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课本第 26 页的例题、试一试及相应的练习) 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时主要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小学一、二年级一直有计算的内容,这部分是对计算的进一步延伸和提高,而三年级的上册所学的是一位数乘多位数的 乘法(主要是一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册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这部分内容,是对原来的乘法的质的突破,也是对后面进一步学习乘法打下最基础的基础。所以这部分的 内容非常重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没有进位)的竖式以及十位部分怎样写。 学生状况分析:我校办学条件优越,教学设施一流,教室全部配备了多媒体,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了硬件保障。 学生在第五册已学习过两位数
2、乘一位数乘法,本单元第一课时已学习“找规律”(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学生已经具备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能力。估计在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方法上,学生可能有难度,这是需要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住新房”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2.能熟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
3、的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看图编题: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座美丽、壮观的高楼大厦。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根据图中所提供的数学信息编一道数学应用题。 根据所编问题独立列式:1412= 2.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探计和交流如何解决问题。 (1)先尝试通过估算结果解决问题。 分组讨论不同的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关注估算过程及其特点,让学生质疑,发表意见。) 师:根据以上估算的结果,能判断“这栋楼能住 150 户”吗? (引导学生讨论,体会解决这
4、个问题光靠估算是不行的,须计算。) (2)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先让学生独立探索 (教师要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索计算方法,教师巡视课堂进行个别辅导。) 小组交流 可以是同桌两人交流,也可以前后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 汇报结果 小组派代表汇报小组交流结果。通过汇报得出全班基本上出现以下几种计算方法。第一种方法:1410=14010 层住几户 142=282 层住几户 14028=168 12 层一共住几户 第二种方法:1214 =1227 =247 =168 第三种方法:1210=120 124=48 12048=168 第四种方法: 1 4 1 2 2 8 1 4 1 6 8 把这几种计算方
5、法都展示出来,然后要求: (1)进行比较,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2)哪些是你没有想到的,你能理解吗? (3)比较,说说区别与联系。 主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教师加以归纳与指导。 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用竖式进行计算,必须让学生理解算式中的每一层含义。 通过提问,回答,教师板书: 1 4 1 2 2 8142 1 4 1410 1 6 828140 最后,强调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格式,并再次强调理解对应位值要对齐的道理。 三、习题巩固 1.课本 26 页:试一试 2.课本 27 页:练一练 在交流时让学生说出算理 四、综合应用 陈老师班上有 42 名同学,她为同学们购置书包和文具盒。一个书包 24 元,一个文具盒 11 元。买书包和文具盒各花多少钱?一共花了多少钱? 五、课堂小结 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