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483460 上传时间:2018-11-0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思考: 在刚才四幅图片中,大家都看到了哪些景观呢?,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1、请学生描述热带雨林的景观特征。 2、为什么会有这种环境? 3、气候会影响哪些环境要素?其他要素对气候有影响吗? 4、图片中的一些雨林景观在沙漠地区会出现吗?那么沙丘在该地区会出现吗?为什么? 5、归纳组成自然 环境的要素和各要 素之间怎么产生联 系的?,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吸收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通过降水

2、,土壤和水圈及生物获得水分补给,通过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大气获得了水汽,植物残体进入土壤,向土壤提供了有机质。,岩石通过风化向土壤提供成土物质和无机盐,土壤及岩石风化物被侵蚀,搬运到低洼处堆积,形成沉积岩。,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1)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 (2)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需要哪些地理要素参与?,请描述藏羚羊的生存自然要素有什么,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请分析羚羊的减少原因。 羚羊的数量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基本恒定的现象,说明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什么功能?,藏羚羊的例子,动态平衡,Company Logo,实例:黄土

3、高原,在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最具特色的黄土高 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阔、最深厚、也最典型的黄土地 貌区,黄土土质疏松,主要由较细粉砂颗粒组成,气候主要 为温带季风气候。据史料记载:黄土高原在汉代时,一派草肥水美、山清 水秀的景色。但自唐代以后,由于大兴土木、连年战争,森 林植被被大量砍伐,再加上近代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的影 响,就变成今天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丘陵沟谷区,水土流 失非常严重。同时,被冲走的土壤,顺着黄河的大小支流,带到下 游,淤塞了河道,造成黄河下游的洪涝灾害。所以,同水土流失现象作斗争,不仅成为改变黄土高原 面貌的重要措施,也是治理黄河的一个根本问题。,(1) 用图表

4、的形式,总结归纳案例中表达的演化过程中,地貌、水文、地面组成物质等均发生了什么变化? (2) 这些变化是怎么发生的? (3) 水土流失的例子是怎么说明统一演化规律的?,Company Logo,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黄土土质疏松,直立性强但团聚性不好.,华北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土壤肥力下降,表土侵蚀严重,地表径流增强,水位季节变化大,河流含沙量增加,气候趋于干旱,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渗入的地下水减少,地下水位降低,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对下游环境的影响?,下游河道淤积,造成下游泄洪能力降低,易发生洪涝灾害,泥沙淤积又不断抬升下游河床,影响地表

5、水系变化,地下水位升高,土壤盐渍化,形成冲积平原,3.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牵一发而动全身”,楼兰遗址,森林减少,土壤腐殖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仅存人工林天然次生林,滞留降水功能降低,洪水 断流,沟谷综合纵横岩石裸露,风化 加速,以色列创造了沙漠奇迹以色列除地中海沿岸外,大部分国土是荒漠,水资源奇缺。国土的2/3是沙漠和半沙漠。 在这样的地方,连人的生存都成问题,更不用说种植农作物、发展畜牧业了。但以色列人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向恶劣的自然环境挑战,把贫瘠的沙漠变成了一座座沙漠花园:枣椰林、葡萄园、果园到处可见,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不仅能够自给,还能大量出口。,1、以色列人通过什么途径改

6、变了自然地理环境? 2、三个案例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有何不同?,思考?,归纳总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1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 )A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 2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必须考虑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依据自然资源的( ) A分布的地域差异性 B整体性

7、C不可替代性 D数量的有限性,反馈练习:,3.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 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严重破坏有关 C.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D.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发展的 4.“牵一发而动全身”生动地阐述了自然环境中的哪种规律? A整体性 B地域差异 C地带性 D非地带性 5、1944年美国科学家在圣马太岛放养了29只驯鹿,由于无天敌,环境好,10年后达到1000只,20年后达到6000只,又过了三年只剩下42只,这一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 A、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D、“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B.地质作用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C.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等要素不会影响气候 D.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化 7.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 ) A.气候干旱、降水少 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 C.流水侵蚀严重,风力侵蚀微弱 D.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