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下化学部分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526221 上传时间:2018-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化学部分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一下化学部分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一下化学部分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一下化学部分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元素周期表,热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原子半径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关系:同一周期元素中,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减弱,酸性增强。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逐渐增大电子层数相同 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相同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原子结构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逐渐减小,阴离子半径逐渐减小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逐渐增大化合价 最高价由+1+7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 )相同,最高化合价=族序数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离子的氧化性和还

2、原性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减弱,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元素性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增强,酸性逐渐减弱比较元素氧化性强弱时,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半导体元素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农药在元素周期表的右上方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在过渡元素中寻找,通过加入稀土元素可以改善催化剂的性能。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第 X 周期第 X 主族和 X+1 族原子半径减小,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减弱分类 判断依据 规律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

3、程度单质与水或酸(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表明元素金属性越强单质元素之间的置换反应一种金属能把另一重金属从他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表明前一种金属的还原性较强单质的还原性与同一种非金属单质的反应反应条件越苛刻,金属的还原性越弱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反应越剧烈,元素的还原性越强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 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的氧化性越弱,其对应的元素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一种非金属单质能把另一种非金属

4、单质从他的盐溶液或酸溶液中置换出来,表明前一种非金属性越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与同一种金属单质的反应反应条件越苛刻,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反应越剧烈,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与同种变价金属反应金属被氧化后的价态越高,则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或非金属离子的还原性气态氢化物或非金属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表明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含有共价键的分子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5、,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不同种原子之间构成的共价键不一定是极性共价键,金属原子和非金属原子之间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分子的极性越大,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大,熔沸点越高;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相似相溶原理:非极性物质一般易溶于非极性物质,极性物质一般易溶于极性物质化学反应一定要有新键生成,不一定要有旧键断裂。H=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 原化学键能量- 新化学键能量(原化学能量越大,断裂时吸热越多,反应物能量越低;新化学键能量越低,形成时放热越少,生成物能量越高)吸热反应、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必然联系,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6、,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mol 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57.3Kj/mol强酸和强碱反应放热等于 57.3弱酸代替强酸(或弱碱代替强碱)弱电解质电离吸热,所以放热较小若用浓硫酸(或 NaOH 固体)还有溶解放热,放热大于 57.3.测定中和热时用环形玻璃搅拌棒。燃烧热 1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液态水)所放出的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固体和液体的浓度是常数,因此不能用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有效碰撞理论的应用1.从分子的能量和运动方面认识化学反应 2.用有效碰撞理论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对

7、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减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压强(增大容器体积)相当于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减慢。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几种情况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造成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引起浓度的改变。所以在讨论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区分引起压强改变的原因,这种改变对物质的浓度是否产生影响,由此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对于没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由于改变压强时,反应物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对化学反应速率没有影响。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有以下几种情况: 恒温时,压缩体积 压强增大 反应物的浓度增大 反应速率加快 恒温时,对于恒容密闭容器:a充入气体反应物 总压强增大 反应物的浓度增大 反应速率加快 该气体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另一种气体反应物转化率加大,该气体体积分数增大。b充入不反应的气体 总压强增大 反应物浓度为改变 反应速率不变化学平衡,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改变平衡瞬间。对于升高温度,同时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化学反应平衡时,若升高温度(正反应吸热) ,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由于勒夏特列原理,减弱升高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所以整体反应要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增大且增大的比逆反应多。同理,可应用于其他反应平衡的判断。使用催化剂,能同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并不影响化学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