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口整顿表填表说明.ppt

上传人:oil007 文档编号:3494179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口整顿表填表说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口整顿表填表说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口整顿表填表说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口整顿表填表说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口整顿表填表说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北京市第六次人口普查 户口整顿表填表说明,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 2010年6月,主要内容,户口整顿表概况户口整顿表填表说明,户口整顿表概况,户口 整顿表 (15张),核对数据资料表 3种,登记表4种,统计表8种,按表的种类分,户口整顿表概况,是普查员入户核对户口的依据。入户核对户口时,在已有的户籍人口、暂住人口、境外人员数据资料表的基础上,通过核对资料,在空白项内填写相关项目。,核对数据 资料表 3种,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 (表1),暂住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 (表3),境外人员核对数据资料表 (表5),户口整顿表概况,普查员在入户核对户口时,通过询问了解,对新发现的人户分离人口、暂住

2、人口、境外人口、应落未落户口等人员相关情况进行填表登记。,登记表 4种,暂住人口登记表(表4),境外人员登记表(表6),废弃地址及空挂户口情况登记表 (表15),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未落 户口人员登记表(表2),户口整顿表概况,统计表 8种,用于对各类核对数据资料表、登记表相关数据的统计汇总。各类汇总表由各级人口普查机构按照要求,逐级进行汇总并上报。,户籍人口 与应销 未销户口 人员情况 统计表 (表7),人户分离 与应落 未落户口 人员情况 统计表 (表8),暂住人口 情况 统计表 (表10),境外人员 情况 统计表 (表11),户口整顿 各类人口 解决情况 统计表 (表9),户口登记

3、 项目变更 更正情况 统计表 (表12),户口整顿 工作情况 统计表 之一 (表13),户口整顿 工作情况 统计表 之二 (表14),户口整顿表概况,普 查 员 填 写,入户 填写,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表1),境外人员核对数据资料表(表5),汇总表,核对填写,询问填写,暂住人口数据资料核对表(表3),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 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表2),暂住人口登记表(表4),境外人员登记表(表6),户籍人口与应销未销户口人员情况统计表(表7),人户分离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情况统计表(表8),暂住人口情况统计表(表10),境外人员情况统计表(表11),户口整顿表概况,有 户 口,本市 户口

4、,外省市 户口,人户一致 人口,人户分离 人口,应销未销 户口人员,户籍人口核对 数据资料表(表1),户籍人口与应销未销户口 人员情况统计表(表7),有户无人,有人无户,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 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表2),人户分离与应落未落户口 人员情况统计表(表8),暂住人口,暂住人口数据资料核对表(表3),暂住人口登记表(表4),暂住人口情况统计表(表10),户口整顿表概况,无 户 口,本市应落未落户口人员,暂住人口中无户口人员,境外及港澳台人员,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 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表2),人户分离与应落未落户口 人员情况统计表(表8),暂住人口数据资料核对表(表3),暂住

5、人口登记表(表4),暂住人口情况统计表(表10),境外人员核对数据资料表(表5),境外人员登记表(表6),境外人员情况统计表(表11),户口整顿表概况,派出所填写,乡、镇、街道人普办 填写,户口整顿各类人口解决情况统计表(表9),户口登记项目变更更正情况统计表(表12),户口整顿工作情况统计表之二(表14),废弃地址及空挂户口情况登记表(表15),户口整顿工作情况统计表之一(表13),填表说明,(一)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表1),填表说明,由派出所从系统导出 只核对,无需填写,填表说明,(一)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表1)户口整顿的基础资料表之一 第2-7项由公安机关从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中导

6、出。 以居(村)委会为单位,逐人打印名单,为普查员入户核对户口提供依据。 表中其余项目由普查员在入户时询问填写。,填表说明,(一)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表1)1.第1项户号:普查员根据入户情况自行编写顺序号,目的是区分居住在同一户内填写在不同表格内的人口情况。同一地址涉及2户及2户以上的,分别进行编号。 2.第8项人户一致:普查员在入户核对户口时,通过询问和查阅本户居民户口簿,确认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以下简称)中提供的人员名单户口登记在本户,人也居住在本户的,在此项中画“”。后边的项目均不填写。,填表说明,(一)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表1)3.第9、10、11、12、13项:普查员通过

7、核对户口,确认(表1)中提供的人员名单虽然户口登记在本户,但人不在本户居住,据情填写“离开本普查小区时间”和“现居住地”,在9-12项相应的栏内画“”。非整户户在人不在的,必须选填9-12项,不得填写第13项。,填表说明,(一)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表1)离开本普查小区时间:2010年5月1日前,不包括5月1日;2010年5月1日后,包括5月1日。以下表内涉及类似时间的,均按此标准填写。 第13项未查找到去向:整户户在人不在的,通过多方努力,仍无法查清其“离开本普查小区时间”和“现居住地”的,在此栏内画“”。,填表说明,(一)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表1)4.第14项应销未销户口原因:按照有

8、关户籍管理规定,死亡、出国(境)定居或加入外国籍、参军等应注销户口。普查员经了解或入户询问,确认表中提供的人员名单中,有属于上述应注销户口的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此项。应销未销户口原因序号:死亡未销 出国(境)定居或加入外国籍未销 参军未销 其他原因未销。,填表说明,(一)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表1)5.入户核对户口时,发现(表1)打印的名单与本户居民户口簿上打印的名单不一致时,要详细进行询问。(表1)上有,而居民户口簿上没有的人,要在(表1)备注栏内详细记载该人的情况;居民户口簿上有,而(表1)上没有的人,要在空表内(自备)填写该人的相关项目,之后与派出所进行核对确认。,填表说明,(二)人

9、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表2),填表说明,全部项目由普查员入户时填写,跨小区的人户分离,本乡镇街道内的 人户分离,跨乡镇街道的 人户分离,所有人都填写,填表说明,(二)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表2) 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人口:指具有本市户籍的人口,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普查小区(此次人口普查按照建筑物、人口数量划分的小区),到本普查小区居住的人口。 应落未落户口人员:指应该在本市落户,但因各种原因尚未落上户口的人员。 人户分离人口和应落未落户口人员均应填写此表1-6项。同时,人户分离人口还应填写7-14项,应落未落户口人员应填写15-16项。,填表说明,(二)

10、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表2) 1.第1项户号:同(表1)填写方法。 2.第2项本户住址:填写本户住址的具体门牌号。农村没有门牌号的,要写清具体方位,以便查找。此项只填写XX街巷(胡同)XX号、XX小区XX楼XX单元XXX号。,填表说明,(二)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表2)3. 第3项与户主关系:整户人户分离或应落未落户口的,在户内指定1人做户主,其他人员填写与户主的关系。非整户分离或应落未落户口的,填写与本户户籍人口户主的关系。与户主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配偶、子女、父母、岳父母或公婆、祖父母、媳婿、兄弟姐妹、其他亲属、非亲属等。,填表说明,(二)人

11、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表2)4.第6项户口性质:人户分离人口,按照其居民户口簿登记的性质填写;出生未落户的,父母户口性质一致的,随父母填写农业或非农业,父母户口性质不一致的,根据本人或父母意见填写农业或非农业;持证未落户的,按照原来户口性质填写。,填表说明,(二)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表2)5.第7项户口在本居村委会其他普查小区:人住本户,户口在本居村委会其他普查小区的,填写本表1-7项,第7项依据实际情况在栏内画“”。 6.第8、9项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其他居村委会: 人住本户,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其他居村委会的, 填写1-6项、8-9项,第8、9项依据

12、实际情况在相应栏内画“”。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同(表1)填写标准。,填表说明,(二)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表2)7.第10-14项,户口在本区县其他乡镇街道及其他区县的,填写1-6项、10-14项。 第10、11项户口登记地址:依据本人的实际情况在相应栏内画“”。 第12项公民身份号码:填写人户分离人口居民身份证上的公民身份号码。,填表说明,(二)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表2)第13项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填写人户分离人口第一次离开户口登记地的时间。离开户口登记地后又在其他地区居住过的,仍按第一次离开户口登记地的时间计算。离开户口登记地具体时间填写序

13、号:半年以下(不包括半年) 半年至三年(包括半年,不包括3年) 三年以上(包括3年)。,填表说明,(二)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表2)第14项没迁户口原因:填写人户分离人口没有迁户口的主要原因,涉及到两项及以上原因的,按主要原因选其中一项。没迁户口原因填写序号:市内多处住房 为上学就业 租借房 住小产权房和违章建筑 住房手续不全 无原因不愿意迁户口 婚姻嫁娶 照顾亲属 其他。,填表说明,(二)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表2)8.第15-16项应落未落户口人员填写。第15项出生日期:填写应落未落户口人员本人的实际出生日期。手持证件上有出生日期的,按证件上

14、的出生日期填写,证件上没有出生日期的,根据本人申报情况填写。,填表说明,(二)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表2)第16项应落未落户口类型:有证件的,按照本人手持证件类型填写,没有证件的按照本人申报类型填写。应落未落户口类型填写序号:持出生证未申报 违反计生政策 其他出生未落户(包括捡拾、抱养小孩)持迁移证、准迁证 持释放证 持复员转业证 持护照 其他。,填表说明,(三)暂住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表3),填表说明,由派出所从系统导出 只核对,无需填写,普查员入户 询问、填写,填表说明,(三)暂住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表3)1.第1项户号 :同(表1)填写方法。 2.第2-7项由公安

15、部门提供,普查员入户核实实际情况。 3.第8项联系电话:由普查员入户了解并填写。,填表说明,(三)暂住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表3)4.第9、10项离开户口所在地时间:由普查员入户核对,依据实际情况在相应栏内画“”。填写标准同(表1)。 5.第11项已离开此居住地:由普查员入户了解情况,数据资料中有,但实际已离开的人员在栏内画“”。,填表说明,(四)暂住人口登记表(表4),填表说明,全部项目由普查员入户时填写,填表说明,(四)暂住人口登记表(表4) 1.本表只登记无本市常住户口,从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来京的人员(不含港、澳、台同胞和华侨)情况。 2.第1项户号:同(表1)填写方法。 3.第2项暂

16、住地详址:填写暂住人口实际居住地的详细地址;地址不详或没有门牌号的,要注明房屋的具体地点和方位,以便查找。,填表说明,(四)暂住人口登记表(表4)4.第5项公民身份号码:填写暂住人口居民身份证上的公民身份号码;未落常住户口无公民身份号码的人员,在栏内填写出生日期。 5、第8项现服务处所:填写暂住人口现从业单位的具体名称;从事个体经营的填“个体经商”;无职业的填“无业”。 6.第9项户口所在省市县:填写暂住人口户籍所在地省、市(市辖区)、县名称;从未申报常住户口的,填写“无户口”。,填表说明,(四)暂住人口登记表(表4) 7.第10、11项离开户口所在地时间:由普查员入户了解情况,并在相应栏内画

17、“”;暂住人口中无户口人员,按照实际来京时间在相应栏内画“”;出生并一直在北京居住的,按照出生时间在相应栏内画“”。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同(表1)填写标准。 8.第12项联系电话:由普查员入户了解情况填写。 9.第13项房主姓名:由普查员入户了解情况填写。,填表说明,(五)境外人员核对数据资料表(表5),填表说明,由派出所从系统导出 只核对,无需填写,由普查员入户 时填写,填表说明,(五)境外人员核对数据资料表(表5)1.本表2-12项由公安机关提供。 2.第1项户号:同(表1)填写方法。 3.第13项是否一致:一致的在栏内画“”,不一致的空出,立即将情况报告社区居家委会,次日由居家委会统一上

18、报属地派出所。,填表说明,(六)境外人员登记表(表6),填写说明,全部项目由普查员入户时填写,填表说明,(六)境外人员登记表(表6) 1.此表采集新发现未办理住宿登记境外人员信息。 2.第1项户号:同(表1)填写方法。 3.第2、3项姓名、性别依照境外人员证件信息如实填写。 4.第4项国家/地区:香港居民填写中国香港,澳门居民写中国澳门,台湾同胞填写中国台湾;外国人按国籍如实填写。,填表说明,(六)境外人员登记表(表6)5.第5项证件号码:依照境外人员证件信息如实填写。外籍人员护照号码为字母和数字混编;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号码为H/M+数字;新版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号码为10位阿拉伯数字(

19、即8位台胞证终身号+2位签发次数)、旧版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号码为即8位台胞证终身号+签发次数+签发机关,如8800271702(B)。,填表说明,(六)境外人员登记表(表6)6.第6项签证(注)类别:外国人签证分为居留许可(R)和12种常见签证类别:访问(F)、旅游(L)、学习(X)、职业(Z)、过境(G)、乘务(C)、常驻记者(J-1)、临时记者(J-2)、定居(D)、外交(W)、免签(M)、公务(U);永久居留人员签证类别为“绿卡”;港澳居民无签注,为“免办签证”;台湾居民签注分“多次入出境有效、一次入出境有效和居留签注”三种。,填表说明,(六)境外人员登记表(表6)7.第8项住宿详细

20、地址按实际居住地址填写,采集到XX楼X单元XXXX号。 8.第9项房主联系电话尽量采集。 9.信息采集完毕后,向境外人员(外交人员及家属除外)发放宣传册,告知其尽快去属地派出所办理临时住宿登记;同时及时将情况汇总到居家委会,次日由居家委会统一反馈属地派出所。,填表说明,(七)废弃地址及空挂户口情况登记表(表15),填表说明,(七)废弃地址及空挂户口情况登记表(表15) 废弃地址:指街巷(村)成片拆迁改造,原有建筑物和地名已不存在,但在原地址上仍保留有户口的地址。 1.派出所在户口整顿工作中,对原有废弃地址及空挂户口要进行认真清理,对现有的废弃地址及空挂户口情况进行审核确认,确认后逐街巷、逐村进

21、行填表登记。 2.一条街巷、小区涉及两个派出所管辖的,应分别按各自管辖范围进行登记。 3.本表由派出所填写并留存。,填表说明,统计表以下各种统计表,应根据相应的数据资料表、登记表的内容,分别进行统计汇总,并与登记表的有关数字相一致。,填表说明,(八)户籍人口与应销未销户口人员情况统计表(表7),填表说明,1-3项,全部数据来源于表1,第5项,第7项,第8项,第9.10.13项,第14项,填表说明,(八)户籍人口与应销未销户口人员情况统计表(表7) 1.本表数据来源于户籍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表1) 2.第1项地区:本表以普查小区为单位填写,居村委会、乡镇街道、区县、市汇总时,开列到下一级单位。

22、3.第2项户数:(表1)第3项 “与户主关系”项填写为“户主”的合计数。,填表说明,(八)户籍人口与应销未销户口人员情况统计表(表7)4.第3-5项人数:(表1)第5项 “性别”项的分类合计数, 包括应销未销户口尚未注销户口的人数,不包括应销未销已注销户口的人数(解决数)。 户在人不在的户数、人数,应计算在户籍人口总户数、总人数中。 5.第6项其中农业人口数:(表1)第7项“户口性质”项中为“农业人口”的合计数。,填表说明,(八)户籍人口与应销未销户口人员情况统计表(表7)6.“户数”、“人数”均为本地区户口整顿后的户籍人口数。核对户口时间截止到9月15日,报表统计数据截止时间为9月20日晚6

23、点派出所综合信息系统中的户籍人口时点数据。报表中的户籍人口户数、人数、男、女、农业人口数应与派出所综合系统中相应时点的人口数据一致,不一致的要查明原因,写出书面说明。,填表说明,(八)户籍人口与应销未销户口人员情况统计表(表7)7.第7-8项人户一致情况: 第7项户数:(表1)第8项“人户一致”项画“”且第3项“与户主关系”项是户主的合计数。 第8项人数:(表1)第8项“人户一致”项画“”的合计数。,填表说明,(八)户籍人口与应销未销户口人员情况统计表(表7)8.第9-10项户在人不在人口情况: 第9项合计:(表1)第9、10项(或11、12项)项画“”的+13项画“的合计数。9项+10项画“

24、”的合计数必须等于11项+12项画“”的合计数。 第10项其中未查找到去向:(表1)第13项“未查找到去向”项画“”的合计数。 9.第11-15项应销未销户口人员情况:(表1)第14项“应销未销户口原因”项填写不同序号的分类合计数。,填表说明,(九)人户分离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情况统计表(表8),填表说明,全部数据来源于表2,第5项,第7项,8-9项,第12项,第13项,第14项,10-11项,第16和6项,第16项,填表说明,(九)人户分离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情况统计表(表8) 1.本表数据来源于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登记表(以下简称)。 2.第1项地区:本表以普查小区为单位填写

25、,居村委会、乡镇街道、区县、市汇总时,开列到下一级单位。 3.第2-4项合计、男、女:(表2)第5项 “性别”项中为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人口的分类合计数。,填表说明,(九)人户分离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情况统计表(表8) 4.第5项户口在本居村委会其他普查小区人数:(表2)第7项“户口在本居村委会其他普查小区”项画“”的合计数。 5.第6项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其他居村委会人数: (表2)第8、9项“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其他居村委会,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项画“”的合计数。,填表说明,(九)人户分离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情况统计表(表8)6.第7项户口在本区县其他乡镇街道及其他区县人数小计:(表2)第12项填写“公民

26、身份号码”项人数的合计数。 7.第8-10项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表2)第13项“离开户口登记地时间”项填写为不同序号的分类合计数。 8.第11-19项没迁户口原因:(表2)第14项“没迁户口原因”项填写为不同序号的分类合计数。,填表说明,(九)人户分离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情况统计表(表8) 9.第20-21项户口登记地址:(表2)第10、11项“户口登记地址”中分别为“本区县其他乡镇街道”、“其他区县”项画“”的合计数。,填表说明,(九)人户分离与应落未落户口人员情况统计表(表8)10.第22、24、25项应落未落户口人员情况合计、男、女:(表2)第16项填写为“应落未落户口类型”项,且根据“

27、性别”项填写内容的分类合计数。 第23项其中农业人口:(表2)第16项填写 “应落未落户口类型”且第6项“户口性质”项填写为农业人口的合计数。 11.第26-33项应落未落户口类型:(表2)第16项“应落未落户口类型”项填写为不同序号的分类合计数。,填表说明,(十)户口整顿各类人口解决情况统计表(表9),填表说明,数据来源于派出所日常工作积累和表15,派出所日常工作积累,表15的5-6项,表15的3-4项,表15第1项,填表说明,(十)户口整顿各类人口解决情况统计表(表9)1.本表数据来源于普查员入户核对户口发现的问题、废弃地址及空挂户口情况登记表(以下简称)以及户口整顿期间派出所对日常户政工

28、作的积累数。 2.第1项地区:本表以派出所为单位填写,区县、市汇总时,开列到下一级单位。,填表说明,(十)户口整顿各类人口解决情况统计表(表9)3.第2项重登重统人数:填写通过入户核对户口发现的因出生、迁入重登重统等原因造成的户籍人口人头差错数。 4.第3项重登重统解决人数:通过户口整顿,对发现的重登重统人头差错解决人数。 5.第4项漏登漏统人数:填写通过入户核对户口发现的因死亡、迁出漏登漏统以及因计算机系统升级改造漏登漏统等原因造成的户籍人口人头差错数。,填表说明,(十)户口整顿各类人口解决情况统计表(表9)6.第5项漏登漏统解决人数:通过户口整顿,对发现的漏登漏统人头差错解决人数。 重登重

29、统人数、漏登漏统人数数据来源于普查员入户核对户口时发现的数据资料表提供的名单与居民户口簿上登记的人员不一致的情况。 7.第6项户在人不在人口解决人数:填写户口整顿期间通过宣传动员,人户分离户在人不在人口已将户口迁移到现住地(迁出)人数。,填表说明,(十)户口整顿各类人口解决情况统计表(表9)8.第8-13项废弃地址情况: 第8项街巷村个数:(表十五)第1项“街巷村名称”项合计数。 第9、10项户数、人数:(表十五)第3、4项“空挂户口户数、人数”项合计数。 第11项清理街巷村个数:通过户口整顿,将废弃地址上空挂的户口全部动员迁出的街巷村数量。 第12、13项废弃地址解决户数、人数:(表十五)第

30、5、6项“解决情况户数、人数”项合计数。,填表说明,(十)户口整顿各类人口解决情况统计表(表9)9.第14项有人无户人口解决人数:填写户口整顿期间通过宣传动员,人户分离有人无户人口已将户口迁移到现住地(迁入)人数。 10.第15、16项应销未销户口人员解决情况:填写普查员通过入户核对户口发现的各类应销未销户口人员,在户口整顿期间已注销户口的人数和死亡注销户口的人数。,填表说明,(十)户口整顿各类人口解决情况统计表(表9)11.第17-21项应落未落户口人员解决情况: 填写普查员通过入户核对户口发现的各类应落未落户口人员,在户口整顿期间已落户口人数,按照表中项目分类进行统计。,填表说明,(十一)

31、暂住人口情况统计表(表10),填表说明,数据来源于表3和表4,填表说明,(十一)暂住人口情况统计表(表10)1.本表数据来源于暂住人口核对数据资料表(表3)、暂住人口登记表(表4)。 2.第1项地区:本表以普查小区为单位填写,居村委会、乡镇街道、区县、市汇总时,开列到下一级单位。,填表说明,(十一)暂住人口情况统计表(表10)3.第2项合计:(表3)第11项“已离开此地居住”项中未画“”的人数与(表4)登记的暂住人口总数之和。第2项应与3、4项之和相等。 4、第5、6项离开户口所在地时间:(表3)9、10项与(表4)10、11项的合计数。5、6项之和应与第2项相等。 5、第7项无户口人员:(表

32、4)第9项“户口所在省市县”中填写为“无户口”人员的合计数。,填表说明,(十二)境外人员情况统计表(表11),填表说明,(十二)境外人员情况统计表(表11)1.实有在住人数:指户口整顿结束后实际在住的境外人员数。 2.第2项合计:指实有在住人数中,外国人、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居民和其他人员的合计数。 3.第7项其他:包括华侨、无国籍人员等情况。 4.第8项新增境外人员:指本次户口整顿新发现的境外人员合计数。,填表说明,(十三) 户口登记项目变更更正情况统计表(表12),填表说明,(十三) 户口登记项目变更更正情况统计表(表12) 1.本表数据来源于户口整顿期间派出所内勤民警对日常办理户口登

33、记项目变更更正情况的积累数。 2.第1项地区:本表以派出所为单位填写,区县、市汇总时,开列到下一级单位。 3.户口整顿期间,派出所内勤民警可用此表作为日常办理户口项目变更更正登记表,在第1项“地区”项填写住址,在第2项“合计”项填写姓名,变更更正项目在相应的项内画“”,累加后即为各项的合计数。,填表说明,(十四)户口整顿工作情况统计表之一(表13),填表说明,(十四)户口整顿工作情况统计表之一(表13)1.本表数据来源于户口整顿期间乡镇街道普查办对相关工作的积累数。 2.第1项地区:本表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填写,区县、市汇总时,开列到下一级单位。 3.区县汇总时,应在表中单独填写区县工作情况的相关数字。,填表说明,(十五)户口整顿工作情况统计表之二(表14),填表说明,(十五)户口整顿工作情况统计表之二(表14)1.本表数据来源于户口整顿期间派出所对相关工作的积累数。 2.第1项地区:本表以派出所为单位填写,区县、市汇总时,开列到下一级单位。 3.为了便于填写此表,派出所要建立相关工作台帐,做好日常工作情况积累。,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