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4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分析.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3490018 上传时间:2018-11-05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第4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第4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第4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第4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4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分析,4.1 系统的稳定性,4.2 系统的稳定性判据,4.3 系统的稳定裕量,4.4 液压仿形刀架控制系统的综合分析与计算,4.1 系统的稳定性,线性系统的稳定性是系统自身的固有特性,它和系统的输入信号 无关,仅取决于特征方程的根。 系统稳定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的根均具有负 实部。 系统的稳定性分为大范围内稳定和小范围内稳定。 大范围内稳定是指如果系统受到扰动后,不论它的初始偏差多大, 都能以足够的精度恢复到初始平衡状态。 小范围内稳定是指如果系统受到扰动后,只有当它的初始偏差小 于某一定值时,才能在取消扰动后恢复到初始平衡状态。 线性的稳定系统必须在

2、大范围和小范围内都稳定。 而非线性系统或者是线性化后的非线性系统只是在小范围内稳定,而在大范围内却不稳定。,4.2 系统的稳定性判据,控制系统稳定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闭环传递函数的全部极点(即特征方程的根)均位于s平面左半部,即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均具有负实部,则系统稳定。,系统的稳定判据有解方程稳定判据,劳斯稳定判据,奈魁斯特稳定判据和对数幅相频率特性稳定判据等。,1解方程稳定判据(求解闭环传递函数特征方程法),判断如图4.1所示单位负反馈系统是否稳定。,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特征方程为,特征方程的根为,可见,此系统两个根均具有负实部,所以系统稳定。,从控制系统稳定性的判断上为什么不只用解方程

3、稳定判据,而提出其它稳定性判据,其原因是求解三阶以上特征方程非常困难。,2劳斯稳定判据,劳斯稳定判据是利用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系数来进行稳定性判断。该判据是从稳定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两方面来判断。,(1)稳定的必要条件,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均为正实数值。,(2)稳定的充分条件,劳斯阵列的第一列中所有项都具有正号。,如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按特征方程列写劳斯行列表,式中各项可写成行列式,给定一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求当k等于何值时系统才稳定。,首先进行必要条件的判断,即特征方程的各项系数均应大于零,即 k0,然后再进行充分条件的判断。,现列写特征方程的劳斯行列表为,k,-,6,2,1,1,

4、根据劳斯阵列第一列均应为正值,则 ,这样由不等式可知,当 时系统是稳定的。,如再给定一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s5-2s4+2s3+4s2-11s-10=0,判断系统是否稳定,如若不稳定有多少个极点在S平面的右半部。,首先进行必要条件的判断就没有满足,此系统不稳定。但是要知有多少个极点在S平面的右半部,列劳斯阵列表为,劳斯阵列第一列变换三次符号,即说明有三个极点在S平面右半部。第一列中的符号变换次数即为正实部根数。,由此可见劳斯稳定判据有三个功能:, 可进行稳定性判断。, 可判断不稳定情况下有几个正实部根,即有几个极点在S平面右半部。, 可求控制系统的增益,即放大系数K。,3奈魁斯特稳定判据(简称

5、奈氏判据),奈氏判据是按开环传递函数的幅相频率特性(奈氏图或称极坐标图)来判断闭环系统是否稳定。,如何判断要根据系统开环状态下稳定和不稳定两种情况进行。,(1)开环状态下是稳定的(即是开环传递函数特征方程在S平面右半部无极点,即m=0。一般习惯上把开环系统积分环节的零根作为左根处理),闭环状态下稳定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开环幅相频率特性G(s)H(s)曲线不包围S平面上的(-1,j o)点。,(2)开环状态下是不稳定的(其开环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在S平面右半部有m个极点)闭环状态下稳定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当从- 到+ 时,开环幅相频率特性G(s)H(s)曲线逆时针方向包围(-1,j o)点m周。如

6、果 从0到 时,开环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应逆时针方向包围(-1,j o)点应为 周。,图4.2(a)和(b)分别是在开环下稳定和不稳定的状态下,而 取值为0到 ,判断其系统是否稳定,经判断两系统均稳定。,4对数幅相频率特性稳定判据,该判据是按开环传递函数的对数幅相频率特性(波德图)来判断闭环系统是否稳定。,如何进行判断也要根据开环状态下稳定和不稳定两种情况进行。,(1)开环状态下是稳定的(开环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在S平面右半部无极点,即m=0),则闭环状态下稳定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在对数幅频特性的所有频率范围内 ,相频特性曲线 在 线上的正负穿越次数之差为零。(由 线下方向上穿越为正穿越,由 线上方

7、向下穿越为负穿越)。,某一系统的波德图如图4.3所示, 该系统m=0,从图中可见正负穿 越各一次,则系统稳定。,(2)开环状态下不稳定(其开环传递函数特征方程有m个根在S平面的右半部),则闭环状态下稳定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在所有 的所有频率范围内,相频特性曲线 在 线上的正负穿越次数之差为 。,两系统的波德图如图4.4的(a)和(b)所示。当m=2时,判断系统是否稳定。图(a)正负穿越次数之差为-1,所以系统不稳定。图(b)正负穿越次数之差为+1,所以系统稳定。,4.3 系统的稳定裕量,设置系统稳定裕量的原因有五个方面:, 系统数学模型的简化,造成与实际系统有一定的误差。, 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

8、。, 系统有关元件参数近似获得或实验获得,会存在一定误差。, 系统工作时元器件性能及参数有可能发生变化。, 难以预料的外部干扰。,稳定裕量是用来衡量一个稳定的系统距离不稳定的程度。不同的稳定判断,对稳定裕量的表述也不一样。,1奈氏稳定判据的稳定裕量,根据奈氏稳定判据,对于开环稳定的系统(m=0),闭环系统稳定充分和必要条件是幅相频率特性(奈氏图)不包围(-1, j o)点。稳定裕量则是衡量幅相频率特性曲线距离(-1, j o)点的远近程度,距离越远稳定裕量越大。,图4.5表示了稳定及稳定裕 量等有关参数的相关关系。,衡量系统稳定程度即稳定裕量有两个指标:,(1)幅值裕量(也称增益裕量或幅值储备

9、),可用 来表示。它等于开环相角 时开环幅值的倒数,即 。应该说是在相位交界频率 下, 值越大幅值裕量越小。从图4.5中可以看到, 离原点越近,也就是离 点越远幅值裕量就越大。,(2)相位裕量(也称相角裕量或相位储备),可用 表示。它是指开环频率特性的幅值 时,它的相角 与1800之间的差值,即 。或者说,相位裕量 是向量 与负实轴的夹角。 是开环频率特性的幅值等于1时的频率,即增益交界频率(剪切频率)。若 角越小,则相位裕量越大。,2对数幅相频率特性稳定判据的稳定裕量,根据对数幅相频率特性稳定判据,对于开环稳定的系统(m=0),闭环稳定充分和必要条件是:在对数幅频特性 的所有频率范围内,相频

10、特性曲线 在- 线上的正负穿越次数之差为零。如若在此条件下无穿越,如图4.6所示,则系统也为稳定。,若根据对数幅相频率特性判断其系统的稳定裕量。,定义 为负值时 ( ),增益裕量为正。当 增大,则幅值裕量增加。,当增益裕量以分贝表示时,如果 ,则增益裕量定为正值,当 , 增量裕量定为负值,正增益裕量说明系统稳定。对于稳定的最小相位系统(即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在s平面的右半部没有零点、极点的系统)而言,正增益裕量指出了系统在变成不稳定的系统时,增益可增加多少。对于不稳定的系统而言,负增益裕量指出了若使系统稳定,增益应减少多少。,例 试确定如图4.7所示的单位负反馈系统的稳定条件,即K值的取值范围

11、。并试求当K=10和K=100时,对数幅相频率特性稳定判据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如若确定K值的取值范围,就要用劳斯稳定判据。判断此系统的稳定性,就要求此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而后再确定令系统稳定的K值的取值范围。,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为,劳斯阵列为,当0K30时系统稳定。,下面按题目要求,求对数幅相频率特性稳定判据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当K=10时,开环传递函数为,系统由四个典型环节组成,(1)比例环节,(2)积分环节,当 时, , 则 为增益交界频率,(3)惯性环节,此环节时间常数 则转角频率(交点频率),当 时, ,可将 视为波德图渐近线的转角频率。,当

12、时,,(4)惯性环节,此环节时间常数 , 即转角频率,频率响应,根据上述四个环节绘制波德图,由图4.8可知:当K=10时,增益交界频率;相位裕量 ;相位交界频率 ;增益裕量等于10dB。由此可知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均为正。如果作图准确的话,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裕量。,0o,-45o,-90o,-180o,-270o,5,1,10,0.1,30,40,46,26,20,0,6,10,c,W1(s),图4.8 W1(s)和W2(s)波德图(K=10和K=100时),若想获得更为精确的值,需通过下列计算获得。,(1)求相位裕量,决定 的频率是波德图,从波德图看出,决定 位置的是G1(s)、G2(s)和G

13、3(s),而与G4(s)无关。,则开环传递函数为,则频率响应为,求增益交界频率 ,则,而增益交界频率 处的对数幅频特性为,所以,取正值,则,决定相位裕量,则,其相位裕量为,(2)求增益裕量,首先需求 的相位交界频率 ,也就是相频特性曲线与-1800线的交点,因为 , 。又因为 ,所以可通过G3(s)和G4(s)两环节就可确定相位交界频率 。,由上式可见 应为 ,则,取正值,求W1(s)在相位交界频率 下的增益裕量,有两种方法,一是可以将 代入 中求,但比较麻烦,但也可以将 代入每个环节后叠加。,当K=100时,,与W1(s)相比,只有比例环节(k=20)有区别,其它环节均相同。,其对数辐频特性

14、为,由此可见,与K=10相比,只是增加20dB,则做图时将W1(s)幅频特性曲线平行上移20dB,见图4.8。而相频特性曲线没有变化。,4.4液压仿形刀架控制系统的综合分析与计算,液压仿型刀架如图4.9所示,系统由伺服阀、液压缸及仿形机构三部分组成。触头位移 受样板控制,杠杆牵动伺服阀阀芯产生位移 ,形成节流口的开度来控制油缸的位移 ,此位移又使节流口逐渐关小,直到恢复阀体相对阀芯的原始位置。这一运动过程是刀架完全跟踪仿形样板型面的运动过程。,图4.9 液压仿形刀架结构原理图,1液压仿形刀架系统物理模型的建立,所有在x方向运动的部件(包括刀架、液压缸体、伺服阀)的质量为m,运动部件与非运动部件

15、(液压缸活塞及活塞杆和其它导向机构)间的粘滞阻尼系数为 ,活塞杆的刚度系数为k,F为切削力(可认为外扰动力) , AP为活塞有效工作面积,PL为油缸两腔压差(称为负载压差)PL=P1-P2,刀架位移为xo,2液压仿形刀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液压仿形首先不考虑杠杆和样板仿形部分,而只考虑伺服阀和液压缸部分。,(1)确定系统的输入量及输出量,伺服阀输入量为阀芯位移xe,其输出量为负载流量QL,QL表示管路中流量的平均值为 ,如不考虑泄漏,则,液压缸输入量为伺服阀的输出量,即负载流量QL。液压缸的输出量为液压缸也就是刀架的位移xo。,在此应该注意在建立数学模型时,前一个环节的输出量应该是后一个环节的

16、输入量,这样有利于解所建立的联立方程时中间变量的消除。,(2)列写系统各环节的运动方程,伺服阀运动方程的建立,伺服阀特性曲线如图4.10所示。 首先建立伺服阀在不同的开口量, 即阀芯位移为 , , 的 情况下,负载流量QL与负载压差PL 的函数关系。其xei、QL、PL的函数 关系为 (4.1),图4.10 伺服阀特性曲线, 液压缸流量方程的建立,根据液压系统的质量守恒原则,建立液压缸两腔的连续方程,左腔连续方程为(4.2),右腔连续方程为 (4.3),式中 Cep液压缸外部泄漏系数(m5/Ns);Cip液压缸内部泄漏系数(m5/Ns); P1液压缸左腔压力(MPa);P2液压缸右腔压力(MP

17、a) V1液压缸进油腔容积(m3);V2液压缸回油腔容积(m3); Q1液压缸进油流量(m3/s);Q20液压缸回油流量(m3/s); e液压缸有效容积弹性模数(N/m2),表示压力相对体积的 变化率。,液压缸进油腔容积为,液压缸回油腔容积为,(4.4),(4.5),式中 V02,V01分别为液压缸左右两腔的初始容积,被认为是常数;AP 液压缸活塞的有效工作面积。,液压缸左右两腔的总容积为,式中 V0活塞处于中间位置时左右腔的容积。,对(4.4)式求导得(4.6),对(4.5)式求导得(4.7),液压缸两腔的压差为(4.8),油泵的供油压力为(4.9),(4.8)式加(4.9)式得(4.10)

18、,(4.9)式减(4.8)式得(4.11),油泵的供油压力恒定,则 =常数,对(4.10)求导得,对(4.11)求导得,(4.12),式(4.2)减(4.3)后,并将(4.6)、(4.7)、(4.12)、 (4.13)代入,得,(4.13),(4.14),令式中,又因为,由(4.14)式得,(4.15), 液压缸力平衡方程的建立,根据物理模型建立其液压缸力学方程,则,(4.16), 非线性方程的线性化处理,非线性方程 的线性化,需取额定工作点 ,如图4.10所示。,(4.17),引入泰勒公式进行线性化处理,若函数 在点 处的某一邻域内具有1至n阶导数 ,则泰勒公式为,式中 拉格朗日型的余项,为

19、高阶无穷小。,根据系统对精度的要求,可选择其中几项,本系统拟选择前两项。则(4.1)式可展成为,令,式中 -流量放大系数; -流量压力系数。,则,(4.18),(4.18)与(4.17)两式的两端分别相减,得,(4.19),式(4.19)表明了负载流量 、阀芯位移 和负载压差 之间的线性关系。可见随着阀的工作点不同,阀的系数 和 也在变化。,因为伺服阀是在额定工作点处展开成线性,而且阀是工作在额定工作点附近,所以可将增量方程(4.19)写成,(4.20),将(4. 15)、(4.16)、(4. 20)式拉氏变换,令初始条件为零则(4.21)(4.22)(4.23),将式(4.22)改写为(4.

20、26)或(4.27)由式(4.23)、(4.25)、(4.27)绘制传递框图4.12如下:,由式(4.21)得(4.24)或 (4.25),下图为由(4.23).(4.25).(4.27)绘制传递框图。,图4.13负载压降与液压缸位移传递框图,由图4.13得,(4.29),由式(4.28)和式(4.26)得,(4.28),由式(4.29)得,(4.30),由式(4.30) 得,(4.31),由式(4.32)变换得,由式(4.31)得,(4.32),(4.33),式中: 为总流量压力系数。,(4.34),式(4.33)给出了液压缸位移对伺服阀阀芯位移输入和负载扰动力F的响应特性。该式考虑因素全面

21、,但比较复杂。一般情况下,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简化。下边是忽略系统的弹性系数时的筒化模型。 当k=0时,式(4.29)分母第三项 可写成 ,显然阻尼力 远远小于液压缸的输出力 ,泄漏损失流量 远小于液压缸运动所需的流量 ,故 ,则可以忽略。式(4.33)筒化后可写成,如果式中 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则或,式中: 无阻尼液压固有频率, ;,液压阻尼比, ,无量纲;,速度常数(或称开环放大系数), , 。,(1)只考虑负载扰动力F,而不计输入信号 时的传递函数为,(4.35),(2)只考虑伺服阀位移 ,而不考虑干扰力F时的传递函数为,(4.36),3液压仿形刀架系统传递函数的建立,建立以样板 为输

22、入,刀架位移 为输出的传递函数。首先对只考虑伺服阀位移的(4.36)式进行拉氏变换,并令初始条件为零,则,(4.37),(4.38),式中 是 引起的阀芯位移; 是 引起的阀芯位移。,对(4.38)式进行拉氏变换,并令初始条件为零,则,(4.39),图4.14 阀芯位移示意图,由(4.37)式和(4.39)式建立系统传递框图如图4.15所示。,图4.15 仿形刀架系统传递框图,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4.40),如果令式中开环增益,固有频率,阻尼比,则由(4.40)式得,(4.41),则系统的闭环传递框图如图4.16所示。,图4.16 仿形刀架系统传递框图,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4.42),

23、4绘制系统的波德图,首先给出有关参数的量值。伺服阀面积变化率 (即表示滑阀每移动0.01m,开口面积变化多少m2);流量系数 ;油液密度 ;供油压力 ;液压缸有效容积弹性模数 ,杠杆比 ;总负载质量; 液压缸行程H=0.11m;液压缸有效工作面积 , 阻尼比 。,开环增益,系统固有频率,(1)绘制对数幅频特性曲线,由(4.42)式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W(s)是由比例、积分和振荡环节组成的。所以应分别画三个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然后再叠加。,比例环节,积分环节 的增益交界频率 ,幅频曲线以-20dB/dec斜率下降。,振荡环节 转角频率 也是固有频率 (振荡环节的固有频率 等于转角频率 ),所

24、以 , 并且幅频特性曲线 大于 段是以-40dB/dec斜率 下降,如图4.17所示。,(2) 绘制对数相频特性曲线,对数相频特性曲线的绘制,已知比例环节 ,积分环节,而振荡环节 在已知 的情况下,则所绘制的对数相频特性曲线如图4.17所示。,5系统稳定性判断,利用对数幅相频率特性的稳定判据进行判断。首先看开环状态下是 否稳定,即开环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在s平面右半部有无极点,无 极点为开环状态下稳定,而有极点为开环状态下不稳定,这时再分 两种情况进行判断。,开环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为此式积分环节的零根通常按负实根处理,而振荡环节的根为,所以,此系统在开环状态下是稳定的,即m=0,那么闭环稳定的

25、充分和必要条件是对数幅频特性 的所有频率 下,相频特性曲线 在 线正负穿越次数之差为0,由波德图看出确实没有穿越,故该系统稳定。,6求系统的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1)求系统的相位裕量,首先求三个环节叠加后的W(s)增益交界频率 ,从图4.17中可以得到。如果若想获得精确的相位裕量就要通过计算的方法。由图4.17可见 是由比例环节G1(s)和积分环节G2(s)的传递函数决定,即,其频率响应为,求增益交界频率 ,,则,即,则,相位裕量 ,若求 在已知增益交界频率 的情况下的相位裕量,可首先通过(4. 40)式列写振荡环节 的相角,则,则,再通过开环传递函数W(s)在 处三个环节相角的叠加求得总的相

26、角,,则,则 相位裕量为,另外,开环传递函数 在 处的相角还可以通过(4. 40)式求得,则,因为实部和虚部均为负值,所以相角应在第三象限,则,所以,(2)求系统的增益裕量,若求增益裕量,必须先求相位交界频率 ,即对数相频特性曲线与-180o线交点的频率 。为简化计算,因为积分环节是 ,所以只计算振荡环节与-90o线的交点频率 即可,如图4.14所示。而且是振荡环节的转角频率 ,所以 应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 。已知 也即 ,通过(4.28)式可求出相位交界频率下的幅值 ,即为增益裕量。,由此上式可见频率特性虚部为零,则增益裕量为,所以,系统的增益裕量为+11.51dB。,如果按三个环节分别计算后

27、再叠加,由波德图4. 17可见,则,由此可见,两种计算方法所得增益裕量相差+4.437dB。其原因是因为 在 处的对数幅频特性是由渐近线获得,,即,如果将 代入下式计算可得 处的对数幅频特性值。,则,可见,当系统的相位交界频率 与振荡环节的固有频率 相等时 将产生超调。,第4章 复习题 1.稳定性是针对开环系统还是闭环系统而言的? 2.稳定性和稳定裕量分别保证系统在何种状态下工作? 3.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与输入信号是否有关? 4.系统的稳定判据有哪几种(回答四种即可)?它们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什么? 5.设置系统的稳定裕量原因有哪五个方面? 6.画极座标图和波德图,分别示意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同时在图上注明决定两个裕量的频率及其名称。 7.掌握用计算方法求相位裕量和增益裕量的方法和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