薇里的大鼓女柳翠、琴师秦信芳,苏州夜话里的老画家刘叔康,名优之死里的名老生刘振声,到湖上的悲剧里的诗人杨梦梅,古潭的声音里的诗人,以至南归里的流浪诗人,这些艺术家们在面临灵与肉、精神与物质的冲突时,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具有浓重的“精神至上”、“艺术神圣”的色彩。(2)女性为艺术家、艺术的牺牲精神。不仅他们自身都是具有献身精神的“殉道者”,剧作者还特意在一些男性艺术家周围,设置女性形象,甘愿为他们,也为他们所从事的艺术献出一切。,仅他们自身都是具有献身精神的“殉道者”,剧作者还特意在一些男性艺术家周围,设置女性形象,甘愿为他们,也为他们所从事的艺术献出一切。 湖上的悲

4、剧的白薇,为了对穷诗人杨梦梅的爱,不惜投江自杀;被救起后隐居西湖,以人作鬼,苦等三年;重逢时却得知诗人以为自己已死,并正在写记录这爱情悲剧的小说,遂慷慨自尽,因为她害怕自己的“复活”,会使创作中的悲剧变为笑剧-这样的情节安排或许有过于离奇之处,但剧作者所要表达的“以牺牲一己肉体的生命,成全艺术(精神)生命的完美“的生命命题,却自有其动人的力量。,(3) 艺术家的“精神流浪汉”气质。 梵峨嶙与蔷薇里的琴师自称他如大雁般“飘来泊去”;苏州夜话里的画家也说他是个“四海无家的人”;南归里的村女更是这样描述她眼里(心目中)的诗人:“他来,我不知他打哪儿来;他去,我不知他上哪儿去,不管是坐着,或是站着,他

5、的眼睛总是望着遥远遥远的地方 如果说南归是一曲“流浪者之歌”,古潭的声音就是一部神秘的象征诗剧。戏剧开幕前本是一个艺术启蒙的故事:诗人把女主人公美瑛“由尘世的诱惑里救出来了,给一个肉的迷醉的人以灵魂的醒觉”,使她懂得了“人生是短促的,艺术是悠久的”的道理,并且自愿地到诗人的家中闭门读书,以求精神的升华-在与女性交往中,男性常常(并且喜欢)扮演启蒙者的角色,而且大半是成功的。,但大幕拉开,两个月后,在外流浪的诗人带着最流行的围巾、绸鞋、香水与乐谱, 来看望他的美瑛,以创立同时满足灵肉要求的新生活(这正是他真正追求的)时,他却意外(甚至是惊恐地)发现,这位被他唤醒的女性又被“古潭的声音”唤去,并且

6、永远不归了。 这正是他真正追求的)时,他却意外(甚至是惊恐地)发现,这位被他唤醒的女性又被“古潭的声音“唤去,并且永远不归了。 女性内在生命的骚动一旦被唤起,就会走向“彻底“,从而将本质上是妥协、中和的男性启蒙老师抛弃:诗人终于失败了。在剧本中,作为“永远的诱惑“的象征的是“古潭的声音“:这是一个精心的艺术设计。如田汉自己所说,这意象是取自于日本古诗人芭蕉的俳句:“古潭蛙跃人,止水起清音“,而据日本学者的分析,这古潭的清音乃“具足了人生之真谛与美的福音“。这样,田汉的“古潭的声音“,本是很容易联想起鲁迅过客里的“前面的声音“的,都是表现着一种“生命的永远的诱惑“(这其实也是现代文学的一个贯穿性

7、的主题);但在剧作家笔下,却增加了几分神秘、感伤的色彩:这恐怕正是田汉的思想、艺术个性的流露吧。,获虎之夜,内容简介:获虎之夜以辛亥革命后湖南山村为背景,写的是一个流浪青年和富农女儿恋爱的故事。富裕猎户魏福生的女儿莲姑和寄居在自己家中的表兄黄大傻自幼相爱。然而,由于黄大傻的父母早亡,家境败落,莲姑的父亲魏福生嫌贫爱富,不同意女儿与黄大傻相恋,并将女儿许配给地主陈家。黄大傻知道莲姑要出嫁的消息,非常伤心。因为思念莲姑,白天见不到,黄大傻晚上就到魏家附近山上遥望莲姑房间的灯光,聊以自慰,不想误中打虎的抬枪,受了重伤。黄大傻被抬到魏家后,莲姑悲痛万分,要求当夜看护大傻一夜;但父亲坚决不同意,并称莲姑

8、已是陈家的人。莲姑与父亲矛盾激化,大傻见自己与莲姑的婚姻无望,于是以猎刀自刺而死。获虎之夜通过莲姑与黄大傻的爱情悲剧,谴责了以等级、财富、地位等来决定婚姻的封建意识,控诉了摧残迫害男女青年真挚爱情的封建制度,歌颂了勇于向封建思想挑战的青年。,艺术特色,首先,作品明线、暗线交错。作品的明线是魏家为迎接女儿的婚事积极准备猎虎,暗线是莲姑与黄大傻相恋。从整个剧情发展看,这两条线索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共同推动着剧情发展。从明线看,魏家人越是为女儿积极筹备婚事,越会促发女儿与黄大傻的爱情悲剧早日爆发;从暗线讲,正是由于黄大傻思恋着莲姑,他夜晚才会去莲姑家附近的山上徘徊,才会误中打虎的抬枪。最后,两条线索重

9、合于黄大傻受重伤被抬到魏家,将故事发展推向高潮。,其次,全剧不长,但作者却能注意悬念的设置。如作品开始引入莲姑的父亲魏福生讲述捕虎的故事及魏家长工出去安放抬枪,等着老虎来中圈套的情节,为后面黄大傻误中抬枪悲剧的发生作了充分的铺垫,给人悬念感,使故事有了波澜,引人入胜。另外,作品以表现魏家人积极为女儿操办婚事的喜剧气氛开始,以黄大傻自杀殉情的悲剧结尾。首尾一喜一悲,形成鲜明的对照,喜剧的开场更衬托出了悲剧的结局,使全局的悲剧气氛更加浓厚,主题也更加突出。充分注意了戏的提炼和选择,全剧具有强烈的扣人心弦的戏剧性。悲剧性的冲突被安排在一个冬天的获虎之夜,莲姑出嫁的前夕。第一个悬置的揭底引起巨大的惊奇,加重了第二个悬置的分量,并推动着戏剧冲突向悲剧的高潮发展。猎虎伤人的偶然性,反映了一对青年人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爱情悲剧的必然性。黄大傻带着重伤(心灵上的重于肉体上的)自杀了,莲姑在父亲的暴政下作不屈的挣扎。第二个悬置不需揭底,把观众引向沉重的思考。,谢谢观赏 马晓兰 马秀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