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6章 民间故事.ppt

上传人:oil007 文档编号:3490096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章 民间故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第6章 民间故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第6章 民间故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第6章 民间故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第6章 民间故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章 民间故事,一、民间故事的定义,民间故事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民间故事指民众口头创作的所有散文体的叙事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狭义的民间故事指民众口头创作的内容具有泛指性、虚构性和生活化特征的散文叙事作品。指的是神话、传说之外的散文体口头叙事,包括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等。民间文学中故事的定义指的是狭义定义。,二、传说与故事的关系,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有共同之处,即都是民间口头带有虚构性的散文叙事作品。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概念独立之前,人们惯于把民间文学中的散文体叙事作品统称为“故事”。但作为民间文艺学所专用的学术术语,

2、神话、传说、故事都有特定的内容限定,不能互相取代。,区别: 1.传说总与一定的客观实在物相关联,故事则无必要围绕客观实在物叙事,虽然有时也会出现,但总不是中心,只是因为故事情节需要而安置. 2.传说的主人公一般是历史上存在的、有名有姓、有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尽管有虚的成分,但与历史密切相关,而故事的主人公则不受历史的局限. 3. 在对幻想的把握上,传说的幻想和虚构是有限的,而故事则不受具体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讲述过程中可任意的幻想虚构。,三、民间故事的特征,1、泛称律:也叫泛指性,民间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模糊的,不确定的。 民间故事并不是要告诉大家这个人发生了什么,而是要通过这个人所

3、作的事情, 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或者传递民众的某种知识。 2、对照律:民间故事通常是以二元对立为原则构成的。 在民间故事里,美和丑、善和恶、机智和愚蠢、勤劳和懒惰、勇敢和怯懦、憨厚和狡诈、谦虚和骄傲、诚实和虚伪,都是作为性格类型互相对立地存在着的。,3、单线索: 中国的民间故事一般采用顺叙的手法,即按时间的先后顺序,以一人或一事为主线,连贯地展开叙述。主要为避免讲述时的混乱。如果需要补充材料和背景,讲述者就采用对话的形式,借角色之口把这些需要补充的材料和背景告诉听众。 4、贴近生活:民间故事这种文体产生的时代晚于神话与传说,它是在人成为客观世界的主宰之后才产生并长期存在的文体。故事的内容虽有不同程

4、度的幻想成分,但都着眼于、立足于现实生活。其主题、角色情节都符合故事传播时的生活逻辑。,5.类型化:民间故事作为一种集体创作,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有显著的类型化倾向。情节的类型化指同一类型的故事主要情节基本相似。主题的类型化指许多故事表达同样的主题,如表达生活变富或弱者获胜的愿望。人物的类型化指许多故事的人物属于同一种形象类型,即在品格、行为方面的主要特征是共同的。,四、民间故事的分类,民间故事具有世界性特点,有统计资料表明,一个民族所流传的故事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属于国际性或世界性的,也就是说故事的情节类型是有限的,许多故事不过是同一故事的变体或异文而已。民间故事的这种类型化特点,使其分类

5、也成为了一门世界性的学问。涌现出一些著名的民间故事分类学家和各具特色的故事分类方法,由此构成一种研究体系,即故事的分类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并成为各国学术界所熟知的是 “A.T.分类法”。,“A.T.分类法”是由芬兰学者阿尔奈提出的,后经美国学者汤普森所完善的一种编制故事类型索引的方法。国际上把这种方法称为 , “阿尔奈汤普森体系” 简称为“AT 分类法”。即按照相对有限的情节类型,将故事进行分类编目把同一情节的不同异文加以综合,以简明的文字写出故事的梗概提要, 并根据一定原则对这些故事情节进行分类编排。 将故事分为五大类,共有 2500 个故事类型。如可将“灰姑娘”编为AT 510

6、. “AT 分类法”为国际间的学术对话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这种分类体系也存在明显不足,由于该索引主要以芬兰和北欧的故事为基础,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以中国民间故事为基础的分类索引,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部:德国学者爱伯哈德艾伯华 1937 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由美国华裔学者丁乃通 1978 年出版的中国 (1986 年有中译本)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目前我国民间文艺学界比较通用的一种简要的分类方法按体裁划分:童话、生活故事、寓言、笑话。,(一)、童话 :又被称为“幻想故事”,是一种用“超人间”的形式来表现人间生活,具有浓厚的幻想色彩的故事,包括魔法故事和动物故事两种。魔法故事又叫变形故事

7、,将现实生活内容与神魔仙妖、魔法宝物等“超自然”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以神奇变幻的手法展开情节、结构故事、塑造人物。在民间故事诸多类型中,魔法故事传承的历史最为悠久,艺术价值最高,汇聚着许多非常著名的类型,如天鹅处女型故事、灰姑娘型、狗耕田型、狼外婆型故事等。 动物故事是以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它自然物为主人公的故事。动物故事的典型特征是以拟人的方式来塑造角色、展开情节,并以动物的行为表现人间生活的情理。动物故事的内容是人间生活与动物习性的有机结合,所表达的事理都是浅显易懂,适合儿童接受,这点也是它与动物寓言的显著区别 .如老鼠嫁女的故事。,中国主要经典童话的情节类型,1.“天鹅处女型” 故事天鹅处女

8、型故事最早见于晋代干宝的搜神记 毛衣女。 2.“田螺姑型娘”故事该型故事最早见于晋代陶谦的搜神后记白水素女 3.“画中人型故事” 在传统社会中,娶媳妇是一个男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所谓“终身大事”此事不仅关系到自身情欲需求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宗族社会中男子承担的传宗接代的重任。穷青年娶妻难。这三类故事都是以幻想的方式满足穷苦男青年完成终身大事的愿望。,白水素女晋安帝时,侯官人谢瑞,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愍念之,规为娶妇,未得。端夜卧早起,躬耕力作,不舍昼夜。后於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为异物,险以归,贮瓮中。畜之十数日。端每

9、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如有人为者。瑞谓邻人为之惠也。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邻人曰:“吾初不为是,何见谢也?” 端又以邻人不喻其意,然数尔如此,后更实问,邻人笑曰:“卿已自取妇,密著室中炊爨,而言吾为之炊耶?” 端默然心疑,不知其故。后以鸡鸣出去,平早潜归,於篱外窃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至灶下燃火。端便入门,径至瓮所视螺,但见女。乃到灶下问之曰:“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去,答曰: “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守舍炊烹。十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而卿无故窃相窥掩,吾形已见,不宜复留,当相委去。,虽然,尔后自当少差。勤

10、於田作,渔采治生。留此壳去,以贮米谷,常不可乏。 ”端请留,终不肯。时天忽风雨,翕然而去。端为立神座,时节祭祀。居常饶足,不致大富耳。於是乡人以女妻之。后仕至令长云。今道中素女祠是也。,从其情节结构看似乎很简单,但却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与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仙人信仰、农耕生产方式、婚姻形式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短短的故事中, 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底蕴,表现了广大农民尤其是男性对贤妻的渴望和对幸福美满家庭生活的追求。也正因为该类型故事文化积淀深厚,才成了中国最著名的民 间故事之一,长期以来代代相传,经久不衰。,(一)、白水素女反映了民众的仙妻情结。汉代是一个仙人思想、方士势力

11、最盛的时代,上至皇帝,下至愚民,莫不沉溺其 中。在这种信仰力量的驱动下,出现了大量反应仙人生活的作品 -仙话(仙人故事),这其中也出现了反映人仙婚恋的作品。螺女故事就是这种信仰思潮的产物。 所谓仙妻情结是指男性心底里希望娶一位仙女或仙女般美貌的女子为妻的一种愿望,最典型地反映在中国民间故事中,仙妻型故事特别多。仙妻情结的产生源于对仙人的信仰,对仙人生活的向往。这则故事中虽然还没有出现两人成亲的情节,但已具备了螺女型故事的基本要素:贫穷但勤劳的农夫一偶得奇特的大田螺一养之于瓮 一田螺变为美女为农夫烧饭做菜一农夫发现秘密一田螺女叙述原委一 天机泄露,螺女离去。其中,故事的女主人公螺女自述是天汉中自

12、水素女,受天帝之派遣而下凡来帮助穷困的谢瑞;而且,由于谢瑞发现了她的秘密,她就不得不离开凡间回到天上去。因此白水素女实质是一则仙女下凡的故事。,(二)、 螺女等仙妻类故事表现了农民对贤妻的渴望。螺女贤惠、机 巧、智慧,帮助丈夫克服贫困,积累财富,战胜各种困难。而这正是广大 农民所迫切需要的。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广大农民一直生活于社会的最低层,不仅地位低下,生活也没有保障。由于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或只有很少的土地,所以虽然一年到头辛勤耕作,但生活仍然清贫甚至要挨饿受冻。在这种境况下,能娶一位贤惠的妻子、改善生活便是农民最大的心理愿望。而螺女的下凡,不仅使贫穷农夫实现了娶妻的最大愿望,使他过上了

13、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而且凭借其仙女的 特殊身份,凭借她的善良、智慧和仙术,帮助丈夫积累财富,脱离贫穷。 如在白水素女中,素女下凡的目的就是帮助谢端在十年之中家庭富 裕,娶上妻子;她因为现形而不得不离去时,留下了螺壳,让谢端装米 谷,能取之不尽;,(三)、螺女故事表现了中国农民理想的家庭生活模式。螺女故事中表现的是男主外、女主内的理想家庭生活模式。中国是一个农业民族, 自殷商后期始,农业便成了中国主要的经济形式,广大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男耕女织便是解决吃饭、穿衣这两大生存的最基本需求。而中国在农耕社会的基础上,又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约束和管理的机制-宗法家族制度。这种制度以同居共财为主要

14、特征,以男性为中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男女老小,共居一室。管理家族内部事务的责任实际上落在了妻子的身上,妻子的贤惠与否直接影响到家族的兴衰,逐渐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家族管理模式,而螺女故事可以说是这种模式理想化的反映,获得了广大农民的共鸣,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田头地角争相传讲的故事。,( 四)、就哲学层面而言,螺女等仙妻类故事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理念的形象化反映。仙女代表天,农夫代表人,他们的成亲有一种完美结合的寓意。,4.“灰姑娘型故事”灰姑娘型故事是世界著名的一个故事类型,该型故事最早见于晚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这类故事之所以在全世界广泛流传,在于它的故事包含了两种大众热衷的题材:一是后母

15、虐待非亲身子女;二是生活状况不好的女子通过与生活状况好的男子地接婚姻改变自己的命运。该故事的文化背景是: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地位失落,只有依附男子,按男权文化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标准来塑造、改变自己的自然与社会形象,并通过取悦男性来改善自己的境遇。 5. “狗耕田型故事”或称两兄弟型故事。在宗族社会中,兄弟之间常因分家析产而产生冲突,一般长子拥有更多的继承权。,6.“蛇狼型故事”这类故事是男权社会中女子依附于男性、自身命运决定于婚姻的反映。7. “狼外婆型故事”是描写掩盖其吃人凶恶的本相,并装扮成好人的动物或妖精,想欺骗弱小无知的孩子,最后露出破绽而自取灭亡的故事。这类故事是用童话的象征性手法,反映

16、人们在阶级斗争中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强调警惕并识别敌人欺骗阴谋的重要性。 8. “怪孩子型故事”故事中的怪孩子常常以蛤蟆、葫芦、枣核、椰子等动植物形态出现。仅从外貌上看,中国的怪孩子都是丑陋的畸形儿,然而就是这些表面看起来丑陋的怪孩子,一个个都具有完美的人格。具体表现为勤劳、善良,是所有怪孩子的共同品格。他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即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帮助乡亲们解除危难。 9 . “神奇宝物型故事”故事的一般结构为:缘起、获取宝物、处置宝物以及结局。里面表达了民众富足的愿望和道德观念。 10.“问活佛型故事”反映了民众的宿命思想,也包含着一些宗教思想,同时也表现和肯定了人物对命运的不甘与抗争。,幻想故事的特

17、征:,一是具有超自然的境界和浓郁的幻想色彩。主要体现在故事里的主人公、实物、情节往往是超自然的。 二是故事中保留着古老的信仰、观念、习俗与制度。如人兽婚反映了原始人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使用具有魔力的宝物,以及使用时念诵咒语,是早起盛行的巫术观念与习俗的反映。拿到主人公的衣服,如羽毛衣、青蛙皮、田螺壳等,就能控制它,这种细节源于一种“接触巫术”的观念。,(二)、生活故事:是以民众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情节与表现手法,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的故事。又叫做“写实故事”或“世俗故事”。生活故事除了具有一般故事的特点之外,它的特征就是其内容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基本上没有或完全没有超自然的幻想。故事中的情节是

18、民众日常生活的艺术表现,虽然有虚构或夸张,但没有用超现实的幻想营造神奇的形象和离奇的情节。,中国民间生活故事的常见情节类型,1.巧媳妇型故事:主要塑造宗族文化背景下具有机智、手巧、善辩、勇于抗争等任务性格特征的已婚独女形象。 赞颂女性聪明、灵巧的故事特别多,同时讲述男性呆笨的故事很多。这是中国民间故事的一个特色。这是处于对现实中男女不平等状况的一种逆反性的补偿表现。,2.呆女婿型故事:讲述男人作为丈夫由于愚蠢而在妻子或岳父母面前露丑的故事。呆女婿故事凸显出对传统文化尊卑体制的消解和颠覆,它主要充当了传授生产和生活知识以及道德教化的作用。其核心美学特点为呆趣。 3.怕老婆型故事:这类故事一方面是

19、某些现实情况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对夫唱妇随夫权文化的反讽。 4.机智人物故事: 围绕人物的机智多谋或滑稽幽默的特征而展开的故事。这些人物性格特征具有共同性,一般有三个方面:一是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二是滑稽风趣、放达不拘。三是敢于傲视权贵、戏弄行恶的豪绅。并扶弱济困。如汉族的徐文长、维吾尔族的阿凡提等。,(三)、民间寓言: 寓言是民众以生动简约的情节讽喻某种深刻精警的事理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寓言可分为两类:动物寓言和人物寓言。动物寓言是以动物为主要角色的寓言,如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等;人物寓言是以人物为主要角色的寓言,如拔苗助长、刻舟求剑等。寓言的内容是表达民众在生活中体悟和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20、、哲理,或讲述某种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寓言的特征:一是讽喻性;二是简约性。,(四)、民间笑话: 笑话是民间口头传播的简短而引人发笑的故事。中国的笑话大部分是讽刺性笑话,也有小部分是幽默笑话,也有些笑话是自嘲的。笑话的特征:一是在内容和表达上巧妙满足搞笑或幽默的原理、技法;二是情节单纯简短,决不拖沓;三是常用夸张手法突出可笑之处。,五、民间故事的价值,1 娱乐价值:一方面,故事可以使成年人在劳累之余或愁苦之中获得精神上的调节、放松和安慰,讲故事是民众休闲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故事是儿童的精神营养品,故事特别是童话能够极大程度地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教育价值:故事的内容包含着民众的道

21、德观、价值观等,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民间舆论的作用,对人有教化与劝戒的功能。相对于成人而言,故事对儿童世界观的形成有更大的模塑作用。,3 艺术价值 :民间故事具有立足于现实生活又富有幻想的艺术特色,它简洁精练的表达方式和曲折生动的结构技巧等,都有很大的艺术欣赏价值。这些特色是民众在长期自发创作中自然形成的,是中国传统审美习惯的典型代表。民间故事对作家创作也有借鉴意义。 4 文化资料价值: 民间故事作为民众生活与思想的反映,是研究民众生活方式和思想状况及其发展历程的重要资料。将民间故事作为了解民众文化的资料,需要确定故事产生和传播的时代、地域、传播范围等。而故事情节的显著变化及民众对某类故事的接受状

22、况的变化也能反映民众文化的变迁。,叶限赏析,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士人呼为吴洞,娶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陶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鬐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 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斤杀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干郁栖娥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

23、,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乓强,三数十岛,水界数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同,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叶有女履者,捕之以告。陀汗王怪之

24、。乃搜其室,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在石坑,命曰“懊女冢”。洞人以为媒祀,求女必应。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玉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干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 成式旧家人李士元所说,士元本邕州洞中人,多记得南中怪事。,相传在秦汉之前,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个首领,他娶了两个妻子,一个妻子因病去世,留下个女儿名叫叶限。叶限从小聪慧非凡,很受父亲宠爱。但父亲去世后,后母开始虐待她,叫她上高山砍柴,下深潭提水,叶限日夜操劳,

25、苦不堪言。 有一次,叶限到深潭提水时发现一条金色小鱼,她把鱼偷偷带回家,养在屋后池塘里。小鱼很通人性,只有看见叶限时才会浮出水面。后母知道这件事后起了歹心,她把叶限打发到很远的地方去提水,自己穿上叶限的衣服,到池塘边把小鱼骗出来残忍的杀死,还把鱼肉烧成菜肴,把鱼骨头埋藏在粪堆下面。 叶限回家后,发现小鱼不见了,于是跑到野外哭泣,忽然有人自天而降,劝慰叶限说:“你不要哭了,你的后母把鱼骨头埋在了粪堆下面。你去把鱼骨取出来,想要什么,只要向鱼骨祈求,就能如愿。”叶限找他的话去做,果然想要的金银珠宝,衣服食物都有了。,很快,节日到了,后母带着亲生女儿去参加集会,却让叶限留在家里。等后母走远了,叶限就

26、穿上向鱼骨祈求来的翠鸟羽毛编织的衣服和金色的鞋子,也去参加集会。不料在集会上,叶限被后母和妹妹发现,她急忙逃回家,慌乱中掉了一只金鞋,后母回到家,见叶限正在睡觉,这才消除了疑心。 叶限遗失的金鞋轻如羽毛,穿着走在石头上没有一点响声,后来被人卖给了陀汗国的年轻国王。国王让全国妇女都来试穿,竟没有人穿得上。于是,国王派人带这鞋四处寻找它的主人,最后终于找到了叶限。叶限的美貌和悲惨的遭遇感动了国王,他把叶限带回国并封为嫔妃。而虐待叶限的后母与妹妹则被飞石砸死了。,“灰姑娘”这个名字出自风靡世界的德国格林童话集中的童话灰姑娘。女主人公辛德瑞拉受后母的虐待终日劳作,睡在炉灶旁,弄得满身灰尘,灰头土脸,因

27、而被称为“灰姑娘”。这个美丽温婉的女孩因心地善良得到神助最终获得了幸福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追求美好爱情以及美满生活的共鸣,“灰姑娘”的形象深受大家喜爱。这一类故事流传广泛,超越了时间、地点、民族的限制,经久不衰,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民间故事。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就有不同版本的“灰姑娘”,它的流传演变不仅反映了叙事框架策略的流变,还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人们价值观的流变。 据考证,我国唐代文人段成式的志怪笔记小说酉阳杂俎中的叶限是现存世界上最早有着完整记载的灰姑娘故事。,在叶限的开头,段成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是秦汉前,其真实性虽无从考证。但段是晚唐人,生于公元803年,卒于公元863年。酉阳杂俎当成于

28、公元9世纪。而格林童话集最初刊行的时间是公元1812年因此两个故事分别发生在古代中国和近代欧洲相距千年。 然而从两篇故事的情节发展和结局上看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宣扬了一种善恶有报的思想,表达了人们对贪婪的抨击、对弱者的同情以及对美好事物、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深刻的文化内涵。,(1)“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价值观 ,善良的小女儿最后会的到幸福,而恶毒的后母会得到坏的下场,这是“灰 姑娘”型故事中最重要的教育意义。 叶限用善良的心饲养着小鱼,最后成为了在神奇鱼骨的帮助下 转变的命运。然而,她恶毒的后母最后的下场却是“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 的可悲下场。 中国民间一直流传着这

29、样一句古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 时候未到。”叶限的故事验证了这个道理,同时也使这一道理深入人心,让人们在接受“灰姑娘”的同时,也接受她善良的心。,(2)婚姻改变女子命运的文化内涵。 “灰姑娘”型故事中,丈夫的身份都是王子、国王、贵公子等,都是地位 与金钱的象征,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灰姑娘”婚后能够与男主人公幸福 地生活在一起。在叙事上大都采取“落难女子与多情王子”模式。这种结尾也恰恰反映出了民众普遍认同的一种社会价值观婚姻改变女子命运。 “灰姑娘故事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传讲不绝,与其寄托着人们对美好婚姻的向往密不可分,它承载了民众内心爱与被爱的情感需要,形成了深藏于老百姓内心

30、的“灰姑娘情结”。封建时期的中国,女子大多处于社会底层,属于典型的弱势群体。要想改变自己不幸的命运,她们很大程度上只能渴求拥有圆满的婚姻。”,(3)民族学价值: 在叶限的开头和末尾段成式特别交代了小说所据是“南人相传”的“南中怪事”。据丁乃通先生考证在历史上越南的北部和我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一样居住着百越民族。百越民族的物质文化特征基本属于稻作文化。稻作民族又是食水生动植物的民族故而鱼类动物在百越民族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鱼捕得越多生活也就越富足鱼也因而成了财富的象征。由此形成的对鱼神的信仰和崇拜。叶限故事中这种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的鱼神崇拜是反映我国古代南方百越民族文化的佐证。,4。民间文艺

31、的价值:这篇故事的结尾。不但记录了讲述着的姓名(成氏家人李士元所说。而且提供了相关资料(士元本洞中人,多记得南中怪事)。为研究这一民间故事创造了必要条件,这样忠实可信的采录。在十多个世纪以前实属难能可贵。具有重要的民间文艺学价值。,世界各地流传的“灰姑娘型”故事的背景、情节虽不尽相同但在其文化走向、思想内核、人性张扬上却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对美好的向往和对丑恶的排斥这一人类共同的心理趋向是这一类型故事广泛传播的原因。当然世界各地流传的“灰姑娘型”故事都有着各自的民族特色。这是因为这些故事的诞生都是民间故事的传播者们根据自己的现实生活环境按照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思想愿望、心理情趣、艺术传统等因素进行

32、编织、改造乃至再创造的结果。这些作品自然也就显示出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和自己民族的特色。我们在叶限与灰姑娘两篇故事身上既看到了“灰姑娘型”故事的一些共同因素也发现了相似背后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叶限与灰姑娘比较,一、相似的故事情节 1、主人公都受到刁蛮后母的虐待。叶限被迫经常“樵险汲深”干着既劳累又危险的活,辛德瑞拉则穿着破旧整日在辱骂中操持家务。2、主人公都得到了神力的帮助。叶限的“鱼骨”与灰姑娘的“鸟儿”都具有非同寻常的灵异功能。“鱼骨” 令叶限“金玑衣食随欲而具”“鸟儿”也会给辛德瑞拉带来她想要的任何东西。3、两个故事都通过规模盛大的集会给主人公的命运转变创造环境。叶限去了洞节,辛德瑞拉

33、则参加了王子的舞会。在神奇外力的帮助下两人都穿着华贵在集会上出尽风头,辛德瑞拉甚至引来了王子的追求。4、两位主人公都有特殊的身份验证方式,即一只小巧而又奇异的鞋。两人匆忙离开集会时都遗落一只小巧精致的除了女主人谁穿也不合脚的鞋。叶限的鞋“其轻如毛履石无声”辛德瑞拉遗落的则是一只水晶鞋。5最后两位女主人公都与贵族结婚,叶限被尊为“上妇”辛德瑞拉则嫁给了王子。,二、中西方相似的价值观 中西方“灰姑娘”故事包含着相似的情节元素:一个善良美丽的女孩被后母百般虐待,穿着破旧,整日操劳家务;得到神助,参加了集会或舞会;通过一只鞋子验证,与当时社会的高层男子结合;后母得到应有的惩罚。这类故事被中西民族接受和

34、喜爱,说明它一定没有违背中西方各自的文化传统,符合大众的社会文化心理,传达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所共同推崇的价值观。 佛家讲究因果轮回,善恶有报。叶限的善良使她得到了神鱼的帮助,嫁做上妇;其后母及女的恶毒使她们被飞石击死,这印证了佛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但是后来,陀汗王一直向鱼骨祈求金银珠宝,犯了佛家的贪戒。贪是佛家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因此,鱼骨不复求,还使潮汐一夜之间卷走了陀汗王埋下的所有金银珠宝。 善恶有报的价值观与西方圣经的观点是一致的。圣经告诉人们要弃恶扬善,多行善事。在灰姑娘的结尾,鸽子啄瞎了辛德瑞拉的后母及女儿的眼睛,还说:“这是你们应有的惩罚。”这是恶有恶报的

35、表现,同时也展现出人们对于美丑善恶立场鲜明的态度。善恶之间的界限清晰,也是人类共同推崇的社会价值观。,三、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叶限和灰姑娘产生的社会背景、时代心理不同,流传中不免带有各自社会的背景印记。叶限是文言志怪笔记小说,语言简约洗练,平铺直叙。段成式以旁观者的角度非常客观地讲述故事,他没有流露自己的感情偏向。而灰姑娘包含了浓厚的感情色彩,能明显看出格林兄弟对儿童追求真善美之心的引导。这也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体现。,1.民族文化:神力角色不同,酉阳杂俎里记载,叶限的故事是段成式的仆人李士元告诉他的,李士元是广西壮族人。壮族属于稻作文化,是食水生植物和动物的民族,古史称他们为“鱼虾”文化或“

36、水稻”文化的民族。在壮族文化里,鱼不仅表示吉祥,同时还具有一种魔力,能帮助穷人解决实际问题。所以“鱼”带着神力把叶限救出了苦海。 而鸽子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是圣洁可爱的,他们将鸽子叼着橄榄枝作为和平的象征。他们会称赞新妇美丽如鸽子,主耶稣会教训门徒要“驯良像鸽子”。鸽子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所以辛德瑞拉在“鸽子”的帮助下走上了幸福殿堂。,2.性别文化:男性地位不同,旧时的中国是一夫多妻盛行的封建社会,加上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男人在家中的地位非常高。叶限生母死后,父亲还是爱她的。在生父死后,继母才开始百般折磨。这有两个原因,其一是长期受压制所必然导致的一种极端反应。“男尊女卑的结果就是每个乡

37、村都有一群恼人的悍妇”,这是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对中国的一句评价。其二就是女人的嫉妒心。叶限的父亲同时有两个妻子,两个女人分享一个丈夫,势必会有很多矛盾。 辛德瑞拉的悲惨命运源于母亲死后,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西方社会一向提倡男女平等,女人不必完全听命于丈夫。所以,父亲虽健在,但他不是说了就算的家长,不能给予辛德瑞拉保护,生母的去世直接造成了辛德瑞拉的惨遇。,3.婚恋文化:婚恋观不同,旧时中国婚姻强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女子并不敢大胆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洞节是壮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节日,是一个民族的大盛会。叶限只是去凑凑热闹,她偷偷参加集会,生怕被后母发现。她的爱情是陀汗王偶得鞋子寻觅而来,非常

38、被动,也不知陀汗王是被叶限的美貌打动还是被她的遭遇感动,抑或是因鱼骨“有求必应”而起了贪欲。从对他们婚后的描述里,“婚后一年,陀汗王向鱼骨求到大量宝石;又过一年,贪心的国王复求无回应,就把鱼骨埋在海边,还陪葬了很多金银珠宝,结果一夜之间全被卷走了。” 在整个故事中,叶限都是非常被动的。 辛德瑞拉参加的舞会是国王为了给王子挑选未婚妻专门举行的盛大宴会,邀请的都是年轻漂亮的姑娘。辛德瑞拉主动去参加舞会,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她有意与王子相遇,上演了一出美丽的邂逅。如果辛德瑞拉不想做王妃的话,谁也帮不了她。这反映了西方社会追求“爱情自由”的婚恋观。辛德瑞拉的爱情与叶限比,多了很多主动。她与王子共舞

39、三天,王子一直在等她。后来还颇费了一番功夫找她,找到之后也一点不在乎她的身份地位低下。王子对辛德瑞拉的感情是真挚的。,结论:“灰姑娘”并不仅仅是一个人物角色,它还具有丰富多层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人类普遍追求的终极价值命题,即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爱情,幸福,家庭,生活,这些我们为之奋斗的根本,。另外,“灰姑娘”故事还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它向人们宣扬了善恶有报的道德准则。它还代表了人类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就像美国民俗学家詹姆森在中国的灰姑娘故事一文中说的:“灰姑娘的确是个好故事,它是一剂良药,是一剂精神和社会的良药。”它符合许多人的心理,填充了许多人的梦想,让人们对生活抱有希望。这就是为什么这一类故事能够流传千年,经久不衰,被所有人喜爱并代代相传的原因。同时,通过比较分析,也发现了这类故事有各自不同的特色,这是传播者们根据自己的现实生活环境,按照本民族的思想习惯,艺术传统等进行再创造的结果。相似的情节中有不同地域、民族、时代的特色烙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