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四八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6篇醉翁亭记.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508678 上传时间:2018-1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四八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6篇醉翁亭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四八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6篇醉翁亭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四八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6篇醉翁亭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青海省中考语文复习(教材知识梳理)专题四八下第二节重点文言文解析第6篇醉翁亭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6 篇 醉翁亭记(青海 2016 年已考)文言词汇分类积累特殊用法 词语 例句 意思一词多义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靠近临溪而渔 到乐山水之乐 乐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快乐而不知太守之乐 其乐 也乐 :名词意动用法,以为乐。乐 :所乐的事情秀蔚然而深秀者 秀丽佳木秀而繁阴 茂盛、繁荣名名之者谁 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取名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名字词类活用山 山行六七里 名词用作状语,沿着山 路翼 有亭翼然临于 泉上者 名词用作状语,像鸟儿 的翅膀一样号 故自号曰醉翁也 名词活用作动词,起别 号歌 至于负者歌于途 名词用作动词,唱歌前 杂然而前陈者 名词作状语,在前面虚词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

2、两峰之间者 连词,表顺承关系朝而往,暮而归 连词,表修饰关系泉香而酒洌 连词,表并列关系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连词,表顺承关系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连词,表转折关系也环滁皆山也 表判 断在乎山水之间也 用于句尾,表示肯定语 气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表判断乎颓然乎其间者 于,在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吗于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从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在之醉翁之意不在酒 助词,的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代词,指代“山水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独立性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环滁皆山也 环:_环绕_(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_茂盛的样子_(3)饮少辄醉 辄:_就_(4)醉翁之意不

3、在酒 意:_情趣_(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_领会_(6)云归而岩穴暝 归:_聚拢_暝:_昏暗_(7)野芳发而幽香 芳:_香花_(8)伛偻提携 伛偻:_腰背弯曲_(9)弈者胜 弈:_下棋_(10)觥筹交错 觥:_酒杯_(11)树林阴翳 翳:_遮盖_(12)鸣声上下 上下:_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_2下列 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A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B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C野芳发而幽香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D饮少辄醉 造饮辄尽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016 鄂州中考)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_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的,就是醉翁亭

4、。_(2)(2016 鄂州中考)醉翁之意不在 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于秀丽的 山水之间。_(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_(你看)那太阳一出来,林中的雾气立即消散净尽,等到烟云聚拢来,山岩洞穴变得昏暗阴沉,明暗(如此交替)变化的,这是山间早晚的景色。_(4)(2016 泸州中考)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_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气;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_(5)(2016 永州中考)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 洌。_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_4(2016 福州中考)文中作

5、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请简要回答。_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其乐也(乐人之乐、与民同乐)。_5(2016 娄底中考)“醉能同其乐”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_能体现出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_6(2016 吉林中考)作者用富有表现 力的语言描绘了“滁人”跟随太守出游的欢乐场景。请分析他们“从太守游而乐”的原因。_滁州百 姓爱戴太守,愿意跟随太守出游;太守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_7(2016 永州改编)“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_不仅在“山水之间” ,还寄托在“与民同乐”中。课文通过描写醉翁亭优美的环境和多姿的自然风光,以及太守

6、与民同乐的情景,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以及借纵情山水排遣由于被贬官而造成的郁闷之情。_8(2016 永州改编)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_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遇到一点困难就怨天尤人,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作者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心系百姓,与民同乐。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他这 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_9文章结尾说“太守醉也” ,这既是酒醉,也是心醉。联系文意,请你说说太守“心醉”的原因是什么。_原因是:滁人游(看到滁州的百姓快乐出游),太守宴(品尝到丰盛的山野盛餐),众宾欢(感受到随行宾客的尽情欢

7、乐)。_一、(2016 海南改编)阅读醉翁亭记 ,回答问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1)山间之朝暮也 朝:_早上(早晨)_(2)野芳发则幽香 芳:_香花_(3)杂然而前陈者 陈:_摆开(摆放、陈列)_(4)弈者胜 弈:_下棋_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1)故自号曰醉翁也 故:_所以_(2)饮少辄醉 辄:_就_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_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_(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_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 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_4文中作者反复描写“乐”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作答。_意在表现作者随遇

8、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同时也是为了表现作者治下政治清明的社会现实。_二、(2016 原创)阅读醉翁亭记三、四两段,回答问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临溪而渔 _钓鱼_(2)泉香而酒冽 _清澈_(3)苍颜白发 _脸色_(4)太守谓谁 _为,是_2用现代汉语翻译“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一句。_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_3选文中“人之乐”和“太守之乐”的“乐”分别具体指什么?_“人之乐”的“乐”指游人“从太守游”之乐。 “太守之乐”的“乐”指太守与民同乐,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_4文中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_抒发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