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危重护理学 绪论,突发事件,海啸 1 2 3 4 9.11恐怖事件 1 2 SARS事件 1 2 禽流感 1 2 3 矿难 1 2 火灾 1 2 车祸 1 2 意外事故,录象,9.11恐怖事件,矿 难,因道路堵塞发生严重的拥挤踩踏事件,发现 Detection 报告 Reporting 反应 Response 现场抢救 On Scene Care 运输途中监护 Care in Transit 转至院内救治 Transfer to Definitive Care,讨论 急诊护士?,第一章 绪论,教学内容 1、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 2、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发展 3、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教学目标 1
2、、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学、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概念。 2、熟悉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 3.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发展及范畴。,第一节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和范畴,概念:是一门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危重患者抢救与护理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范畴:1.院前急救: 2.急诊科救护:3.重症监护病房救护: 4.灾难救护:5.急危重症护理教学、管理和科研,院前急救 是指危重患者进入医院前的救护,包括现场急救和途中救护两大任务。 A现场急救:复苏,止血,解毒等 B途中监护:从发病现场转送到医院途中需要施行的监测与护理。,2.急诊科救护:集中式抢救,监护,留观,经急
3、诊科处理后,部分患者治愈出院,部分住院继续治疗,部分收入重症监护病房。,3.重症监护病房救护: CPR术后,休克,昏迷,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水电解质紊乱,急性多发性创伤等。,4.灾难救护: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旱灾,虫害等),人为灾害(交通事故,放射性污染,战争等),灾难医学(disater medicine) 研究如何迅速有效的组织抢险救灾,因需要救治的人员较多,必须事先有所准备,灾害一旦发生,就可立即组织救灾人员赶赴现场,对伤病员进行现场初步急救、分诊、安全转运等。,第二节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简史,起源:1854年-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前往前线实施救护,
4、使伤员的死亡率由50%下降至2.2%。 简史: 美国是急救医学的发源地 20世纪50年代与60年代初,欧美国家一些大的医疗中心相继建立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1963年美国耶鲁的New Haven Hospital 急诊科首次运用分诊技术。 1966年美国颁发了公路安全法案,规定要重视现场急救,并为此培训急救人员及非医务工作者的初级急救技术,取得较好效果。 1968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立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1972年英国皇家护理学院护理团队的成立,形成当今急救护理课程的雏形。 20世纪60年代电子设备的应用。 1975年国际红十字会召开急救医疗会议。 1979年国际承认急救医学是一门独立的医学学科。
5、 1983年美国医学会确立麻醉、内科、外科、儿科四大学科设立危重症医学专业。 我国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建立急救站-70年代建设心脏监护病房-80年代成立急救中心 1986年11月120的设立。,一、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起源与发展,19世纪南丁格尔(F. Nightingale)的年代 38个护士,士兵死亡率从42%到2%,20世纪50年代 北欧脊髓灰质炎大流行,“铁肺”-最早的“监护病房”,20世纪60年代 心电示波、电除颤器、人工呼吸机、血透机,20世纪60年代后期 真正的ICU,现代仪器集中,20世纪70年代中期 急危重症国际化、标准化,中国 急救室(抢救室) 20世纪70
6、年代末,从心脏手术后监护病房到专科ICU、综合CCU 20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上海等城市急救中心、急诊科和ICU正式成立,第三节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概念:EMSS(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是综合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救护、重症监护室救护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EMSS:是把急救医疗措施迅速送至危重症患者身边或发病现场,经初步急救处理,维护其基础生命,再把患者安全转运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救治,确保用最短时间把最有效的医疗服务提供给急危重症患者。,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管理,1.网络 :专线电话,120 2.改善运输工具 :救护车配备必要的设
7、备,急救直升机,快艇等 3.人员 :急救专业人员培训 4.普及社会急救 5.完善法律法规 6.布局合理的急救网络: 急救中心的主要任务 医院急诊科的任务 街道卫生院、红十字卫生站等组织的主要任务,建立急救医疗服务通讯网络,改善城市救护站的条件,改变救护车只做运送工具的状况,加强医院急诊科的建设,提高急诊科的应急能力,急救意识、素质 急诊科制度 急诊工作标准化,第四节 急危重症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1.良好的职业道德2.良好的管理协调能力3.扎实的理论知识4.熟悉常用急救技术5.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专题,1.时间就是生命 2.第一目击者 3.生存链 4.拨打120急救电话时需要注意的问
8、题 5.心肺复苏术 6.气道异物梗塞与海姆立克急救法,1、“时间就是生命”,5-20分钟为白金时间 1h内抢救为黄金时间 6h内为白银时间 6h以上称白布单时间(死亡时间),第一目击者,第一目击者( First Responder )是指在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包括现场伤病人身边的人(亲属、同事、EMS救援人员、警察、消防员、保安人员公共场合服务人员等)。,客观的评估自己的能力 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不能什么都不做,现场安全 分清轻重缓急 争取时间上的主动,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成人生存链,生存链,1.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 2.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
9、重于胸外按压 3.快速除颤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4、拨打120急救电话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准确地点位置 事故原因、紧急程度 受伤人数、性别、年龄等 联系电话、姓名 必要的初步紧急处理,心肺复苏术,(2)心肺复苏术-2010标准,6、气道异物梗塞与海姆立克急救法,(4)海姆立克急救法 (Heimlich Maneuver),小结 急危重症护理学概念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概念,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是一门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危重患者抢救与护理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EMSS概念:EMSS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
10、em)是综合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救护、重症监护室救护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目的: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提高生命质量。,复习,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概念是一门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危重患者抢救与护理的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EMSS(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是综合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救护、重症监护室救护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我国目前院外急救机构统一使用的电话 120 急危重症护理学的范畴:1.院前急救: 2.急诊科救护:3.重症监护病房救护: 4.灾难救护:5.急危重症护理教学、管理和科研,谢 谢,