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尿路感染的防治.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473641 上传时间:2018-11-02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尿路感染的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尿路感染的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尿路感染的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尿路感染的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尿路感染的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尿路感染的防治,桂林医学院附院 陈军宁,尿路感染(尿感)这个术语,指的是尿路的细菌性感染。尿感是所有的细菌性感染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无论男女老少均可发病。特别以女性最常见,约有30妇女在一生中曾发生过一次以上的尿感。根据我国普查统计,尿感的发生率占人口0.91。,有意义的细菌尿通常是,指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1,如果能确切排除了结果的假阳性,则可称为真性细菌尿。凡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可诊断为尿感。真性细菌尿可有或无症状。无症状细菌尿(又称隐匿性细菌尿)是指病人有真性细菌尿而无尿感的临床症状,是一种无症状尿感;既有真性细菌尿又有临床症状者称为有症状尿感。,根据部位 尿感可分为下尿路感染和上

2、尿路感染,前者主要为膀胱炎,后者为肾盂肾炎,肾盂肾炎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膀胱炎指尿感只局限于膀胱。肾盂肾炎指肾实质和肾盂感染,急性肾盂肾炎是指细菌入侵肾脏,引起急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小管细胞坏死。慢性肾盂肾炎的定义,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其诊断标准应严格,仅限于确实有肾盂肾盏炎症、纤维化和变形的证据。如果用此标准则大多数病人其尿感是尿路解剖学有异常,尿路梗阻,特别是在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基础上发生。,根据有无尿路功能上或解剖上的异常 尿感 还可分为复杂性尿感和非复杂性尿感。 复杂性尿感指 尿路有器质或功能上异常的尿感, 引起尿路梗阻、尿流不畅; 尿路有异物:如结石,停留导尿管等; 肾内有梗阻: 如在慢性肾脏

3、实质疾病基础上发生的尿感。,根据尿感是初发还是再发,可分为初发(首次发作的)尿感和再发性尿感。重新感染是指尿感治疗后尿菌阴转,另外一种与原先不同的致病菌重新侵入尿路引起尿感;复发是指治疗后尿菌阴转但不久原先致病菌又出现而引起尿感。致病菌是否是原先致感染者最好能由尿细菌的种类和菌株来区别。,菌株可由尿菌的血清型来鉴定,如无条件鉴定尿菌的血清型别,临床上可用下述方法推断:,大多数复发发生于停止抗菌药1周内,几乎均发生于1个月内; 致病菌药敏试验的抗菌药敏感谱是否与上次致病菌相同; 单剂疗法未能治愈者。,【致病菌】,任何细菌入侵尿路均可导致尿路感染。但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占90以上, 其中

4、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 其次是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和绿脓杆菌。,大约510的尿感由革兰阳性细菌引起,主要是粪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白色和柠檬色葡萄球菌)感染较常见于青年女性。大肠杆菌最常见于无症状细菌尿,非复杂性尿路感染,或首次发生的尿路感染。混合感染,多见于长期用抗生素治疗、尿路器械检查后以及长期保留尿管的患者。,【发病机理】,1感染途径 致病菌可经以下途径进入尿路引起感染。 上行感染:绝大多数(95)尿感是由细菌上 行感染引起。 血行感染:细菌从体内的感染灶侵入血流,到达肾脏引起感染。此种途径少见,仅占所有 尿感的不到3。阑尾炎和结肠炎时,细菌 可通过。

5、 邻近器官感染:曾有学者认为,盆腔器官炎症,淋巴 道感染肾脏。,2. 易感因素,当各种原因使机体正常的防御功能受损时,细菌可进入尿路并生长繁殖,引起感染,常见的易感因素如下: 尿路梗阻:是诱发尿感和使尿感易上行的重要原因, 为最重要的易感因素。 膀胱输尿管返流及其它尿路畸形和结构异常: 尿路器械使用。 妊娠。,3病原菌的致病力,大肠杆菌是尿感的最主要致病菌。4免疫反应 在尿路感染尤其是肾盂肾炎的病程中,常有局部或全身免疫反应的参与,包括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自身免疫反应。,总的来说,影响肾孟肾炎肾损害发展的因素,主要在于急性肾盂肾炎时肾实质化脓性炎症的严重程度,这对于预测最终慢慢地发展为有疤痕的

6、萎缩性肾来说,是最主要的因素。在临床上迅速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急性肾盂肾炎,是值得一再强调的,特别是在有膀胱输尿管返流的婴幼儿。,【临床表现】,尿感的临床表现的范围很广,由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到严重的急性肾盂肾炎;从无症状细菌尿到各种类型的有症状细菌尿。,对可疑尿感病人,医生应该做的是,对有尿感可疑症状者,必须检出其微生物方面的病因; 感染位于泌尿系统何处。在男性来说,除了确定是肾盂肾炎或是膀肤炎外,还要注意有否前列腺炎; 确定有无尿路的器质或功能性病变,考虑作IVP、B超、排尿期膀胱输尿管造影,必要时作膀胱镜检查。,不典型尿感的临床表现可多样化 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以全身急性感染症状,如寒

7、战、发热、恶心、呕吐等为主要表现,而尿路局部症状、如尿频、排尿不适,腰痛等则不明显,易误诊为感冒、伤寒、败血症等; 尿路症状不明显,而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和胃肠道紊乱的症状,易误诊为阑尾炎、胆囊炎、急性胃肠炎等; 以血尿、轻度发热和腰痛等为主要表现,易误诊为肾结核;,无明显尿路症状,仅表现为背痛或腰痛;,少数病人表现为肾绞痛、血尿,易误诊为尿路结石; 完全无临床症状,但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105/m1,常见于女青年,尿路器械检查后或原有慢性肾脏疾患并发尿感者。,【诊断】,尿感的诊断不能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而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均应诊断为尿感。,【治疗】,1急性膀胱炎 表现有

8、尿频、排尿不适,而其它方面健康的妇女。如果从节省医疗费用出发,可不先作尿培养,甚至也不先作尿常规,而暂按膀胱炎治疗。膀胱炎的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均敏感,我们对这些病人予以单剂疗法或3日疗法治疗之。,单剂抗菌药疗法,有报告传统的14日疗法,对于膀胱炎的疗程过长,因与单剂疗法比较,在疗效上无差异。大多数膀胱炎病人经大剂量单剂治疗后12天,尿菌就可阴转,因此目前国内、外学者推崇用单剂治疗非复杂性膀胱炎,通常用复方新诺明SMZCO2片,碳酸氢钠1.0g;一次顿服(我们称之为STS单剂)。,单剂疗法的优点是,方法简便,病人乐于接受; 对绝大部分尿感有效; 医疗费用低; 极少发生药物副作用;

9、,极少产生耐药菌株,但必须治疗后47天复查。如无症状,尿培养亦阴性,则无需给予治疗。如有真性菌尿,则可能为隐匿性肾盂肾炎,予以恰当的抗菌药治疗14天。如复查时有尿感症状,则需做尿定量培养和尿常规,如皆阴性,很可能是非微生物所致的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如仅有脓尿而无菌尿,可按衣原体所致之尿频、排尿不适治疗;如尿培养有真性细菌尿,则应按肾孟肾炎治疗。,单剂疗法不适用于复杂性尿感、如拟诊为肾盂肾炎、孕妇尿感或男性尿感。,2急性肾盂肾炎,首次发生肾盂肾炎的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80),约15由肠杆菌科的其它细菌引起,仅约5为粪链球菌等球菌引起。临床上应根据病人的严重程度,定出治疗方案。,(1)轻型肾盂肾

10、炎,经单剂治疗失败的尿感或有轻度发热及或肋脊角痛的肾盂肾炎,宜口服有效抗生素14天传统疗程。 常用的抗生素为复方新诺明、氟嗪酸、羟氨苄青霉素等,一般用药4872小时后应可显效,如已显效,不需按药敏结果更换药物,因体内药敏试验较体外者准确。14天疗程对非复杂性肾盂肾炎通常已足够。,然 而,如病人在近1年中已有多次症状性尿感,则应直接给予6周疗程,调节尿的酸碱度,可有利于发挥抗菌作用,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对青霉素类、氨基甙类、红霉素类及磺胺类抗菌药物,均有增强疗效作用。 唯对四环素族、呋喃旦啶则会降低疗效。据国外多个文献报告、复方新诺明对尿感的疗效并不逊于氨基甙类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和第二、三代头抱

11、菌素等抗生素.,有下列优点,对大多数尿感的致病菌有效,尿内和血内药物浓度均高; 使用后极少发生抗药菌株; 除个别发生过敏外,罕见发生严重副作用; 肾毒性低,在肾功能不全者仍可使用,不会增加肾功能损害,而且在肾衰患者的血和尿中仍能保持药物有效的杀菌浓度; 可分泌于阴道液中,抑制阴道前庭和尿道口周围的细菌,因而减少尿感的再发机会。,如,患者对磺胺类过敏、可采用奎诺酮类(0uino1ones)等新的抗菌药物治疗尿感获得满意疗效。有报告氟嗪酸的疗效在80以上,奎诺酮类抗菌药具有广谱、低毒、可以口服等优点,其疗效不逊于许多注射用的广谱抗生素。对多种抗菌药有抗药性的细菌,氟嗪酸常仍有效。,(2)较严重的肾

12、盂肾炎,如发热、肋脊角痛、血白细胞升高等,宜采用肌肉或静脉给予抗生素。 可用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15mgkg,每8小时:次;头孢唑琳(cefazolin)0.5g,每8小时1次或氨苄青霉素2g,每6小时1次,必要时可用头孢噻污(cefataxime )2g,每8小时1次,先选用头琳唑琳或氨苄青霉素,必要时加用庆大霉素,,在获得药敏报告后,可酌情改用肾毒性较小而不太昂贵的抗生素。注射用药至病人退热48小时后,可改用口服有效抗菌药,以完成2周疗程。在治疗期间,应每周作尿培养,以观察尿菌是否阴转,如未能显效,应按药敏更换抗生素。,(3)重症肾盂肾炎,重症急性肾盂肾炎均有寒战、高热、血白细胞显著升高、核

13、左移等严重的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使用常规的广谱抗菌素治疗34天,尿菌仍不能阴转,且临床症状加重,有严重寒战,疑为菌血症,甚或出现低血压、呼吸性碱中毒,疑为革兰阴性败血症者,这些病人多是复杂性肾盂肾炎,致病菌常为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在未能获得致病菌的药敏结果之前,可选用下述抗菌药联合应用。,1)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主要是酰脲类青霉素,因其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强于羧苄青霉素(70mgkg,每4小时注射1次)、对绿脓杆菌有强效,对革兰阳性菌作用略差于氨苄青霉素。 本品毒性低,价格较第三代头孢菌素便宜,故1987年WHO推荐其为首选治疗绿脓杆菌感染的药物。,2)氨基甙类抗生素,当用一种氨

14、基甙类抗生素疗效不好时,改用另一种, 可能会获得满意的疗效。对绿脓杆菌的作用,依次为 乙基西梭霉素; 丁胺卡那霉素; 西梭霉素; 妥布霉素; 庆大霉素。 丁胺卡那霉素为6mgkg,每8小时静滴1次,本类药物在肾功能减退时必须慎用。,3)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较常用的是 头孢噻污; 头孢唑污; 羟羧氧酰胺菌素; 头孢三嗪(菌必治); 头孢磺毗苄; 头孢唑哇酮(先锋必); 头孢噻甲酸污(头抱塔齐定)。,对严重的绿脓杆菌感染者,不宜单独应用,杀灭绿脓杆菌的能力最强,唯价钱昂贵。的剂量均为30mgkg。其中头孢三嗪每12小时1次,头孢噻污每6小时1次,其它均为每8小时静滴1次。,由此可见,对绿脓杆菌的严

15、重感染,可依次选用, 氧哌嗪青霉素等广谱青霉素; 丁胺卡那等氨基甙类抗生素(肾功能不佳或老年人慎用);,对其他革兰阳性杆菌所致的感染,可依次选用,丁胺卡那等氨基甙类抗生素; 对十分危重的病例,通常使用一种氨基甙类,再加一种半合成广谱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后两者和氨基甙类合用,有协同作用。 如未能排除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可加用氨苄青霉素,30mgkg,每6小时静滴1次。,在病情允许时,应尽快作有关尿路影像学检查,以确定有无尿路梗阻,特别是尿路结石引起的梗阻,必要时尽快请泌尿外科会诊。 如不纠正尿路引流不畅,复杂性肾盂肾炎是很难彻底治好的。,3妊娠中尿感,妊娠时由于孕酮的分泌增加,使输尿管及肾盂

16、蠕动减弱和扩张,导致尿路的功能性梗阻,易发生尿感。 妊娠中尿感的治疗与一般尿感相同,但宜选用毒性较小的抗菌药.,如,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0.5g每日4次),对于孕妇来说,四环素会引起胎儿牙齿棕黄色的色素沉着,氯霉素会引起致死性胎儿灰色综合征,均不宜用,氨基甙类应慎用。 在产前3个月勿用磺胺类药,因易引起胎儿的核黄疽(新生儿黄疽),妊娠中尿感治愈后易于复发,应复查尿细菌定量培养。,如有复发,应给予恰当的抗菌药治疗6周。妊娠期一般本宜做静脉肾盂造影,需要时应于产后10周才可施行。,4再发性尿路感染,妇女再发性尿感很常见,其中80是重新感染。再发的尿感,应做尿路的放射线检

17、查,必要时还要做泌尿外科检查,以确定尿路有无畸形、梗阻、返流等可引起尿流不畅的易感因素。 如有梗阻或畸形等应予以纠正,否则尿感治疗后易于复发。此外应了解肾的大小及功能情况。尿感的再发可分为复发和重新感染,复发说明原发的治疗失败,而重新感染则是另外一种新的致病菌侵入尿路引起,提示病人对尿感的防御能力差。,目前的做法是,对妇女有多次尿感病史者,如有急性症状性尿感发作,即给予3天疗程治疗,停药后47天随诊,如治疗成功,表明此次再发是重新感染,可给予长程低剂量预防性治疗,如治疗失败,先看一下上次3天疗程所给之抗菌药物是否有抗药性者,如是,则根据致病菌药敏试验,再给予另一种敏感的抗生素作3天疗程,如治疗

18、成功,则按上述重新感染处理。如仍无效或原先3天疗程之抗菌药已是敏感者,但治疗失败,则均应给予高剂量,强有力的、敏感的杀菌性抗生素作6周疗程。,此外,必须强调,尽一切可能纠正尿路解剖或功能上的异常,否则尿感不易根本地治愈。,小儿尿感,婴幼儿尿感可导致肾发育障碍和肾疤痕,造成永久性的肾实质损害,后果远较成人严重。 据统计,小儿有症状尿感中,约1/3有肾疤痕形成,多发生于5岁以前,而其中约半数有膀胱输尿管返流,以后纵使已无菌尿,这些损害也会随年龄增长而加重,可发展成慢性萎缩性“肾盂肾炎”,甚至发生肾衰,故认为凡患尿感的小儿,均应作IVP检查,及考虑作排尿期膀恍输尿管返流造影。,小儿肾盂肾炎的治疗原则

19、及方法同成人,但退热后改为口服抗菌药时须服13个月,在停止治疗后7日,要做尿培养,并定期做尿培养1年。在非复杂性急性尿感者,宜口服14天抗菌药,但12岁以上女孩,则可给予3天疗程。 感染反复再发者,尤其是有肾疤痕形成或返流的患者,宜长期服药预防。,可选用,复方新诺明(每次2mgkg的TMP加10mgkg的SMZ),每日12次; 呋喃旦啶每日2mgkg、顿服。长期预防性治疗至少要1年,在复杂性尿感者,经手术纠正后,应继续预防性服抗菌药数个月。,男性尿感,50岁以后,由于前列腺增生,易发生尿感; 50岁以前,男性尿感则相当少见,一旦发生,常伴有前列腺炎或尿路异常。 急性前列腺炎,因常有炎症存在,对

20、于治疗尿感的抗菌药物起初疗效会很良好,然而,在常规疗程后经常复发。,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尿感的感染源,很难治愈。 因为绝大多数抗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药不能进入前列腺液内。 复方新诺明或TMP是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药物。,红霉素,在前列腺液内浓度亦较高,也可选用。 新的奎诺酮类药物环丙氟哌酸(ciprofloxacin)对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较佳。,国外有些学者认为,用环丙氟哌酸或复方新诺明来治疗细菌性前列腺炎,其疗效相近。 复方新诺明的疗程应为1216周; 对男性再发性尿感者的研究表明,复方新诺明612周疗程的疗效明显高于传统的2周疗程,然而,即使用这样的长疗程,为数不少的病人仍会

21、复发。,对复发者,可用下述方法,选用长程低剂量抗菌药疗法; 每次复发、给予同样的疗程; 如有手术指征,应尽力用外科纠正尿路的异常。,7留置导尿管的尿感,由于留置导尿管而引起的尿感,是医源性感染中最常见的一种。 如病情必须导尿并留置导尿管,一定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 如留置导尿管不超过3天,全身用药预防感染可能有效;超过3天则无效。 虽然长期留置导尿管,菌尿不可避免。,如,病人有尿路感染的症状(症状性尿感, 主要表现为发热等),应立即予以抗生素治疗,并更换导尿管,在必要时考虑改变尿引流方式。,8无症状性细菌尿,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在成人的无症状细菌尿中,只有孕妇需积极治疗,因治疗对保护母亲和胎儿均有

22、好处,如有真性细菌尿,不管有无症状,均同样的应给予14天抗菌药疗程。 如经治疗后仍有细菌尿,则应进行长程低剂量预防性疗法。非妊娠妇女的无症状细菌尿一般不予治疗,因长期观察未见明显的不良后果。,学龄前儿童的无症状细菌尿,多数学者认为应予以治疗。老年人的无症状细菌尿,一般不予治疗,因不能长期持续保持无菌尿。,9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 (亦称尿道综合征),尿频、排尿不适的病人中,约有75有真性细菌尿,即为尿感,而另约25患者虽有尿频,排尿不适,但多次尿培养均阴性。 如能排除结核菌、真菌、厌氧菌等感染,则属于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这些病人多半是沙眼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每有不洁性交史,尿中有

23、白细胞,其配偶亦常有此病,可使用四环素025,每日4次,或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用714天,夫妇双方同时服用,常能奏效。,因沙眼衣原体培养许多单位不能作,而且价钱昂贵,故我们常不做培养而直接给予试验治疗。但另有一部分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病人,,尿中没有白细胞,亦无不洁性交史,用抗生素治疗亦无效者,则为非微生物引起的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这些病人多是青年妇女,常有长期使用抗生素而无效的病史,其病因尚未明了,有人认为可能与对尼龙内裤或外用避孕药过敏有关。亦有人认为可能是尿路动力学功能异常,特别是逼尿肌和括约肌的共济失调;,还有人认为是某些下尿路的非感染性疾病引起,不少病人有明显的心理因

24、素(焦虑性精神状态),对此类病人使用抗菌药无效,可用安定2.5 mg;每日3次,谷维素20mg,每日3次,此外可行膀胱区的超短波理疗。我们曾报告中药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三)一般治疗,急性尿感有发热等感染症状应卧床休息、鼓励病人多饮水、勤排尿。服碳酸氢钠1.0g,每日3次,可碱化尿液,减轻膀胱刺激征。,【预防】,尿感的致病菌入侵途径是上行性感染,故预防的方法如下: 1坚持每天多饮水,每23小时排尿1次,以冲洗膀肤和尿道,避免细菌在尿路繁殖,这是最实用和有效的预防方法。2注意阴部的清洁,以减少尿道口的细菌群丛生。特别是女性病人,在月经、妊娠和产褥期,尤应注意。男性如包皮过长,应注意清洁,包茎应矫治。,3尽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必要使用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在尿路器械使用48小时后,宜做尿培养,以观察有无尿感发生。 在尿路器械使用之前已有细菌尿者,应先服抗菌药以控制感染。以往有反复尿感史或尿路有异常者,在尿路器械检查前后48小时宜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4必须留置导尿管时,在插导尿管的同时给予服用抗菌药可延迟尿感的发生,但3天后,虽继续服用抗菌药,则亦无预防作用。,5. 与性生活有关的反复发作的尿感,于性生活后宜即排尿,并按常用量服用一个剂量的抗菌药作预防。有学者报告其有效率可达80。,谢谢各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