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 3436 页。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发展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三、教材简析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母小于 10)分数加减法及应用,解决与分数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这节课通过创设“拿彩笔” “看书”等具体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 。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使学
2、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四、教学重、难点突出分数意义的建构,使学生充分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深化对分数本质的理解。教学过程:(一)、了解起点,引入新课1、师:同学们,三年级时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能说一个你熟悉的分数吗?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教师随机板书)2、师:你还知道有关分数的哪些知识?生汇报。3、师:同学们对分数了解到真多!今天我们再次来探访分数这个老朋友,相信你会对分数由更新的发现。 (揭示课题:分数的再认识)4、师:请你在图上表示出对应的分数。 (课件出示)表示好后在小组里交流表示的理由。全班交流、质疑。5、讨论。师:在表示 1/2 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它
3、们是怎么分的?分的对象相同吗?) 生:都是平均分成 2 份,表示这样的 1 份。不同的地方是平均分的对象不同,有的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 。6、教师追问:这里是把谁看作整体“1”?一份是几个?这个整体“1”还可以指哪些呢?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举例、在图上表示分数” ,唤醒学生的知识经验,而且从中继续深入分析,巧妙引出“整体 1”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二)创设情境,深化理解分数意义活动一:拿彩笔1、创设情境,请学生分别拿出三盒彩笔的 1/2(其中有 2 盒水笔都是 12支、有一盒是 10 支) 。师:这里有三盒彩笔,你能从每一盒彩笔中分别拿出 1/2 吗?教师请
4、三位学生到讲台前,提问:你们准备怎么拿呢? 生:我准备拿全部彩笔的一半。生:我准备把全部彩笔平均分成 2 份,取出其中的一份就是全部彩笔的1/2。师: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讲台前的三位学生打开彩笔盒,认真地数着。师:你有什么疑问?生:我发现他们拿的支数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生:会不会数错了。师:那你能上来帮助数一数吗?学生验证。经过验证是对的。师:看来,没有数错。我们再来看前面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他们三人都是拿全部彩笔的 1/2,拿出的彩笔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想一想,然后和附近同学轻声交流一下。生:彩笔的总支数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也就是
5、整体“1”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请台上的三位同学把所有的水笔都拿出来,并告诉同学们总支数是多少,1/2 是多少支,验证刚才的结果。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出示意图。小结:总支数不一样,同样是 1/2,所表示的支数却不一样。活动二:说一说1、小明看了一本书的 1/3,小军看了一本书的 1/3,他们看的一样多吗?2、比较、讨论:“都是一本书的 1/3 ,但表示的页数不一样多,为什么?”3、质疑:怎么样的情况下,两本书的 1/3 是一样的?师:通过刚才拿水笔的游戏、观察讨论看书的情境,你发现了什么?小结:同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一样,那么分数所表示具体的数量也不一样。设计意图:创设了“拿彩
6、笔”的情境,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初步感受新知。教师在这里充当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交流者,把学生对数学朦胧的经验型理解提升到数学概念的层面。 (三)巩固延伸,反馈分析1、看图说数(1)蓝圆个数占整体的几分之几?要使蓝圆个数占整体的 1/2,怎么改?(可以增一增、换一换、减一减)(2)绿圆个数占整体的几分之几?提问:为什么都是 4 个,却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3)红圆个数占整体的几分之几?提问:为什么都是 3 个,却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小结并板书:部分相同、整体相同,如果分法不一样,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2、游戏请 1 个同学站起来,请学生先后说出这位同学占大组人数、小组人数
7、、全班人数、全年级人数(467 人) 、全校总人数(2863 人)的几分之几。思考:请同学们想一想,同样一个人,怎么可以用那么多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呢?发散: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3、估一估出示题目:一个整体的 2/3 是(8 个圆) ,这个整体会是下列哪个图形?请学生在本子上写出结果,并准备说说思考过程。4、辩一辩 导入:同学们还记得 5 月 12 日吗?那真是一段沉重的记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 8 级打地震。而今天,灾区人民站起来了,他们正积极投身恢复重建。为了帮助四川的孩子们。淘气他们学校就组织了捐款。课件出示题目:为了帮助四川地震灾区的灾民,小明捐献了零花钱的 1/4,小芳捐献了零花钱的
8、 3/4,小芳捐的钱一定比小明多吗?请说明理由。师生交流。设计意图:在具体可感的问题情境中,继续强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让数学回归生活。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提升学习的信心和能力。 (四)全课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再认识,认识了什么?总结:分数相同,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的量就不同;部分相同,整体相同,如果分法不一样,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部分相同,对应的整体不一样,用来表示的分数就不一样。(五)拓展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你知道吗?请看屏幕。请大家打开课本第 35 页阅读“分数的小知识” 。学生交流。课后,大家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网络等形式去了解分数的知识。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并鼓励学生多关注,通过多种形式查阅,拓宽数学学习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