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老健康管理ppt课件.pptx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481298 上传时间:2018-11-04 格式:PPTX 页数:63 大小:70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健康管理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老健康管理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老健康管理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老健康管理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老健康管理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老年健康管理,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健康教育与慢性病防治所,何为健康?,何为健康?,1948年WHO:健康是一种躯体、精神与社会和谐融合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具体来说健康包括三个层次。第一:躯体健康,指躯体结构完好、功能正常,躯体和环境之间保持相对的平衡。第二: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的状态,包括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环境、及时适应环境。第三: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个人的能力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个体能够有效的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个人的行为与社会规范一致,和谐融合。积极地、多维的健康观,健康的最高目标。,何为健康?,1986年WHO从健康促进的角度

2、定义健康:健康是每天生活的资源,并非生活的目的。健康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是个人能力的体现。,何为管理?,管理: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达到资源利用最优化。 目标:最合适的时间、最合适的东西在最合适的地方发挥最合适的作用。 管理事实上是一个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手段,是人们为了实现以一定目标而采用的手段和过程。,何为健康管理?,健康管理:针对健康需求对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即对个体和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的检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过程。内容。 健康管理不涉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调动个体和群体即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资源达到最

3、大的健康效果。宗旨,何为健康管理?,为个体和群体(包括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改善健康。具体做法。 标准化、量化、个体化和系统化的健康管理的具体服务内容和工作流程必须依据循证医学和循证公共卫生的标准和学术和已经公认的预防和控制指南及规范来确定和实施。特点,健康管理,对个体和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的检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理的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即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的具体做法就是为个体和群体(包括政府)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改善健康。,健康管理溯源,黄帝内

4、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黄帝内经: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以防为主、健康风险评估和控制的健康管理思想 黄帝内经: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饮食补益 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华佗:动摇则骨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锻炼健身防病 罗马大百科全书 “医学实践由3部分组成:通过生活方式治疗、通过药物治疗和通过手术治疗。,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疾病和健康的关系:动态平衡 急性传染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疾病

5、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干预策略,健康,疾病,处于低险位状态,进入高危险状态,发生早期改变,出现临床症状,疾病,不同的预后,临床干预,预防干预,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一、了解健康状况 二、评估健康和疾病风险(一和二是针对个体化的健康信息来调动个体降低本身健康风险的积极性) 三、健康干预(根据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指导个体维护自己的健康,降低已经存在的健康风险)具体而言:第一步是个人健康信息的管理,关键是周期性的健康体检和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第二步是根据个人健康信息进行健康及疾病风险性评估,并通过评估结果制定健康计划;第三步是具体实施健康干预,通过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控制健康危险因素来实现健康计划的目标。,健康

6、管理服务流程,健康管理体检,健康评估,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个人健康管理咨询,健康管理基本策略,通过评估和控制健康风险,达到维护健康的目的。,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社会 经济 状况,可改变的 行为危险因素 吸 烟 饮 酒 不合理膳食 静坐生活方式,不可改变的 行为危险因素 年龄 性别 种族 遗传,中间危险因素 (生理指标) 肥 胖 高血压 高血糖 高血脂,疾病 冠心病 脑卒中 糖尿病 肿 瘤 慢阻肺,各危险因素之间及其与慢性病之间: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互为因果 慢性病的发展一般规律:正常健康人低危人群高危人群(亚临床状态)疾病并发症。 从任何一个阶段实施干预,

7、都将产生明显的健康效果,干预越早,效果越好。,健康管理基本策略(一),一、生活方式管理生活方式管理通过健康促进技术,来保护人们远离不良的行为,减少健康危险因素对健康的损害,预防疾病,改善健康。从卫生服务的角度来说,生活方式管理指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因行为方式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强调个人选择行为方式的重要性。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膳食、体力活动、吸烟、饮酒、精神压力,健康管理基本策略(一),案例:美国,自1986,43000名40-75岁,无糖尿病、心脏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男性进行跟踪调查,每年对他们进行2次问卷调查,根据长期积累的数据找出生活习惯和心脏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正在

8、服药的中年男性,如果饮食合理、不吸烟、适量饮酒、保持健康的体重和定期运动,患心脏病的风险将降低57%,不服药的男性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将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87%,仅不吸烟一项就能降低50%的患病风险,如果上述五项全部达到,男性患心脏病的风险指数最低。研究表明:即使被调查者从前的生活方式不健康,生活方式改变后所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健康生活方式不可能被药物和其他所替代。改变生活方式永远不会晚,即使中年或是晚年,开始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从中收益。,健康管理基本策略(一),生活方式管理的特点: 1、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 2、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 3、通常与其他健康管理策

9、略联合进行,健康管理基本策略(一),健康行为改变的技术: 1、教育:传递知识,确立态度,改变行为。 2、激励:正面、反面强化,反馈促进、惩罚等措施进行行为矫正。 3、训练:参与式的训练和体验,培训个体掌握的行为矫正技术。 4、营销:利用社会营销的技术推广健康行为,营造健康的大环境,促进个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健康管理基本策略(一),注意事项: 行为改变并非易事,形成习惯并终生坚持是健康行为改变的终极目标。重视家庭成员、亲朋好友、社区等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对传播信息、采取行动提供有力的环境和条件。生活方式管理可以以多种形式出现,也可以融入到健康管理其他策略中去。如疾病管理。目的:选择健康的生活方

10、式,减少疾病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或伤害的方式。,健康管理基本策略(二),二、需求管理健康管理的常用策略之一。包括自我保健服务和人群就诊分流服务。帮助人们更好地使用医疗服务和管理自己的小病。理念:如果人们在和自己有关的医疗保健决策中扮演积极作用,服务效果会更好。实质:通过帮助健康消费者维护自身健康和寻求恰当的卫生服务,控制卫生成本,促进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目标:减少昂贵的、临床并非必需的医疗服务,同时改善人群的健康状况。常用手段:寻找手术的替代疗法、帮助病人减少特定危险因素并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自我保健/干预,健康管理基本策略(二),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1、患病率 2、感知到的需求 3、病

11、人的偏好 4、健康以外的动机,健康管理基本策略(二),需求预测方法核技术: 1、以问卷为基础的健康评估健康和疾病风险评估为代表; 2、医疗卫生费用为基础的评估分析已经发生的医疗卫生费用,预测未来的医疗花费;需求管理的常见方法:24小时电话就诊分流服务,转诊服务,基于物联网的卫生信息数据库、健康课堂、服务预约。通过一系列的服务手段和工具,去影响和指导人们的卫生保健需求。,健康管理基本策略(三),三、疾病管理健康管理的主要策略之一。疾病管理是一个协调保健干预和病人沟通的系统,强调病人自我保健的重要性。疾病管理支撑了医患关系和保健计划,强调运用循证医学和增强个人能力的策略来预防疾病的恶化。以持续地改

12、善个体或群体健康为基准来评估临床、人文和经济方面的效果。(美国疾病管理协会),健康管理基本策略(三),疾病管理特点: 1、目标人群是患有特种疾病的个体。 2、不以单个病例和/或其单次就诊时间为中心,而关注个体或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与传统单个病例管理的区别)。 3、医疗卫生服务与干预措施的综合协调至关重要。,健康管理基本策略(四),四、灾难性病伤管理是疾病管理的一个特殊类型。关注的是灾难性的疾病或伤害。灾难性不仅指对健康的危害十分严重,还包括疾病造成的医疗卫生花费巨大,如肿瘤、肾衰、严重外伤等。特点:1、同样具有疾病管理的特点;2、发生率低;3、需要长期复杂的医疗卫生服务;4、服务的

13、可及性受家庭、经济、保险等各方面的影响较大。,健康管理基本策略(四),灾难性病伤管理需要注意以下五方面: 1、转诊及时; 2、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制定出适宜医疗服务计划; 3、具备一支包含多种医学专科和综合业务能力的服务队伍,能够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多种医疗服务需要; 4、最大程度地帮助病人进行自我管理; 5、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健康管理基本策略(五),五、残疾管理目的:减少工作地点发生残疾事故的频率和费用代价。从雇主的角度出发,根据伤残的程度分别处理,希望尽量减少因伤残造成的劳动和生活能力下降。,健康管理基本策略(六),六、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协调前述不同健康策略来为个体提供更为全面的健康和福

14、利管理。以人的健康需要为中心,有的放矢。实践中基本上都应该考虑综合的群体健康管理模式。,健康管理的发展,尽管 20世纪60年代就有医生采用健康危险评估 (HRA) 的手段来指导病人进行自我保健,健康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及行业是最近二三十年才兴起的。市场需要是健康管理行业兴起的基础。,健康管理在中国的现状(一),理念先进,学术理论与技术研究相对滞后 自2001年国内第一家健康管理公司注册,健康管理走过了艰难而重要的11年。其先进的理念,对国内健康服务的全新视角和理解,逐步获得了认可和追捧。从2006年开始,以健康管理为主题的会议、论坛、培训明显在增多 , 甚 至 有 业 内 人 士 称 2006 年

15、 是 “ 健 康 管 理 年 ”。2007- 10- 20 中华健康管理杂志 创刊,2007- 11- 01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但是,目前国内在健康评估、健康维护、健康产品、服务模式、运行模式、服务范围上都与国际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健康管理在中国的现状(二),专业人员匮乏健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涉及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等领域,其中,循证医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学、健康促进学(包括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运动学和营养学都是与健康管理密切相关的重要学科。至今为止尚无大学培训健康管理专业人才,需要这方面人才的各大医院有的是招聘即将毕业的

16、医学方面的大学生,再专门请专家进行这方面的单独培训,不过更多的是大家一边干一边学。2005年国家建立的健康管理师职业,至今已经有近百人考取了这方面的资格,但还是缓解不了目前此方面专业人才紧缺的状况,健康管理在中国的现状(三),市场混乱,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和运营模式尚未建立 目前,健康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时髦的名词,市场上的百家争鸣和无序竞争给大家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茫然。但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系统和运营模式尚未建立。,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健康管理在中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能帮助医疗机构、企业、健康保险公司以及社区、集体单位采用一种有效的服务手段对个人的健康

17、进行个性化的管理,以达到有效预防疾病、节约医疗开支的良好作用。,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中的应用控制投保人群的健康风险、预测投保人群的健康费用,是健康管理在保险行业中的主要“用武之地”。 2004年,中国保监会为实质性推动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的发展,连续颁发了人保健康、平安健康、正华健康、昆仑健康、阳光健康5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筹建批文。其中,人保健康于2005年率先获准开业,成为我国第一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 随着人保健康业务的不断展开和逐渐深入,该公司指出:从健康保险的经营目标看,健康管理通过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可以满足健康服务的需求;通过实施专业化的健康诊疗

18、风险控制,可以降低保险公司的赔付率,扩大利润空间。由此不难预计,不远的将来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健康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 企业人群是健康管理的又一重要目标人群。据国外的实践经验,健康管理在企业的应用主要在企业人群健康状况评价、企业人群医疗费用分析与控制、企业人力资源分析等3个方面,其出发点及归宿点都是为了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竞争力的增强。,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应用前景,随着健康管理服务的不断深入和规范,针对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开展体检后的健康干预与促进,实施工作场所的健康管理项目将是健康管理在企业中应用的主要方向。,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应用

19、前景,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人民群众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守门人”,是三级医疗卫生体系的网底,也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管理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在确保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上,健康管理可以为社区卫生服务在以下3个方面提供帮助:一、识别、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二、指导医疗需求和医疗服务,辅助临床决策;三、实现全程健康信息管理。健康管理个性化的健康评估体系和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有望成为社区利用健康管理服务的突破点和启动点。,中国对健康管理的需求现状,迫切而且巨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人口学特征的变化 (1)我国

20、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人老年型仅用了18年时间,而同样完成这一历程,日本用了24年,英国45年,美国60年,瑞士85年,法国则为115年。我国老龄化速度之快是举世罕见的,而且规模巨大。中国的老龄人数已经占世界首位。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有1.19亿65岁及以上老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87%。,(2) 人口老龄化超过经济发展的承受力特有特点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出现在经济发达、国民生产总值较高的阶段,国民人均生产总值至少在5 000美元左右;而在我国20世纪末成为老年型国家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1 000美元。在经济尚不发达,国民生产总值不高的情况下迎来人口

21、老龄化,“未富先老”,犹如“穷人得了富贵病”,困难可想而知。我国老龄化的总体特点是: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老龄化速度快,高龄老年人增长速度尤其快;地区间老龄化程度不均衡;老龄化程度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是典型的“未富先老”。,中国对健康管理的需求现状,2、 慢性疾病患病率迅速上升,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日益严重 2001年,中国前10名主要死因中,心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及恶性肿瘤3种慢性病居DALYs(慢性病引起的失能调整生命年)的前3位。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调查表明: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及吸烟,是造成多种慢性病的3大行为危险因素。,中国对健康管理的需求现状,我国

22、总人口中慢性病的患病率仅为169. 8,而老年人却占540. 3,年均患病天数为64天。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在余寿中有2/3的时间处于带病生存,慢性病患病率是全人口的3.2倍,伤残率是全人口的3.6倍。在65岁以上人口中,主要患有白内障、抑郁症、糖尿病、老年性痴呆疾病,而且有42%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疾病。,中国对健康管理的需求现状,3、医疗费用急剧上涨,个人、集体和政府不堪重负从19902003年,卫生总费用由747. 4亿元增长到6 623. 3亿元,政府预算卫生支出从187. 3亿元增长到1 137. 8亿元,个人卫生支出由267. 0亿元增长到3 677. 0亿元,人均卫生费用也由

23、65. 4元增长到512. 5元。多项调查研究表明:人口老年化、疾病结构变化与医疗需求、医疗费用增加密切相关。,中国对健康管理的需求现状,第3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门诊和住院费由1 363亿元增加到5 838亿元,其中30%归因于老年医疗费用的增长。老年人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由1993年的164亿增加到2003年的1 487亿,占总费用的比重由12%上升到26%。,中国对健康管理的需求现状,4、健康保障模式的改变 自 1998 年我国改革公费 、劳保医疗制度至今,我国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率大幅度下降。与1993年相比,社会医疗保险人口覆盖率下降了60%。新制度难于发挥应有的医疗保障作用,下岗和

24、失业人员、待业人员、老年人、儿童等脆弱群体更是游离在社会医疗保险之外。健康保障制度改变的直接结果,是卫生费用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居民个人。数据表明,个人卫生支出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例,由1991年的38.8%上升到1995年的50.3%,到2001年已达60.5%。,我国老年卫生工作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挑战:我国老年人多,带病生存时间长、医疗费用高,老年卫生政策和措施还不够完善,针对老年人特点的专业化医疗卫生服务还没有形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针对老年人服务的能力还十分有限。,世界卫生组织认为,1/3慢性病通过预防保健可以避免, 1/3早期发现可得到有效控制, 1/3早期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健康管理

25、是被WHO公认的控制慢性病的有效举措。,老年人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服务对象,老年人健康管理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要内容之。 为应对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中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两个规划: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将在“十二五”期间新增各类养老床位342万张,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卫生服务并监测65岁及以上老人的健康状况,发展老龄化产业以满足老年人的卫生保健需要。,卫生部高度重视老年卫生工作,陆续出台实施相关政策措施,老年卫生工作进展明显。一是老年卫生服务网络日益健全,方便老年人就医,老年护理服务逐步延伸到家庭和社区。二是老年医疗保障不断加强,基本医疗

26、保障制度有效减轻了老年人的就医负担。三是老年卫生服务内容逐步拓展,老年人健康管理纳入医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009年,河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城乡居民可免费享受国家统一规定的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2健康教育; 3预防接种; 4传染病防治; 5儿童保健; 6孕产妇保健; 7老年人保健:对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8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

27、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每次随访都要询问病情、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健康指导。 9重性精神疾病,随着人口老年化的不断加剧,探索一种综合的老年人健康管理模式成为缓解老年人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保障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一、老年人心理健康管理,“离退休综合征” “空巢综合征”根据全国老龄委2006年公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报告,目前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达49.7,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7.7个百分点。大中城市的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比例更高,达到56.1,其中独居老年人占12.1,与配偶同住的占44。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预计203

28、0年空巢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0%,届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 “失独”群体心理健康问题至2012年5月9日 - 中国失去独生子女家庭超百万,且中国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者家庭,尤其是50岁以上失独群体日益庞大。 失独者视频 由于老年人心理自调不足、家庭温暖不够、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重视,最终引发身体机能障碍。,一、老年人心理健康管理,老年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内部心理过程和谐一致,与外部环境适应良好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认知功能正常、情绪积极稳定、自我评价恰当、人际交往和谐、适应能力良好。,一、老年人心理健康管理,中国科学院老年心理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老年人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

29、居住环境、社会参与度、社会文化氛围和养老保障等密切相关,还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还有研究表明,社区给予一定的支持、护理、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二、老年人生活方式管理,生活方式与人们的健康和疾病息息相关,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消除或减少健康危险因素,从而减少许多疾病的患病风险。 “大庆糖尿病20年长期跟踪随访研究”项目研究发现,经过6年饮食和运动生活方式干预,糖尿病前期患者预防或推迟糖尿病发生长达14年。,三、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档案是用来记录一个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及自身所从事过的与健康相关的一切行为与事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个人的生活习惯、过敏史、既往病史、诊断治疗情

30、况、家庭病史及历次体检结果等。健康档案是一个动态、连续且全面的记录过程,通过其中详细完整的记录,为每个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老年人记忆力衰退,其表达、认知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详细的健康档案可以让医生更仔细、全面、准确地了解老年人的身体情况,从而更有效地诊断治疗或指导老年人自我保健康复。,四、建立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到医院,为老年人建立一个就医绿色通道,保证老年人能够方便、及时的就医,保障老年人从入院开始就享有特殊照顾,防止老年人因无人陪同照顾而发生摔倒等意外情况。医院内应组织一些对老年人护理有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设立一支专门的老年人护理小组,他能够更了解老年

31、人的需求,具有更强的耐心和责任心,能够更细致、更准确地处理突发事故,能够更有效地给予老年人全面周到的护理。医院和社区的信息要求互通,保证医务人员在老年人入院时能更快速而准确地了解老年人的身体情况,从而进行更好、更有效地处理。,五、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对现代数据信息通讯技术的高度依赖,是健康管理服务的特点之一。信息数据及通信技术是支持健康管理服务的有效运行、实现市场化、规模化的基础平台,直接影响着健康管理的服务模式、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服务成本及服务规模等。 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可以与互联网和手机联机,健康信息可以实时共享、随时查询。 信息平台的功能包括:网上进行健康体检预约登记;网上

32、查询健康档案;网上生活习惯调查和评估;网上查询保健计划;网上随访干预指导;网上咨询。 目前有些新的信息技术可以引进到健康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中:蓝牙生命信息监测器,主要用来随身携带、无创监测生命信息,比如血压、脉搏等。监测的结果通过蓝牙同手机联机,把数据传递到手机中的自助健康管理平台中。手机自助健康管理平台,是一个基于手机的软件系统,用来进行健康信息的采集、健康科普知识的查询、开展自助的健康管理。 该平台通过蓝牙通讯技术同蓝牙生命信息监测器相连,接受监测器采集的数据;该平台通过移动WAP同健康档案存储平台相连,能够进行双向的、即时的数据传输,从而实现手机携带者同健康管理师的实时通讯。,六、老年

33、人社区综合健康管理,老年慢性病、多发病的管理包括预防、治疗、护理的全部过程。据研究显示,影响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因素有年龄、吸烟情况、体质量指数、精神状况、体育锻炼等,干预或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有效地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发展。目前也有许多疾病管理研究项目,如糖尿病管理、心脏病管理等,已经制定了该种疾病的综合防治策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建立专业的慢性病防治护理小组,根据这些慢性病管理规范,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服务。 建议在对老年人进行生活方式管理和疾病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开展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意外伤害和自救等健康管理。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社区卫生服务对于慢性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社区健康教育、社区家

34、庭访视护理、社区医生随访监测等,都能够有效地降低中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 加大对老年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 利用老年人健康档案,开展疾病风险评估,及时消除和降低健康危险因素, 遏制疾病的发生、发展, 节约医疗成本和人力资源, 发挥健康管理的最佳功效。,结语,虽然健康管理是一个新兴起的学科和行业,在我国起步很晚,健康管理的技术和理论还相对比较滞后,但是我们也确实看到从个人到企业再到国家,人人都需要健康,人人都需要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是一个朝阳产业。老年健康管理不仅是我们应对老龄化和慢性病“井喷”双重挤压的必然选择,也是保障老年幸福生活的必然选择。,谢谢大家!,谢谢! 愿天下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