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平稳继承中求变 在立意转向中创新,海口市笫一中学 张德明,2013年全国高考政治海南卷试题分析与启示,交流提纲: 2013年全国高考政治海南卷试题分析与启示一、试卷构建总基调:在平稳继承中求变 二、试卷设计总特色:在立意转向中创新三、试卷中的瑕玼:值得商榷四、对高考备考的启示,一、试卷构建总基调:在平稳继承中求变,1、2013年全国高考政治海南卷与2011、2012年比较总体结构、各模块的具体赋分情况及其在总分值中的比例、非选择题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和试卷长度稳中有变。(具体情况见表一),表一,2、2012年全国高考政治海南卷与2010、2011年比较第1I卷各模块非选择题题型题量和分值分布
2、稳中有变。(具体情况见表二) 表二,3、2012年全国高考政治海南卷与2010、2011年比较考点分布稳中有变。(具体情况见表三) 表三,二、试卷设计总特色:在立意转向中创新,近年来,全国高考政治海南卷命题方向实现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生活立意与目标立意并重转变。2013年全国高考政治海南卷命制更加突出生活立意与目标立意。全卷以重大时事热点和现实生活为背景,以科学发展、民主民生和社会和谐为主题,以知识与技能考查为主钱,彰显过程与方法,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体现了新课改理念。,1、彰显生活立意: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高中思想政
3、治课程要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2013年全国高考政治海南卷的命制较好地凸显这一新课程理念。全卷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科学发展为主线,凸显生活立意目标立意并重的命题方向,试题围绕社会生活主题立足学生现实生活经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以学科知识为支撑,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参与现实生活的能力。,2、重视目标立意,实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1)知识支撑,彰显对“四项基本能力”的考査,2012年海南省政治科高考考试说明强调,政治学科考试要注重考查考生的政治学科的知识要素和运用能力,即考生对
4、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探究能力。今年全国高考政治海南卷的命制,充分彰显了这一考核目标与要求。,例如,2013海南卷第6题为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政府可采取多种手段。下列选项中,属于经济措施的有: 颁发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执照,推广高新技术运用 加大财政技改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 建立生物医药企业的行业标准,促进行业发展 制定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推动行业发展 A B C D 参考答案D,再如,2013海南卷第8题2013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对外贸易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高转变、从成本和价格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5、下列举措中体现这种转变的是: A企业增加成套设备出口 B企业拓展海外并购业务 C企业扩大海外投资规模 D企业加大海外上市融资力度 【答案】A,(2)创设情境,着力对思维过程和方法的考查,问题是启迪思维的起点,也是促进学习的前提和动力。优化学习方法,是拓展思维能力的途径。2013年全国高考政治海南卷试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优化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中产生新的思维力和创造力进而引导考生改进学习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化地学习 例如,2013海南卷23题辨析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规模越大越好。 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辨析。 【
6、答案】(略),(3)把握脉膊,重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査,把握时代脉膊,关注重大热点,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体现国家意志,是2013年全国高考政治海南卷的又一鲜明特色。 2013年全国高考政治海南卷以现实生活中的重大热点为背景,围绕科学发展、民主民生、社会稳定这一主题主线,选取的素材既有既有对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视,又有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对长效热点的持续关注,又有对时弊问题的直面正对;既有对国家决策的高度肯定,又有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领。有的是显性考查,有的是隐性考查;有的是宏观把握,有的是微观切入,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查了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彰显了学科价值。例如,(4)凸显创新,是命题立
7、意转向的核心,凸显创新,是命题立意转向的核心和最鲜明特色。试卷命制中凸显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具体情境中考查知识,把抽象理论知识的考查融入到具体情境的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第二,注重演绎思维,考查思维深度。例如,2013海南卷第8题历史上,海南曾因地处边陲而被视为“化外之地“;在明代,海南因航海和卫戍的需要而受到重视,被称为“南溟奇甸“。改革开放以后,海南地位空前提高。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下,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人民努力把海南建设成生态示范省、国际旅游岛。海南的发展历史揭示的哲学道理是: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部分的功能之和构成了整体功能,部分的发
8、展就是整体的发展 整体统率部分,部分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 A B C D【答案】D,第三,注重辩证思维,考查思辨力。例如:设置观点片面化或绝对化的选项(第23题和28题)。第四,重视跨模块综合,考查综合思维能力和思维广度。 例如第13题,既考查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又考查经济生活中科学发展观的知识。第五,重视思维含量大的概念性知识(基本概念、原理、理论),对易错的知识会重复考查。例如,2013年第1题和2012年第1-2题考查同一知识点:货币流通规律;2013年第20题和2012年第21题均考查同一知识点: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
9、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第六,答案逻辑思维具有全面性与深刻性,反映了语言组织的精妙与高超。例如,2013年第25题第(1) 问: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践行雷锋精神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答案】雷锋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激励着代又代人。践行雷锋精神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分)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述答案的组合先总后分,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论证,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含量大。通过对材料的概括提炼,归纳总结,形成结论:雷锋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激励着代又代人。(4分)践行雷锋精神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
10、分)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本题答案表述方式与以往有很大不同,没有用比较常见的“理论依据+具体分析”的表述方式,而是把理论观点与材料分析直接融合,十分简约地表述出来。答案第个层次要点,看似没有理论,但细细品味,发现每一句都有深刻的理论背景,都是基于理论的合理演绎。该题看起来简单,但极容易回答偏颇。答案第个层次要点源于材料,高于教材,我们要透彻体味、灵活运用这种表述方式。,3、引领课改方向,实现了教材载体、现实生活和课程理念的有机统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
11、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这就为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和高考命题改革指明了方向。2013年全国高考政治海南卷命题较好地贯彻了这一要求,对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大的引领作用。例如,2013海南卷第24题:材料(略)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两地政府推行的植树造林活动对政府权威产生的不同影响,并说明基层政府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力,树立自己的权威。(2)甲县和乙县在植树造林活动中都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成效殊异。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其成效殊异的原因。 【答案】(略),(2)甲县和乙县在植树造林活动中都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成效殊异。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其成
12、效殊异的原因。 【答案】(略),2013年全国高考政治海南卷第24题围绕“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这一主题,创设了以甲乙两地县政府推行的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活动由于种种原因,成效大为不同的情境,设计问题。试题以甲乙两地的“现状差异不同行为的不同影响效果举措并探究原因”为线索,分别从政治、哲学角度设置了三个问题。考生依据对材料的解读,按照题目要求,分析比较、辩证思维,寻求办法,探究原因,归纳得出结论,从而实现了对学生能力的综合考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套试卷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完美,2013年全国高考政治海南卷的命制也是如此。试卷中的不足值得商榷。1、同一套试卷中对知识点的考查有重复之嫌。例如,第
13、8题和第23题虽然两题考查的知识点各有侧重,但都涉及企业经营规模问题;还有第19题题肢、20题题肢、22题题肢,考查的知识点都涉及认识反复性中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2、由于知识点的考查有重复,考查的知识模块单元覆盖面不全。如对哲学第一单元为考查空白点。3、对书中有的知识点的考查有偏离教材重点的之嫌,如对世卫组织的考查。4、对核心主干知识点的考查过窄,不到考纲所列知识点10。,三、试卷中的瑕玼:值得商榷,四、对高考备考的启示,1、夯实基础。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转化与升华。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引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在知识的转化与升华上下功夫。 2、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针对高考试题引入新材料,创设新情景,突出对学科能力考查的这一特点,教师要引领学生关注热点问题,重视联系实际,在独立学习上下功夫,摒弃死记硬背,减少无效劳动。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思考、多反思、多总结。 3、多做高考真题,把握命题方向。高考命题考能力,能力培养需要载体,而最好的载体就是近年高考题。教师要引领学生通过高考真题学会与命题者“对话”,了解命题意图,把握命题方向;通过高考真题提升学科能力与素养。达到科学备考,高效备考的目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