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厘米和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与学校生活中需要用到米的实际例子,介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认识 1 米的实际长度,使学生建立米与厘米的百进制关系。加深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3.情感目标: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 1 米的实际长度。教学难点:建立米与厘米的百进制关系。能够说出由几米变成几百厘米,或者几百厘米变成几米的道理。教具学具准备:米尺。 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用直尺量黑板的长度。二、导入:你有什么感受?那怎么办?引出米尺。 三、新授:(一)出示教具(米尺) 。(二)知道米用 m 表示。(三)拿
2、出米尺,实际操作:伸开自己的双臂,量一量到什么地方是一米,从脚到身体的什么地方是一米(小组同学一起量一量)(四)用直尺量一量米尺有多少厘米或数一数学具米尺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百进制关系:1m(米)=100cm(厘米)那么 2m、3m、4m呢?都等于多少 cm 呢?(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五)出示教具,向学生介绍几种常用的长度度量工具。说说你认识的测量工具。(六)用卷尺或学具量一量黑板的长度,课桌椅的高,窗台的长度等大约有多长?(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量,量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然后再实际量一量)四、巩固新知:(一)在( )里填上厘米或米。 (结合生活实际填一填)(二)量一量:说说你测量的方法(三)动脑筋:我们 4 个人正好围一棵树一圈,这棵树的一圈大约有几米?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的想法五、作业:回去测量你家中的物品,到什么地方长度是 1 米?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去寻找身边的 1 米,切实的感受到了 1 米的长度,同时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知道了自己的身高到什么地方是 1 米,学生能够以此为标准试着去估计,估计和实际测量同步进行,使学生的学习知识更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