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层团建工作探索: 基于组织发展的视角,团市委组织部:刘晓娜,团课主题的基本考虑,出发点:识大势,谋大事,管本行 立足点: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 讨论视角:组织管理的角度 讨论工具:组织诊断理论:是现代组织发展(OD)的主要步骤之一和技术之一组织健康、组织干预、组织发展,团课主题的基本考虑,基本定位:宏观微观结合聚焦基层团的建设工作 内容层次:注重思维,兼顾实务-“德”(方向,value)-“道”(思维,thought)-“术”(技能,skills),逻辑框架图,共青 团组织现状 (宏观层面),区域性 大团建格局 (中观层面),基层团组织 建设 (微观层面),共青 团组织现状 (宏观层面),共青团
2、组织的组织发展(宏观层面),寓言故事:鹰的重生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它的啄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飞翔十分吃力。,共青团组织的组织发展(宏观层面),寓言故事:它只有两种选择: 等死。或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150天漫长的操练。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 老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 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的拔出来。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
3、。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们便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 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飞翔。重新得力再过30年的岁月!,共青团组织的组织发展(宏观层面),鹰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我们(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的生命中,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困难的決定,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我们必须把旧的习惯,旧的传统拋弃,使我们可以重新飞翔。 改革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方式,共青团组织的组织发展(宏观层面),新情况和新要求 党建对团的基础建设提出新要求 团的事业发展对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新要求 青年群体变化对团的基础组织建设提出新要求,共青团组织的组织发展(宏观层面),团的十六大核心观点之一:共青团的根本职责党的要求和青年
4、的使命始终决定着共青团的光荣职责。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团结带领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是共青团的根本职责所在。为此,我们讨论问题、开展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共青团的根本职能来进行。,共青团组织的组织发展(宏观层面),分析问题: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共青团工作和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一是针对社会组织形式多样、青年流动加快以及部分基层团组织不健全和软弱涣散的现状,如何实现对团员青年的广泛联系和有效覆盖,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是面对社会思想深刻变化、青年思想更加活跃的情况,如何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引
5、导,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刻地融入青年思想之中。,团十六大关于基层团建的思想,三是在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功能深化、社会组织兴起的背景下,如何找准服务青年的切入点,提高服务青年的能力。 四是面对青少年权益意识增强、维权需求增多的情况,如何从青少年普遍性的维权诉求入手,更好地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团十六大关于基层团建的思想,五是随着信息化对青年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影响日益深刻,如何运用网络手段创新工作方式,通过网络引导和服务青年,提高团的组织和动员能力。 六是针对少数团干部中存在的工作浮躁、工作不够深入、有短期行为的现象,如何加强培养锻炼,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作风扎实、本领过硬的团干
6、部队伍。,团十六大关于基层团建的思想,逻辑框架图,团 组织,团的根本职责,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主要问题,资源整合,组织变革,履行共青团的根本职责,增强共青团组织凝聚力,制度建设,文化培育,形成工作项目,适应性不够,竞争性不够,品牌性不够,群众性不够,组织诊断(挑战),组织变革,组织保证,提高柔性,加强民主,改进传播,提升能力,共青团组织的组织发展(宏观层面),组织的适应性 环境哲学论: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系统进化论:一个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组织适应性是生存的基本要求; 达尔文进化论的启示 动态流动的团员队伍与静态机械的组织形态 团组织的柔性,青年 群
7、体 需求,服务领域,服务对象,党政领域,社会领域,市场领域,青年服务组织群,提出问题,青年服务行业中共青团组织如何体现自己的竞争能力?,形成青年服务行业,组织的竞争性,共青团组织的组织发展(宏观层面),共青团组织的组织发展(宏观层面),组织的品牌性 组织在青年心目中的形象和定位 组织在青年中的影响力 组织在青年中的认知程度:共青团服务青年 共青团组织的传播系统,共青团组织的组织发展(宏观层面),组织的群众性: 共青团组织的性质:先进性和群众性; 团内民主的能量; 共青团的生活化; 团徽的尴尬,共青团组织的组织发展(宏观层面),我们的对策就是:积极构建同心多层的组织体系,针对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的
8、不同特点,积极探索组织凝聚的系统性、整体化和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围绕一个核心:建设一个又凝聚的共青团 实现两个目标:巩固传统领域团建,有效激发活力;创新新兴领域团建,切实扩大有效覆盖 把握三个重点:强基础、求创新、建保障,共青团组织的组织发展(宏观层面),具体举措: 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党建带团建”新发展 围绕“活力“强基础,夯实传统领域团建,有效活跃基层 围绕“覆盖”求创新,探索新兴领域团建,有效覆盖青年 围绕“有效”建保障,完善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保障措施,共青团组织的组织发展(宏观层面),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党建带团建”新发展 (1)解放思想,拓展团建新思路 (2)争取党
9、政重视,推动“党建带团建”工作的有形化 (3)思想建设上,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团组织 (4)在组织建设上,用基层党建新要求指导团的基层组织建设 (5)在制度建设上,用党内民主的新要求指导团内民主建设,共青团组织的组织发展(宏观层面),围绕“活力“强基础,夯实传统领域团建,有效活跃基层 (1)开展以团组织的基本规范和基础团务为主要内容的“双基达标”达标活动 (2)以“争红旗、创特色”和“结对共建”为载体,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3)以“一团一品”建设为重点,增强基层团支部活力 (4)加强各级团的委员会和常委会建设 (5)分类指导抓好传统领域团建创新 城市社区,推进街道团工委向社区团工委转制
10、 农村,实施“强镇固村”计划 在大中学,一手抓巩固班级团支部、一手抓多重覆盖学生 在青工领域,推进网格化团建试点,共青团组织的组织发展(宏观层面),围绕“覆盖”求创新,探索新兴领域团建,有效覆盖青年 (1)依托党建、工建优势,加强“党群互动”。 (2)依托社区共享资源整合力量,开展“区域联动” (3)针对管办分离、政企分开的新情况,实施行业牵动 (4)针对各类青年民间组织和青年社团蓬勃发展,推进探索辐射式管理模式探索枢纽式管理模式,共青团组织的组织发展(宏观层面),围绕“有效”建保障,完善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保障措施 (1)加强与职能部门沟通 (2)依托12355公共服务平台 (3)积极吸引
11、社会资源,共青 团组织现状 (宏观层面),区域性 大团建格局,基层团组织 建设 (微观层面),区域性 大团建格局 (中观层面),区域性大团建格局与基层团工作(中观层面),区域性大团建格局的基本涵义 区域的概念:范围和层次 大团建的理念:共享、联动、协同 大团建的目标 大团建的关键:组织创新、工作创新、组织创新,构建区域性大团建格局的原始动力: 从参与大团建的主体角度 从共青团整体发展的角度 从组织凝聚全覆盖的角度 从共青团工作项目的角度 从工作的效率和效能的角度,区域性大团建格局与基层团工作(中观层面),区域性大团建格局中团建主体特性: 合作性 独立性 持续性条块的结合: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
12、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区域性大团建格局与基层团工作(中观层面),区域性大团建格局中团建主体,区域性大团建格局与基层团工作(中观层面),以一个街道为区域范围为例,企业,机关,社区,学校,基层,区域性大团建格局与基层团工作(中观层面),基层共青团工作的方位: 各领域制度改革; 基层青年的变化; 共青团组织发展;我们的团建对策: 对内:搞好内部的基础建设、组织管理 对外:就是要在区域性大团建工作格局中寻求自身发展,基层团组织参与区域性大团建格局 溢出效应:在区域性大团建中体现作为 吸收效应:在区域性大团建中吸取营养,区域性大团建格局与基层团工作(中观层面),基层团组织参与区域性大团建的基本措施 工作项
13、目合作:合作项目选择、合作的环节 工作资源共享:信息、场地、服务 组织建设联动:团委组成、团员管理等,区域性大团建格局与基层团工作(中观层面),基层参与区域性大团建格局的要求 体现开放性:主动融入社区,主动联系社区 重视关系管理:区域性大团建合作关系的建立中既要注重“硬” 的一面,比如签订协议,合作规则等;又要注重“软”的一面,注重合作、交互、学习和情感培养。,区域性大团建格局与基层团工作(中观层面),共青 团组织现状 (宏观层面),区域性 大团建格局 (中观层面),基层团组织 建设,基层 团组织建设 (微观层面),基层团建的要求,团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基层团建的思想和要求: 基层组织建设决定着共
14、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 全团要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下大力气抓好基层组织建设。越是团的领导机关,越要高度重视基层建设。 要注意到一个组织的总体功能在不同层级有不同要求,准确把握团的各级组织在履行职责中的工作侧重点,基层组织要特别强调对青年的吸引和凝聚。 要充分认识经济社会变革对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的挑战,本着走进青年的要求,大胆探索和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方式不断扩大组织覆盖面,增强组织活力。 团的组织网络要覆盖到全体青年;团的工作和活动要影响全体青年,逻辑框架图,基本定义 讨论的对象 说明重要性,团组织,地区青年状况,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组织服务 对外:战斗力,
15、主要问题,组织设置,干部培养,基层团组织定位,组织诊断,确定目标职能,具体职能,信息平台,建设平台,地区基层团组织建设,组织管理 对内:凝聚力,制度建设,形成项目,资源平台,阵地建设,团员教育,制定工作目标,明确职能,开发项目,体现作为,基层团的工作地位,讨论聚焦:地区基层团组织(团委、团总支、团支部) 基层团组织的概念工厂、商店、学校、机关、街道、合作社、农(林、牧)场、乡、镇、村和其他基层单位团的委员会、总支部、支部是团的基层组织,是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地区基层工作地位,地区基层团组织在地区共青团工作中的地位共青团是金字塔式的科层制组织体系,基层团组织处在最底层;-基层团组织处在共
16、青团与青年的边界上,决定着共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基层团组织是共青团履行根本职能、实现总体功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团的全部活力的根本标志 地区基层团组织是前沿阵地战斗力 地区基层团组织是组织细胞凝聚力 地区基层团组织是显示终端成效体现 基本原则: “基层第一”思想,全团抓团建、团建抓基层; 坚持“工作到支部、全团抓落实”的工作方针 讨论视角:组织管理的角度,地区团支部的组织诊断,分析问题:形势变化要求每一个共青团干部必须思考(1)激烈的环境变化对地区系统共青团组织的深刻影响和带来的生存危机?(适应性)(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共青团在地区这个小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的基本价值在于
17、什么?(合理性)(3)重新审视地区共青团组织与地区、共青团的关系。(建团思想的变革)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必将带来对共青团组织自身发展和基本工作原则的思考。,导致部分地区基层团组织: 适应性不够(环境变化) 影响力不够(面向社会) 战斗力不够(面向地区) 凝聚力不够(面向青年),地区基层团组织的问题,地区基层团组织的建设,导致地区基层团组织目前状况的原因比较多 聚焦基层团组织(团委、团总支、团支部)自身管理和运作,要解决以下问题(1)地区基层团组织的目标(2)地区基层团组织的职能定位(对内、对外) 地区基层团组织对外如何服务地区基层团组织内部如何管理(3)地区基层团组织职能的具体化(4)地区基
18、层团组织工作平台和支撑,地区基层团组织的现实职能是什么? 地区基层团组织的对外职能:通过组织服务,为地区的利益,所在社区(社会)的发展,地区青年的利益服务; 地区基层团组织的对内职能:通过组织管理,提高团员、基层团组织、支委、团委凝聚力; 地区基层团组织职能实施载体: 对外职能主要通过各种工作项目(基层工作) 对内职能主要通过各项建设管理(组织建设),地区基层团组织的职能定位,核心问题:职能的明确性(固化工作) 了解地区基层发展趋势 从地区基层整体职能中明确一部分职能 团组织在地区基层价值链中的作用 职能的延伸性 职能要符合需求 履职关键:项目开发与孕育品牌目的:承担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核心能
19、力),地区基层团组织的服务职能(对外),履职关键:项目开发 项目内涵、内容、形式 项目的针对性:比如,青年调研,符合地区和青年要求 项目的品牌和特色(一团一品) 履职关键:品牌建设 制度化、系统化安排 合理定位、有效传播,地区基层团组织的服务职能(对外),职能纬度,服务社会,服务地区发展,服务团员 (团干部)发展,职能,社会公德、公益,地区形象,地区文化,地区人力资源,非正式组织,团员的交友,团员的婚恋,团员能力提高,团员维权服务,志愿服务,设计项目,共青团号,教育、培训、素质拓展,提供信息、帮助,文化活动、价值观,组织服务对象,岗位建功活动,青年文娱活动,集体婚礼等,各种青年团体,多重纬度各
20、种具体 工作项目,地区基层团组织的服务职能(对外),职能实现:项目管理 项目的创意 项目的计划 项目的组织 项目的实施 项目的经费 项目的人员与团队建设 项目的控制,地区基层团组织的服务职能(对外),地区基层团组织的管理职能(对内),内部职能是完成外部职能的基础对内的主要职能: 组织设置(骨架) 民主建设(血液) 团员管理(细胞) 干部建设(心脏),地区基层团组织的管理职能(对内),对内职能:组织设置(骨架) 目的:有效联系、有效覆盖组织是骨架,决定了组织的运作机制,目的是使组织功能更有效发挥,主要解决四个问题: 组织形态 设置方式 管理模式 进入模式,地区基层团组织的管理职能(对内),组织设
21、置的原则 基层单位要根据团的工作需要和团章规定的团员人数建立基层组织。 基层组织设置,要本着有利于正常开展团的各项活动;有利于加强对团员的教育和管理;有利于团的积极分子培养和团员发展;有利于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使得团的组织设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结构和青年构成变化相一致,地区基层团组织的管理职能(对内),可以与行政区域或组织对应,也可以打破行政区域和组织的界限,实行条块结合,允许多种形式并存 新建和改建的基层组织要及时明确与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的隶属关系,保证党组织对团组织的领导和团的系统管理。 积极推进团组织参与地区民主决策管理,人力资源培养,地区文化建设的有效机制,探索符
22、合地区管理模式的组织设置形式,地区基层团组织的管理职能(对内),组织形态:组织呈现的状态 结构形态:有效覆盖,有效联系 功能形态:俱乐部;读书会;足球队;一份刊物; 有机形态: 基于工作项目的; 基于产业链的; 基于区域合作的; 基于功能区的,地区基层团组织的管理职能(对内),设置方式: 独立式、联合式、挂靠式、派入式、统建式 单位建团、区域建团、行业建团 生产型地区:工业园区 商业性地区:城市中心区 地区价值链的不同环节 网络型地区:商业银行,连锁点 零售型地区 窗口型地区(服务行业),地区基层团组织的管理职能(对内),管理模式:区域关系、资产关系、行业关系、青年关系 属地管理 行业管理 协
23、会管理 属条管理 园区管理 部门管理 挂靠管理,地区基层团组织的管理职能(对内),进入(渗透式)模式: 责任制 主动出击:群众工作能力 社会化工作 依托党建 依托工会 公益身份 突破点(非正式组织),地区基层团组织的管理职能(对内),值得注意的问题: 组织建设不是目的,功能发挥是目的 功能发挥正常 与青年联系紧密 效能效率高 灵活性和有机化 流动性组织与团籍管理的矛盾,地区基层团组织的组织管理,对内职能:民主建设(血液) 民主是共青团的生命力,是群众组织的重要体现 (1)尊重团员主体地位 (2)团代表任期制 (3)推进团务公开 (4)完善团的代表大会制度:集中换届等 (5)加强团的委员会建设
24、(6)改革团内选举制度:公推直选、提名制度、差额率,地区基层团组织的组织管理,对内职能:团员教育管理(细胞) 团员管理、教育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工程 抓基层组织建设,关键落实到基层基层团组织,落实到每个团员,团支部的团员管理,1、团员登记(认真、及时、准确;团员管理的基础) 每半年整理一次,并上报上级团组织 团员登记工作:团员登记本;团籍管理(团员证) 要求认真(组织委员)、及时(录入流出)、准确 摸清家底(团员统计数据的利用) 工作资源的来源之一 了解青年的状况 潜在的发展对象;离团团员;潜在的工作骨干 沟通基础; 有利于职业发展,团支部的团员管理,2、团员发展(决定着组织存在的基础) 制定
25、计划(招募计划、政治宣言) 入团条件 培养措施 入团程序:申请、介绍、情况、支部大会 政治契约、心理契约、组织承诺(信仰) 团员发展模式(国外、国内) 组织扩张(工作、影响) 组织合理规模,团支部的团员管理,3、团员离团仪式(团的印记加深和情感延续) 离团谈话 离团纪念 离团仪式 离团手续 仪式教育、工作财富 资源纽带(历任团支部书记),团支部的团员管理,4、团员教育(修炼):团员身份的本质体现 团员教育目的:增强团员意识 (归属感、忠诚感、信任感、荣誉感、成就感) 团员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综合能力提高 团员教育形式:组织生活(三会两制一课);团日活动;民主生活;团课报告;读书活动;参观考
26、察;会议宣讲;社会实践 团员教育改革方向:生活化;实践化;渗透性;传播方式讨论:团员身份的麻痹,团支部的团员管理,5、奖励与处分工作 团的奖励:通报表扬与授予荣誉称号个人荣誉称号:新长征突击手(优秀青年、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和青年岗位能手;集体荣誉称号:新长征突击队 团的处分: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团内职务、留团察看、开除团籍,团支部的团员管理,6、团费管理 团费收缴; 团费支出; 团的费用筹集(明确来源、项目营销、资源整合)-筹资的本领-财务的概念-组织运作的理解,地区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平台:资源整合,资源的纵向和横向不均 (资源永远是有限的): 地区团支部的资源整合:开放、联动、协同、共享
27、无作为与难作为之间的关系,物质资源 阵地资源:区域性大团建工作思路 关系资源 信息资源:充分利用信息 中国共青团、上海青年电子社区、城市青年网,地区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平台:资源整合,基层团组织资源的可能来源: 来自团市委; 来自集团团委; 来自本单位党政支持; 来自本单位; 来自成员的资源 来自青年活动的收费项目,地区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平台:资源整合,基层团委书记岗位需要付出什么,基层团委书记岗位特征: 岗位定位:一个团队组织管理者 岗位要求(宏观): 忠诚党的事业 热爱团的岗位 竭诚服务青年 岗位期望:在服务青年的同时,提升自身核心能力,基层团委书记岗位需要什么,大局观念:如何看待形势(大局观) 群众观念:如何看待青年(青年观) 调研能力 项目运作能力 沟通能力 决策能力 宣传能力 团队管理能力,基层团委书记岗位能够获得什么,基层团委岗位上你能获得什么: 管理者的经验 与基层领导交流的机会 展示自身的舞台 与其他职能部门的联系 企业朋友 一颗年轻的心 与其他团组织交流、参与培训的机会,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以最大决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