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高中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一、集合与常用逻辑1集合概念 元素:互异性、无序性2集合运算 全集 U:如 U=R 交集: BxAB且并集: 或补集: xCU且3集合关系 空集 A子集 :任意BABxBA注:数形结合-文氏图、数轴4四种命题原命题:若 p 则 q 逆命题:若 q 则 p否命题:若 则 逆否命题:若 则原命题 逆否命题 否命题 逆命题5充分必要条件p 是 q 的充分条件: qPp 是 q 的必要条件: p 是 q 的充要条件:pq6复合命题的真值 q 真(假)“ ”假(真)p、q 同真“pq”真 p、q 都假“pq”假 7.全称命题、存在性命题的否定M, p(x)否定为: M
2、, )(XpM, p(x)否定为: M, 二、不等式1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若 , 有两实根 ,则0a02cbx,)(解集2x),(解集c),(注:若 ,转化为 0a情况0a2其它不等式解法转化 xx2或aa2x0)(xgf 0)(gxf( ))()(xgfafa1( ))(lo)(lfaafxg()01a3基本不等式 b22若 ,则Ra, ab注:用均值不等式 、 2)(b求最值条件是“一正二定三相等”三、函数概念与性质1奇偶性f(x)偶函数 f(x)图象关于 轴对称 ()(fxfyf(x)奇函数 f(x)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注 : f(x)有奇偶性 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f(x)奇函数,在 x=0
3、有定义 f(0)=0“ 奇 +奇 =奇 ”( 公 共 定 义 域 内 )2单调性f(x)增函数:x 1x 2f(x1)f(x 2)或 x1x 2 f(x1) f(x 2)或 0(21fff(x)减函数:?注:判断单调性必须考虑定义域f(x)单调性判断定义法、图象法、性质法“增+增=增” 奇函数在对称区间上单调性相同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单调性相反3周期性是 周期 恒成立(常数 )T()fx()fxTf0T4二次函数解析式: f(x)=ax 2+bx+c,f(x)=a(x-h) 2+kf(x)=a(x-x1)(x-x2)对称轴: 顶点:abx)4,(2abc单调性:a0, 递减, 递增2,(b),2
4、当 ax,f(x) min ac4奇偶性:f(x)=ax 2+bx+c 是偶函数 b=0闭区间上最值:配方法、图象法、讨论法-注意对称轴与区间的位置关系注:一次函数 f(x)=ax+b 奇 函数 b=0四、基本初等函数1指数式 )0(10ana1mn2对数式 (a0,a1)bNalogNMNaaalogllogaaalllnaaloglbmalllnaaloglbl1注:性质 0laaNalog常用对数 ,N10log15l2自然对数 ,enn3指数与对数函数 y=a x与 y=logax定义域、值域、过定点、单调性?注:y=a x与 y=logax 图象关于 y=x 对称(互为反函数)4幂函
5、数 12132, xyy在第一象限图象如下:xy五、函 数图像与方程1描 点法 函 数化简定义域讨论性质 (奇偶、单调)取 特殊点如零点、最值点1010等 2图象变换平移:“左加右减,上正下负” )()(hxfyxfy伸缩: )1(xfy 倍来 的每 一 点 的 横 坐 标 变 为 原对称:“对称谁,谁不变,对称原点都要变” )()(xfyxfyffx 原 点轴轴注:a直 线 )2f翻折: 保留 轴上方部分,)(xfy|()|yfx并将下方部分沿 轴翻折到上方 y=f(x) cbaoy xy=|f(x)| cbaoy x)(xfy保留 轴右边部分,(|)yfxy并将右边部分沿 轴翻折到左边 y
6、=f(x) cbaoy xy=f(|x|) cbaoyx3零点定理若 ,则 在 内有零点0)(bfa)(xfy,(条件: 在 上图象连续不间断)x,注: 零点: 的实根)(f)(f在 ,ba上连续的单调函数 )(xf, 0)(bfa则 )(xf在 上有且仅有一个零点,二分法判断函数零点- )(f? 六、三角函数1概念 第二象限角 ( )2,(kZ2弧长 扇形面积 rllrS13定义 ysinxcosxytan其中 是 终边上一点,),(xPrPO4符号 “一正全、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5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如 ,sin)2(Sin sin)2/co(6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0
7、 643223sin 0 211 0 1cos1 320 0tg 0 31 3/ 0 /7基本公式同角 cossin22tancosi和差 iisscstan1ttan倍角 cosi2si22si1co 2tan1ta降幂 cos2= sin2=1co叠加 )4sin(csin62o3)sin(cossin2baba )(tab8三角函数的图象性质单调性: 增 减 增)2,(),0()2,(注: Zk9解三角形 基本关系:sin(A+B)=sinC cos(A+B)=-cosCtan(A+B)=-tanC 2cossinCBA正弦定理: = =AasinBbiCciR2sin:si:余弦定理:
8、a 2=b2+c22bccosA(求边) cosA= (求角)a2面积公式:S absinC1注: 中,A+B+C=? BBABsinia2b 2+c2 A y=sinx y=cosx y=tanx图象sinx cosx tanx值域 -1,1 -1,1 无奇偶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周期 2 2 对称轴 2/kx kx无中心 0,0,2/0,2/k七、数 列1、等差数列定义: dan1 通项: )(求和: 21nnSdna)1(21中项: ( 成等差)cabb,性质:若 ,则 qpnmaaqpnm2、等比数列定义: )0(1an通项: 1q求和: )1(1aSnn中项: ( cb,成等比)2
9、性质:若 则qpnmqpnmaa3、数列通项与前 项和的关系)2(11nsan4、数列求和常用方法公式法、裂项法、 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八、平面向量1向量加减 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首尾相接, = 共始点BCAOCB中点公式: 是 中点AD22 向量数量积 = =bacos21yx注: 夹角: 00180 0, 同向: ba, ba3基本定理 ( 不共线-基底)21e1,平行: ( )ba/ 12yx0b垂直: 01模: 2yx22)(a夹角: cos|ba注: (结合律)不成立0c (消去律)不成立c九、复数与推理证明1复数概念复数: (a,b ,实部 a、虚部 b biaz)R分类:
10、实数( ) ,虚数( ) ,复数集 C00注: 是纯虚数 ,相等:实、虚部分别相等共轭: biaz模: 22z复平面:复数 z 对应的点 ),(a2复数运算加减:(a+bi)(c+di)=?乘法:(a+bi) (c+di)=?除法: = =dicba)(dic乘方: ,12nrki43合情推理类比:特殊推出特殊 归纳:特殊推出一般 演绎:一般导出特殊(大前题小前题结论)4直接与间接证明综合法:由因导果比较法:作差变形判断结论反证法:反设推理矛盾结论分析法:执果索因分析法书写格式:要证 A 为真,只要证 B 为真,即证,这只要证 C 为真,而已知 C 为真,故 A 必为真注:常用分析法探索证明途
11、径,综合法写证明过程5数学归纳法:(1)验 证 当 n=1 时 命 题 成 立 ,(2)假 设 当 n=k(kN* , k1)时 命 题 成 立 ,证 明 当 n=k+1 时 命 题 也 成 立由 (1)(2)知这命题对所有正整数 n 都成立注 : 用 数学归纳法证题时,两步缺一不可,归纳假设必须使用十、直线与圆1、倾斜角 范围 0,斜率 21tanykx注:直线向上方向与 轴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倾斜角为 时,斜率不存在902、直线方程点斜式 ,斜截式)(00xkybkxy两点式 , 截距式1212 1a一般式 0CByAx注意适用范围:不含直线 0x不含垂直 轴的直线不含垂直坐标轴和过原点的
12、直线3、位置关系(注意条件) 平行 且12k21b垂直 垂直120AB4、距离公式两点间距离:|AB|= 2121)()(yx点到直线距离: 02AxByCd5、圆标准方程: 圆心 ,半径2)()(rba),(bar圆一般方程: (条件是?)02FEyDx圆心 半径,24EFr6、直线与圆位置关系注:点与圆位置关系 点 在圆外2020)()(rbyax0,Pxy7、直线截圆所得弦长2ABrd十一、圆锥曲线一、定义椭圆: |PF 1|+|PF2|=2a(2a|F1F2|)双曲线:|PF 1|-|PF2|=2a(0b0)双曲线 12(a0,b0) 中心原点 对称轴? 焦点 F1(c,0)、F 2(
13、-c,0)顶点: 椭圆(a,0),(0, b),双曲线(a,0)范围: 椭圆-axa,-byb双曲线|x| a,yR位置关系 相切 相交 相离几何特征 drdrdr代数特征 焦距:椭圆 2c(c= 2ba)双曲线 2c(c= )2a、2b:椭圆长轴、短轴长,双曲线实轴、虚轴长离心率:e=c/a 椭圆 01注:双曲线 12byax渐近线 xaby方程 表示椭圆nmnm.0,方程 表示双曲线12yx抛物线 y2=2px(p0) 顶点(原点) 对称轴(x 轴)开口(向右) 范围 x0 离心率 e=1焦点 ),2(pF准线 2p十 二 、 矩 阵 、 行 列 式 、 算 法 初 步十、算法初步一程序框
14、图二基本算法语句及格式1 输入语句:INPUT “提示内容” ;变量2 输出语句:PRINT“提示内容” ;表达式3 赋值语句:变量=表达式程序框 名称 功能起止框 起始和结束 输入、输出框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处理框赋值、计算判断框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循环框 重复操作以及运算4 条件语句“IFTHENELSE”语句 “IFTHEN”语句IF 条件 THEN IF 条件 THEN语句 1 语句ELSE END IF语句 2END IF5 循环语句当型循环语句 直到型循环语句WHILE 条件 DO循环体 循环体WEND LOOP UNTIL 条件当型“先判断后循环” 直到型“先循环后判断”三算法案例1
15、、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辗转相除法:到达余数为 0更相减损术:到达减数和差相等2、多项式 f(x)= anxn+an-1xn-1+.+a1x+a0 的求值秦九韶算法: v1=anx+an1 v2=v1x+an2v3=v2x+an3 vn=vn1 x+a0注:递推公式 v0=an vk=vk1X +ank (k=1,2,n)求 f(x)值,乘法、加法均最多 n 次3、进位制间的转换k 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 01101 .)(. akkakannn 十进制数转换成 k 进制数:“除 k 取余法”例 1 辗转相除法求得 123 和 48 最大公约数为 3 例 2 已知 f(x)=2x55x 44x
16、3+3x26x+7,秦九韶算法求 f(5) 12324827 v 0=24812721 v 1=255=5271216 v 2=554=2121363 v 3=215+3=108623+0 v 4=10856=534v5=5345+7=2677十三、立体几何1三视图 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2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450XOY平行 X 轴的线段,保平行和长度平行 Y 轴的线段,保平行,长度变原来一半3体积与侧面积V 柱 =S 底 h V 锥 = S 底 h V 球= R 3 314S 圆锥侧 = S 圆台侧 = S 球表 =rllrR)(2R4公理与推论 确定一个平面的条件:不共线的三点 一条直
17、线和这直线外一点两相交直线 两平行直线公理: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定理: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5两直线位置关系 相交、平行、异面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6直线和平面位置关系aA/a7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线面平行: , aba, , ab b面面平行: , 平面 ABCABC , a8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线面垂直: ABCpABp面,面面垂直: a,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若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三垂线定理: aPAOP,abaP OAaAOPO,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它和这个平面的一条
18、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逆定理?9空间角、距离的计算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范围(0,90 平移法: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用余弦定理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范围0,90定义法:找直线在平面内射影,转为解三角形二面角 范围0,180定义法: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转为解三角形点到平面的距离体积法-用三棱锥体积公式注:计算过程, “一作二证三求” ,都要写出10立体几何中的向量解法法向量求法:设平面 ABC 的法向量 =(x,y)n0,ACnB解方程组,得一个法向量线线角:设 是异面直线 的方向向量,12,12,l,l所成的角为 ,则21,cosn即 12所成的角等于 或21,n线面角:设 n是平面
19、 的法向量, 是平面 的AB一条斜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为 ,则 n,cosi二面角:设 12,n是面 的法向量,二面角 的大小为 ,则 或,l 21,cosncos即二面角大小等于 21,n或 12,n点到面距离:若 是平面 的法向量, 是平面 的一条斜线段,且 ,nABBABC则点 到平面 的距离AABnd十四、计数原理1. 计数原理 加法分类,乘法分步2排列组合 差异-排列有序而组合无序公式 = =mnA)1()1(mn ! )(n= =nC2! ! )(m关系: mnmnA!性质: = nnC22103排列组合应用题原则:分类后分步,先选后排,先特殊后一般解法:相邻问题“捆绑法” ,不
20、相邻“插空法”复杂问题“排除法”4二项式定理 nrnnnn bCabCaba 210)(特例 1rnxx 通项 rnrrT )210(, 注 -第 项二项式系数rnC性质:所有二项式系数和为 n中间项二项式系数最大赋值法:取 等代入二项式1,0x十五、概率与统 计1古典概型: ( )()mPAn总 的 基 本 事 件 个 数包 含 的 基 本 事 件 个 数求基本事件个数:列举法、图表法2几何概型: PA积 )区 域 总 长 度 ( 面 积 或 体 积 )的 区 域 长 度 ( 面 积 或 体注:试验出现的结果无限个3加法公式:若事件 和 互斥,则B1PA互斥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对立事件:不同时发生,但必有一个发生的事件4 常 用 抽 样 ( 不 放 回 )简单随机抽样:逐个抽取(个数少)系统抽样:总体均分,按规则抽取(个数多)分层抽样:总体分成几层,各层按比例抽取(总体差异明显)5用样本估计总体 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中位数:按从小到大,处在中间的一个数据(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平均数: nix1方差 标准差)(12niiSs6频率分布直方图小长方形面积=组距 =频率组 距频 率各小长方形面积之和为 1众数最高矩形中点的横坐标中位数垂直于 轴且平分直方图面积的直线与 轴交点的横坐标xx茎叶图:由茎叶图可得到所有的数据信息如众数、中位数、平均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