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控制额外变量提高内部效度,保持额外变量恒定 对额外变量进行平衡,额外变量保持恒定,Lofus & Burns的实验: 两个实验组:(独立处理) 第一个实验组:(115人) 看一段暴力影片。在影片结尾,一个抢劫犯在跑向正要开的车的途中,突然回头开枪射向追来的两个人。其中一个男孩被射中面部,倒在了血泊中。,额外变量保持恒定,Lofus & Burns的实验: 两个实验组:(独立处理) 第二个实验组: 看一段非暴力的电影片断。前部分与第一组所看的影片一样,只在枪击那段不同。此段影片在这切换到成了银行经理对顾客和雇员解释发生了什么,并请他们冷静。,额外变量保持恒定,Lof
2、us & Burns的实验: 实验任务: 令两个组的被试回答关于电影事件的25个问题。 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那个男孩足球运动衫的号码”。 那个号码在两组影片中都是有两秒钟的可见时间。暴力片断中(枪击之前)、非暴力片断中(在银行场景之前)。,额外变量保持恒定,Lofus & Burns的实验: 实验结果: 因变量:能够正确回忆出运动衫的号码的学生的百分比。 暴力组的被试只有4%的被试能够正确回忆。 非暴力组能够正确回忆的被试百分比为28%。 实验结论:某些心理上的恐怖事件能够损害事件之前的细节性记忆。,额外变量保持恒定,此实验的额外变量是什么? 被试要看完全一样的电影,除了在那个关键片段上不
3、同。 在实验开始前的指导语要一样,在实验结束后的问题要一样。 控制额外变量的一种方法 保持恒定。,额外变量保持恒定,暴力组的被试以前看过一个电影,电影中有一个男孩也穿了一件有号码的运动衫。 当一个实验没有疑问时,就是这个实验就好的内部效度。,额外变量保持恒定,内部效度:一个实验有内部效度,说明自变量的改变造成了因变量的改变。,对额外变量进行平衡,有些额外变量无法保持恒定。例如个体差异。 对独立组设计,要平衡掉不同组之间的个体差异。 不能让其中一组更聪明、更强的实验动机、更认真、有更多的女性被试、等等。 Lotus的实验中,若非暴力组的记忆能力更强,更高的注意水平,那么结果就无法解释。,实验设计
4、,单因素实验设计:实验只有一个自变量,被试接受这个自变量的不同水平的实验处理。 多因素实验设计:实验中含有多个自变量,被试接受几个自变量水平的结合的处理。,实验设计,被试间设计(随机区组设计) 被试内设计 复杂设计,被试间设计还是被试内设计?,实验之前要决定:怎样将被试分配到变量的不同水平中去。 两种可能: 将一些被试分到一种水平;另一些被试分到另一种水平; 每一个被试都能分到一种水平。,被试间设计,被试内设计,一个学习实验,实验目的:诵读次数对被试记忆无意义单词的影响。 实验自变量:诵读次数; 自变量的水平:一次/五次 实验假设:诵读五次的记忆效果比诵读一次的记忆效果好。 应该采用的实验设计
5、?,第一节 被试间设计,特点、优点、缺点 克服个体差异的方法 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第一节 被试间设计,特点: 每组只接受自变量一个水平的处理。各个组在其他方面都保持相同。 被试间设计通过对几个组的被试的个体特征进行平衡或平均来保证组与组之间的匹配。,第一节 被试间设计,优点: 一种处理方式不可能继续影响或污染另一种。因为每一个人只接受一种处理方式。 缺点: 必须处理个体之间的差异;,等组的方法,随机抽取被试到各个组中 随机抽取被试的原则: 保证总体中的每个被试都有同样的可能性进入实验中的每一个处理组中。 随机抽取被试的前提: 定义良好的群体,如何保证各个组被试在实验之前各方面都是相等的?,随机
6、处理 将被试随机分配到每个实验组中。 每组被试的样本量要足够大。 因为大样本的被试的个体特征基本平衡掉,不太可能在组与组之间出现个体特征的差异。,等组的方法,随机处理的方法: Block 随机法 例子:一个自变量分五个水平的实验设计。 如果,我们想让每种水平有10个被试。就会有10个 block随机化顺序。,10 blocks 被试 条件,1) ,1) Cara,2) E C D A B,2) Andy,A,3) D B E A C,3) Jacob,E,4) B A C E D,4) Molly,B,5) A C E D B,5) Emily,D,First block,6) A D E B
7、 C,6) Eric,E,7) B C A D E,7) Anna,C,8) D C A E B,8) Laura,D,9) E D B C A,9) Sarah,A,10) C E B D A,10) Lisa,B,Secondblock,等组的方法,随机处理的方法: Block随机化的好处: 每个组的被试都是同样数量的,提高了实验的信度。 如果实验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完成,block随机化解决了组与组之间的时间这一变量可能会带来的影响。 所有被试都会经历实验过程中的其他事件的影响。,练习,实验目的:随机区组设计考察呈现刺激的速率对被试再认刺激能力的影响。 自变量:呈现刺激的速率,分四个水平:
8、非常快、快、慢、非常慢。 生成一个随机化程序,要求每个自变量水平下有四个被试。,随机化数字表,1-5-6-6-4-1-0-4-9-3-2-0-4-9-2-3-8-3-9-1 9-1-1-3-2-2-1-9-9-9-5-9-5-1-6-8-1-6-5-2 2-7-1-9-5-4-8-2-2-3-4-6-7-5-1-2-2-9-2-3,等组的方法,匹配: 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对所有学生进行一项记忆测试,获得学生记忆的基线测量值。 根据被试的基线分数,可将被试分成具有相同或相似分数的被试对。 每一对中的每一个成员可随机分配到一个组别,另一个则分配到另一组别。,等组的方法,匹配的任务: 最好有一个比较
9、好的匹配任务; 此任务最好和因变量有关系; 例如,因变量是血压,匹配任务是被试的基线血压都差不多; 有的时候匹配任务可以和因变量同类的任务; 例如考察不同方法解决字谜的效果。,等组的方法,匹配的困难: 实验者不可能对每一个特征都进行匹配,只在一些特征上匹配,而在另一些相关的特征上可能有差异。 例如两种方法抚育幼儿的效果。(匹配了体重;但健康、母婴依恋类型上可能没有作匹配) 匹配应用的条件: 样本非常少; 有好的前提匹配任务;,被试间设计中会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一些干扰因素: 不同的组有不同的实验者; 被试丢失; 实验者效应,被试间设计中会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被试丢失; 技术性丢失;由于实验仪器
10、出问题,或者由于实验者读错了指导语,导致被试成为无效被试。 技术性丢失对实验的影响不大。,被试间设计中会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被试丢失 选择性丢失 各个实验处理组的被试不成比例的丢失; 由于被试具有某些与因变量有关的特征而丢失; 选择性丢失被试对实验的影响较大; 例如考察复述几天和复述几周对记忆效果的影响的实验,一个选择性被试丢失的例子,实验目的:一个健康教练中心想看看一项一个月的健康计划的效果。 实验处理: 80个被试; 40个分到训练组,40个分到处理组; 对两组被试的健康水平、体重、动机都进行了平衡。,一个选择性被试丢失的例子,实验处理: 对实验组进行一个月的健康训练; 控制组不进行任何训
11、练; 一个月后,实验组只有25名被试坚持下来,并作了健康测验; 控制组有40人完成了健康测验。 实验组的健康分数显著高于控制组。,一个选择性被试丢失的例子,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个月的健康训练计划能够显著提高健康水平。 不成比例的丢失:丢失只发生在实验组;,一个选择性被试丢失的例子,如果实验开始之前,实验组只有25人,控制组有40个人,或许还可以解释实验结果。 实验组丢失了15人,说明这15人与坚持下来的25人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 可能这15个人不适合这项健康训练。,如何避免选择性丢失被试,预测 开始进行一项健康水平测验; 选择在最低健康水平以上的被试(可以坚持健康训练)参与实验。 这样结果
12、只适用于非最低健康水平的被试。,被试间设计中会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实验者效应 实验者对两个组的被试的态度不同; 例如,考察接触酒精被试组于未接触酒精被试组的差异; 对接触酒精组被试的指导语非常慢; 实验者会作有偏的观察,更容易注意到接触酒精组被试的混乱言语和不正常的行为。,被试间设计中会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消除实验者效应的方法: 设计安慰剂控制组 安慰剂控制组和实验组的差异就是实验处理(药物)的差异; 双盲实验,思考题,研究者想要考察外部因素可能会影响人们体育锻炼的坚持性。 研究者令被试在跑步机进行分心任务,任务有三种: 关注自己的想法(集中注意力组) 听一盘录音带(音乐组) 看一盘人们户外运
13、动的录像带(录像组),思考题,因变量:被试决定停止锻炼时的疲劳程度; 被试:120名选修心理学课程的大学生。随机分配40名到一种分心条件中。 研究者假设: 录像组的疲劳程度最高;其次是音乐组; 集中注意力组疲劳程度最低;,思考题,实验结果: 2分钟时可以选择退出训练;不作分析; 集中注意力组有15名被试; 音乐组有10名被试; 录像组无人退出;,思考题,实验结果: 平均疲劳程度: 集中注意力组最高(n25) 音乐组其次(n30); 录像组最低(n40),思考题,为什么没有证实实验假设? 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被试丢失; 匹配任务;,二、自然组设计(准实验),定义 使用此设计的原因 自然组设计在因果关系中遇到的问题,二、自然组设计(准实验),定义: 自变量是被选择的而不是被控制的; 自然发生的变量; 或个体差异变量/被试变量。 使用自然组设计的原因: 道德因素的限制(外科手术与抑郁;离婚与情绪) 与生俱来的本性,自然组设计(准实验),一些常见的个体差异变量: 宗教信仰 性别 内外倾 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